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叛亂四起
面對父母的擔憂,張桂芬反而信心滿滿:
「爹娘,我和長柏畢竟認識了好幾年,他是什麼樣的人,她還是比較了解的。」
「好幾年?」英國公夫人聞言,立刻瞪了張桂芬一眼說道:「什麼時候的事兒?」
張桂芬知道自己失言,不過此刻也沒什麼好瞞的了,索性直接坦白。
「是從大哥打完西夏回京之後,跟盛家讀書的同窗在樊樓聚會,盛長柏會帶著弟弟妹妹,大哥也就帶著我去了,我們就是那時候認識的,後來我們通過書信來往······!」
隨著張桂芬的講述,英國公夫婦也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他們曾經在閣樓的檔案室里,查過盛家人的檔案,卻並未查到女兒和盛長柏的這些事情。
現在他們才知道,林昊不僅幫他們遮掩,甚至還給他們當信使!
既然是林昊一手促成的,加上他們對盛長柏的調查,盛長柏這個人,倒也沒有他父親和祖父的遺風。
雖說家世差了些,但他們還真不太在意家世的問題,尤其是想到兒子的計劃,家世問題他們根本就無需考慮!
雖說捨不得寶貝女兒,但是夫婦倆也希望女兒能幸福,於是英國公說道:
「你們的婚事,我們原則上同意!」看著激動不已的女兒,英國公繼續說道:
「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是要叮囑你幾句,盛老太太的行為值得敬佩,但你千萬不要學她!」
「今後在盛家過的幸福倒也罷了,如果伱過的不幸福,真過不下去了,該和離就和離不要有任何猶豫!」
「記住,英國公府和榮國公府,永遠是你堅實的後盾!」
「嗯!」張桂芬感動的抱住父母:「放心吧!女兒可不是好欺負的!」
······
雙方父母都同意,接下來便進入議親流程,於是在隨後幾個月時間,盛家完成了三書六禮!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
「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在大宋時期,民間的六禮被簡化為四禮,省去了問名和請期,但不是不要這兩禮,而是被分別歸納在了納采和納徵裡面,實際上還是三書六禮,只是簡化合併了而已。
不過在官員勛貴這樣的高門大戶,依然堅持完整的三書六禮,因此盛長柏和張翠芬的婚禮,持續了半年時間。
而之前盛華蘭出嫁,袁家也是用了幾個月時間,完成了三書六禮,才將盛華蘭娶進門!
在一陣喧囂的祝賀聲中,盛長柏騎著高頭大馬,來到英國公府張家。
在經過一些列流程後,盛長柏將穿戴鳳冠霞帔,手持卻扇遮面的新娘子張翠芬接走!
當然,張翠芬穿的是一身綠色嫁衣,之所以穿綠色,是因為盛長柏已經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入職六部的翰林院從八品典籍!
其實宋代大婚時,因此一般情況下,是男子穿紅色的婚服,而女子則是綠色的嫁衣,這就是所謂的紅男綠女。
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雙方地位不對等,就會遵循另一個規矩,那就是:低嫁穿紅,高嫁穿綠。
但這裡的高嫁和低嫁,不是指雙方官職大小,或者錢多錢少來區別,而是階級!
比如原劇中的盛家嫡次女如蘭,出嫁時為什麼穿紅色,就是因為雙方階層不同。
盛家是官宦人家,而出身寒門的文炎敬,尚未科考登榜,因此還是個白丁,所有如蘭這就是典型的下嫁,必須穿戴紅色嫁衣,否則盛家就壞了規矩!
而盛長柏已經有了官身,雙方家族都是官紳階層,自然遵循紅男綠女的規矩了!
······
轉眼張翠芬出嫁,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段時間林昊倒是挺清閒的。
這半年前,皇帝從林昊這裡,收回了皇城司的掌控權,畢竟林昊是武勛家族,是皇帝的第一防備對象!
同時,因為林昊已經金榜題名,皇帝也有意將林昊拉入文官集團,還讓林昊入選庶吉士,擔任翰林院從八品編修!
