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駕到!」大殿外,人未至,聲先到。
殿內的兩人面面相覷,對視一眼後,立馬起身,弓腰等候。
他來幹什麼?李玄常眼中閃過一絲疑問之色。一年前,他將韓非從天牢中救出來。本以為嬴政會問罪於他,沒想到一年裡,嬴政對此不聞不問,似是不知道此事。
今天,他來的目的是什麼?
隨著殿
門大開,一道挺拔的身影緩緩踏進宮殿。
「兒臣拜見父王。」
「草民參見秦王。」
躬身行禮之後,李玄常才站起身正視嬴政。
說起來,他們應該有兩年多沒有見面了。自從呂不韋身死之後,嬴政一心撲在朝政之上,勵精圖治。
這兩年,也很少流連於後宮,現在也不過只有四五個子嗣。
眼前的嬴政,沒有穿上朝服,反而著一身白衣,漆黑如墨的長髮散在身後。嘴角帶著淡然的笑意,但在無形之間,卻給了李玄常沉甸甸的壓力。
這不是強者的威壓,而是上位者的威勢。嬴政身為大秦之主,主宰一國之運,他所攜帶的大勢,無人可比。
然而李玄常沒有發現的是,在他身旁,韓非體內正不斷散發出如煙如霧的氣息,將外界的一切都隔離開。
這股氣息,尊貴、神秘,卻又帶著腐朽、落寞。觸之不可及,察之而不能覺。
李玄常能神色如常的站在嬴政面前,靠的,是他三世積累得來的堅定心智。
而韓非,靠的就是他體內的那股神秘力量。
見到李玄常平淡如常的模樣,嬴政眼中閃過一絲怪異之色,自從他登臨秦王之尊,親政之後,他只覺得的自己的威勢越來越重,一言一行,都帶著沉甸甸的壓力。
就連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也很少能面不改色的站在他身前。
眼前的扶蘇,不過十一歲。
也正是因此,李玄常才算是真正的站在嬴政面前,有了讓他正視的資格。之前,無論他說什麼,嬴政只是將他當成小孩子看待。
「韓非,好久不見。」隨即,嬴政就把目光轉到一旁的韓非身上。
「的確是好久不見。」面對嬴政,韓非總是能不卑不吭,鎮定無比,這也是嬴政最欣賞他的地方。
「你先退下,孤與扶蘇有話要說,稍後再與你敘舊。」說完,嬴政就轉過身子,慢慢走向殿內主位。
身後,李玄常和韓非對視一眼,皆不知嬴政之意。
不一會兒,殿內只剩下兩人,嬴政跪坐主位之上,李玄常立於堂下。神色沉靜,稚嫩的小臉上目無表情,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父子倆皆是一語不發,一大一小的眼睛直視對方,似乎是想要通過眼睛,窺探對方心中所想。
殿內的氣氛逐漸凝重,嬴政周身的無形之威再也收攝不住,一股龐然的壓力再度呈現。
「扶蘇,你可知罪?」深沉的話音,仿佛來自九天之上,讓人懾服。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變,李玄常周身一震,差點心神失守。好在他的心神堅定,堪堪守住了靈台清明。
「兒臣不知。」李玄常低下頭,拱手回道。秦朝以後歷代王朝,直到明朝,都是不興跪拜禮,只有在特別隆重的場合,或者重大的事情,才會行跪拜之事。
臣子應答時,一般都是站著答話。跪著的,那是罪臣。真正跪拜形成風俗習慣的,是清朝。
「你私自從天牢中帶走韓非,還將其安置在華陽宮,你難道不知,韓非,乃是罪人之身麼?」
「啟稟父王,兒臣此舉,乃是經過曾祖母首肯,將韓非安置在華陽宮,也是向曾祖母匯報過。」小樣,還想問罪?李玄常心裡暗笑道。
「哼!」
果然,聽到他把華陽太后抬了出來,嬴政頓時沒了下文。華陽太后是他的祖母,難道要讓他去向華陽太后問罪麼?
