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安南上皇之心

  第二十七章安南上皇之心

  清化城而今已經是整個安南僅存的版圖了。

  而今的安南還不是後世的越南。

  後世越南南方,其實都是阮朝時期開拓的。現在的安南南部止步于越南地圖上最狹長山海一線的地方。再往屬於占城。而占城已經算是吳哥的屬國了。當然了那是幾十年前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事情了。

  退到了清化。

  安南人已經無路可退了。

  好在陳國峻在清化做了很多準備,屯糧積穀,打造防禦工事。

  即便韃子追兵,看到高山密林,山河險阻,只能暫時停止追擊了。

  安南上皇才有喘息之機。

  這個時候,陳慶余被韃子派回來了。將阿術的想法告訴安南上皇。

  安南上皇一瞬間有些心動。

  對於安南陳氏來說,如高麗一樣的局面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安南陳氏固然想要保全家國,但是更重要的是保全家族。陳氏家族存在,要比安南存在更重要。而高麗王氏雖然是窩窩囊囊的,但好歹是王族啊。在這方面,大都還有信用的。

  只是安南上皇心中也有疑慮。

  很簡單。這一次征南大軍中,有一個特殊的人物,鎮南王脫歡。

  此人在軍中,到底有什麼想法。安南上皇也能揣摩出來幾分。

  或許大都方面沒有別的想法,難保鎮南王脫歡沒有什麼其他想法了。

  更重要的是時勢。

  如果還沒有開戰之前,安南戶口百萬,人丁數百萬,兵甲齊備,糧食充足。有陳國峻等大將,安南上皇想來,再怎麼也足堪一戰。根本沒有想過,會有如今這局面。

  而今他不過清化一地,將不過十員,兵不滿五萬。這還是有一些是到了清化臨時徵召的兵。

  戰鬥力更不行了。

  一切談判,都是基於實力的。

  實力不行,條件太好。安南上皇自然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不敢輕易答應,但也擔心錯過機會。

  就先拖著,反而問起了陳慶余的情況。

  陳慶余能說什麼?

  自然是自己作為安南上皇的替身,海上被俘,堅貞不屈,韃子這才放他回來傳話。

  雖然有一些誇張。但是陳慶余自己覺得,自己並沒有背叛安南。縱然他做了一些權衡,透露出一些消息。但是時過境遷,這些消息對安南上皇一點威脅都沒有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卿以為朕該如何?」

  陳慶余說道:「陛下,天下局勢,臣不敢妄言。興道公固然國士無雙,但臣以為總要多做準備,以防萬一。」

  看似什麼也沒有說。

  但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他其實很想勸說安南上皇接受阿術的條件。

  他在元軍之中混過一段時間,對元朝內部情況有一些了解,他比安南上皇更相信阿術。阿術開出這個條件,並不是誘騙,而是真心實意的。阿術比其他元朝將領高明之處,就是自製。

  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只要什麼。

  並不像其他蒙古將領那樣貪得無厭,得寸進尺。

  阿術想以安南陳氏安定安南的想法,他最清楚,也最支持。

  蓋因這一場大戰中,有人如陳國峻,敗得天崩地坼,但能夠奮起餘勇,身先士卒,與韃子再戰。有的如陳慶余,自己對於軍事上的所有信心,被輕易敲碎。

  陳慶余決定自己其實不擅長軍事,與韃子在打下去,看不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但是壞處卻是一定的。

  什麼壞處?

  會被迅速的邊緣化。

  而如果與韃子議和,他熟悉韃子內情。就能得到重用。作為韃子與安南陳氏溝通的橋樑,有秦檜路線在先,自然能保全自己的家底。

  「卿所言甚是,朕要好好想想。」

  隨即安南上皇讓陳慶余出去了。

  「皇兄,」安南上皇的弟弟昭文公陳日赫說道,「陳慶余可信嗎?」

  「不可信。」安南上皇淡然說道:「暫時拖著吧。」

  在安南上皇看來,陳國峻是國家柱石之臣。縱然懷疑,縱然猜忌,該用還要用,不用陳國峻,用誰?而陳慶余卻不一樣。陳慶余是安南上皇拉過來制衡陳國峻的工具。

  最重要的品質是忠誠。

  陳慶余之前做的不錯。

  但是此次被元朝俘虜,就已經是嫌疑之身了。

  為什麼別人被俘都死了,你卻被派回來了?