畢竟張家在軍方勢力太大,必須要壓一壓他們家的勢頭。
因此,皇帝也在試圖培養顧侯家,還有其他幾個武勛家族,分割張家在軍方的力量,然而林昊父子對此卻並不在意。
期間,邕王數次拉攏林昊,想要將嘉城縣主嫁給林昊,試圖讓兩家結親。
但林昊並未答應邕王,反而跟明蘭和余嫣然打得火熱。
隨後邕王有準備將女兒嫁給顧廷燁,但是顧廷燁卻被皇帝提醒,於是這樁婚事也沒成!
接著邕王又看中了齊國公家的齊衡,結果平寧郡主說話卻模稜兩可,最後打聽才知道,平寧郡主看中了榮妃的妹妹,榮飛燕!
但是榮貴妃卻態度模糊,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否定,只說想要再考慮考慮。
隨後榮貴妃在跟林昊私會的時候,一再撮合林昊和榮飛燕,想讓林昊儘快娶了榮飛燕!
然而林昊卻說道:「別著急,現在時機未到,讓她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吧!」
榮貴妃不客氣地怒道:
「你這個不懂風情的混蛋,我一個半老徐娘有什麼好的,我家飛燕粉嫩嫩的哪點不好,我們姐妹一起伺候你,你怎麼還不樂意了呢?」
儘管榮貴妃極力抵抗,但在林昊強勢鎮壓之下,榮貴妃終究妥協了,只能回去勸妹妹繼續等待!
隨後幾日後風平浪靜,然而當余嫣然做馬車跟林昊私會的時候,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大街上,居然有人想要綁架余嫣然。
結果這些綁匪,被早有準備的林昊當場斬殺,而林昊連問都沒問,因為林昊知道誰是幕後黑手,但是林昊卻引而不發!
沒過幾天,榮飛燕出門時也遭到劫持,又是林昊,有事剛好經過。
然後林昊就挺身而出,將劫匪打殺當場,又來了一出英雄救美!
然而在接下來半年時間中,大宋形勢急轉直下,首先是北邊的遼國,再起邊釁,不少遼國騎兵在大宋境內打草谷。
為此兩國再次談判,結果兩月時間都沒有談好,於是遼國派了十萬騎兵陳兵邊境!
其實,要不是皇帝這幾年,將林昊當年招募有六萬騎兵,裁撤到不到三萬,遼國也不敢如此囂張放肆!
但沒辦法,因為養騎兵實在是太貴了,大宋的財政有些無力負擔!
而現在邊境再起烽煙,於是皇帝只得派英國公,帶上騎兵和部分禁軍馳援北方,結果皇帝現在花的錢,比省下來的更多!
與此同時,大宋各地也是叛亂四起,於是皇帝連續派出幾位勛貴,帶著禁軍前往各地平亂。
然而幾場仗打下來,基本上損兵折將,包括顧廷燁都是重傷而歸!
······
林昊再次通過精神印記,來到明蘭的夢中,這次林昊沒有在夢裡做什麼。
只是靜靜地擁著明蘭,而明蘭也察覺林昊的異樣,便關心的問道:
「浩林哥哥~!」
「嗯~?」林昊瞪了明蘭一眼。
於是明蘭羞澀的道:「相公!」
「這才乖嘛!」林昊表揚道。
隨後明蘭繼續問道:
「相公這是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林昊搓了一下她的小圓臉,這才解釋道:
「眼下大宋叛亂四起,我估計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派我領兵平叛了。「
「啊?」明蘭驚訝出聲,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一聽林昊將要出征,也顧不上林昊蹂躪自己臉蛋了,小手緊緊地環住林昊的腰,戀戀不捨的說道:
「相公,你可不可以不要去呀?」
「傻丫頭!」林昊笑著揉了揉她的秀髮:
「那些叛軍在本公爺眼裡,只不過是土雞瓦狗之輩而已,白送的軍功為什麼不去?」
「可是,萬一呢.「話沒說完,明蘭就反應過來自己說錯話了,急忙改口道:
「呸呸呸,相公不會有萬一的,您一出馬定會旗開得勝,我家相公可是天下無敵呢!」
其實如今這種局面,可以說是林昊一手造成的。
早在一年之前,靜妃剛剛產子的時候,兗王跟邕王知道過繼無望,並相互串聯,甚至他們還數次見面。
當時林昊就已經知道,他們密謀籌備著造反了。
當然,他們不是真的想通過造反奪取皇位,他們真實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皇帝,把禁衛軍都派出去四處平叛。
而他們好趁此機會,在皇宮發動宮變,至於誰能奪取皇位,那就各憑本事了。
然而林昊早就知道了這事,在他接手皇城司之後,更是查到了兗王與邕王造反的證據,但林昊卻將這件事隱瞞了下來。
甚至,林昊還蔣這些年培養出來的精銳,派往全國各地積蓄實力,準備起義造反。
不但如此,林昊還利用職務之便,故意給兗王與邕王的勢力通風報信,讓他們手下的勢力幾次都躲過了朝廷的圍剿,甚至打的禁衛軍損失慘重。
要不是有林昊在背後出力,就兗王跟邕王這兩個貨色暗中培養的那點勢力,早就不知道被朝廷大軍剿滅多少次了。
隨後各地叛亂越來越多,如同滾雪球一般,規模也越來越大!
