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山村來客?

  時光悠悠,轉眼就是三年。→

  三年間,李傑按照穆念慈的意願去讀了書,其實按照他的學術水平完全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讀書,學院授課老師的學問遠遠不如他,然而為了讓自己的改變不那麼突兀,他還是老老實實的選擇了就學。

  大部分人讀書的目的都是應試做官,李傑求學的目的一是為了不讓穆念慈失望,二是為了獲取一個出身,儘管他並不打算涉足南宋官場,但是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有了官面上的身份,做起其他事情來相對的會方便許多。

  南宋的科舉制度承襲於北宋,在某些細節方面又和北宋頗有不同,但是就總體而言變化並不大,也就是在科舉時間以及科舉考試的內容方面略有變動,大體框架仍舊是北宋時期的舊制,先經發解試獲得舉人身份,然後在赴京參加省試、殿試。

  李傑計劃過上幾年再去參加科舉,神童的稱號對他來說是有害無益,身上的光環太多,難免引人矚目,而他做的某些事情又不宜被太多人知曉。

  俗話說得好,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除了上學,李傑這三年的時間也沒閒著,首先在武功上他的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天下第一世界中他早已體驗過大宗師的境界,此時再次重修起來進階的速度自然遠超常人。

  半年前,他就打通了全身經脈,十二正經以及奇經八脈盡數貫通,順道來了個小突破,重返先天境界,事到如今他也大致弄清楚了穆念慈的境界,大周天圓滿尚未突破先天。

  至於那名來歷不明的鐵匠,李傑暫時尚未弄明白他的具體境界以及來歷,不過這麼長時間也並不是毫無收穫。

  此人極有可能是來自北方,身份未知,大概率是一名宗師級別的高手,若不是自己斂息的手段高明,只怕是瞞不過他。

  這一天,風和日麗,李傑背著書箱從鄰村的私塾放學歸家,一路上牛家村的村民們非常熱情的同他打著招呼,李傑不時地回應著眾人的招呼,其中一個手上提著魚簍的中年漢子笑著說道。

  「大郎!今天下學可夠早的啊?某家正好抓了幾尾魚,來,來,來,拿兩條回家裡吃吃!」

  「是啊,今天先生下午有事,提早放了,呦呵,這魚可真夠大的,伯叔,那我不就不客氣了。」

  「客氣什麼,你幫我們那麼多,幾條魚算得了什麼!」

  牛家村的人誰不知道村裡的那位美艷寡婦生了一個好兒子,讀書、農務、打獵、賺錢樣樣精通,儼然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

  讀書在古代向來是耗資頗費的一件事,尋常農戶家裡哪裡供養得起一個讀書人,這小子倒好,自打他讀了書,家裡不僅沒虧錢,反而賺了錢。

  如果只是李傑一個人賺到錢了,村里人儘管會羨慕,但是絕不會對他這麼熱情,村民們之所以對他這麼熱情,完全是因為這小子不僅自己賺錢,還帶著他們一起賺錢。

  眾所周知,宋人對飲食的精緻追求遠超歷朝歷代,臨安城內大大小小的酒樓、飯店、街邊小肆不下幾千家,李傑前年隨手搗鼓出來的松花蛋在臨安城內一炮而紅,隨後他又手把手的教會牛家村的村民如何製作松花蛋。

  一般而言,誰家要是有了這樣的秘方,大多數人恐怕會捂著死死地,生怕被外人學去,但是松花蛋只不過是李傑的隨手之作,像這樣的賺錢方法他腦子裡不知道有多少,一點也不介意讓旁人得去了。

  牛家村總共只有幾十戶人家,相較於臨安城內龐大的市場需求,僅憑一村之力顯然是無法滿足的,李傑除了教授村民製作方法,他還將秘方賣與多家,價格也不貴,幾十貫到數百貫不等。

  這價格幾乎算是白送了,但是李傑也沒想著靠著這個秘方賺大錢,真正賺大錢的還是製糖的方子,這幾年儘管他沒有大規模的製糖,只是每個月偶爾零零散散的做上一批,即便如此,三年時間靠著製糖他也賺到了近二十萬貫,當然這塊收入他是瞞著穆念慈的,怕嚇著她。

  松花蛋的秘方之所以貨予多家,主要是為了防止被有心人盯上,秘密,之所以是秘密,那是因為知道的人少,一旦知道的人多了,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賣了多家的秘方就不再是秘方,遲早會流傳開來的,但是這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那些花錢買秘方的人就是靠著這個時間差掙錢,某些財大氣粗的大酒樓買這方子壓根不是奔著掙錢去的,而是為了豐富自家酒樓的食譜,畢竟這東西的利潤不高,而且還頗費功夫,那些大商家還瞧不上這點蠅頭小利。

  利潤不高是相對於那些大商家而言,對於牛家村的百姓來說,松花蛋帶來的收入已經非常可觀了,他們花費十五文到二十文不等的價格從其他村莊收購鴨蛋,然後經過特殊工藝製作,約莫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再以二十五文左右的價格賣與臨安府的酒肆。

  李傑此舉無異於直接給村民送錢,這年月鄉下人有的是力氣,只是苦於沒有賺錢渠道,勤快一點的農戶,長此以往,只此一項的收入就能夠比肩過往全年的總收入。

  誰不感激他呢,這兩年村民們一個勁的往家裡送各種東西,什麼米啊、豬肉、羊肉、雞、鴨、魚、蛋幾乎就沒斷過,偶爾兼職獵戶的村民還會往他家送上各種野味。

  起初穆念慈一直推脫不要,但是實在是拗不過質樸的村民,慢慢地她也就習慣了,她心裡也知道,自家兒子傳給他們秘方的價值遠遠超過這些東西,後來索性便不管了,打那以後,家裡基本上就不需要再去市集上購買吃的東西,村民們送的東西完全夠他們娘倆吃的了。

  「對了,大郎,你家裡今天好像來客人了,你趕緊回去看看吧!」

  『客人?家裡能來什麼客人?穆念慈自幼被楊鐵心收養,自從楊鐵心、楊康相繼逝世,她哪來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