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劍道神機

  「真人說笑了,兩年多時間,在下要連續貫通任督二脈,哪還能分出精力領悟劍道。」

  徐隱手中樹枝牢牢鎖定張三丰,一刻也不敢鬆懈,他擔心萬一自己稍一眨眼,便再也無法鎖定到張三丰的氣機。

  張三丰氣定神閒,「小友可直接攻來,不用客氣。」

  徐隱緩緩道了一聲好,手中樹枝輕顫,整個人眨眼間就消失在了原地,下一個瞬間就到了張三丰身前。

  而那一柄平平無奇的樹枝隨勢而出,尖端一點正是精氣神最為集中之處,在那裡,仿佛連空間都似產生了塌陷。

  當然,這只是旁觀眾人心中的錯覺,哪怕並沒有直面這一劍,在場所有人除張三丰以外,沒有任何一個有把握能接得下這一擊!

  只有黃衫女、俞蓮舟、謝遜三人陷入沉思,各自都在思索麵對這一劍時,所能做出的應對。

  黃衫女唯一想到的就是仗著古墓派輕功卓越,避其鋒芒!當然古墓派武學向來也不講究硬碰硬,其輕功靈巧,亦有絕對把握避開這一劍。

  俞蓮舟思索的是以太極拳勁當中四兩撥千斤之法,先化再御再退,這是他近些年功力越發深厚才有把握如此應對。

  謝遜眼睛雖看不見,但他這十多年在冰火島無他事可做,功力反而更加精進,再加上學了降龍十八掌後,想到自己雙目已盲,要面對狡詐多智的成昆,必須得有應對之法。

  因此不僅是加強聽覺,亦能夠通過五丈以內氣流波動,隱約來感知環境變化。

  現在即便看不到徐隱這一劍的厲害,也能從氣機的變化上,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上感受到這一劍的恐怖。

  他能想到的應對之法,只能是趁徐隱劍勢未成之際,以降龍十八掌接連猛攻,破壞其後勁,待到直面最終一擊,方有機會避開鋒芒。

  這三人已是在場高手當中,除徐隱和張三丰以外的最強者,他們的應對之法,無不是防守退避,沒有一個敢於正面破解硬拼。

  而武林第一宗師張三丰,手中樹枝隱隱劃弧,他雖是以樹枝正面格擋住了徐隱的鋒芒,然而眾人都能感覺到他身前仿似出現一道流動的氣障。

  徐隱集中於一點爆發而出的這擊,在這道氣障之前不由自主的產生流動,分散到四面八方。

  眼見徐隱這一劍全部勢道必然要被化解,卻見他的劍鋒之前隱有波紋蕩漾!

  張三丰身前的弧形氣障竟然出現一道內凹之痕!

  如封似閉氣勁似要當場瓦解,然而張三丰手中樹枝輕輕划過,帶著他的身體一個旋轉,讓徐隱的劍鋒遞了進來。

  徐隱臉上露出愕然之色,整個人仿佛使大了力,一個腳步踉蹌,從張三丰身側竄了出去。

  但他變招也極快,踉蹌之際,腳步微點,身化鬼魅一般穿行而過。

  兩人之前都言明只比一招,一個是當代劍術宗師,一個是當代武學宗師,自然不會自食其言,錯位過後,便散去了對峙之功。

  否則方才錯身的瞬間,雙方都有機會再出一招,但那就是耍無賴了。

  立定之後,兩人手中樹枝同時化為齏粉,隨風吹散。

  徐隱抱拳道:「張真人的太極劍法再增玄妙,在下獲益匪淺!」

  方才交手,徐隱感知到自身劍意的不足之處,只講究融入自然,而沒有徹底化入自然,否則絕不至於丟失張三丰的劍意氣機。

  而招式的比拼上,自己所追求的極快極重極巧之勢,依然不算完美。

  宏觀上他的劍勢似乎無堅不摧,然而在微觀上,根本阻止不了張三丰的如封似閉氣勁將自己的真氣平攤化解。

  這令他對於儘早掌握真氣的入微控制更加急迫。

  張三丰亦有收穫,不過這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難以為外人所道。

  「小友客氣了,如你這般年紀,便有此等神劍,著實難能可貴,應該說老道的太極劍法亦有所不如了。」

  眾人都知道張三丰這是自謙,但也足以說明徐隱的劍法之強。

  他能幾乎攻破張三丰的如封似閉氣勁,那這江湖上絕對沒有其他人能擋得住他全力一擊,劍道該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入夜,眾人再敘舊情,徐隱順道指點了一番張無忌和宋青書的劍法。

  現在這兩個少年已是武當派第三代中最出萃拔類的弟子,張無忌自不用多說,既有正邪兩道家學淵源,又是徐隱的弟子,從小獲得的各方面優勢都要比宋青書更多,當下武功亦是勝過對方不少。

  至於宋青書,現在來看倒是彬彬有禮,為人穩重,頗有乃父風範。至於心計如何,那也算是家學淵源,不能因此便說這是壞事,人若是沒有心計,一副傻白甜的模樣,還身居高位,那才是真的壞事。

  原著中宋青書當舔狗,下場比他的殷六叔更慘,白白賠了條命。人家周芷若從頭到尾只是利用,從沒正眼瞧過他。這才是舔到最後一無所有的典型。

  如今周芷若已入了古墓派,卻不知未來發展會是如何。

  徐隱隨手點撥了一番宋青書的武功,打開了他受縛於正道門規的思路,讓他的武學更加靈動,對於日後的提升幫助極大。

  宋青書是由衷佩服,一番奉承中,隱有想拜入徐隱門下的打算。

  徐隱還沒反應,宋遠橋卻將他叫了回去。

  徐隱立即理解宋遠橋的想法,想必是因為自己的劍道過於注重殺勢,大違中正平和之意,宋遠橋不願自己兒子學習這樣的武功。

  人各有志,不能強求。

  第二日,徐隱等人匆匆告別,卻沒想到張翠山夫婦一力加入此行,這其中既有報償徐隱之恩的想法,亦有幫助謝遜之義。

  一行人從漢水沿江而上,直入漢中,打算從這裡進入關中,再轉向西域崑崙光明頂。

  然而在眾人靠近興元路(今漢中城)時,卻是一片兵荒馬亂!

  通過附近逃難的百姓方才知曉,興元路在去年之時,因劉福通大敗元廷三十萬精銳,本地兵力空虛。

  地方豪強劉彥趁勢起兵,攻打下周邊鄉野後,控扼漢水,圍攻興元路,直到一舉攻占。

  如今劉福通小敗,元廷便騰出一部分兵力,由汝陽王親自帶兵,自關中殺來,強攻興元路。

  元廷也是無奈之舉,若不儘快拿下漢中,巴蜀必定丟失,那裡與江南一樣,屬於元廷的財稅糧倉,經濟命脈!

  所以此番即便面對中原劉福通的威脅,依然從牙縫裡擠出一部分精銳騎兵,配合汝陽王招募的地主團練勢力,共計四萬餘人,就來攻打興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