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先斷兩路

  第八十五章先斷兩路

  漢軍大營在韃子大營西,亦沿著紅河立營。

  附近有一個港口。名為步頭。

  步頭,就是埠頭。也就是一個港口。也就是唐代赫赫有名通印度的步頭路的開端。而今舊名不變,只是因為滄海桑田的政治變化,步頭鎮卻比東邊萬劫衰落下來了。

  原因很簡單,從安南通雲南到印度,這是步頭路。而從升龍北上萬劫,只通廣西。這是萬劫之所以興。

  這也是韃子之所以要在這裡立營的原因,掌控紅河水道,與北撤道路。不管是進,還是退。萬劫這個點決計不能丟。

  此刻,李鶴正在向虞醒說韃子萬劫大營形制。

  「韃子大營南臨紅河,北鎖官道。」

  「連營十幾里。我在裡面看到的是冰山一角,但是外圍多為漢軍,內部多為蒙古軍,另有馬場,倉庫等等,不可勝數。除此之外,道路,營帳,炮台,都很有章法。」

  「我幾乎看不出什麼破綻。」

  李鶴一邊說,一邊把他繪製出來的韃子大營地圖鋪在桌子上,讓虞醒與諸將觀看。

  整個地圖是殘缺的。韃子大營內部是一片空白。

  李鶴也不知道。

  虞醒想了想,從一邊拿出一根鉛筆,在空白地區畫出幾條道路,圈定幾片營區。說道:「我如果是阿術,這部分情況,大抵是這個樣子。但是具體或許有些變化,但是大同小異。」

  正因為阿術有章法。所以虞醒能夠做出一些預判。

  高手的判斷很多時候都是一致的。

  只是在虞醒補充之後。

  一座標準的幾乎能納入教科書中的大營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這是一塊硬骨頭。」奢雄說道。

  虞醒說道:「是,也不是。阿術的大營,如果在沒有火炮,還有火銃的情況下,是一塊硬骨頭。但是現在他不是了他,他沒有考慮到火炮的因素。或許,他考慮到了。但是考慮的不夠全面。」

  火炮時代的到來。戰爭的法則發生了改變。

  這種改變,虞醒也不能完全掌握。

  畢竟很多戰場上的情況,都是先打了之後,再有戰場上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光憑藉空想是想不明白的。

  但是虞醒到底是從後世來的,他對一些基本的戰術,是有印象的。即便不能復刻,但依照後世的思路,因陋就簡的布置,很多時候就大有成效。

  他最少發現,阿術雖然設立炮台。但是他並沒有將炮台作為攻防核心,火力樞紐。反而還是依靠寨牆。這分明是冷兵器時間的思路殘留。

  在虞醒看來,阿術大營雖然難啃,但並非啃不下來。

  「不過,打萬劫大營,卻不僅僅是萬劫大營。首先,高九。」

  「臣在。」

  「你帶本部北上,在萬劫大營以北紮營。封鎖韃子大道。」

  「是。」高九先答應一聲,隨即說道:「殿下,有一個問題,萬劫附近都是平地,與雲南不一樣,縱然封鎖住大道。韃子騎兵想走,我也攔不住。」

  這其實也是韃子騎兵另外的優勢。

  那就是田野行軍。

  只要地是平的,就沒有蒙古騎兵不能過去的地方。而之前的步卒也往往是這樣。因為大隊人馬簇擁在一起,就非常依賴大軍後勤。而沒有大路,不可能完成對數萬大軍,乃是於更多大軍的後勤補給。

  所以,步卒要麼依靠大路行軍,要麼依靠河流行軍。

  高九北上,封鎖官道。元軍步卒想要北上,就要拿下高九大營,但是對韃子騎兵來說,並不是這樣的,他們能夠繞過去的。

  「你不用管韃子騎兵。只需看死韃子步卒就行了。」

  對此,虞醒也很無奈。

  騎兵的機動優勢太讓人無可奈何了。打贏容易,想要吃下來,卻太難了。滑不溜秋的。說走就走。

  虞醒新的軍事體系之中,讓士卒對後勤的依賴有所降低。

  一根火銃加上彈藥。最多十幾斤。每一個士卒攜帶一兩百彈藥,安南的天氣根本不用被褥。只需一小隊一個帳篷。然後每人帶上十日乾糧。軍中的輜重車隊,再帶一些。就足夠一支軍隊,十天半個月的活動了。

  這最重要的省略了什麼?

