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冬突厥!

bookmark

  第887章 冬突厥!

  從李世民的本心來看,他更喜歡自己的嫡次子,和李承乾只差一歲的魏王李泰。

  李泰才華橫溢,屬於掩蓋都掩蓋不住的那種,從小時候讀書開始,李承乾就不如自己這個弟弟,所以李泰很受李世民寵愛。

  但從來沒有任何人認為李世民會把李泰立為太子。

  因為一個簡簡單單的聰明,並不能成為立太子的理由,隋煬帝楊廣也是隋文帝最聰明和有才華的兒子。

  至於李世民自己,他成為大唐皇帝,和他從小聰慧是沒多大關係的。

  李世民一手主導了開國統一戰爭,這讓李世民已經擁有了成為天子的威望,然後冬突厥強大的軍事威脅,導致李淵根本只能不斷給李世民加碼,最終導致李世民擁有了成為天子的實力,兩相迭加,最後李世民成為天子,就是意料之中的。

  尤其是在李世民將周郡王洛玄夜任命為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後,李承乾成為諸夏未來的天子,大唐未來的皇帝,在所有人看來,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實際上呢?

  李承乾很仁厚。

  嗯。

  李承乾很仁厚。

  ……

  「參見父皇。」「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拜見老師。」「父親萬安。」

  李承乾和洛君成當即行禮,李麗質更是直接朝著李世民跑過去,張開雙臂道:「父皇。」

  說罷直接抱住李世民的手臂,李世民寵溺的摸了摸她的小腦袋,李麗質又朝洛玄夜一福禮,俏生生道:「姑父。」

  洛玄夜頷首笑著。

  二人走進殿中,李世民便隨口問李綱:「太子最近在學什麼?」

  李綱肅然道:「回稟陛下,太子最近在溫習《王道》。」

  李世民聞言笑著點點頭道:「王道好啊,素王所著,其中微言大義,要盡善盡美的教導,國家儲君,不能懈怠。

  承乾最近可有什麼疲懶之狀嗎?」

  李綱略一猶豫,李世民便察覺到了,表情立刻嚴肅起來問道:「怎麼?可有什麼不能說的嗎?」

  李綱立刻道:「殿下最近或許是有些靜極思動,喜好嬉戲,對課業有些放鬆,臣正在規勸。」

  殿中氣氛頓時一凜,洛玄夜視線掃過洛君成,洛君成微微點頭,李世民已經轉身對畏畏縮縮的李承乾問道:「承乾,太子少師剛才說的可是真的?」

  洛玄夜是太子太師,太子太保,李綱是太子少保,不過李綱才是真正負責教導李承乾的人。

  李承乾一個激靈道:「父皇,我,我……」

  李世民見狀正要發怒,洛玄夜輕咳一聲道:「陛下,臣有些事要講於陛下聽,我們到偏殿中去吧。」

  李世民對著李承乾冷哼一聲,跟著洛玄夜往偏殿中去,洛君成低聲對李承乾道:「太子放心,陛下不會責怪你的,但日後可不能再痴迷玩樂嬉戲了。」

  李承乾苦著臉道:「幸好有姑父在,否則今日是一定會挨罵了。」

  李世民和洛玄夜邊走,洛玄夜邊說道:「陛下還是儘量不要在眾人面前斥責太子,而且太子這個年紀不喜歡讀書也是正常的。

  太子是李氏的子孫,血脈中流著沸騰的鮮血,裡面是刀槍和箭矢。

  陛下難道忘了自己年幼的時候,對這些聖賢之道,也不喜歡,而專門喜歡聚眾嬉戲,射箭舞槊,但並不影響陛下成為一個聖王。

  身為君王,只要能懂得用人,能培養出一個好性格就足夠了,最為蒼翠的大樹之下,不會有生長茂盛陛下這樣的聖王,總是會對子嗣產生極大的壓力,要多多收斂這種壓力才是。」

  李世民聞言神色稍緩道:「你可不要太過寬容於他,他未來是大唐的主人,必須要各方面都極其優秀才行,當年漢朝興盛,是幾代君王的結果,他要更加努力才是。」

  洛玄夜卻搖搖頭道:「陛下,如果您用聖王的標準去要求太子,那最後只會得到失望。

  這世上的聖王都是天生的,正如您一樣,龍鳳之姿,天日之表,這是上天賜下的卓絕,後天是絕對培養不出來的。

  如果您用平常心去看待太子,那最後反而會覺得,太子比您預想中要好得多。

  這是臣的一番肺腑之言,還請陛下多多思量。」

  李世民心中的怒火被洛玄夜的這番話基本上打消了,他轉頭望了洛玄夜一眼,頗感無奈道:「朕不該讓你做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的,青陽啊,你不要因為這兩個官職而偏向太子,國家儲位,重中之重啊。」