臭小子,敢拿太后來壓我!政哥眼中閃過一絲不忿之色。
「孤聽聞,你已經拜韓非為師,可有此事?」語氣不再平淡,而是帶著幾分重音。
聽到此話,李玄常正色道:「啟稟父王,確有此事。」
「兒臣拜先生為師,是因為大秦的根基在於法度。商君制定的秦法使秦國一躍成為七國之首,身為大秦公子,怎可不懂法?」
「而在六國之中,若論法,沒有誰的造詣比先生更深。而且······」話到這裡,戛然而止。
政哥挑了挑劍眉,看著堂下與他有三分相似的稚嫩面孔,沉聲問道:「而且什麼?」
「而且,先生已經無法在朝堂上位大秦效力。所以,兒臣才能向他求教。」
短短一語,殿內仿佛升起了晴空霹靂。殿內的氣氛急轉直下,嬴政臉上已經是帶著幾分不善。
韓非無法為大秦效力,說到底,還是他這個秦王做的不夠,他若是能獨掌大權,一言九鼎,何必顧忌楚系勢力。
李玄常無視了嬴政不善的目光,接著道:「兒臣已經搜集秦國的法律條令乃至於山東六國的風俗人情,再讓韓非先生以秦法為基礎,制定大秦的新法框架。」
嗯?這句話卻讓嬴政心裡升起一股難言之意,自家的孩子,已經如此早熟了麼?
沒有人比他更熟悉現在的大秦,商君的耕戰體系,讓大秦成為了七國之首。同樣的,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軍功爵制使得尋常百姓有了上升的方式,所以,秦人善戰、好戰,從來不畏懼戰爭。整個秦國已經變成了高速行駛的馬車,輕易不能停下,否則,就有傾覆的危險。
一旦大秦覆滅六國,一統天下,到時候,所有的戰爭就會消失。那這些關中老秦人,數百萬大軍,他們該何去何從?
他也明白,現在的秦國,不可輕言變法。那麼,扶蘇所言的新法,就是為新的大秦準備的。
韓非的才能毋庸置疑,天下法家不知凡幾,但勝過他的,幾乎沒有。
由他制定的秦法······想到這裡,嬴政心裡不由得生出期待之意,那樣的秦法,會是他想要的嗎?
法之天下,太平盛世。
「僅憑韓非一人,要制定偌大的秦法,恐怕他也是有力不殆吧?要不要孤把李斯調過來幫忙?」聽完李玄常的話,嬴政心中的不忿早已消失。
「父王不可,韓非先生與李斯雖然師出同門,但他們的思想卻是迥異非常。先生所制定的秦法只是一個框架,需要父王乃至於朝堂大臣來填充。畢竟,因時制宜,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一切還要讓時間來檢驗,現在不過是處於理論階段,一切,還言之尚早。」李玄常拒絕了嬴政的好意,陳述其厲害。
法,從一而行,決不能有兩種聲音。
韓非是理論派,提供框架。李斯是實踐派,按照框架填充秦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樣一來,才可以保證新法能夠得到最大的完善。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需要什麼,直接來找孤。所有典籍秘策,向你開放。但,此事不成,即便你是孤的長子,孤也要罰你。」見到事不可為,嬴政隨手就給李玄常安排了定性任務。
這是他對他的考驗,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做這件事。
「謹遵父王之令。」李玄常鄭重一禮。
「兒臣還想向父王請求一件事。」
「說。」
「兒臣想要在五十名年輕官吏,不論官職,只要熟悉秦律即可。兒臣想要讓先生在大秦留下法家傳承,為以後的大秦添磚加瓦。再合適的秦律,也需要有人來執行。而這五十人可以繼承先生的思想,在大秦遍地開花,法之天下,正需要由他們來執行。」
既然嬴政將此事交給他,李玄常也不謙虛,直接跟他要人。
五十人不多,但大秦一統天下的道路還有很長,在這段時間裡,這五十人足以在大秦教授出更多的弟子門人。到時候,新法實行,就會有合適的人執行新法。
這樣才能貫徹真正的法,真正治理一方百姓,保證不出亂子。
也只有自己人才能讓他們放心,難道以後,攻下了韓趙魏楚齊六國,也要用當地人治理當地百姓嗎?
帝國江山何其之大,不可能面面俱到。暗地裡隱藏著無數勢力窺探,秦法貫徹,則是對他們最大的削弱。
人人安居樂業,誰還會跟著他們造反?
當然,這是更深一層的考慮,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