說實話,這會兒兗王跟邕王二人有點懵了,他們手下的勢力這麼強大的嗎?
看這架勢,這幾路叛軍大有席捲全國的意思啊,此時大宋十六府三百餘州,已經有將近九十個州發生了叛亂。
可問題是,他們自己家知道自家的事,他們手上的這麼點勢力,為何掀起如此大的勢力呢?
殊不知這些都是林昊幫忙的結果,只有叛亂動靜鬧得大,皇帝才會把林昊派出去平叛!
到時候,林昊正好可以借著平叛的名頭,大肆收攏地方勢力為己用。
再說了,要是林昊不離開汴京,兗王跟邕王哪有機會發動宮變呢?
借他們一百個熊心豹子膽,他們也不敢發動宮變!
「相公準備什麼時候出征?」
「這還不一定呢,快的話就這一兩天,慢的話也就三五天的事情了!」
「這樣啊~!」明蘭眼眸閃了閃:
「相公,在您出征之前,明蘭要送你個禮物!」
「什麼禮物?」隨後林昊眼前一亮,抱著明蘭說道:「你這是準備好了,把你自己送給我嗎?」
「想得美!」明蘭撒嬌道。
看著美艷不可方物的明蘭,林昊再次化身為狼,一路攻城略地······!
翌日
皇宮裡的內侍來到英國公府,皇帝要召他入宮面聖。
「參見陛下!」林昊恭敬地行禮道。
「愛卿免禮!」皇帝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如今的皇帝眼眶深陷,看起來比往日憔悴了不少,一看就是沒休息好。
不過想想也是,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外面遼國再起邊釁,而國內各地都有叛軍起義。
而且朝廷派出去平亂的大軍,更是一敗再敗,皇帝能睡得著才怪了。
皇帝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榮國公,如果朕派你去平叛,你可有把握在短時間內解決各州的叛亂?」
「臣當然有把握。「林昊信心十足的說道。
皇帝鄭重的說道:
「你可不要說大話,要知道這次朝廷禁軍都給了叛軍,可見這次的叛軍並不簡單。「
「臣願立軍令狀!」林昊斬釘截鐵的說道。
聽見林昊願立軍令狀,皇帝知道林昊定然有辦法平叛,因此皇帝也是信心大增,心中也終於可以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想到畢竟林昊過往的戰績,那可是能滅國的存在!
當初林昊帶著幾千人出發,結果人馬是越打越多,戰鬥力更是越打越強,滅掉西夏党項之後,竟然把三千騎兵打成了六萬騎兵!
放鬆下來的皇帝,心情輕鬆的問道:「那你需要多少人馬?」
「臣需要十萬禁軍,還有至少一萬騎兵,方能平叛!」
皇帝心中一緊,上次英國公帶走十萬精銳到邊關,後來各家勛貴帶了八萬精銳禁軍四處平叛,結果大敗而歸。
想想就讓皇帝心痛,不是為那些戰死的將士惋惜,而是今後會支出一大筆撫恤金!
而此時的汴京城裡,還剩下的精銳禁軍,還不到五萬人,於是皇帝說道:
「愛卿!如今汴京禁軍精銳不到五萬,他還有部分需要守衛皇宮,只怕是抽不出十萬兵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