  洛玄夜肅然道:「陛下放心,在洛氏中,對教育子弟,有一句話很經典的話,讓子弟的內心強大,勝過軀殼萬分,讓子弟自信而有自知之明,臣會關注這方面。」

  李世民心中對太子教育的焦急略微平復下來,「時間還有許多年,朕現在還年輕,以後還有的是時間慢慢教導太子。」

  有的是時間。

  洛玄夜心中暗暗念叨著這句話,心中卻升起一絲擔憂,李世民現在才二十多歲,可能會做三四十年的皇帝,到了那個時候,太子還能撐得住嗎?

  但他面上並沒有顯露出來。

  李承乾做不做未來的皇帝,和他關係並不大,他是李世民的臣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新朝,他最多當個定海神針一樣的吉祥物而已,那是洛君成的時代了。

  等到李世民和洛玄夜回來之後,李世民只是平靜的對李承乾說了一句,「太子要多加勉勵,不要讓你的母親和滿朝文武失望。」

  然後就直接離開,洛玄夜衝著李承乾微微笑著點頭,跟著李世民離開。

  李承乾忍不住驚喜道:「姑父太厲害了,和母后一樣厲害。」

  在李承乾看來,能把自己父皇勸住的人,都非常得厲害,洛君成在李承乾身邊低聲道:「太子,以後我們要努力一些了,要不然總有一天,皇后和臣的父親是壓不住的,那可就慘了。」

  李承乾深以為然,但一想到要讀書,他又有些頭疼,心中暗道:「我要是有魏王的那個腦子就好了。」

  ……

  大唐貞觀初年的政策,圍繞著休養生息,君臣都抑制著其他之事,但所有人都知道,對突厥動手是註定的,所以大唐一直都在收集關於突厥的信息,以便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冬突厥的情況實在不算好。

  作為一個純粹的遊牧政權,它比起農耕夾雜著遊牧的西突厥來說,更加看重天時,而很不巧的是,草原上的天災最近很嚴重,這導致突厥有大量的牛羊戰馬死在了天災中。

  不僅僅如此,突厥有一個漢人,成為了頡利可汗的座上賓,他的名字叫做趙德言,這個漢奸有一點能力,但不多,可以說是一個小丑一樣的人。

  他最大的問題是,不會因地制宜,將中原的政策帶到了草原上。

  草原上的那種環境,就算是最為漢化的鮮卑,當初鮮血高層可是全漢化的,但最後的組織形式,還是部落貴族聯盟。

  因為在那裡,並沒有中原這種經濟基礎,當然就不能按照中原的這種形式去統治,在草原上玩中央集權,那是腦子抽了的人才會做的。

  但頡利可汗就腦子抽了。

  或者可以說,不是他腦子抽了,而是中央集權這種統治形式,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實在是太有誘惑力,趙德言僅僅是一描述,就讓頡利可汗像是吃了迷魂藥一樣的痴迷。

  在草原上,因為遊牧的原因,居無定所,人跟著部落走,所以人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財產,而且這種人對部落首領的依附性是極強的。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中央集權,那不僅僅是和部落首領作對,那些普通的部落民也不會領情,因為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見到大汗。

  結果是,諸部多怨。

  天災人禍導致突厥頗有些風雨飄搖的味道,在這種情況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的大唐,自然便蠢蠢欲動起來。

  在貞觀元年末時,李世民忍痛否決了出兵突厥的建議,因為時機還沒有成熟,還不確定突厥的實力受損程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唐的實力還沒有徹底恢復,剛剛制定的國策,不能立刻推翻,否則天下人就看不到朝廷的定性,危害極大。

