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楚國與韓國一些官員的加入,大秦的政務都開始輕鬆起來,一下子就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特別是傳出秦王手上有長生不老藥後,一些年紀大的兩國大臣紛紛請求能夠賞賜一二,陳峰直接表示他會看情形賜予。
這一下子連張良的祖父張開地都忍不了了,開始全心全意協助起大秦,這樣一來陳峰也能安安心心去感悟自己的記憶。
時間過得很快,兩年時間就這麼過去,期間陳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來解決一些事情,有些讓人頭疼煩心的事,有些讓人愉快的消息,不過總體上都是好的。
為了讓兩國大臣能夠更加賣力,陳峰還特別賜予了張開地一顆長生不老藥,更是讓一些年紀大的秦國重臣也獲得了一顆。
這下子見識到一些年邁大臣的返老還童,其餘的全都開始賣力表現,對於大秦來說還真是件大好事。
兩年時間原韓國楚國的官道公輸仇已經修建完畢,畢竟公輸家的破土系列機關在開山鑿土都是一絕。
而且這個世界靈氣相對於普通人來說還算濃郁,身體素質都還不錯,鐵礦煤礦也是挖了不少儲存著,就等吃透鐵器煉製技術就開始大規模生產。
韓國因為最先併入大秦,各個方面都已經得到很大提升,現在原先韓國的百姓都不念叨韓王了。
畢竟現在給予他們富足生活的是大秦,從前還經常要挨餓,現在完全不用了,因為韓國土地基本都被大秦收為國有,農稅更是只有兩成。
不過非大秦國有的土地稅賦是三成,百姓將土地賣給大秦還能拿一筆錢,種植出農作物只要兩成賦稅,足足少了一成,傻子都知道如何選擇。
這也是陳峰專門定下的規矩,畢竟土地國有勢在必行,不用些手段還真不行,抬高國有,壓制私有,現在還是可以做的。
至於楚國地界,因為楚王熊悍的一系列騷操作,楚國百姓都已經把熊悍立碑唾棄了,時常聽趙高來匯報說有些楚國百姓拿著草人扎,一邊扎一邊念叨熊悍的名字。
楚國百姓反倒對於秦國怨念少了很多很多,讓王翦少了很多不必要麻煩,真是個意外之喜。
不過這個消息絕對不能傳入平楚公熊悍耳朵里去,不然真死了就應了楚國百姓的願,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事來。
楚國的地理環境優越,現在已經成為大秦一個重要的糧食基地,這邊也已經開始實施土地國有政策,不過效益不高,楚國百姓餓不死就不會交出自己的土地,這個事還要慢慢來。
魏國齊國現在氛圍很奇特,邊關將士時常能夠看到兩國百姓逃向秦國地界,聽羅網的消息說兩國王室都已經在瘋狂斂財送入大秦置辦產業。
陳峰知道這個消息後懵逼了,感情這兩國王室已經做好併入大秦的準備了,還考慮著以後錢財不夠用,現在先準備一番。
韓王楚王的先例擺在那,只有大秦賜予的錢財罷了,兩國王室這種將財富送入大秦購置產業的騷操作,讓陳峰自己都不好意思去收繳回來了。
收繳的話就表明大秦不想給他們好日子,他們沒有好日子就會瘋狂,瘋狂就會讓原本消極怠戰的兩國君主一下子就開始走向拼死抗秦的道路,讓統一之路平添各種麻煩與血腥,利弊得失上完全不划算。
現在韓楚兩國百姓已經漸漸融入大秦,各地也已經開始基本穩定,陳峰覺得是時候再次開啟戰局了。
統一之路必須要進行下去,各國的人才也要收攏起來,讓華夏子民成為統治全球的根本所在已經勢在必行。
華夏是一個具有強大創造性的民族與國度,各種技術項目在統一後也要實施下去,不然真靠人兩條腿走路,馬匹四條腿奔跑,猴年馬月才能完成統治全球的任務。
而且華夏子民是很容易滿足的,只要管好溫飽很少有人會去無理取鬧,這麼好的基礎條件不好好抓手裡,世界意志都會看不過去吧。
這興許也是世界意志選擇嬴政成為位面之子的關鍵,只是歷史上的嬴政把世界意志坑得死死的。
陳峰在閒暇時間問過殘靈,為什麼歷史會那般發展,按理說世界意志不是全力協助位面之子的麼,殘靈的回答很直接很露骨。
嬴政剛剛親政就開始建造自己的墳墓,統一各國後就開始閉關鎖國,這般作為完全是在把世界意志往死路上逼。