  忠誠這東西是容不得一絲審視。

  一旦有一絲懷疑,就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安南上皇現在對陳慶余的態度,不過是看在韃子的面子上,他要為談判留一絲餘地。

  只是面對而今的情況,兩個人也是一籌莫展,坐困愁城。

  現在安南上皇手中的兵馬,守住清化城還行。想要反攻,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只能指望陳國峻了。

  安南上皇忍不住問道:「北邊還沒有消息嗎?」

  「報,前線捷報。」

  似乎安南上皇的心心念念感召了天地,龍女灣與雞棱關兩戰的結果,幾乎前後腳傳到了安南上皇的手中。

  安南上皇大喜,心中頓時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立即對身邊人說道:「去將陳慶余請過來。」

  陳慶余剛剛回去,轉頭就被叫回來了。心中有些疑惑。

  安南上皇也不瞞著他,直接將兩戰捷報給陳慶余看。

  陳慶余看過,內心之中非常複雜。還是努力裝作狂喜之色,說道:「恭喜陛下,漢王殿下,與興道公兩戰兩捷,大破韃子,想來不日就能迴鑾了。」

  只是陳慶余內心之中,努力說服自己:「這才剛剛開始,這兩戰損失雖然大。但不至於傷韃子根本。韃子根本乃是大將軍阿術。」

  陳慶余自己還沒有察覺。

  他內心中已經在逐漸轉變立場了。

  不管之前的斷後之戰,後來海上作為誘餌。陳慶余內心中不住罵娘,但是在執行上是不打折扣的。最後放棄抵抗,也是被韃子攻到身邊了。

  可以說,他與韃子作戰的立場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而今他並不為前線大勝而高興。

  因為這樣的消息,對他沒有好處。

  是,興道公大勝。將來如果安南上皇真有迴鑾的一天,陳國峻之功,幾乎是再造河山。他作為陳國峻的政敵,還有什麼價值?何處可以安身?更不要說,之前前後兩戰,他將自己的嫡系本錢給打光了。

  現在就成了一個空架子。

  也就是說,他想在戰場上立功,從而與陳國峻別苗頭,已經不可能了。

  從實際上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嫡系,根本能鎮住下面的士卒。

  從心態上也不可能,兩戰兩敗,他已經是恐韃症晚期,病入膏肓。他根本不覺得自己能戰勝韃子。

  從能力上,更加不可能。陳國峻作為安南軍中第一人。安南上下依為柱石之臣。絕非浪得虛名,也絕非因為他姓陳。而陳慶余是有一些能力,也不算幸進之臣。但是與陳國峻相比差遠了。

  安南擊敗韃子之後,朝廷上重新洗牌,他預計自己的下場不會太好的。

  至於漢王虞醒,陳慶余倒也沒有多想。

  畢竟關係不錯。只是可惜每年十幾萬貫的紅利吃不了。

  「迴鑾還早。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決定了。」安南上皇笑道:「阿術的條件,我覺得應該讓阿術回去多想想了。」

  「陛下所言極是。」陳慶余笑道:「我這就韃子來人回去。」

  「不,你去韃子那邊一趟吧。」安南上皇說道:「有些事情,總是要與阿術談的。別人談,我不放心。你去談。這樣兩邊都放心。」

  前線大捷後,安南上皇堅定了對抗韃子的決心。

  作為一方君主,他還是有骨氣的。輕易不願意屈居人下。一旦答應了韃子的條件,他名義上還是安南王,頭上就會有兩個太上皇,一個是蒙古總管,一個是蒙古公主。

  特別是蒙古公主。

  未來的安南王只能是蒙古公主的兒子。

  但是蒙古公主的兒子,未必是他的兒子。

  畢竟某些蒙古公主的作風,他即便是在安南也有些耳聞的。

  更不要說,他對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安南小皇帝也很滿意的。他要是答應了,估計安南小皇帝是必死無疑。

  不走投無路,他是不會答應的。

  但是有些地方,不是不能談的。

  即便陳國峻一開始的策劃,也是要與韃子談判的。讓韃子知難而退,他們再做出一些讓步就可以了。所以要維繫一條談判的路線。

  安南陳氏大部分權貴都聚集在清化城中,這個時候人滿,不,官滿為患。陳慶余回來了,也不好安置。

  更重要的是,安南上皇已經對陳慶余有一些懷疑,不像當初那麼信任了。遠遠的打發出去,與韃子談判。也是一個安置他的好位置。

  但是對陳慶余來說,卻是晴天霹靂。

  他萬萬不願意做這一件事情的。

  一來,他到底是安南人。在元軍大營中,那就是俘虜的身份。這個身份,危險程度很高的。這是阿術對安南上皇表明善意,這才留下一條。如果阿術一生氣,不,甚至不用阿術生氣,下面某一個蒙古貴人看他不順眼。或者看安南上皇不順眼了。割了他的人頭,給安南上皇送來。他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