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軍費
謝枋得一時沉默。張萬咳嗽了一聲,說道:「諸位,中原未復,天下未安,兵事是最重要的。為了北伐,樞密院覺得,要擴軍百萬。故而,各種武器,兵員,撫恤等費用,需要兩千萬貫。諸位請看。」
「這不可能。」沉默的謝枋得恨不得跳起來。說道:「朝廷現在能用的都沒有這麼多錢,那來這麼多錢給軍費。」
「謝相,可不能這麼說,您難道不想北伐了。」
「這不是想北伐不想北伐的問題,朝廷剛剛緩一口氣,你就想要命。」
「本國公只是打仗,其他的事情,無本國公無關。」別人怕謝枋得。張萬是不怕的。王四端在這個場合,還有一些底氣不足,而張萬既然被虞醒提前打過招呼。
剛剛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
習慣了,也就那個樣子了。
謝枋得也被張萬氣得面紅耳赤。
今日他已經準備好,好好說軍費的問題了。
也準備給軍方一大筆錢。
畢竟,他也知道,而今軍隊建設是最重要的。但是張萬的態度,根本不是談的態度,獅子大開口,幾乎將所有錢都納入軍中了。這還讓朝廷怎麼過日子。
這幾年朝廷職能不健全,御史台這麼重要的部門都是草台班子,各方面能將就就將就,不就是沒錢。
虞醒就已經明確暗示了,今後幾年要鞏固根基。
軍費開支根本不可能這麼多。
虞醒也翻開了張萬呈上了軍費。
軍費大頭。其實是擴軍費用。
一百二十萬大軍,擴建費用就超過千萬貫。
其中需要火銃一百二十萬杆,大炮一萬門。修建各式軍艦百艘。等等。
再加上,軍中各級人員的薪資。可以說,當軍隊人員達到一百二十萬這個數目,即便不做任何軍事行動,每年的維持費用,就要超過千萬貫。
謝枋得厲聲說道:「既然國公如此說,那麼這軍費,本相不准。」
「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虞汲說道。
「哼-----」謝枋得與張萬同時冷哼一聲。
虞醒微笑,他心中明白。張萬是真有幾分爭軍費的意思。虞醒的想法,他也明白。正因為如此,他才要大開口,等著討價還價。
謝枋得如此憤怒,也是真的。卻也是假。
真的,是張萬的報價,太過離譜了。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謝枋得對自己的定位很穩。他不需要軍方的好感。一點也不需要。這才一點面子都不給張萬。
「各部先將自己的計劃提上來。」虞醒說道:「等一會兒一起談吧。」
隨即各部門的預算都報上來。
虞醒一掃,固然是軍方最過分。但是其他人也不客氣。
政事堂,御史台的辦公費用並不多,各級官員的俸祿待遇等等。總共加起來三十多萬貫。但是工部修路費用,卻有幾百萬貫。
是一個龐大的計劃。
要打通滇西第二道,第三道路線,打通昆明到貴州的道路,修好昆明到車裡的路線,甚至要打通昆明到清溪關的道路,到鐵橋關,也就是雲南與西藏交界處的關卡道路。
在虞醒看來,這簡直是一個府府通道路工程。
幾百萬貫並不多。
按理說,徵召勞役可以節約成本。但是奈何,虞醒定下的工價在這裡放著。
幾百萬貫已經算少了。
除卻施工計劃之外,還有水利工程。
這一項雲南比較少。
雲南除卻昆明附近水利工程還需要繼續修繕,但大頭都在張道宗手中修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是維護費用,每年幾千貫就夠了。當然了水利工程也需要檢修。這種大規模修繕,是另外一個價錢。但是並不是現在可以考慮的。
但是政事堂給交趾撥一批水利款,大概在二百萬貫上下。
這一件事情,也是虞醒答應下來的。
畢竟交趾初定。雲南就從交趾徵收糧食。總要做一些事情來安撫民心吧。
二百萬貫水利款項就是安撫民心的一環。
雖然交趾省而今看起來沒有項目。交趾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在水利上大有可為,只要用心去找,總是有很多項目的。而且紅河雨季泛濫成災,堤壩決口是大概率事件。
去年大戰,雙方誰也沒有管這個。很多堤壩都出了問題。
即便將紅河大部分堤壩翻修一遍,二百萬貫都未必夠用。
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費用。
比如虞醒明年春天登基大典的費用。以及各種宮殿,已經官署的修建費用。
