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諜者公主

  穆頤聽了她的話後,微微呆住了。

  蕭函緩緩起身,也不顧席地而坐被壓得褶皺的繁複裙擺,這是原主的心聲,何曾有嫌棄過自己這個公主活得累,過得無法隨心所欲呢。

  這是一個國家公主天生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穆華翎深愛她的母國,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職責和強烈的愛,高於自己的生命和感情,不曾有任何退縮過。

  也不需要有人憐惜和誤解。

  無論是她喜歡過的司徒懷箬,還是她至親的皇兄。

  蕭函或許比任何一個人更能理解原身的心情,也願意站在她的立場上說話。

  至於穆頤,他能想明白最好,若還是這般,蕭函也不會再管他。

  蕭函能體諒理解他年幼繼位面臨諸多變故,骨肉分離,危機四伏,這些年來在天子之位上的不如意,種種痛楚,連與至親之間都無法坦誠相待。

  但的確如殷太后所說的,他眼裡的東西太少,只看到皇位上的孤高寂寞,只念著手足親人的生死安危。

  穆頤看不到天下三國之間的暗潮湧動,戰事一觸即發,看不到榮華權柄下的千千萬萬北殷百姓,國家興亡,也許只在一瞬之間。他還沒有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君王天子。

  蕭函走出殿外,阿蟬快步走到她身邊,臉色難得出現嚴肅與焦急,「殿下,太后暈倒了。」

  ……

  這本是一個與往常無不同的早朝,天子沒有上朝,北殷的一切日常政務都由殷太后獨立裁決,百官例行上奏摺,誰知攝政太后在朝堂上忽然一個眩暈便一倒不起,。

  這對一心想要太后還政於天子的律相派系,無疑是個驚喜,原本他們還想行險招串聯朝政百官,軍中部分將士一同逼宮,兵諫太后放權,退居後宮。現在就不用這麼冒險了。殷太后病倒還不到兩個時辰,言官御史們已經擬好了奏摺,上書諫言,太后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應在宮中靜心修養,不再勞心朝政之事。

  相府,

  聽完從宮中探子傳回的消息,殷太后久久未醒,現在太醫院的人都在太后宮裡日以繼夜的守著。

  律相心中得意,命繼續探聽宮中風吹草動之後就揮退了手下。

  「太后真的病倒了?」律相夫人面色微微激動地問道,她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丈夫的打算,律相夫人一直都是知道的,不讓也不會將小女兒清月留在閨中,遲遲未提婚嫁之事。拖到現在不就是因為攝政太后獨攬大權,擔心她會阻礙女兒入宮。

  現在殷太后病倒了,這阻礙自然也就沒了。

  律相嘴角帶笑,一抹精光閃過,「太后長年勤於政務,事無巨細,自然勞心勞力,損耗鳳體。」

  「本相已經上書陛下,朝堂不可一日無主,天子當親理朝政。」

  天子年紀尚輕,又多年來都沒上過朝,等到早朝政務諸事決議,還不是得全部仰仗他這位丞相大人。他想獨攬大權,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律相又對夫人道,「你也陪清月多說話,給她透點話教教她,待老夫尋個好時機,讓她與陛下見上一面,再提入宮之事。」

  律相夫人眸中異彩連連,那她以後就是皇后母親了,這可比丞相夫人更為榮耀。同時也想著一定要好好教導女兒,她女兒本就生得花容月貌,只要再多多學會一些心機手段,入宮後定能儘快籠絡住陛下,誕下太子。

  然而律相和依附他的眾多官員還沒高興多久,早朝的大殿上出現了一個他們意想不到的人,華翎公主。

  就坐在殷太后原本聽政的鳳座上,按理說應該是垂簾聽政,但新帝繼位時年紀尚幼,鎮不住朝堂百官,殷太后直接就讓人撤下了遮隔的帘子。

  見識過殷太后是如何狠辣處置叛亂的宗室逆臣以致於血流成河後,百官也不敢有什麼異議。

  蕭函坐在上首,便可將下面百官朝會盡收入眼底,一覽無餘。

  手握生殺大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便是如此。

  旁邊立著的內侍宣太后懿旨,「太后有令,若她有何意外,不能裁決政務,就由華翎公主代為監國輔政。」

  蕭函不算攝政,應該說是監國,但這依舊在北殷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讓一個未出閣的公主參議朝政,何其荒唐。」

