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千載演變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戰事頻繁,練兵習武更是得到空前的重視和發展。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同時,諸子降世,百家爭鳴。

  各種思潮井噴。

  武藝不僅僅是在各大軍事貴族手裡,還逐漸走到了民間。

  道家老子就提出了「歸根復命」的內煉學說,「或噓或吹」、「綿綿呵其若存「的吐納功法,又講述了「長生久視」的理想。

  莊子亦有「心齋」、「坐忘」之類的內煉方法。

  鬼谷吐納、術士方術、巫蠱之術、血氣硬功、導引服氣……

  各種奇功異術層出不窮。

  但是有的功夫對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之後要麼被改良,要麼被拋棄。

  例如:吳越之戰。

  吳國劍士劍利術精,用的是群戰之術,以眾擊寡,妙用孫武子兵法;越國劍術套路起初用迷惑人的劍法,當被擊破後又用死拼硬打的劍法。

  都是非常原始,處於摸索之中。

  之後有「越女」阿青出世,其劍術精闢、理法精奧,竟以一根綠竹竿突破千名甲士,打進越國王宮,留下「越女神劍」之傳說!!

  兩漢至魏晉時期,丹學發展。

  各種丹道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丹學理論。

  同時佛家入中原,自此,有了儒釋道三家。

  武術在與文化的交融中逐漸與養生相結合。然而由於當時玄學盛行,沒有哪種理論可以以一統萬,導致大家的修行還是各修各的。

  有人通過煉丹追求長生不老。

  但此方世界畢竟不是仙魔世界,,草木精華所成的丹藥倒還是有些益處,而鉛汞之物只能導致慢性死亡。

  比如說「聲名赫赫」的五石散。

  其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武術的發展。

  而「內丹」一說,第一次是由東晉的許遜在《靈劍子》一書中提到:「調咽用內丹」。

  但是,內丹、外丹還是糾葛不清。

  直到【天台宗】的三祖慧思禪師在《立警願文》將外丹、內丹明確劃分開。

  而到了隋朝之時,有道人蘇元朗進一步提出「性命雙修」一說。

  他撰寫了《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用外丹名詞解說內丹,提倡「性命雙修」,強調心身的全面鍛鍊,並將此作為內丹修煉的核心,從此「歸神丹於心煉」。

  蘇元朗主張煉內丹,認為仙藥不在於通過脾胃服食外物,而在於內思存神,以意念的升降來控制內修內煉過程,在無中產生仙藥至寶。

  所在在唐時,內丹之學得到了蓬勃發展。

  同時,丹學家提出理論,有的人選擇自身試驗,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鍾離權著《靈寶畢法》,鍾離權傳呂洞賓丹道,崔希范撰《入藥鏡》,司馬承禎作《天隱子》……等等。

  也有的把自己學說理論發揚,讓後人印證。

  然後,一套「煉己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理論體系,逐漸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在成熟的理論下,武學亦是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五代時期。

  有鮮卑人慕容龍城創出「斗轉星移」之絕技,面對任何武功攻擊,都可反彈會給對方,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劍神」段思平,一手「六脈神劍訣」縱橫披靡,幾近無敵,以武而立大理國,稱霸西南;

  還有「太祖」趙匡胤,以「盤龍棍法」集合千軍之勢,無有抗手。

  其中更有一代奇人潘閬,自號「逍遙子」,創出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武學,甚至包括了能夠返老還童的功夫,在長生修行上比他人更深一步。

  只是可惜,這些人強則強矣,可最後似乎也沒聽說有人能長生久視!?

  兩宋年間。

  各種武林門派如雨後春筍興起,其中不乏佼佼者。

  「希夷子」陳摶、「劍魔」獨孤求敗、「重陽子」王中孚,「紫陽真人」張伯端…………

  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洪康在【敕書閣】里都找到些許。

  直至元明時期,有道門千古大宗師張三丰創立「武當」一脈。

  張三丰在世時,他的道學和武功,天下無人不服。

  其後三豐真人不知所蹤。

  「嗯??」

  洪康念道:「不知所蹤??」

  遍觀記載,任何道門歷史上有名望的高士,都有明確的生卒年記載。

  比如唐初的通玄先生張果老,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其存世有二百八十九載,堪稱是尋常人的六輩子。

  如此不可思議的長壽者,恐怕沒人會信,但是洪康相信。

  因為他自己目前就能夠活到一百五十多歲!

  誰知道張果老的修行到了神明境地!!

  洪康心中猛地閃過一個念頭:難道三豐真人並未仙逝?!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張三丰不僅僅是只研究丹學理論的道學家,還是真正的實踐者。

  按照年紀推斷,若是他能活到現在的話,也就是二百三四十歲…………

  這麼長的時間,尋常人墳頭恐怕都找不到了。

  但他可是張三丰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還在這世間的某處!?

  想到此,洪康心跳都不禁加快了。

  他現在非常需要一位修行路上的先行者作參考,不然只能靠他自己摸索、試錯。

  「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

  洪康花了近兩年世間才把【敕書閣】的所有藏書看完。

  真正對自己有用處的內容不是沒有,但都很零碎。

  只有這本——

  洪康看著手裡的《黃庭內景玉經》。

  這本經書里主要講「存思存神」之法。

  【天師府】早期的修行是以「存思」為主。

  所謂「存思」,即「煉神之法」,包括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

  這本《黃庭內景玉經》乃是經由魏華存魏夫人多次試驗修改,結合醫道、內煉之法,所創出的以煉神為主的存想靜功。

  只是,魏夫人在撰寫這部經書的時候,多次以自己來試驗,導致身體暗傷眾多,沉珂難返,不到百歲便仙逝。

  而且,按照《黃庭內景玉經》的開篇所說,若能配合《黃庭外景玉經》一同修行效果最佳。

  因為《外景經》里有關於吐納行氣、咽津寶精、洗滌內腑等相關內容。

  只是《外景經》在千年變遷中,早已經失傳。

  「只是,這本《黃庭內景玉經》為什麼還能留在【天師府】里?」

  出於好奇,洪康找到了張毓健。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