朱元璋聽到唐宗勝叫他上位,不由一嘆。
上位這個稱呼,是他沒有稱帝之前,那些跟在他身邊的老兄弟對他的稱呼。
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聽過這樣的稱呼了。
他轉過頭看向腦門被磕的血流如注的這個老兄弟,依稀還能看到當年那個十八歲,肩扛一把大刀憨厚的笑著來投奔他的乾瘦少年。
「一晃眼,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啊!」
朱元璋再次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其實很了解唐宗勝等人。
這些跟著自己打江山的公侯以前基本上都是八輩貧農,有的之前更是土匪、惡霸出身,跟著自己打下這諾大江山,搖身一變成了公侯。
如此驟得富貴,猶如暴發戶一般,這些年可想而知身上沾染了多少惡習。
言傳身教之下,他們的兒孫幾乎同樣如此,很少有可堪大用的。
洪武十年以前,西北、西南,東南戰事都沒有結束,這些人出去領兵打仗,所得的戰利品上交朝廷一些,自己私自留一些,朱元璋同樣也知道。
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他對此事同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就導致他們花錢越發大手大腳。
但洪武十年之後,全國戰事漸歇,這些人沒有了來快錢的手段,又大手大腳花銷慣了,自然就開始捉襟見肘起來。
自然而然的,他們就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勢斂財。
說實話這些年,他們各種貪污受賄的小動作,朱元璋一直都看在眼裡,只不過一直沒有發作就是了。
朱元璋之前對於此事的解決方案是讓他們自己體面的回去養老,放下手中的權勢,沒了權勢自然也就沒法繼續貪污受賄,對於大明朝的危害自然也就沒那麼大。
他為此甚至寫過好幾次聖旨給這些老兄弟,希望他們能有一些自知之明,自己退了。
只是可惜這些人一直裝聾作啞,這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如果不是國運石,朱元璋沒能察覺到江浙地區那些地主、士紳未來尾大不掉的情況,不去注意他們,恐怕還發現不了這些人和那些士紳的勾連。
若是真的再拖個七八年,等自己再老一些,等徐達、李文忠都去世,自己對軍隊的掌控力開始減弱,再想要對付他們,恐怕真要掀起大案,趕盡殺絕了。
只能說幸好現在自己提前把他們給揪出來了。
這既是大明的幸事,也是他們的幸運。
「行了,不用在咱跟前演苦肉戲了,咱說了,若是真想殺你,早就讓你跟著胡惟庸一起死了。」
看陛下戳破了自己的表演,唐宗勝不由一陣尷尬。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先去和外面那些傢伙一起串串供,把你們這些年做下的惡事給咱一五一十的說清楚,之後自己上認罪書,這些年你們吞了多少,都給咱吐出來,然後滾回家給咱好好思過。」
「另外……!」
說到這裡朱元璋聲音低沉了一些:「回去記得把咱給你們的免死鐵卷給咱送回來,咱之前和費聚說的同樣也適合你們,再敢有下次殺無赦。」
「是、是!」唐宗勝如蒙大赦,趕忙再次叩頭。
「還有……!」
朱元璋繼續道:「別以為這件事就這麼完了,咱會讓錦衣衛在全國範圍內繼續調查侵占軍戶田畝的案子,到時候依你們犯下的事定罪,依次降爵,直至降完為止,而且以後你們的兒孫想要襲爵,也要進行考核,咱會親自定下規矩,不合格的一縷不准襲爵。」
「明白了嗎?」
唐宗勝聞言臉色不由一苦,但最終還是咬著牙點了點頭。
看唐宗勝轉身離去的背影,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這些天在密卷上看到的最讓他失望的事情,就是大明勛貴的墮落。
本來按照他的設計,大明應該是勛貴武官,科舉文官,以及宗室三方鼎力,皇帝居中調節調度的,結果這制度連五十年都沒撐住。
雖然有朱棣這個小兔崽子靖難的意外情況,但勛貴自己廢物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原因。
朱元璋覺得,還是自己對他們太過優渥了,還是要加大力度鞭策才行。
「陛下,時間不早了,該用午膳了!」
旁邊老太監黃景開口提醒道。
「咱也確實有些餓了。」
朱元璋伸了個懶腰站起身來,笑道:「不過在吃飯之前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完的。」
他看向黃景,語氣中的殺意幾乎要透出來道:「現在朝中的靠山倒了,那些地方上侵奪軍戶,賣官鬻爵,飛灑詭寄刻意隱瞞田畝數量,逃避稅賦的傢伙也是時候收拾了。」
「現在即刻讓錦衣衛出發,所有犯事的士紳、地主,全部給咱從重從嚴處理,一個不留。」
「是!」
黃景恭敬行禮道。
而也就在朱元璋這句話說出口的瞬間,他一直拿在手裡把玩的國運石突然猛地亮起了一片柔和的白光。
朱元璋一愣,趕忙查看,果然發現國運石升到了三階。
這讓他心裡一喜。
之前國運石二階的進度條被拉滿之後,雖然一直在閃爍螢光,但卻一直沒法升到三階,就好像是被卡住了一般。
朱元璋之前就猜測,或許還是因為提升的國運不夠多的緣故。
果然這一次,自己解決了唐宗勝等人之後,國運石立馬開始發光,完成了升級。
顯然這件事又是一件對大明有利的事情。
這讓朱元璋越發高興,同時也對這塊國運石更加看重。
他立馬開始查看三階的國運石都有什麼功能。
「能夠添加好友的時間跨度從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又往未來增添了四百多年!」
「太好了!」
朱元璋眼睛頓時一亮。
他之前知道若是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華夏之後是被一個異族統治了,而國運石就是為了讓他改變這種局面的。
但說實話,即便他能掌控國運石,知道了大明未來二百多年的歷史,對此也多有忐忑。
因為經過對於歷朝歷代,特別是大明歷史的研究,他發現華夏的王朝從秦漢開始發展到如今,一直都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土地兼併。
無論制度如何演變,因為民間自發的土地兼併,基本上王朝由盛轉衰也就是三百年左右。
而且這個過程幾乎是不可逆的。
他雖然能做出很多制度性的調整,但制度這東西終究還是看人,萬一後代不爭氣,他的制度弄的再好也無用。
要知道如今他所在的位面才是主位面,他現在還真不確定在他的改革下,大明能堅持多少年?
因此,他早就想要看看大明之後的朝代施行的都是什麼樣的政策了。
或許大明很多當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在未來找到解決的辦法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