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滿臉大汗,內心巨顫。
他不明白,為什麼周燦會知道自己的秘密,這樣的秘密,從來沒有向外人人提起過的。
「還要我繼續說嗎,因為你是儒門文人王友的近親,王友才出力,為你在這裡求了一職位,可惜你貪婪無度,慾壑難填,就算是王友,也不敢和你走的太近。」
「但是你仍然會把每年搜刮的財富的絕大部分,送給王友,好讓王友庇護你,你說是也不是?」
聽課的學子,都目露驚色,難以置信的望著老夫子,更是議論紛紛,不時的提起儒門文人王友。
王友也是一代天驕,曾經名震交州府,如今入了儒門,修行儒術,成為儒門的文人,在交州府的聖廟中述職。
「周生,你胡說什麼,我自為夫子,就立身堂堂正正,儒門文人王友,更是一代天驕,儒門弟子,你這樣污衊我們,意圖何為?莫非你也是九幽神獄的餘孽,並非是我人族的讀書人?」
周燦不屑的看了一眼老夫子,「我是不是胡說,你心中明白,我知道你心虛膽小,生怕將來受到王友牽連,所以,你每一次送給王友財物,都會做帳,你的帳目,就在你床頭下三尺深處的一個小木箱中,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老夫子臉色一片蒼白,徹底沒有了任何血色,其他的學子,也是瞠目結舌,有些人,更是偷偷離開,進入了老夫子的臥室,挪開床,挖出了一個小木箱子。
裡面放著一個冊子,記載著老夫子這些年收到的財物,也記載著這些財物的去向。
其中財物最大的去向,就是給了儒門文人王友。
「王友,這樣的一代天驕,竟然是儒門敗類,暗中收受財物,為他人開後門。」
「這個老夫子,更是貪婪,他這一本帳目,記載了太多的血和淚。」
帳目被眾人傳看,眾人義憤填膺,目視老夫子,如同在看仇寇。
老夫子身敗名裂,失魂落魄,難以置信,他指著周燦,「莫非你是鬼神嗎,不然的話,為什麼你知道我這麼多的事情?」
周燦冷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老賊,為了財物,你可是逼迫不少的寒門弟子輟學不讀,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今日,你身敗名裂,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你這樣一個老賊的課,就算是請我,我也不會來上的。」
衣袖一振,轉身洒然而去,幾名弟子,也跟了出來,老夫子一屁股坐在地上,雙眸空洞無神。
「完了,完了,全完了!」喃喃地自言自語,如同囈語,不知所謂。
所有的學子,也一鬨而散,他們不屑於向著這樣一個品德敗壞的人學習任何知識。
周燦離開了學堂,到了都天雷教授的房間。
都天雷教授看著周燦,有些生氣,「周師,你這樣得罪了他,儒門文人王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你原本就得罪了程家,如今有得罪了王友,王友是書香世家王家的人,雖然是庶出,但也不容小覷啊。」
周燦搖了搖頭,「得罪了就得罪了,沒有什麼了不起,我雖然不想得罪人,可是也不怕得罪任何人的。」
「他們能夠做的,不過是取消我讀書人的身份,取消我秀才的功名而已,這些身外之物,對我而言,並不重要,沒有了讀書人的身份,難道我就不讀書了嗎?沒有了秀才的功名,我就沒有了淵博的知識了嗎?」
「只是唯一對不起的,就是給我啟蒙的周作人夫子,是我讓他失望了。」
此時。
周燦的雙手的手腕上面,各自浮現出來一個深深地黑色的大手印,手印的每一根手指印都骨瘦如柴。
這手印,正是周作人的執念所化,蘊含著周作人的魂光。
此時聽周燦放棄讀書人的身份,放棄秀才的功名,執念爆發,顯化出來,如同一道道深深的緊箍,狠狠的緊箍著周燦的手腕。
這黑印如利刃,幾乎要割斷周燦的手腕。
周燦體內丹田中的永恆神爐中,太上無極混元氣運轉出來,從此處的經絡中流過。
隨後在那太上無極混元氣中冒出一縷太陽真火,太陽真火至剛至陽,是天下鬼魂、邪魅的克星。
隨著太陽真火的出現,周燦手腕處的黑印,便化作了一縷黑煙,消散在空中。
黑煙散盡後,有著一位老者的虛影浮現,老者對著周燦搖了搖頭,非常的失望,但是也悠悠遠去,踏入輪迴。
「死者執念!」
都天雷教授望著散開的黑煙,非常震驚,沒有想到有人這麼希望周燦可以獲得舉人功名。
縱使是身死,這一縷執念不散,貼身相隨。
如今卻被周燦送走。
看得出來。
周燦是鐵了心,要和儒門分道揚鑣。
都天雷教授心中暗暗可惜了一聲,周燦這樣的大才,離開儒門,絕對是儒門的損失,將來有一天,儒門一定會後悔的。
「今天你來這裡,是向我告辭的嗎?」
都天雷已經看出來周燦的心意,知道留不住他,也就沒有出言挽留,周燦這樣的人,心志堅定,一旦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絕非是言語可以挽留的。
「不錯!」
周燦點頭,「如今人議紛紛,我繼續在這裡讀書,也學不到任何東西,打算離開這裡,在周府中修行。」
「那真是太可惜了!」
「這是儒門的損失,要是你進入儒門,修行儒術,說不準會成為又一個修成儒門至高儒法三不朽儒術的在世聖賢。」
周燦搖了搖頭,「都教授,你這是著相了,儒門的三不朽儒術,蘊藏在每一本書中,只要是心靈聰明正直的讀書人,都能夠從書中領悟出來三不朽儒術。」
「三不朽儒術不是儒門的儒術,而是聖人推演出來,讓天下人修行的儒術,可惜的是,儒門已經變質了,把這門儒術私藏,敝帚自珍,可惜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聖人早已經把這儒術的點點滴滴,蘊藏在每一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