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一生都在虧欠

  「或許是想趕第一炷香?一直沒得到的話,有些遺憾吧?您剛才不是說第一炷香最為靈驗嗎?」

  蘇軼昭目前還不知蘇文卿的態度,便只能小心應付。

  「是啊!可有些事也不能強求。」

  蘇文卿帶著蘇軼昭走到了花圃處,「為父至今只求過一次佛祖,從半夜一直跪到天明,等著寺里開門上了第一炷香。」

  這麼有誠意?蘇軼昭以為像蘇文卿這樣的人不屑做這種事。

  不過轉念一想,她或許從來沒了解過蘇文卿。

  「那您的願望實現了嗎?」蘇軼昭看向左前方的蘇文卿,這是要憶往昔?

  蘇文卿笑了,「年輕時太過貪心了,第一炷香一連許了好幾個願望。」

  接著他感嘆了一聲,「最後只有其中一個願望實現了,因此我才覺得一定要許一個對自己最重要的,否則就虧了。」

  蘇文卿沒有問蘇軼昭剛才許的什麼願望,什麼願望說出來都不靈了。

  蘇軼昭很想問他,你認識盛瀾清嗎?可話到嘴邊,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您帶我過來,就是為了上香的?」蘇軼昭旁敲側擊地問道。

  「是啊!怎麼?這麼好的事兒為父都想著你呢!就連你六哥,我都沒帶他來過。」

  蘇文卿說得理所當然,然而蘇軼昭心中卻在腹誹。

  是啊!蘇軼梁知道被關在暗室內的人是誰呢?與他又有何關係呢?

  「聽說朝廷打算等再去幾個國家之後,再最終選定官船到底走哪條線?」

  蘇文卿說著,突然轉移了話題。

  「你看好哪個國家?也不必等那麼久,這次再出海,咱們四房參一股,哪怕少賺些也行!」

  蘇軼昭笑著道:「您很缺銀子使嗎?如今管著那些鋪子,應該不愁銀子使吧?」

  蘇文卿沉默了,「就像你說的,總該為四房考慮考慮。」

  他說著就朝身後招了招手,顧遠上前來,恭敬地從食盒中拿出一隻小匣子,遞給了蘇文卿。

  「這裡是銀票,一共十五萬兩,是為父畢生的積蓄。」

  蘇軼昭有些驚訝,沒想到蘇文卿如此富有?

  十五萬兩可不少了,就連老太爺那邊,想拿出十五萬兩銀子都要拼湊呢!

  「其中五萬兩,你想辦法替四房參與到海市中,若是賺了,你母親那邊看著給就是了。」

  啊?蘇軼昭越發覺得奇怪,這賺了銀子還看著給,怎麼覺得是隨自己處置的意思?

  「可不一定能賺的,不是每次都會那麼幸運。」蘇軼昭道。

  「嗯!虧了就虧了。」蘇文卿點了點頭。

  蘇軼昭不得不說豪氣,就連她,若虧了五萬兩,那不得心疼死?

  「另外十萬兩,隨你處置,這是給你的。」蘇文卿看向近在眼前的山巒,此刻情緒十分舒緩。

  ?蘇軼昭更為驚訝了,給自己十萬兩銀票?

  「我有銀子,您還是留給六哥吧!」

  蘇軼昭現在手裡有差不多百萬兩銀子,還真不差這十萬兩。

  倘若蘇文卿不是自己的親爹,那她就更沒立場拿這十萬兩了。

  「給你的你就拿著!」蘇文卿看起來有些不悅地道。

  「可為何要給我?」蘇軼昭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自己真是蘇文卿的老兒子?

  可這麼一來,之前那些事兒也太湊巧了吧?完全解釋不通啊!

  「因為你是我蘇家的孩子,給你是天經地義的。」

  蘇文卿這麼說著,還一臉慈愛地用手摸了摸蘇軼昭的發頂。

  蘇軼昭微微閃身,不過最終還是沒有動彈。

  蘇文卿眼中閃過一絲神傷,他收回了手,而後道:「此事不要與家裡人說,誰都不能。倘若商船賺了銀子,這筆銀子也不要立刻給你母親,等分家之後再說。」

  「祖父不一定會同意分家。」

  蘇軼昭覺得這要求很奇怪,將銀子放在那兒沾灰,自己過得苦巴巴。

  「那就給個五年期限吧!」蘇文卿說著,就率先走在了前頭。

  「不如都給他們吧!我不需要。」

  蘇軼昭覺得自己有這麼多銀子了,還要這十萬兩,沒必要啊!

  「為父說了,給你就拿著,我知道這對你來說算不得什麼。」蘇文卿搖頭嘆息道。

  「我這一生,為人子,沒有盡孝;為人夫,沒有盡責;為人父,更沒有盡職,似乎一生都在虧欠。」

  蘇軼昭覺得今日的蘇文卿與往日的大相逕庭,或許這才是蘇文卿的性格?

  沉穩內斂,感覺還有些抑鬱?

  「日後這樣的重擔就落在你和你六哥身上了,好好做人,謹言慎行。年少衝動易怒易犯事,可有時候卻需要一生為此付出代價。」

  今天的蘇文卿似乎感悟特別多,剛才的話隱喻很重,難道是指他和盛瀾清之間的事?

  「做人要難得糊塗,否則累的只會是自己。有些人雖然剛開始是別有用心地接近你,可之後他待你真心,那就不必後悔與他結交,都是以真心換真心。」

  這是在說誰?難道是在說蘇錦荀?還是在暗指他自己呢?

  二人上完第一炷香,就帶著隨從往山下走去。

  蘇文卿看著山下廟會熱鬧的景象,不禁頓住了腳步。

  「其實皇上是個明君,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殫精竭慮。」

  蘇軼昭側首看了他一眼,當今皇上確實是個明君,可先皇呢?當年的先皇又是怎樣的人?

  面對戰爭,他確實是個英明的將領。

  可在得到江山之後,那些追隨他的老臣,還剩下了幾人?

  等回到府中之後,蘇軼昭思忖了良久,便找出了當年相關的野史查看。

  鎮國公府世子,盛瀾清,字致和。

  許久,蘇軼昭才在一本野史中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致和?」蘇軼昭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對了,和?」

  她立刻將文鈺的遺物拿了出來,那一封泛黃的書信,上面寫的是「和——親啟」。

  致和,難道這封信就是給盛瀾清的嗎?

  又將匣子裡那至鳳釵拿了出來,說是和書信一個主人,還說什麼物歸原主。

  應該是二人逃出公主府之後,又發生了變故。

  從昨天盛瀾清的話來看,他還不知文鈺已經病故了。

  這一份東西,若是交給盛瀾清,那他會作何反應?

  可交給他的話,那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她到現在還沒摸清蘇文卿的意思,真是令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