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皇帝當的還有什麼意思!
洪熙皇帝結束了今日的例行功課,累的氣喘吁吁坐在地上。【,無錯章節閱讀】
若光是被老頭子強迫鍛鍊,那也就罷了,可老頭子這一閒下來,整天沒事挑自己毛病玩!
管自己的私事,衣食住行哪個地方不順眼了都得被說兩句。
處理一下朝政吧,他還杵在旁邊看,看也就罷了,他還指手畫腳的。
一些事情,比如徹底赦免靖難遺孤,允許他們返回家鄉定居等,明明是永樂朝上就定下來的事情,自己只不過遵循老頭子的意思,他也挑毛病。
反正就是左右看不順眼,朱高熾喘勻了氣,憤憤不平的回頭看了老頭子一眼。
這老頭子忒小氣了!不就是搶了你的皇位嘛!這是你好大孫攛掇的啊!你不去找他,卻怪到朕的頭上?
下個月朝鮮進貢的一批秀女要到了,可以預見,自己一個都碰不到!
唉!朱高熾再瞧瞧自己的大兒子,怕是那秀女要便宜太子了!
這皇帝當的真不痛快!還不如……
朱高熾心中忽然靈光一現,思慮片刻,那念頭卻越來越堅定。
不過,好賴撐下這一年吧!
洪熙元年六月,季風起,皇帝下旨,從江南沿海衛所調集五萬衛所士兵,再次乘船渡海東征。同時,朝鮮王也奉召徵調了十萬經過短暫訓練的青壯民兵,作為僕從軍,隨同中央朝廷一同東征倭國。
朝鮮王李裪對於派兵給明軍當僕從軍那可是十分殷勤的,因為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了!
明軍需要朝鮮軍隊干一些不方便記載在史書上的爛事!
銀礦自然是大明的,那些貴重的珠寶等自然也是大明的,包括年輕貌美的倭女,也要抓起來送到大明。
可即便這樣,倭國剩下的東西,也足夠朝鮮僕從軍吃的盆滿缽滿了!
那些武士、農戶家裡,可以隨便禍害!
而且,大明上國嫌棄倭女丑陋,只選走了美貌的,可僕從軍不嫌棄啊!
關了燈還不是一樣!
明軍軍紀嚴明,比如營妓這種事兒便是嚴令禁止的,但僕從軍不同。
為了鼓勵他們的獸性,張輔對他們徹底放開禁制。
造成的結果便是,猶如蝗蟲過境!
洪熙元年七月,經過李煜的攛掇,朱高熾與老頭子商量之後,下旨遷漢王封地,從大寧換藩到倭國,除了幾處礦產,幾處港口之外,倭國全給了朱高煦!並允其自行招募國內朝臣,許以開府建國之權,並允許從大明境內招納二十萬戶百姓移民墾荒。
這不是封藩王了,這是封藩國!而且那可是一整個倭國啊!雖然暫時還沒打下來,但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洪熙皇帝給親兄弟的權利,比起漢初那些諸侯王更甚!
除了每年定期向中央朝廷繳納藩國一成歲入之外,藩國大小事務,全憑藩王自己說了算!
此詔令一處,諸王沸騰,有上進心的,都羨慕的等待皇帝下一步的動作。
果然,八月,洪熙皇帝召諸王進京,在奉先殿祭祖之後,拖出一張坤輿萬國全圖來。
李煜親自為諸位王叔、王弟、叔爺爺們,包括自己的幾個已經封王的親弟弟,介紹圖上所標註的諸國形勢、國力,並許諾諸王,看上哪塊地,便封哪塊地!
不過,得諸王自己帶著自己的三護衛出兵打下來!中央朝廷可以出糧出餉出武器,但這只是借給諸王的,打下封國後要還的,而且,利息不低。
洪武祖制,藩王有三衛兵馬護衛自身,滿編不到一萬七千人。
但諸王的護衛現在大多不滿編,有個兩三千人便不錯了。
永樂皇帝可是藩王造反出身的,你留那麼多兵馬想幹啥?
也就原來的九大塞王剩餘的八個,因為底蘊,手中兵馬還多一些,約莫有個五六千人。
但就這點人,從兵仗局賒上幾千隻火槍,也足夠橫掃諸國了。
當然,李煜也不傻,給諸王的火器,都是削減了威力的。
不過,也有那么小多半不想出去闖蕩,就像待在大明吃喝玩樂,當個閒散王爺的,李煜也由得他們,等將來再出台新政便可。
總不能任其生一大幫子子子孫孫,朝廷還要挨個給俸祿吧?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呢!大明不想走上老路,藩王問題肯定得解決。
而且,這些事情,李煜只能在老爺子和老爹活著的時候干,阻力才小。
奉先殿中,當著列祖列宗的面,那些有進取心的諸王,指著地圖,根據自己的能力挑選心儀的封國。
洪熙皇帝身邊隨侍的起居舍人記載下了這一幕,百年後謂之曰:諸王瓜分世界!