嬴政還想長生不老那是完全在做夢,世界意志沒當場弄死嬴政就算好的了,換成誰都會選擇換掉這個位面之子,哪怕損失再大也要如此做。
只是嬴政位面之子身份被剝奪後世界意志損耗太大,完全沒有能力再去引導了,只能眼睜睜看著世界晉升任務失敗,毫無辦法,然後就歇菜了。
聽完殘靈的解釋,陳峰都感覺世界意志有些慘,廢了老牛子力氣扶起秦國這個大主力,結果被嬴政玩完了,再也沒有能力去做它原本想做的事情。
就像現在世界意志已經很多事情做不了了,只能任憑發展,讓世界意志挪移些特殊作物過來都做不到,這就是轉換位面之子的後果。
陳峰覺得自己還是要好好辦事才行,世界意志的任務真正意義上來說並不難,關鍵要有人去實行。
李斯前陣子也已經來匯報過制度修改的大體情況,可以說已經差不多了,就是文字修改還未找到人才實施。
陳峰直接就將漢字那一票交給了李斯,各種註解都弄好,只讓他選出個人來代為發表。
好吧,李斯這貨也是個不要臉的,他再三詢問陳峰後,就直接把自己頂上去了,完全沒有半點猶豫,青史留名的事他還是不介意的。
制度需要統一後一同實施,不過文字的普及已經在大秦本土開始慢慢培養教導人才。
不得不說精簡後的漢字已經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認知的難度,文字的改革從娃娃就開始抓起,一些官辦的私塾也被建起用來教導孩子們,等慢慢發展起來後就可以開始全國面積普及漢字。
不過陳峰沒有用漢字這個說法,而是用華文來代替,畢竟漢朝是不可能出現了。
陳峰也沒打算讓劉邦那貨成為氣運之子的想法,霸王項羽連出世的機會都沒了,應該會很寂寞。
想必作為好兄弟老對手的劉邦肯定不介意去陪伴項羽的,正好全了他們相互間的那份兄弟情義。
陳峰讓侍衛將呂不韋、尉繚、趙高傳喚過來見自己,王翦與公輸仇這兩年都在韓楚兩國內忙碌,不過到時候決定好事情後把內容讓人送過去就是。
呂不韋、尉繚、趙高很快就趕到王宮,陳峰見到三人都來了後也沒說些廢話,直接就進入了正題。
「寡人慾再次親征,這一次要將剩下的諸候國都吞併,耗費時間可能要長些,所以請你們過來討論一番。」
他們三人也早就適應陳峰的習慣,畢竟陳峰經常不管事,全都交給他們這些大臣辦,有時候都會忙得忘記有這麼一個大王了。
「大王,李信這孩子學得很快,現在已經可以出師了,這一次倒是可以為大王分憂。」
尉繚先說出自己培養李信的進度,畢竟是自家大王親自交給自己教導的,這次統一之戰讓這位學生代替自己出征也是好事。
歷史上要不是熊啟那一刀子讓李信一蹶不振,搞不好李信還真能幹趴下楚國,現在連尉繚都已經認可他的才能,可見李信對於軍事戰略的擅長。
「李信能成才全靠國尉教導,這次寡人就將他帶上吧,也能讓寡人輕鬆些。其他準備的如何了?」陳峰直接就答應帶上李信。
呂不韋先站出來回復道:「大王,臣等已經將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糧草軍械樣樣都已經儲備好了,只等大王一聲令下大軍集結就可以出動。」
陳峰向著呂不韋點了點頭,後看向趙高。
趙高也直接就開口說道:「大王,羅網早已經準備就緒,這兩年也在滲透各國,只要我大秦軍隊到達就會做出應對,情報會傳輸過來,必要時候還能作為內應助大秦奪城。」
「嗯,這一次就分兩路大軍前往吞併各國,命人通知王翦將軍,這一次王翦將軍從楚國出兵前往齊國,一應所需匯報軍部調配,攻下齊國後原地待命。」
「大王放心,臣會通知的。」尉繚點頭正色回復。
「李信就與寡人一同發兵魏國,到時候作寡人的副手協助調動大軍吧,其他邊關要地做好各自防禦準備,另外告訴王翦將軍,若是魏國這邊順利的話,寡人會去他那邊看看的。」
一眾人紛紛答應,大秦早已準備好,也沒什麼國度能擋住大秦軍隊的兵鋒,如今正是一掃各國的大好時機,沒必要再等待下去,統一後慢慢再來收拾殘局就是了。
呂不韋、尉繚、趙高在陳峰交代完後紛紛告辭回去處理個中細節。
李信這次要作為副帥也要通知下去才行,大軍集結肯定要李信來辦,自家大王那是不可能去管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