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這樣?」
朱元璋臉上滿滿的都是失望,他感覺就好像有一股冥冥之中的天意,讓他的大明朝一直無法走出三百年這個怪圈一般。
而直到此刻,他才驚覺,其實從華夏建立起第一個王朝秦朝開始算起,就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挺過三百年。
秦朝就不說了,即便加上之前的秦國也沒有三百年。
漢朝中間被王莽滅了一次,之後劉秀建立東漢,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已經算是另外一個王朝了。
再之後、唐、宋、元、明,即便是自己之後的清朝也一樣。
所有的王朝無論實行的是什麼樣的制度,無論統治者是漢人還是外族人,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挺過三百年的。
「為何會如此啊?」
朱元璋臉上閃過一絲不解。
「叮咚!」
突然就好像是感應到了自己心底的疑惑一般,國運石上光芒一亮,其上的屏幕眨眼間就冒出了無數條信息。
「咦!」
朱元璋一愣,繼而滿臉驚奇的拿起國運石查看起來。
【封建王朝為何很難超過三百年】
【為何說清朝是封建王朝集權巔峰】
【詳細解析封建王朝最後為何一定會走向崩盤】
【中華文明,為何從秦朝開始就一直在痛苦輪迴】
一道接著一道的信息呈現在朱元璋面前,讓他一瞬間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他試探性的點開了第一條消息。
剎那間一個穿著怪異,留著和尚頭的男子便從屏幕上冒了出來,開始朝著朱元璋侃侃而談。
「這是六百年後的人?」
朱元璋接觸過病友康復群裡面那些人,看過他們發的一些自拍,從此人的裝束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身份。
「他這是在給咱講課嗎?」
朱元璋心中念頭一轉,便也收斂心神靜靜地聽了起來。
漸漸地朱元璋就皺起了眉頭,因為此人的觀點中出現了一個他之前從來沒有注意到的信息。
「小冰河紀!」
在此人的觀點中,歷朝歷代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華夏氣候的改變。
這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和吐蕃。
這兩個朝代幾乎是同時興起,又同一時間走向滅亡。
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這兩個王朝興盛的時候,整個華夏大地,甚至整個世界的氣候都開始轉暖。
如此一來,糧食產量增加,關中平原、河西走廊,甚至整個西北大地、青藏高原上都能夠種植糧食,放牧牛羊,自然而然的就成就了唐朝和吐蕃這兩個區域性大國。
而等到唐和吐蕃衰亡的時候,也正是華夏氣候轉冷,進入一個小冰河紀的時期。
這一次的小冰河紀讓整個關中平原、甚至整個中原的糧食產量都大幅度降低,根本無力供養偌大的唐帝國。
同時北方因為天氣嚴寒,驅使著北方少數民族只能不斷南侵,最終造成了華夏主體民族開始整體南遷,華夏的中心開始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而這也造成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個從南方往北打,並且打下整個華夏的特殊例子。
因為等到了明朝,南方整體的經濟體量已經遠超北方了。
看到這一句話,朱元璋頓時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此人講解的內容太過於誇大了氣候對朝代更替的影響,而忽略了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而朱元璋卻是最認同人定勝天這句話的。
即便是再艱難的氣候,他也不覺得是完全不可戰勝的。
不過此人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
特別是對於他最熟悉的明朝歷史。
在此人的論點中,明朝從弘治年間開始氣溫就開始下降,各種天災頻繁發生,地震、洪澇、山火,幾乎每隔兩年就要出現一次。
這也是為何大明的人地矛盾、君臣矛盾從弘治之後的正德開始陡然變得激烈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在是地里的糧食不夠龐大的人口去分,想要讓這個王朝繼續維持下去,就只能從那些大戶身上割肉。
而這也正好拉開了大明在整個正德、嘉靖一直到張居正當首輔的萬曆初年,長達八十年轟轟烈烈的改革求存。
只是可惜這一次的改革失敗了而已。
而這一次的小冰河紀在崇禎年間達到了巔峰,從崇禎九年開始陝西連年大旱,河南、山西同樣大旱,連帶著各種疫病也層出不窮。
如此頻繁的天災讓老百姓們徹底活不下去,最終才在崇禎年間釀出了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率領的上百萬人的農民起義。
而這個小冰河紀最終正好就結束在崇禎十七年左右。
就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在大明滅亡之後,籠罩在整個華夏上空的極端天氣好像一下子銷聲匿跡了一般,無論南北,氣候驟然轉好,百姓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再提著腦袋去造反了。
之後因為氣候適宜,更是讓清朝出現了長達百年的所謂康乾盛世。
「哼!」
看到這裡,朱元璋不由就冷哼了一聲。
即便大明滅亡是必然之事,是上天的冥冥天意,他也要逆天而行,把這個所謂的天意給徹底掰過來。
何況他也並非做不到。
就比如剛剛結束的崇禎朝,他可是剛剛給崇禎皇帝爭取來了五十年的國祚的。
如果大明末年的皇帝換成自己,他有信心把那一片糜爛的局面徹底搞活,無論是吳三桂、李自成、還是滿清的多爾袞,皇太極,亦或者是鄭芝龍、李定國,他都有信心全部把他們壓下去,再造一個嶄新的大明朝。
而也就在朱元璋思索明末小冰河紀的時候。
國運石中的視頻也終於播放到了尾聲。
「說了那麼多,我其實最想要說的是,封建王朝三百年的詛咒幾乎是不可逆的,環境因素雖然是一個不可忽視至關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所有人能夠依靠的就只有土地這一種生產資料,自然會受到天災的嚴重影響。」
「但如今我們不同,經歷過兩次工業革命之後,我們所能依靠的不單單只有土地,還有工業,而產業鏈齊全的工業體系在成型之後,又可以回過頭來反哺農業,幫助我們改造自然,古代糧食畝產只有幾百斤,而現在我們藉助化肥、農藥,可以輕鬆的把小麥、玉米的產量提到千斤以上。」
「古代長江、黃河常年泛濫,而現在我們有三峽大壩,有小浪底大壩,自然環境亦被我們馴服。」
「這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所有人的福音。」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