  時間緩緩流逝,貞觀君臣幾乎沒有發一兵一卒,依靠外交手段和經濟手段,來和周圍的胡人政權進行交流,幾乎完全憑藉著智慧和定性,來解決周圍可能需要發兵才能解決的問題。

  徭役和兵役都不大興,百姓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戰亂,終於能好好種地了,迸發出了極大的熱情,或許是上天也垂憐,沒有發生大的天災,年末的時候,貞觀元年、二年的年末,宰相們匯報全年賦稅的時候,腰杆都是挺起來的。

  尤其是李世民說了一句,「朝廷的賦稅拿得多不是本事,那隋朝的國庫和糧倉中,堆滿了錢幣、布帛和糧食,但那都是從百姓手中巧取豪奪過來的,百姓過得苦,那算什麼盛世。」

  而後房玄齡便笑著說道:「陛下,貞觀三年的民間米價,比隋朝開皇年間,低整整三成,國家不打仗,糧草不用來軍需上,朝廷的賦稅也低,百姓是真的在漸漸過上好日子了。

  應該說,這是近數十年來,百姓過的最好的日子,這都是陛下的功勞。

  聖明無過陛下!」

  群臣就連魏徵也齊聲道:「聖明無過陛下!」

  李世民這下是真正的高興起來,朗聲笑道:「這不僅僅是朕的功勞,也是諸卿的功勞,打仗朕是不怕的,那正好是朕擅長的,但治國,朕犯了不少錯誤,但幸好有諸卿給朕提意見,尤其是魏徵,他很敢說話,改正了朕的不少錯誤,以後還要如此,朕與諸卿,共襄大業。」

  在貞觀三年末時,深諳軍務的李世民,感覺國家實力已經儲備足夠,而且冬突厥的內憂外患,已經比較嚴重,是時候和突厥大戰一番,於是他再次來到了靈天閣,去見洛蘇。

  李世民見到洛蘇後,直接開門見山道:「文公,朕認為對付冬突厥的時機已經到了,您對此可有什麼看法?」

  洛蘇微微笑道:「你在軍事方面的天賦是卓絕的,既然你認為時機已到,那我自然是沒有意見的,你來問,我便給伱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議。」

  李世民聞言當即坐正身子,肅然起來,這幾年他也摸清楚了,文公要麼和他閒聊,但只要說給建議,那都是極其重要的大事。

  洛蘇也不躊躇,緩緩說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天上只能有一顆太陽,地上只能有一個至高的君王。

  大唐實力恢復之後,向四方擴張自己的勢力,這是註定的事情,作為一個馬上皇帝,你能忍住三年不動手,這已經很出乎我的預料。

  打仗的具體戰術這不是我所考慮的事情,你有自己的想法,還有武功卓絕的將軍和統帥,但對突厥的戰略,以及之後周圍諸國的戰略,你要想清楚。

  大唐,要以一個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草原、西域、遼東諸部的面前,我相信你是一定想要統治這些區域的,那大唐對冬突厥的態度,就關係著未來大唐對這些土地的獲取難易程度。」

  李世民沉吟道:「國師認為呢?」

  洛蘇果斷的說道:「懷柔。

  將大唐打造成一個周圍胡人都嚮往的所在,在各個胡人部落中,培養心向大唐的人。

  讓他們成為大唐在那些胡人部落的代理人。

  讓他們的利益從本部落轉移到大唐來。

  用打硬仗的方式,草原和西域還能打,遼東可沒那麼容易。

  堅固的堡壘只有從內部才是最容易攻破的,如果你能夠在其他部落內部,造成親唐派的勢力勝過反唐派,那甚至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

  當初你和李建成爭奪儲位的時候,你讓李建成先動手,於是天下人現在都認為你是被迫反擊,面對胡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要高舉道義的大旗,你和突厥之間有盟約,隨意背盟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還不能挑戰天下諸國的情況下。

  信用是一種力量,讓大唐的承諾變成一種力量,就如同洛氏的承諾一樣,你應該很清楚,洛氏的承諾勝過千金。

  只要洛氏一句話,不需要任何的擔保,都有人會為此借出千百萬的金錢,這就是信用。

  如果大唐能夠鑄就這種級別的信用,那未來所能夠給大唐帶來的好處,是你甚至都難以想像的。

  而且,這能極大程度的緩解其他胡人部落對你的忌憚,以及突厥人對你的仇恨,你又不可能全部把他們殺光,還有這種心理上的上位,能極大程度緩解士卒心中的道德壓力,你應該很清楚,肆意殺人殺多了,人是會變態的,我想你應該不想要那種士卒。」

  李世民當然不想要那種士卒,人一旦到了那種程度,就難以控制了,真正的強軍是既能殺人,又知道為什麼殺人的,單純的殺人,一旦不讓殺,就會引起兵變。

  找一個對突厥宣戰的理由!