九月,朱高熾以倭寇基本消亡殆盡為由,下詔開海禁,並鼓勵民間出海進行海貿,增設天津,登州,松江,泉州,廣州五處市舶司,從大明水師艦隊徵調兩百海船,組建專門打擊海盜,維護海上安全的艦隊。
十月,洪熙皇帝下召,實行新政,第一條便是改革稅收,取消讀書人免稅特權,廢除原先商稅三十稅一的政策,重新厘定商稅稅率,根據行當不同採取不同的稅率。
其次,實行士紳一體納糧,軍戶除外。
這一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一時間,朝野間議論紛紛,天下讀書人群情激奮,紛紛上表萬民書,反對此「暴政」。
朱高熾從善如流,虛心接受文臣們的諫言,但,堅決不改!
因為這幾年風調雨順,老百姓吃得飽飯,民間或有憤而造反者,也難成氣候,被當地衛所一一剿滅。
但讀書人的意見還是不能不聽的,聽了一個月的諫言之後,朱高熾「幡然悔悟」,自覺此項新政動搖了大明天下,於是在大朝會上悍然下達罪己詔,自陳己罪,言自己薄德匪躬,上干天咎,以至愧對列祖列宗,更無顏竊據皇位,決定於元日之前傳位於皇太子!
但已經開始實施的新政,那是一個字都不會改的!朝令夕改有損帝王威嚴!何況,朕都悔恨的退位了,你們還想咋地?
士人們都傻了眼,尤其是朝中眾臣,誰都知道洪熙皇帝的新政是太子攛掇著弄出來的,但太子躲在幕後,名聲上毫無瑕疵。
而且,皇帝都被逼的退位了,確實再大的罪過也恕清了!
他們除了在背地裡罵皇帝臭不要臉之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那幾條新政。
至於造反?呵呵,永樂皇帝雖然過的閒雲野鶴,可還活著呢!靖難功臣雖然死的死,老的老,可張輔在,漢王也在,這些年也沒有武備鬆弛,明軍反而愈發強大!造反,那是作死!
何況,讀書人也並不是鐵板一塊,朝中至少一半文官,比如內閣三楊,戶部夏元吉等,是支持新政的。
又是一年的臘月二十八,李煜祭祖歸來,在奉天殿正式接過傳國玉璽,十二紋章加身,乘嗣大統。
尊祖父太上皇帝朱棣為無上皇帝,尊生父洪熙皇帝朱高熾為太上皇帝,生母皇后張妍為太上皇后;冊立胡善祥為皇后,冊封嫡長子朱祁鈺為皇太子;改元宣德,春節後即為宣德元年。
由於李煜的刻意控制,孫若微至今未有身孕,而胡善祥所生之子朱祁鈺,生於永樂年間,儘管名字相同,但絕對不是歷史上那個宣德年間出生的景泰帝了。
就算是,那也比戰神強啊!景泰帝除了換太子搞了些么蛾子,還真算得上一位明君!
但現在還在吃奶的朱祁鈺恐怕不知,等待自己的,恐怕要當七十年的太子啊!
至於宣德這個年號,那是朝臣們議定的。李煜懷疑這是讀書人被老爹坑了一道,於是禮部在暗戳戳的譏諷老朱家沒有德行,但沒有證據。
李煜也不反對,宣德便宣德唄,宣揚德行,正是自己一向擅長的,武德,也是德嘛!
李煜這是在劇情世界第二次當皇帝,一切駕輕就熟。
且這次不是造反奪位,乃是光明正大的繼承大統,前兩位皇帝尚在,且老爹在位時已經打下了新政的基礎。
大明這列火車已經駛上了與歷史不同的軌道,自己能做的,也便是按部就班的將新政繼續實行下去,且對外擴張,為漢家子民取得新的生存空間。
至於內政嘛!李煜當太子時便想好了,一事不煩二主,老爹自以為撂攤子不幹了,就能脫得俗物,逍遙快活?扯淡!
老爺子還在呢!
身體繼續鍛鍊起來,這朝政,也勞煩太上皇帝一併料理了吧?
