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平鎮建設雙孢菇罐頭廠和烘乾廠的前提是產能,僅僅依靠獨山村的產能肯定無法滿足工廠的需求,所以必須按照計劃書中所說的,將雙孢菇種植項目推廣到整個黃平鎮,乃至周邊鄉鎮。
這樣才能實現規模化種植,達到集群效應,利用大規模的種植和加工,來保證當地老百姓的利益。
如果只有種植而沒有工廠,那麼雙孢菇的收購價格就必然會被別人所控制,稍有波動便會讓老百姓受到巨大的損失。
而如果只有工廠而原料不足,這樣工廠就得從外面去購買原料,運輸成本必然會讓該工廠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破產倒閉恐怕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得兩手一起抓,兩手都要硬,既要保證工廠的建設,也要保證原材料充足;工廠建設是由工業局馬局長、黃平鎮的鎮長趙天波等人負責,擴大種植面積的責任就落到了冉江頭上。
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光靠獨山村的女婿上門去給老丈人幹活肯定是不夠的,還得更多人參與才行。
於是冉江又拿出了老辦法,如今信用社已經減免了前期貸款的利息,政府又給發了補助,正好把這筆資金用在這地方。
只要是願意去外村教他們種植雙孢菇的,教會一戶就免除他們的貸款利息,然後規定獎金,每教會一戶就發一筆獎金。
然後冉江還和趙天波等人商量了下,又出台了一項政策,凡是在雙孢菇種植技術推廣過程中做出貢獻的,都會按照他們的貢獻大小給與不同的加分,等工廠建好後,加分多的優先錄取。
現在正是農閒季節,雙孢菇的種植季也已經過去,獨山村的老百姓大多都閒著,如今有了掙錢的機會,他們那能不積極?
而且幹得好還能優先進入工廠當工人,免除利息、發放獎金、給與加分,三管齊下,獨山村老百姓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
石灣村等周圍村子的老百姓,看到了獨山村的變化,也看到了工廠正在一天天建成,自然也想學習雙孢菇種植技術,積極性同樣很好。
一個想教,一個願意學,這就好辦多了,冉江將村民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安排幾個善於表達、種植技術過硬的村民領頭,讓他們分散到各個村子去教授當地的老百姓種植雙孢菇。
去的時候全套工具都帶上,讓該村準備好材料,先講理論,然後現場給他們演示如何搭建蘑菇棚,再讓那些學得快的自己上手,他們在旁邊指導,這樣學起來就快多了。
等學得差不多了,就組織現場考試,那些願意種植雙孢菇的都過來參加,誰先通過,誰就能拿到縣裡的貸款,先搭建蘑菇棚!考試分數越高,貸款利息就越優惠,那怕是為了省錢,他們也會拼命地學習。
所以到快過年的時候,已經有很大一批農戶基本掌握雙孢菇種植技術,只等著明年種植季到來的時候,就直接開種了。
趕在各家單位放假之前,冉江騎著邊三輪到了縣城,去找秦茂業匯報工作,按照習俗去他家裡,給他拜年。
「小冉,你來就來了,還帶東西幹啥?」秦茂業表面批評,心裡可是很滿意的,他不在乎冉江送了多少東西,重要的是態度。
「這都是我們村自己種的雙孢菇,也是讓秦書記檢查我們的工作!」冉江的理由冠冕堂皇,讓秦茂業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他甚至當場打開來看,一看又有新的收穫,除了蘑菇干之外,還有泡在玻璃罐里的新鮮蘑菇,「咦,罐頭廠不是沒建好麼?你們就把罐頭做出來了?」
「這個不是罐頭,我前段時間又在期刊雜誌上發現了一篇很有價值的文章,上面寫的是如何利用麥飯石水來保鮮雙孢菇的技術,我回去做了實驗,卻是可以延長鮮雙孢菇的保質期,而且口味也不會受到影響。」
「村里人把年前最後幾岔雙孢菇都加工成了這樣的產品,等快過年的時候再賣出去,這樣能多賺點錢!大家也能過個好年!」
這種方法同樣也是冉江從《山海情》世界裡學到的,之前沒拿來用,是因為村里底子不夠厚,沒錢買麥飯石,受了幾岔之後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生產力,小冉你的做法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啊,這是我今年過年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了!」秦茂業把玻璃罐遞給自己的愛人,並且叮囑道,「好好收起來,今年年夜飯的時候,拿這個當主菜。」
來給秦茂業拜年的人挺多的,冉江也不好多耽擱,所以放下禮物說了幾句吉祥話就起身告辭。
秦茂業也不方便留他,不過卻也沒白收冉江的禮,讓他提了一袋吃的回去,出去的時候,門外的人紛紛側目,去一把手家裡送禮,還能提著東西出來,你小子也太牛逼了吧?
從秦茂業家裡出來,冉江又趕緊去蓋少華家、工業局馬局長家……凡是有資格登門的,他都挨個去了一趟,這可不能落下誰了。
官場上有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事兒,誰來送禮了我記不得,但是誰沒來送禮,我肯定記得清清楚楚,要是漏了誰,以後都是麻煩事。
溫洞縣這邊送完了,冉江還不能回去歇著,他又去了清州市,給自己那幾個老同學,還有認識的幾位領導都送了一遍。
最後甚至還專門去了趟省城,畢國雄那兒你也得去啊,范中明那兒你也不能錯過啊,還有大學時候幾個對自己比較好的老師,都得拜訪到了。
一直忙到臘月二十八晚上,冉江才回到獨山村,吃完飯洗漱一番就準備躺下了,忙了大半年了,這幾天可得好好緩緩。
然而還沒走到床邊呢,就聽見外面有人敲門,「冉村長,我一聽到摩托車響就知道是你回來了!」
「哦,大有哥啊。」冉江開門一看,田大有提著東西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