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新軍出場
似乎一瞬間,戰爭就陷入劣勢之中。
忽必烈看著諸將說道:「怎麼了?說話啊。」
「陛下,乃顏氣勢洶洶必與海都有所勾結,此刻最需要防範的就是海都的動作,一旦伯顏大軍出動,海都很有可能東進,與乃顏合流,那就不好了。故而這一戰必須要快,而且不能讓伯顏回軍。」
「只是調集大都的兵馬。」
「臣推薦,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
安南之敗,影響深遠。
本來伯顏將海都給打得落花流水。僅以身免。
但是因為後方的改革,大都沒有太多的物資供給伯顏。伯顏西征計劃,只能作罷了。
這就給了海都喘息之機。
海都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一二年間,就恢復了一些實力。
大規模東進自然不敢,但也是伯顏不能忽略的存在。
伯顏駐守和林。截斷海都東進的可能。這是萬萬不能動。
玉昔帖木兒與阿術一樣,乃是蒙古功臣子孫,祖父博爾朮。只是在軍事上,就不如阿術了。阿術已經不在了,忽必烈必須挑選一個功臣之後,成為朝廷重臣。
這其實也是一種政治妥協。
縱然阿術兵敗,但是他背後的功臣集團還是相當龐大的。必須有人代表。
當然了,玉昔帖木兒也不是不會打仗。二十歲的時候,就出任萬戶。在一系大戰中,也有參與,這些年更是在西北與海都過招。但是與阿術相比,就差太多了。
不過在蒙古將領之中,已經算不錯了。
總不能安童上吧。
安童這種被海都俘虜的戰績,他自己恐怕也不能領兵了。
「陛下,臣以為陛下當親征。縱容不能親征,請令太子領兵。」葉李出列說道。
安童皺眉,葉李這個人竄起來才幾個月,在朝廷上與他唱反調。有些可惡。不過,他也很有風度不說話。
忽必烈說道:「為何?」
「因為乃顏姓孛兒只斤。御史大夫此行,一定是用各部軍的。御史大夫如何肯定,各部就不會與乃顏勾連,蒙古各部軍,敢沾染孛兒只斤的血。」
「此事,必須陛下親征,或者太子親征。才能處置。」
安童聽了,暗道:「這也是一個問題。」
東道諸王與蒙古各部之間,有很多私人關係,這很正常。玉昔帖木兒沒有阿術的威望,很有可能下面藕斷絲連,如果出現某部陣前倒戈,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這個問題還好解決。
但是孛兒只斤的家的血,就不好解決了。
雖然這些蒙古貴族,其實都知道,孛兒只斤家族的血中,並沒有黃金。蒙古人自己人殺孛兒只斤家族的人,也不少。但是對蒙古內部宣傳的時候,孛兒只斤家族還是冠以神聖之名。
普通蒙古人根本不敢對孛兒只斤家族的人動手。
現在乃顏叛亂。
如果士卒敢於對孛兒只斤家族的人動手,就破會了孛兒只斤家族的神聖性,對孛兒只斤家族的傳承不利。但如果下面的人不敢對孛兒只斤家族的人動手,那還怎麼打仗?
這就形成了悖論。
葉李的說法,也算是一種解決辦法。
那就是忽必烈親征,或者太子親征,那就是孛兒只斤家族內部的問題了。
玉昔帖木兒到底不姓孛兒只斤。
「不錯,此事乃孛兒只斤家族的家事。」忽必烈說道:「我意已決,此戰我親征。傳令李恆,劉國傑進殿。」
早已等候多時的李恆與劉國傑大步進殿。
忽必烈對於這一戰,早就有了準備。那就是動用新軍。
一方面正如葉李所言。
忽必烈其實很擔心,蒙古將士在這種戰事中動搖的。當初忽必烈大敗阿里不哥的時候,就是以張,董等漢軍作為中堅力量的。很多蒙古人對忽必烈看不慣,不喜歡也是絨促。
忽必烈是依靠漢軍爭奪的蒙古大汗之位。
這一戰,忽必烈依靠漢軍,還是比較靠譜的。
而編練的新軍,也是以漢人為主的。
另外一方面,忽必烈也想看看新軍在戰場上的初秀。
新軍的戰鬥力,忽必烈是非常肯定的。
阿術留下的理論與推測。忽必烈與李恆,劉國傑,等諸多將領將此事一一落實。郭守敬被調回大都,努力打造火銃,半年的時間,也打造了一萬多杆,再加上安南之戰奪得千餘杆火銃,乃至於廣州鐵廠,所造的火銃,武裝出兩萬新軍。
只是新軍的消耗太大了。
能維持兩萬新軍。
忽必烈已經支撐不住了。
一方面,是真金太子監國之後,各方面大行節儉,朝廷開支往下面砍了很多,的確沒有留多少經費。