不過為了防止老爹被累死,李煜下詔將內閣擴充為九人,有票擬之權,分管六部九卿,成為實際上的群相;而皇帝則親掌批紅之權,對閣臣處理的政務具有一票否決之權。
這一條政令令文官們欣喜若狂,直呼陛下聖明。可惜,沒等文官高興太久,李煜的第二項改革便來了。
廢除五軍都督府,設置皇明軍事參謀部,以公侯勛貴以及幼軍出身的將官充任參謀部各值官,皇帝親任參謀長,參謀部具有訓練、統兵、徵調等權利,且大軍征伐只向皇帝負責,不必經過朝堂;
廢除幼軍編制,改幼軍為大明皇家軍校,李煜親自擔任祭酒,徵調軍中統兵多年的老將入軍校充任教習。
廢除兵部訓練、徵調、鎮戍、邊防、儀仗、禁衛等各項權利,僅保留驛傳、廄牧、軍械、符勘、兵籍等權,自此之後,兵部成為參謀部的後勤衙門,也成為文官制衡武將的最後一點權力。
宣德元年,李煜不顧朝野上下反對,悍然下令參謀部,以鎮守在交趾的衛所將士發動西征,意在打通通往南亞次大陸的道路,為以後進軍南亞打好基礎。
宣德五年,以趙王朱高燧為首的六個在南亞劃定藩國的藩王調動訓練好的王府護衛,沿著交趾衛所開闢好的道路,聯合湊成八萬大軍,開啟建國之路。
宣德六年,秦藩移封西域,以王府三護衛入侵亦力把里,蒙古帝國遺留在漢唐故土內的最後一點榮光,被秦藩徹底打散。
亦力把里被分成幾塊大小不一的地盤,由秦王及秦藩一系的幾個郡王分別建國。
此戰之後,秦藩奉上精挑細選的西域舞娘兩百人,李煜下詔斥責秦藩玩物喪志,意圖惑上後,欣然受之,將舞娘充入掖庭。
事後,宮中傳出流言,太上皇與陛下大吵一架,太上皇指責陛下多吃多占,說什麼自己一個都沒有,最終太上皇被太上皇后揪著耳朵拖走。
宣德十年,大明第二支水師艦隊建成,李煜強令不想移藩海外的襄王朱瞻墡統帥艦隊,拿著李煜所畫的所謂世界地圖,在泉州出發,沿著已經探索出來的海路一路向南,到達舊港宣慰司補給後,繼續往南,尋找新大陸。
同一年,奴兒干都司北部荒原,大明謂之曰使犬部落的聚居地,發現巨大金礦。次年,襄王抵達地圖上標註的澳洲,因語言不通與當地土人起了衝突,後擊敗土人並在其聚集地發現大量狗頭金,尋著線索,發現巨大金礦。
兩處金礦發現的消息傳回國內,朝野沸騰。但因大明律法所限,礦藏屬於皇室,百姓不過是當個樂子聽罷了。
但李煜深思熟慮後,下詔開放這兩處金礦,並允許民間百姓報名,在衛所士兵的保護下前往兩處金礦淘金,不過,淘金所得,要繳納五成稅收。
此令一出,普通百姓照樣看熱鬧,但商人們瘋了!尤其是那幫背後有官員支持的商人!
這可是金礦啊!挖出來,冶煉好就是錢!
雖然要交五成稅,但剩下的也足以令人眼熱瘋狂了!
百姓沒錢前往萬里之外淘金,但商人有啊!許以重利,招募百姓,拖家帶口移民,或沿著水泥路北上,或乘船出海南下,一時間,竟掀起了一股移民浪潮。
李煜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分出去的利潤他也不在意,反正最終還會通過稅收回到朝廷手中。
宣德十二年,寧王聯合晉藩,借道秦藩諸國西征中亞,進軍內亂中的帖木兒帝國,兵圍撒馬爾罕,劃地而治,從衰落的帖木兒帝國身上撕咬下好大一塊肥肉來,同時,明軍軍威通過帖木兒人傳到歐洲。
寧王之所以打的如此順利,那是因為中央朝廷也派出了兩萬神機營參戰之故。
已經垂垂老矣的永樂大帝念著早年間坑過寧王,年老自慚,親自幫十七弟說話,李煜還能怎麼著,順著老爺子來唄!
宣德二十年六月初三,無上皇帝永樂大帝無疾而終,太上皇帝悲痛之下,竟於同一天崩逝,大明一天之內失去兩位皇帝,舉國同悲。
漢王、趙王,鄭王、襄王等緊急還朝奔喪。
李煜再次見到了已是耳順之年,滿頭華發的兩位王叔,回想起年輕時與二叔的鬥法,種種趣事,一陣唏噓。
還活著的靖難老臣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了!便是李煜,也接近知天命之年。
如今大明威加四海,四夷莫不臣服,大明中央帝國及其同源朱姓藩國,北抵北海,南至澳洲,東至倭島,西達西亞,且盡占次大陸,遠在歐羅巴的夷人也不敢捋大明虎威。李煜覺得,或許,也到了功成身退之時了!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