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讀者的一個問題

  首先啊,感謝「wangteng1993」讀者發現的問題,這個和我名字一樣的讀者,果然是很有緣分啊。

  征南將軍位置在左將軍之下,這個事兒,對!他說的的確是沒毛病。

  因為漢制,其實真正的上位將軍就是大將軍,衛將軍,因為霍去病出現的驃騎將軍,還有因為老竇家崛起的車騎將軍,剩下的就是四方將軍,也就是前後左右了。

  這個其實才是大漢的將軍體系,後面是因為其他將軍號平時不設置而崛起的中郎將,然後是校尉軍官。

  這是大漢的原版,也是地位其實最超然的那一部分。

  但,我為什麼讓郗慮提出來了把劉備的左將軍換成了征南將軍,這個其實和特殊時期是有關係的。

  首先,大漢的將軍位一直並不是那麼不變化的。

  比如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

  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

  開始也是很牛逼的,後來慢慢權利變小,到了漢末已經基本等同於廢物了。

  還有中郎將和校尉,當年中郎將地位極高,比如黃忠,可黃忠剛剛過了中年,這個中郎將就因為將軍號的增加慢慢成了中下層,校尉乾脆就快成底層了。

  不加號,那都快沒法說了。

  四征將軍,今天主要說一下這個,其他的其實差不多。

  這個不是曹操設置的,東漢本來就有,最開始我記得應該是岑彭曾擔任征南大將軍,這裡面是征南大將軍。

  算起來可以使大將軍序列的,到底算不算四征了,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而這四征之所以地位慢慢增高,其實是因為曹操,最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

  曹操因戰亂經常征伐四方,所以常年設置這四征將軍,地位其實是秩二千石。

  看上去和郡守是不是差不多,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的坐次。

  在坐次上,其實漢隨秦制,還是走的上卿甚至是大夫這一套,四方將軍位次列於上卿,四征將軍也他娘的是位次列於上卿。

  按座位算,這倆是一樣的。

  但是,為啥我說人家讀者大大說的沒問題。

  那就是職權,四方將軍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

  而且在三公九卿的體系裡面,四方將軍人家跟著九卿一起混的,而四征將軍,則是在衛將軍下面待著,所以看上去四方絕對是比四征強。

  可建安初期,尤其是官渡決戰之後,大漢有點不太一樣的變化,那就是四征地位明顯提高了。

  因為曹孟德的原因,很多人開始為某些事情做準備,而四征則是曹孟德手中很是重要的權利籌碼和心腹任命。

  比如曹仁,比如夏侯惇,他們慢慢掛上了四征代替曹孟德征討天下。

  而四方將軍則是因為在長久的大漢生涯裡面,他們並不常設置,即便是設置也一般會給一些不是那麼心腹的人。

  比如最開始的左將軍是呂布呂大爺,後來是劉備,然後是馬超。

  他們的身份吧哈哈哈就是那種我想弄死一時半會兒我又弄不死的那種。

  在實際權力上,四征慢慢變成了曹孟德的代言人,當然這也是後話,但是這個過程是在發展。

  而目的也很簡單,打壓劉協或者說大漢的威望,聲望。

  讓四征不能說取代或者說壓過,而是提高他們的權利,從而提高曹孟德的威望和權利。

  舉個例子,四方將軍之中,前後左右,最開始排第一的是右將軍。

  但是武帝時期開始,尊右變成了尊左,沒有任何的明文規定,但是左將軍就慢慢凌駕於其他三個之上了。

  這也是一個道理,沒有什麼明確規定說,四征多麼強,四鎮不如四征,四征不如四方。

  看時期。

  當你採取地方攻勢的時候,四征在四鎮前面,但是當你以朝中為主的時候,四方那必須在四征前面的,但是在地方上,這就未必了。

  當然打起來誰管你這個。

  正常來說,四征還真是比四鎮強的,四方也在四征前面。

  特殊時期,特殊布置,就比如左將軍劉玄德在荊州,他也得老老實實聽鎮南將軍劉表的。

  是因為四鎮麼,不,因為荊州牧!

  劉備左將軍換四征是賞賜麼,不,交州牧才是。

  但你也不能說是降職,這玩意就是可以讓我強詞奪理了。

  而且我之所以把劉備變成四征之一,還有一點就是,四征和四鎮是可以再進一步成為四征大將軍的。

  如果是四征大將軍那是明顯高於除了大將軍,大司馬之外其他所有體系。

  可現在劉備不夠格,你沒辦法,他當大將軍,那還不成了天下笑話嘛?

  哪家大將軍混得能和劉備一個德行?

  所以四方變成四征,可以直接理解為四方並不常置,因此倒也不算是過分,當然,較真肯定是看著有些難受啊。

  這個抱歉我也是為了後面劇情考慮。

  今天有點事兒我才開始寫,馬上寫第一章,馬上啊。

  最後再次感謝「wangteng1993」讀者的認真,一個好的讀者大大是可以督促我進步的。

  我會加油的。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