另外一方面,忽必烈編練新軍這一件事情,並沒有大張旗鼓,用得錢,也是忽必烈自己調配的資源,不經過朝廷帳目。
忽必烈之所以這樣做。
對新軍有一定的實驗性質。另外就是如此利器必須先掌握在手中,才考慮到其他。
所以要隱而不發。
畢竟以元朝政治環境,一旦確定新軍是未來戰場的主宰,圍繞著新軍權力爭鬥,將會白熱化。甚至可以說誰執掌了新軍,未來誰就能執掌天下大權。
在這一件事情上,忽必烈豈能不慎重。
但是現在新軍編練一年了。已經可以用了。
在忽必烈看來,任何訓練都比不上戰場上見見血。
另外,忽必烈想要擴建新軍,就不能只靠他私下搞得這麼多錢,必須大元朝廷整個向新軍傾斜。
這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
任何時候,說到錢都不是好辦的。
這邊用錢多了,就代表其他部分就要用錢少。而軍隊就更有一個問題,軍隊是元朝權力的根基,新軍數量多了,自然擠壓其他各部的權力。
新軍必須證明自己的實力。忽必烈才能將新軍推向更廣闊的地方。
如此,就需要一場戰爭。
這一場乃顏之叛,忽必烈未必沒有存這個心思。用東道諸王的鮮血,為新軍這柄神兵利器,開刃。
忽必烈對李恆,劉國傑說道:「你們準備好了?」
「啟稟大汗,我等已經準備多時了。」
對安南之敗,李恆劉國傑等人印象深刻,很長一段時間,每每深夜從夢中驚醒。無法面對已經死去的故人。
就更加用心在訓練上面。
甚至吃住在訓練場上。
虞醒的新戰術。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戰術這東西,是很難複雜起來的。任何說的神乎其神的戰術,都是有問題的。因為戰術歸根結底,是要士卒去執行的。就是真有無敵的戰術,號稱天罡北斗陣,又有多少士卒能用出來。
越複雜的戰術體制,對士卒的素質要求就越高。
而現在不管是元軍,還是雲南漢軍,大部分士卒都是文盲。太複雜的戰術根本沒有辦法用。
說起來很難。
但被阿術看過,用自己的想法復刻出來,並不難。
唯一問題是,阿術到底不是現代人。他只是對虞醒戰術體系的拙劣模仿。並沒有從骨子裡解決問題。
因為火力代替冷兵器,才有疏陣代替密集陣型,因為密集陣線無法輸出火力,更無法規避火力打擊。為了更好組建疏陣,從各種選擇之中,最後選擇了三列陣。為了執行好這個戰術,要用標準化的訓練體系。哪怕有一些刻板。
這是一個體系。
將來再有什麼新武器,或者遇見什麼新問題,完全按照這個流程,來解決問題,創造新的戰術體系。
而阿術只是對葫蘆畫瓢而已。
這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今元朝連對葫蘆畫瓢的人,也沒有了。
李恆劉國傑也只能將阿術畫得這個瓢,很好的做出來而已。
「真金太子,你留守監國。」
「父皇,父皇年事已高,臣請代替父皇平亂。」
這一句話,真金太子反覆思索了很多遍。
事教人,一遍就會。
被忽必烈打了兩耳光,踹了一腳,真金太子並不是沒有長進了。
他找了很多人詢問,才終於明白,為什麼忽必烈要對東道諸王下手了。一時間很多固有觀念都被打破了。
真金太子不相信,他那些老師們。會不知道,他推行變法最後會走到這一步。
或許不是東道諸王,但一定是其他蒙古權貴。
真金太子之前相信,蒙古人與漢人能夠和平共處的。但是而今越發懷疑這一件事情,甚至懷疑支撐他的漢軍軍侯一脈。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這也是葉李扶搖直上的原因。
葉李是江南出身,宋朝降臣,是一位孤臣。
似乎也沒有那麼別的心思。
真金太子今日所言,固然有擔心忽必烈的想法,忽必烈畢竟年紀大了。六十多歲的人了,又是多年沙場征戰,身上老傷不少。在戰場上出了什麼事情,那可如何是好。
而真金太子也有爭奪兵權的想法,他需要戰功。不管是對蒙古權貴,還是他那些老師們。
只能真金太子到底是成年人。此刻正在一點點的褪去了自己的天真可笑。或許給他足夠的成長時間。真金太子是能夠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皇帝,掌握大元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