  構建大唐的對外外交政策!

  這個外交政策是要持之以恆的,而不是隨時變化的,這會讓大唐在天下間,有一個較為固定的形象,從這個形象中,可以延伸出未來的政策,甚至可以讓周圍的胡人部落,自動根據大唐來確定自己的傾向。

  李世民越思索越覺得這個主意簡直完美,這是可以利萬世的好主意,不由笑道:「國師所言,每每都能讓朕耳目一新。」

  洛蘇舉起茶杯,透過飄起的熱氣,仿佛將目光落在李世民臉上,悠悠說道:「我最大的規劃,還沒有和你說過,等你打敗了冬突厥,大概就是時候了,希望你能夠快一點,時間不等人,你做事越快,最後能達成的功業就越大。」

  最大的規劃!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到洛蘇說這個,頓時好奇到了極點,但既然洛蘇說了要等打敗冬突厥,李世民就知道自己急不得,必須要等著,當務之急是處理冬突厥。

  從靈天閣離開後,李世民立刻就開始準備針對冬突厥之事,至於宣戰的理由,太容易找了,冬突厥現在多災多難,肯定是要南下打草谷,襲擾大唐邊境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三年府庫的糧食很多,不需要從民間徵收糧食。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一直在天災中遭受折磨的突厥人,再次忍不住南下了,突厥王族阿史那社爾率領大軍南下襲取大唐邊境河西,雖然無功而返,這不重要,之前是因為要休養生息,所以才忍,現在戰略一變,這就是絕佳的出兵藉口。

  ……

  李世民最先找到了洛玄夜,二人在太極殿中對坐,李世民沉聲道:「突厥猖狂,朕要出兵討伐突厥,現在需要找一個統帥,來統籌各路大軍,青陽你說應該派誰去?」

  對李世民要對突厥動手,洛玄夜很是激動,他身為武將,早就看突厥不爽,大唐被突厥打劫金銀布帛好幾次,雖然換回了很多被擄走的子女,但依舊是恥辱。

  洛玄夜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也沒本事去主導這麼重要一場戰爭的,沉吟一番後說道:「陛下,我大唐猛將如雲,但諸位將軍中,大多數和臣一樣,都是猛將,卻不是真正的統帥。

  和冬突厥的戰爭,事關國朝大運,這一戰如果輸了,大唐又要恢復幾年才行,所以一定要萬無一失。

  所以臣建議,讓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李靖作為大軍統帥,老祖宗對他的才能多有讚賞,認為他是不遜色於古之名將的統帥。」

  洛玄夜所說正和李世民心中所想一致,李世民笑著說道:「青陽你竟然會舉薦李靖,這是朕不曾想到的,朕記得你飲宴都不曾邀請他過府。」

  洛玄夜洒然道:「臣和李靖大概是八字不合,這一生沒有做友人的緣分,所謂外舉不避仇,臣和李靖也算不上仇人,他有才能,能做對國家有利之事,臣自然就舉薦他,這是臣對陛下的忠誠,而不是對李靖有什麼好感。」

  李世民聞言頓時笑道:「朕有青陽你這樣的臣子,是朕的幸事啊,朕還能說什麼呢?」

  說罷對侍奉的宦官說道:「去將李靖召進宮中。」

  李靖是兵部尚書,自然在尚書省,接到皇帝召見,他不敢怠慢,很快就匆匆來到宮中,見到殿中只有天子和周郡王洛玄夜,他當即見禮。

  見禮過後,李世民開門見山道:「突厥背叛盟約襲擾大唐河西四郡,朕不能容忍,決意要對突厥出兵。

  周郡王推薦愛卿做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來主導對突厥的戰事,愛卿有何看法?」

  周郡王推薦我?