這個費用也在三百萬貫。
看似不少。
但實際不多。
虞醒一直在原來的元朝衙門裡辦事。住的地方在虞醒看來,已經非常可以。有好幾個院子。還有一個小花園。
但是在雲南上下看來,是決計不行的。
原來的雲南行省衙門本來就不是太大。前半部,現在已經成為辦公機構了。塞得滿滿當當的。也是虞醒後宮人數太少。否則,房間都不夠分配的。
畢竟古代人對於居住的要求,與後世在鴿子籠里生活的人,完全不能明白的。
而且不僅僅是虞醒一個人的事情。
政事堂下轄六部,還有各種其他衙門。
御史台下轄各道御史,已經審計司等新衙門。
樞密院各處,少府各總公司。
昆明城中,各種衙門林林總總已經上百個了。大大小小衙門各級官員,已經有幾萬。再加上幾萬官員的家屬。將整個昆明舊城給塞滿了。已經到不擴建不行的地步。
而且登基大典,也是大漢的體面。總不能做得毛毛糙糙的。
新修宮殿,新修各路衙門,新修各種祭祀場所,再加上登基時候各種宏大活動。三百萬貫還算是一個小數目了。
如此一來,總共一千多萬貫的年度預算,下面直接幹了兩倍有餘的需求。
虞醒只能說道:「各級費用的暫且不說,先說說我們今年一年要做些什麼?」
「休養生息。這是肯定的。但是如何休養生息啊?」
「黔國公,就是這樣休養生息嗎?」虞醒指著張萬抵上來的文書。
「殿下。」張萬說道:「要想北伐成功,兵非百萬不可。前番幾次大戰,都因為地形的原因,限制了兵力的投入。而今一旦北伐,必須在數個方向,投入兵力。再加上後方轉運維持穩定的兵力,百萬之忠,臣都是少說了。殿下想要北伐,這筆錢是萬萬不能省的。」
「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而今訓練新兵,兩三年後,才能算是真正的精銳。」
張萬說得對也不對。
說得對,那就是北伐這一項軍事行動,百萬大軍一點也不多。不要說別的。占領區駐軍大幾十萬都是必須的。占領區越大,軍隊機動兵力就越少。沒有百萬大軍。
打到北伐手中主力人馬都不夠了。
但是問題是戰爭是一場一場打的。虞醒也沒有想過犁庭掃穴,一年之內,天地變色。
邊打邊擴軍,不行嗎?
非要現在養這麼多軍隊。
不僅僅擠占軍費,甚至占用了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對國計民生,都有很多的負面影響。
「即便如此,」虞醒說道:「這筆錢也不是現在花。軍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擴軍,而是推廣新戰術新戰法。軍隊編制上的改革。擴軍計劃我不准。」
「軍隊編制重新規劃。」
「軍以下,設師級單位。每一個軍下轄三師。兩個滿編,一個架子師。人數上還在兩萬左右。」
「現在確定十五個軍的編制。再加上西海水師,南海水師。一共三十五萬人。這是軍隊總編制。不可改變。」
「這份預算,打回去重做。」
按虞醒的說法。
漢軍擴軍數量是非常少的。
在交趾的時候,收編了很多安南軍。軍隊人數已經到了三十多萬了。也就是說,僅僅對軍隊進行整頓,而並沒有擴軍。
「謝相。」虞醒說道:「登基區區小事,就要花三百萬貫。」
「殿下,登基怎麼能是區區小事啊?」謝枋得說道:「開國大典,天下諸事莫過於此了。」
「那這樣吧,咱們打到中原再登基,行不行嗎?」虞醒說道。
「萬萬不可。」下面的所有大臣齊聲說道。
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風聲都傳出去了,昆明老百姓都知道,這個時候出爾反爾,朝廷威信還要不要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登基是下面大部分人共同意志。
是用凝聚人心的。
虞醒是漢王,還是皇帝,對虞醒不重要,對雲南八府影響也不大,但是對於西海路,還有交趾就很重要了。
安南關起門來還稱皇帝的。而今安南皇帝沒有了,反而是一個漢王。
這不由的讓下面人懷疑。
很多普通百姓其實就惑於名相。吹得好。大家才會相信。
虞醒也知道這一件事情不能動。但是----
「如果花三百萬貫,辦一場大典,我是決計不同意。天下未定,朝廷還沒有奢侈到這個地步。」虞醒說道:「況且,這昆明,誰知道還能住幾年。砸在這裡?實在是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