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隱不以為然,魔門兩派六道能存續至今,不僅因為其善於隱秘,更因為他們深入民間,與各方勢力皆有聯繫。
縱然加大力量圍剿,最多也只能剷除他們在明面上的勢力,暗中核心力量根本不會有任何損傷。
直到日月當空之中,陰癸派婠婠的弟子武媚娘成功借勢登頂,成為權柄握於一手的女皇。
才借著她對魔門各派的熟悉,幾乎將各派誅滅,並首次將天魔策各卷合一。
不過那已是兩百年後的事。
「此間事了,接下來就不關我事了,徐某先走一步。」
楊堅對徐隱自是有心拉攏,連聲說道:「徐大俠何不晚走片刻,待本相將反賊盡數誅殺,定將重謝大俠!」
徐隱嗤笑一聲,說道:「我是看在秀心姑娘的面子上才來幫你,這天下如何,與某何干?」
碧秀心道:「徐大俠,你打算去哪裡?」
徐隱說道:「去找石之軒。」
這個藉口隨便找的,他不能在此久待,否則說不好莫神醫就得穿幫。
當夜,趙王拼死一戰,然而因為後手失敗,他的一切謀劃都已化為烏有。
在楊堅調度下,趙王手上的一千私兵被盡數圍殲在了皇城之內,天明時分,一具具屍體被成批運出皇宮拉往城外。
哪怕到了白天,依然執行著宵禁狀態,不允許任何人出門上街。
整整一天時間,楊堅將長安城內的幸臣與不服自己的宗室盡數殺絕,而後借幼帝名義擬旨,命令其餘四王進京見駕。
北周頂層權勢鬥爭已進行到了最後時刻,宗室一派落於絕對下風!
而與此一同轟傳天下的,還有江湖上的一件大事。
那就是宋缺挑戰霸刀岳山,自天問八刀之上再悟出天刀之意,斬碎岳山氣海,一戰而勝,抵定天下第一刀的名號。
旁觀眾人見其刀勢宛如天神下凡,故此稱其為天刀宋缺!
碧秀心協助楊堅平定叛亂後,急忙告辭離開,就是為了尋找戰敗的岳山。
讓她意外的是,岳山並未死於宋缺刀下,反而在傷重昏迷時得宋缺與梵清慧的照顧,性命無憂,只是畢生修為盡廢,已再不可能為親族復仇。
宋缺已從梵清慧口中得知岳山的境遇,有些感嘆。
「我雖與岳山無冤無仇,甚至他還毀在我的刀下,不過我亦因此境遇而堪破久未突破的刀道瓶頸。
所以岳霸的仇,我將替他了結,宋缺以命立誓,此生必斬天君席應!」
說著,他回想起昨晚突破的經歷,又見碧秀心正在旁邊給岳山療傷,便開口問道:「碧姑娘,岳霸的那兩刀,果真悟自那個人的劍法?」
昨夜宋缺與岳山一戰,並非想像中那般輕鬆,可說經歷一番生死苦戰,甚至數度險死還生。
其中嶽山有兩式刀意險些將其逼至絕境,也在機緣巧合下迫使宋缺悟出天刀訣要,反敗為勝。
而那兩式刀意也讓宋缺印象深刻,不由自主的便好奇起這兩式刀意的由來。
碧秀心說道:「岳先生曾與我盛讚過徐大俠的劍法,而徐大俠的劍法,昨夜我也只見過一招,只那一招便重創了邪王石之軒。」
宋缺微微皺眉,石之軒的名頭他當然聽說過,這是令正道四大聖僧都萬分苦惱的人物。
「只一劍就將石之軒重創,此人的劍法我是當真想見識一下!」
梵清慧說道:「秀心言辭委婉,不願告訴你真相,以你現在的武功實力,與徐隱還相差較遠,尚無資格與他一戰。」
宋缺向來自傲,當下冷哼一聲,「通過岳霸那兩刀,可以想像徐隱此人劍法神妙,可宋某亦已悟出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境界,若連與他一戰的信心戰意都沒有,還如何練得下這天刀八式!」
碧秀心回想起昨夜徐隱的那式空寂無痕劍,說道:「昨晚他那一劍,至少已達劍心通明的境界,秀心慚愧,習練劍典至今,仍未悟通心有靈犀這一境界。」
宋缺早從梵清慧那裡得知慈航劍典的各個劍道境界,《慈航劍典》以「氣主靈神心」五大要訣為綱領,分別是「劍氣長江」、「劍主天地」、「劍靈寰宇」、「劍神無我」、「劍心通明」。
全卷分十三章,以「靜」、「守」、「虛」、「無」為主。
這些綱領亦代表境界,劍心通明已是慈航靜齋最高境界,再往後便是傳說中的死關,堪破死關便可破碎虛空,可至今即便是修煉至劍心通明這一境界的人也寥寥無幾。
就連如今的齋主淨一師太也未達到這個境界,與碧秀心和梵清慧一般都是劍神無我的最高層次心有靈犀之境。
境界雖同,不過每個人的修為以及對彼岸劍訣的九式劍意掌握不同,因此實力也存在較大差距。
就像碧秀心比梵清慧更精通一式彼岸劍訣,因此實力要強上一分,被推舉出來作為和陰癸派傳人決鬥的代表。
宋缺從碧秀心口中聽到徐隱的劍意已達劍心通明這等層次,不由微微皺眉,隨即又迅速舒展。
他已決定在自家的磨刀堂上刻下徐隱的名字,將其作為下一個要超越的目標,只有對手越強,他才有充分的動力不斷攀升刀道至高境界。
梵清慧終於問出了她一直想問的問題,「宋缺,如今趙王已然伏誅,楊丞相必然主政,你想顛覆大周的打算已經落空,接下來準備怎麼辦。」
宋缺冷笑一聲,說道:「趙王雖是諸王當中威望和實力最高的一人,不過仍未有資格與楊堅一戰。
而且他一死,就直接撕破了宗室和權臣之間的最後一層遮羞布,接下來北朝只怕會有一番動盪。宋某自當要為漢統竭盡全力!」
梵清慧喝道:「南朝之主昏庸無道,宋缺你並非不知,你這麼做只是平白讓這天下陷入更長久的戰亂鬥爭中,為你一己私願,百姓又何其無辜!」
宋缺起身道:「大陳之主確非明君之像,但這並非是平白將我漢統交由北方雜胡之後的理由,待漢統重臨天下,自會還給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清慧,你我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縱然宋缺就此撒手不管,這長安城中由大周內部政爭引爆的矛盾,難道就會自己藏起來嗎?」
說著,他微微拱手,就此頭也不回的往南而去。
當他再次見到梵清慧的時候,那已是四十年的光陰白駒過隙,早已物是人非。
而後北周之事,果然如宋缺所料。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