  李靖低頭有些震驚,但細細想來又覺得很是合理,雖然他和周郡王關係一般,但周郡王實際上從來做過什麼,現在推薦自己,也很正常。

  腦海中的思緒一閃而過,李靖當即朗聲道:「臣必不負陛下重託,也不辜負周郡王的舉薦,為我大唐立下功勳。」

  他沒有絲毫拒絕的意思。

  從隋朝的低級官吏,到現在的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他已經算得上一句榮華富貴至極了,而且主導大唐統一南方的戰爭,覆滅蕭銑,這是他的功績。

  如果是其他人,大概已經足以滿足,但對於李靖來說,還不夠,遠遠不夠,他的心中有無盡的豪情壯志,他要的是名列史冊第一流,和太公望、韓武穆這種傳說中的人並列,如果達不到,簡直對不起他受過的這些罪。

  李世民就喜歡這種李靖這種果斷的態度,立刻說道:「朕現在就召集諸宰相以及大將軍,宣布這項任命,以及討論隨後事務。」

  李世民的雷厲風行,是從戰爭年代帶過來的,還在政事堂和值衛的諸將都被召過來。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蕭瑀、封德彝、張亮、侯君集、尉遲恭、秦叔寶、程知節、李績、張公瑾、李道宗、李道玄、李孝恭、李神通等文臣武將盡在殿中,這是很少見的。

  這些幾乎都是正三品的大員,是朝廷中最頂級的權貴,等到這些人全部到來後,李世民大馬金刀的坐著,頗有氣勢威嚴,環視一周緩緩沉聲道:「冬突厥寇侵我大唐河西,想必諸卿都已經知曉,朕決意討伐突厥,諸卿可有異議?」

  自然沒有異議,糧草都開始準備了,這都是已經通過的事務,除非發生不可預測的大事,否則誰腦子有問題會在戰前反對。

  李世民見狀依舊沉聲說道:「既然諸卿都同意,那就好,朕要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負責此番攻略冬突厥事宜,諸卿以為如何?」

  李靖!

  這個人選讓眾人有些震驚,但又不是非常讓人意外,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坐在最前面的洛玄夜,洛玄夜好以整暇,沒什麼反應。

  眾人又將目光投向了河間王李孝恭,這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夠威脅李靖統帥位置的人,大唐目前軍功最盛的統帥,有三個人,李世民、李孝恭和李靖,洛玄夜比較特殊,不算在這其中。

  李世民不可能出征,剩下兩人實際上到底誰是平南第一功,一直以來都有爭議,現在皇帝的選擇,似乎是確定了李靖功勞更大。

  按理說李孝恭應該是不服的。

  但他卻並不這麼想,因為李世民和李淵不一樣,李淵是重視宗室,所以讓宗室鎮守四方,打仗也都讓宗室沖在最前面,但李世民不是這樣,正相反,李世民打壓宗室,在這種情況下,身為宗室中,功勞最盛,威望最高的李孝恭,就必須要考慮政治因素。

  周郡王洛玄夜地位太高不能出征,自己這個河間郡王難道就能夠出征嗎?

  想到這裡,李孝恭當即便在眾人目光中,第一個出聲道:「聖明無過陛下,李尚書武事卓絕,臣曾於之同行,深感佩服,以李尚書為大總管,調度諸軍,定能克敵制勝。」

  真雞賊啊!

  這是政事堂那幫宰相的想法,李世民聞言也微微眯起了眼睛,他其實對李孝恭沒多大的忌憚,或者說,他對大多數人的忌憚都不大。

  他敲打一些人,也不是真的怕造反丟了皇位,他是單純的不想殺功臣而已。

  不過李孝恭這麼懂事,李世民還是非常高興的,這是他君王威嚴的體現。

  ————

  「突厥熾盛,猶過匈奴」,這是當時對冬突厥強勢的形容,在隋文帝時期被分裂打壓的突厥,由於隋煬帝的種種失敗的對外政策,以及對天下的殘害,導致諸夏的力量大幅衰減,險些釀成了戎狄席捲天下的大禍,但幸運的是,在隋煬帝之後,天下迎來了李世民這個真正的聖王,以及貞觀群臣這古往今來第一執政團體。

  ……

  「李世民揮舞著手中的鐵錘,大唐帝國的軍隊被他鍛造成一把強弓,大唐的士卒則宛如鋒銳的箭矢,李靖,成為了代替李世民執掌這把強弓和鋒銳箭矢的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箭出之日,便是冬突厥的末日。」——《唐帝國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