  「簡直胡鬧,太后是昏了頭麼。」

  蕭函面帶微笑地看著下首的百官,一個個都記在了心裡的小本本上,等著清算。

  「鬧夠了麼?」

  難得上朝一回,坐在龍椅上的穆頤臉色沉沉地站了起來,俯視著底下的百官,「此事乃是朕同意的,爾等還有什麼異議。」

  他目光冷厲,掃過一圈,看的每個人都不敢直視,「還有,是誰給你們這麼大的膽子,敢對公主大放厥詞,敢指責當朝監國公主。」

  一年青官員面色微紅,情緒激烈,似是一腔熱血,「朝政大事自有天子和朝臣商議,監國重任,何須託付一後宮女子身上。此事關乎北殷社稷,臣等不能不說。」

  朝堂這些官員在雍都享受著榮華富貴,對國家大事指手畫腳,每日為爭權奪利互相攻訐。而他的皇妹卻要為北殷社稷忍辱負重苦心孤詣近十年。

  天子冷笑連連,覺得這些人個個面目可憎醜陋到了極點,眸中閃過狠厲殺意。

  「既然你一心想要忠君報國,朕就給你這個機會。」

  天子穆頤神色冷漠道,「傳令下去,革除官職,發配邊疆充軍,望你不要辜負朕的期望,以死報國。」

  此言一出,朝堂大殿之內頓時寂靜無聲,

  天子金口玉言,這句話等同是決定了他的命運。那年青官員瞬間癱軟坐在了地上,最後還是被甲士拖了下去。

  殷太后攝政,天子不曾強硬過半分,倒是華翎公主監國,他竟然全力支持,還為她撐腰直接懟起了百官。穆頤將責任都攬到了自己身上,也避免了華翎完全被推上風頭浪尖,事後言官上的也多是彈劾天子穆頤的摺子。

  事實上,殷太后命華翎監國的旨意,穆頤壓根不知道,但這並不影響他對百官指責議論華翎的憤怒。

  不僅將那個膽敢輕蔑公主的官員發配充軍,甚至下的旨意中還將其三族囊括在內,男子無論年紀悉數流放充軍,女子貶為賤籍,沒入官妓。

  蕭函知道此事後,忽然覺得要是沒有殷太后在,穆頤很有走暴虐昏君的潛質啊。

  同時,蕭函還讓人攔下了這道旨意,穆頤將那官員流放充軍是為她出氣,蕭函也沒什麼異議,縱然是被推出來的愣頭青,但禍從口出是應該的,至於其他人就屬於被牽連的無辜了。

  傳旨意的內侍有些猶豫不決,最後還是去回了天子,穆頤一陣氣悶,卻也沒有說什麼,揮了揮手道,「就聽華翎的意思吧。」

  穆頤並不像外界看起來溫軟無能,看他在朝堂上幾句話就能鎮得住百官,他如何想不到,太后命華翎監國的用意。

  但這也是他更加氣惱的緣由,殷太后手握重權,朝野上下乃至民間小兒都非議不斷,換成更加年輕的華翎,又會如何看待她,只會將她視為野心勃勃,不安於室染指權柄的人。

  無論是那些酸腐儒生,還是各方垂涎她手中榮華權柄的人,都會大肆攻訐她。

  朝中的爾虞我詐人心算計,也許她此後一生都避不開。

  那日,華翎對他說的話,他想了很久,他一直覺得是母后對不起華翎,將她視為可以利用犧牲的棋子,讓華翎受了這麼多苦,承擔那本不是一個公主需要承擔的責任。

  卻從來沒有想過,華翎的心愿是什麼,她想要做什麼,原來她不願意在庇佑下安享身為金枝玉葉的寵愛,她可以拋卻尊貴的身份,行走在黑暗之中,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毫無畏懼地走出來,迎接風雨殺機。

  她視北殷的利益,甚至高於她的性命。

  但華翎的安危,在穆頤眼中卻勝過一切,什麼都比不上。

  罷了,無論母后還是華翎有什麼計劃,想做什麼,他不會再不聞不問。再多的非議指責,他都願意為華翎擋下來,他也絕不會允許所謂的雄圖偉業是建立在他至親手足的犧牲上。

  ……

  太后寢宮內,

  本該是一病不起的殷太后此時眉目清明,倚靠在床榻上,喝著侍女餵給她的湯藥,聽女兒華翎給她念密折。

  「哀家一倒下,什麼魑魅魍魎都出來了。」

  殷太后輕咳了幾聲,她身邊都是極為忠心可以信任的人,包括太醫,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她也最為了解。十年來她管理北殷朝政,又是壓制百官,又是謀劃雲朔的。

  身體自然大不如前,這些年來處理政事亦有些力不從心,只是沒暈厥倒下這麼嚴重,但她還是利用這件事準備清除朝中的障礙。越感覺自己的身體可能撐不了太久,殷太后對變法改革越發急迫。

  關於這個計劃,蕭函也是知道的。穆頤和穆永思被瞞在鼓裡,後者還淚眼汪汪,被蕭函安慰後才待在宮裡。

  在算計人心上,殷太后的確是一把好手。對朝堂上發生的事,她也是一清二楚。

  殷太后淡淡道,「你皇兄太過重情了。」

  華翎一旦監國,他絕對迫不及待出來唱白臉,保護華翎不受非議,這也是在殷太后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