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仇人相見

  第二十八章仇人相見

  楊承澤麾下不過三千多人。

  他選擇龍里村東,數里外。山道最狹窄的地方當道紮營。

  營寨剛剛立好。

  第一個迎接過來的是虞虎。

  虞虎不是從路上來的。而是從山上來的。

  遠遠的看過去,一行人就好像掛在山峰上的小黑點,片刻之間,就從山上翻越到了眼前。

  似乎,這裡的山巒對他們一點作用也沒有。

  「真是厲害。」楊承澤不得不佩服,生死相搏,楊承澤不見得怕了無當飛軍的任何一個人。但是這種翻山越嶺如屢平地的本事,卻是楊承澤一輩子都學不來的。

  比如這走山不走路的風格。

  楊承澤隨即發現虞虎麾下多了一些生面孔。

  無當飛軍作為虞醒直屬班直之一,是全軍待遇最好的軍隊。軍裝,武器,各方面都是頂配。是以,這些人之中多了一些穿獸皮的人,一眼就看出來的。

  「這是------」

  虞虎說道:「附近山上的人,願意跟隨殿下,我就帶來,補充無當飛軍的數量。」

  其實整個雲貴乃至於其他地方,山中如虞虎這樣的野人數量不在少數,什麼生蠻,生夷,生苗,說得就是他們。只是他們之間消息是很閉塞的。

  一個家庭十幾號人,生活在附近幾百里的山上,等閒不與外人接觸。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

  而蒙古人逼得田家的軍隊大舉搜山,真正有影響的是這些人,而不是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固然是以野人為主的軍隊。但是卻今非昔比。

  不說別的,虞虎已經毀寫字。在將上山中打獵培養的戰鬥嗅覺,在具體戰術上,也是有一套的。有防備的情況下,田家這些軍隊,一進山就變成蹩腳貓,虞醒狠狠的給了幾下。就不敢追了。

  而這些山中各洞,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至於猝不及防情況下,被田家抓走了不少人。