  甲冑。與防禦工事。

  之前行軍緩慢是因為,大軍出發,沿途需要安營紮寨。不然遇見夜襲,就玩了。必須有非常結實的防禦工事,用以抵擋敵人有可能的夜襲。

  但是現在戰爭邏輯完全不一樣了。

  之前面對夜襲。軍隊需要披甲整隊。這才面對突襲的地方有戰鬥力。

  而現在不一樣了。哪怕是光著膀子。拎根火銃,就能開火。

  對防禦工事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之前步卒的營地。需要砍一根根碗口大木頭,建造一道木牆,在木牆上面修建一道橫板。士卒在上面巡邏,將士在在下面睡覺。

  這些木牆圍在一起,幾乎就是一座木城。

  工程量可想而知。

  這就是為什麼後世行軍,日行三十里而止,需要安營紮寨。

  而現在就不需要了。

  一些很簡單的防禦工事,幾個柵欄。派更多一些哨兵,就足以警戒了。

  這樣一來,漢軍的行軍速度也有了很高的提升,雖然比不上解放軍一日奔襲動輒數百里算。但是也具有了高強度行軍的可能性,因為打仗不再需要人的體力,需要的是火力。

  人的體力就能更多分配到行軍上。

  但是即便如此。虞醒可以預見的未來,兩條腿,還是不能與四條隊比機動性。

  面對一心想走的韃子騎兵,虞醒也實在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韃子騎兵很多,那是相對於誰而言。韃子動輒幾十萬的騎兵,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但放在具體的戰役中,韃子動用更多的其實還是步卒。

  這其實就是元朝的經濟基礎發生的改變。

  之前遊牧民族的蒙古國,養騎兵並不費錢。但是現在元朝有大量的漢地,即便安排了很多馬場,但在漢地養馬。成本還是會很高的。除非蒙古人真按成吉思汗的來辦,將中原全部殺光,將所有土地當成牧場。否則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不管出於經濟成本,還是對漢人的歧視。漢人的騎兵都是很少的。

  萬劫大營中,也是步卒居多。

  能將這些步卒留下來,就足夠了。

  「趙文。」

  「臣在。」

  「你現在加緊運輸一批物資到步頭大營中。然後就準備南下,尋求韃子水師決戰。」

  「是。」

  「李鶴。」

  「臣在。」

  「你馬上聯繫南海水師,讓南海水師不惜一切代價,配合雲南水師,對韃子水師發起總攻。」

  「記住,這一戰,不惜一切代價。除非雲南水師,與南海水師的人都死光,船都沉光了。否則不允許停下進攻。」

  「明白嗎?」

  虞醒知道這個命令很殘酷。

  雲南水師與韃子水師打過兩仗,只能說各有勝負,水戰全殲的大勝,其實是非常難的。

  而南海水師更是狼狽。

  自從李鶴召集他們,已經與韃子水師在海上,見過好幾仗了。有不少成果。但是更多是損失。

  最重要的是,虞醒很難直接給南海水師補給,以至於南海水師已經越打越少了。

  而且南海水師與虞醒的關係其實很淺薄的。

  能打成這個樣子,在虞想看來,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但很多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徹。

  虞醒既然決定吃下阿術。那就是全力以赴。

  想吃下阿術,問題不在於萬劫大營前的攻防戰,是這一場攻防戰也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卻是,讓阿術走不了。

  虞醒相信,只要阿術大軍撤不下去。他遲早會將這幾十萬大軍吃掉的。

  所以兩條道路,就很重要了。

  陸路畢竟承載能力有限。但是水路,以韃子水師數量,一次性運輸數萬,乃至更多大軍離開是毫無問題的。畢竟,元朝水師不止一次發動過這樣的越海遠征。

  水戰消滅韃子水師。即便犧牲再大,讓韃子不能從水路撤退,會更韃子帶來更大的傷亡。而且水路遇襲,更能動搖韃子的士氣。

  這兩者,一而二,二而一。

  互相影響,怎麼看,都覺得在這方面下死手,是非常划算的。

  再看雲南水師與南海水師。

  就不說南海水師了。南海水師的精神可嘉。但對整個雲南軍隊影響力為零,有沒有都一樣。

  而雲南水師更是急就章,就是為了打這一仗建造出來的。

  因為匆匆趕工,其實各方面也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再加上造船廠的產能已經開發出來的。給虞醒足夠的時間,複製幾個雲南水師都不是問題。

  而且雲南水師中,安南將士站了相當大一部分。

  不算虞醒的嫡系。

  不管出於軍事影響,還是政治影響,兌子,都不是問題。

  「是。」

  李鶴與趙文齊聲回答。

  虞醒說道:「其他人與我一起,總攻韃子大營。不過這一戰,急不得。慢慢來。」

  強攻敵人工事,著急也沒有用。

  虞醒準備在萬劫作為一個新戰術實驗場,將他能想到的攻堅戰術,一一實驗一下。也好完善漢軍的戰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