  惹得同仇敵愾。而虞虎也熟悉這些人生活環境,很容易取得信任。相當一部分人,相信虞虎,也相信了漢軍中對無當飛軍的待遇。

  這不就跟過來了。

  虞虎也很高興,無當飛軍擴編大難題,總算是解決了一些。

  楊承澤也很高興,畢竟各班直中,也就他的騎兵與無當飛軍最難擴編。騎兵是沒有馬,無當飛軍是沒有人。

  「恭喜啊。」

  「韃子上來了。馬上就到了。」虞虎告訴楊承澤重要情報。

  楊承澤眼睛一亮,說道:「早等著了。」

  當日午後,就看見東邊煙塵四起,隨即有數騎探馬,在營地之前探頭,等下午時分,大隊人馬已經到了。

  哈散騎在馬上。

  遠遠的看見對面的營地。

  營地並不寬,卻擋住了整個道路。

  哈散看著上面一面「楊」字大旗,眼睛瞬間紅了。

  虞醒麾下,有名有醒的將領中,姓楊的並不多。

  「是楊承澤。」

  哈散手握緊了韁繩,一家人音容笑貌在腦海之中閃過,呼吸都急促起來。強力保持冷靜,下令道:「安營紮寨,明天進攻。」

  第二天一早。

  陽光照在楊承澤營地上,從楊承澤的角度來看,卻是太陽從韃子軍陣後方升起,這種逆光的情況,讓他很不舒服。

  不過,楊承澤帶來諸班直,是全軍精銳中的精銳,區區一點戰場情況的不利,根本不足以影響軍心士氣。

  所有人沉默如鐵。各就各位,莫不做聲。

  好像是一座空營。

  只有風吹在旗幟上獵獵作響,才提醒人們,這營地是有人的。

  哈散下令:「出擊。」

  阿里海牙本部,以偏師攻襄陽,作為主力從江陵,直接打到海邊,登上海南島。

  打過太多的勝仗。

  比起四川元軍,更有一股戰勝之氣。

  就是堅定自己能夠勝利的信心。

  這種信心直接表現在士氣上。

  士氣更是表現在戰鬥力上。

  隨即哈散的命令傳出,第一個千戶開始出擊。

  他們踩著整齊的步伐,手持刀盾,徐徐而進。好像緩緩移動的山嶽。

  因為陽光的原因。

  楊承澤視線受到影響,他手打涼棚,微微皺眉。看敵軍進入射程範圍。

  一揮手。

  無數張弓弩斜指向天空。

  「崩-----」的一聲,無數弓弦聲疊加在一起。震耳欲聾。

  元軍將士第一時間將盾牌擋在上。

  奪,奪,奪-----

  全部是長箭射在盾牌上的聲音。

  偶爾有幾個韃子被射中,後面的人立即補位,等隊列走過。

  立即有人拽著受傷人員的衣服拖下去。如果已經死了。就先放在哪裡不管。

  楊承澤頓時眼睛一縮。

  精銳。

  虞醒的軍隊而今早就不用那種湊乎的單木弓。而是有的鐵胎弓。甚至是鋼弩。

  這些弩箭的威力都是非常大的。

  但是韃子軍隊的軍械也是相當精良的,他們的盾牌,不是木盾,也不是藤牌。而是木盾做底,外面蒙了牛皮,牛皮外面鑲嵌鐵片。防禦力相當強。

  唯一的問題是,貴。

  弓弩很難射穿,即便射穿了,箭矢也會被盾牌卡住。

  最多透出箭頭,很難對人員進行殺傷。

  但是盾牌畢竟不能防禦全身。

  自然有人被射中,或者射死。

  這才是更讓虞醒吃驚的。

  進攻的一個千戶。大概不滿編,也就八九百人。這種情況下,在戰爭中其實很正常的。大部分編制都不滿編。一下子撂倒幾十個人。近二十分之一了。

  但是這些元軍,一絲不亂。

  有條不紊,死的不管,傷得拖下去。其他的人,繼續保持速度與隊形前進。

  更能保持定力,不反擊。

  楊承澤可以是看見了,元軍後隊之中,可是有很多人都背著弓箭。他們居然能忍得住。

  「今日之戰,不好對付。」

  四川元軍畢竟是元軍序列中的二流部隊。他們大多都是與蒙哥有關係,並不是忽必烈的嫡系。這種政治上的待遇不同,也讓忽必烈在很多資源上有傾斜。再加上四川本地被殺成白地。這就造成了四川元軍的戰鬥力不足。

  而眼前的軍隊卻不一樣。

  阿里海牙卻是滅宋主力之一。

  他本部人馬,是在襄陽城下苦戰過的。

  三輪箭雨之後。

  元軍前前後後死了近二百人,居然忍著不反擊。繼續前進,直到來到軍營前幾十步的距離。

  元軍後面的士卒,忽然將盾牌給扔了。

  搭弓射箭。

  楊承澤一看見射箭手法,就是一驚。

  「連珠箭。」

  很多人根本不是一根根射箭,而一抓就兩根,三根箭矢。

  這正是連珠箭的手法。

  這種手法,楊承澤也會。

  但是雲南漢軍之中,會得人並不多。

  頓時楊承澤明白,為什麼這些人忍住傷亡也不射箭了。

  因為,連珠箭重在一瞬間的爆發力。

  最厲害的人可以一口氣將一個箭壺射完。但是能射得又快又遠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的。

  大多數連珠箭根本不能及遠,要比尋常箭矢射得近。所以才忍著傷亡靠近。

  楊承澤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晚了。

  當第一輪箭矢落地之後,立即有將士準備反擊。

  畢竟,弓箭射箭有一個間隙,為了保持射箭準頭與密度,一般來說,都是一輪一輪的射。很多將士躲過這一輪箭雨後,覺得敵人會有一個空隙。

  但哪裡想到,一根兩根,無數根,簡直沒完沒了。

  一些預判錯誤的將士,直接暴露在箭雨之下。被射成馬蜂窩。

  而且,楊承澤發現敵人連珠箭,不僅僅快,而且准。

  被射死的將士,都是有甲冑的。很多人都是被射中面門而死的。

  其實,虞醒設計甲冑的時候,是配有面甲的。

  一身甲冑下來,只剩下兩個眼睛露在外面。

  但是很多人不喜歡面甲。

  因為悶熱。

  二十三斤的鐵甲,在貴州這種地方,很多時候都如同蒸籠一樣。而且面甲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用的。最少他們遇見的對手中。如雲南各路元軍,乃至於四川元軍,從來沒有這樣的箭法。

  覺得帶著面甲,好像是在防禦空氣。

  今日一瞬間就吃了大虧。

  一連射倒幾十人。

  這還僅僅是開始。

  箭雨終於停了。

  但是這一瞬間,韃子士卒已經衝到了營地之前。

  數十名韃子,手持大斧,長槍。

  越過鹿角,拒馬,對這柵欄就是重重一下,一斧頭碗口粗的木頭,立即斷了一節,三兩下就砍出一個豁口。

  楊承澤一看就知道。對於韃子,這個簡陋的營地根本算不了什麼。

  「出戰。」

  楊承澤一聲令下,營門大開。一隊將士猛地沖了出去。與韃子步卒戰在一起。

  一瞬間,短兵相接。

  廝殺震天。

  因為地形原因,雙方人數並不多。楊承澤這邊大概有四千上下。哈散麾下只有一個萬戶,因為要執行各種任務,哈散手下不滿編,也不過七千上下。

  但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虞醒這邊就不用說了。

  而哈散麾下這個萬戶,也不是尋常萬戶。

  這裡就要說一下阿里海牙本部人馬成分了。

  阿里海牙真正名聲大噪,是伯顏與阿術揮師東進,留阿里海牙鎮守鄂州。那時候阿里海牙只有四個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