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
在周王室的冊封還未到達的時候,吳國之中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對越戰爭,這場滅國之戰本來不該這麼早就爆發的,但是之前勾踐誆騙五城的事情泄露了出來。
這件事情在破城之前慶忌是不知道的,但是等到他即位之後,就知道了闔閭竟然與越國有這麼一筆交易。
「五城一失,吳國想要吞併越國,起碼要付出一倍的性命。
這樣的交易,闔閭竟然也敢做嗎?
難道吳國的祖宗會原諒他嗎?
真是羞於去見先人啊!」
慶忌安排人去查探五城情況,結果信使在路上的一處山坳之中發現了大量的吳軍屍體。
從這些吳軍的死狀來看,他們都沒有負甲,身上也只帶著一些青銅的刀劍,連盾牌都沒有,而且明顯是被伏擊,在山坳之中,全軍覆沒,甚至就連一個人都沒有逃出去。
信使自然不敢再向前走,立刻回到吳都之中報信,這件事讓慶忌驚怒不已,他與孫武匆匆趕到現場一看,慶忌立刻就知道五城出事了。
「這定然是越國所做,這些士卒撤退之時不穿甲,定然是與上位之人所言,讓他們安然離開,結果越國之人背信棄義,將他們在半路之上截殺。
這些越國人,已經完全化作了蠻夷之輩,根本不可信任,闔閭竟然想要與越國做交易,簡直是與虎謀皮。」
慶忌雖然與楚國作戰極多,但是他最厭惡的還是越國。
孫武沉聲道:「國君,根據這些屍體的情況來看,越國人應該還沒有徹底接管五城,至少我們還能奪下一兩座城池,作為進攻越國的前哨,否則日後真的就要用命去填了。」
慶忌一聽立刻讓孫武帶兵前往,勾踐也沒想到闔閭會失敗的這麼快,而且吳國之中竟然還能有這麼多能戰的士卒。
現在這種情況就是要爭分奪秒,慶忌徹底放棄了先恢復國中情況,再進攻越國的想法,直接就開始從吳國之中抽調糧草、兵馬。
慶忌有些後怕的說道:「幸好長卿先前進攻吳都之時,採取了緩攻的措施,否則現在還真的沒有大批能戰的兵馬。」
陰謀敗露,不但沒能把天險握在手中,反而引得吳國全面來攻,會稽城中,越大王臣匯聚一堂,各個都是驚慌失措,紛紛指責文大夫亂政。
當即就有人說道:「大王,信義是生存的根本,越國本來沒有滅國的危機,就是因為文大夫的小人之言,才連累越國遭受這樣的大錯啊。
不若將文大夫交予吳國懲治,再將闔閭已經割讓的三城全部交出,想必這樣可以平息吳國的怒火了。」
文大夫在殿堂之上,望著這些無恥之人,氣的簡直就要吐血,恨聲道:「強大的國家攻擊弱小的國家,才用堂皇正大的道,越國國小力弱,若是不行詭道,頃刻之間就要毀滅。」
勾踐是個奉行權術陰謀的君主,他明白文大夫說得對,朗聲道:「眾卿,現在吳國大兵壓境,還在不斷地抽調兵馬,向著會稽而來,這分明是想要一戰滅我越國。
大敵當前,自亂陣腳,互相攻訐,難道就能讓吳國的十萬大軍退去嗎?」
勾踐一言既出,大殿之中頓時安靜下來,文大夫出言道:「大王,吳國壓境,越國是萬萬不可抵抗的,只能向楚國請求援軍。
現在無非就是兩條路,固守會稽城,堅守到楚國軍隊到來,捨棄會稽城,利用國中的山川河流,密集的水道來與吳軍周旋,等到楚軍前來,吳軍一定會退去。
還有一條路就是,如果堅持不到楚國援軍到來,那就要想辦法讓吳國留存越國的社稷,不知道哪位貴戚能有天下至寶,讓吳國退去。」
吳國是洛國扶持起來對抗楚國的,同樣越國是楚國扶持起來對抗吳國的,所以文大夫才這麼有底氣向楚國借兵。
文大夫的話條理清晰,直接將現在越國所面臨的情況,和能做的事情分析了出來,現在就是看要選哪一條路了。
選哪個辦法?
這邊建議直接投降,這根本沒得打,闔閭是篡位者,一直防著慶忌和國內反對他的人,所以幾次攻擊越國,根本不敢用大軍來攻。
但是慶忌不一樣,他殺死了闔閭,現在吳國意志一統,能盡起吳國大軍,耗也能耗死越國。
這就是勾踐和文大夫為什麼要用陰謀詭計,不惜背信棄義,也要將五城拿到手。
因為吳國是洛國大力扶持要對標楚國的大國,一但安定下來,越國即使暫時能還手,但是敗亡是必然的。
於是眾人便議論紛紛起來,最後還是定下了先抵抗看看,萬一吳國來勢不猛,會稽城守住呢?
如果有能力守住城池,自己卻被嚇破膽,帶著滿城貴族投降,王宮後眷、王都子民盡入敵手,那豈不是要貽笑青史了?
越王勾踐站起身環視大殿眾卿,朗聲道:「自文公分封吳越,三百多年來,吳人與越人紛爭不斷,但是何曾有擊潰越人之時呢?
自齊桓公始,吳國強橫百年,都不曾滅亡越國,難道現在越國就會滅亡嗎?
越人會永遠站立在會稽之上,這一次也不例外。
下王令,城中所有國人、會稽近郊的野人、農人全部招進城中,所有十二歲以上的男子全部上城禦敵,由女子負責士卒飲食。
越國存亡在此一役,越人值此之際,理應同寡人共赴國難!」
孫武指揮著大軍,在越人立足未穩之際,直接派遣精銳與越人拼殺,「殺一人賞一金,進一級!」
為了搶占最重要的堡壘,孫武向慶忌要來了極重的賞賜,果然吳軍精銳紛紛奮勇當先,越人根本抵擋不住,留下一地的屍體撤離了這裡。
整整一月,孫武率領著吳國大軍連戰連捷,越國的虛弱讓他有些意想不到,甚至開始幻想越國之中一定是有精銳存在,他忍不住向左右吳國的貴族問道:「越國如此孱弱,百年來,吳國為何沒有吞併越國呢?
難道是越國國都之中還有真正的精銳?」
左右的吳國貴族神色有些怪異的望著眼前的上將軍,未來的國相。
→
這些時日跟隨孫武作戰,讓他們大開眼界,明白了國君為何要將一個籍籍無名之人拜為上將軍,甚至還要委之以國相重任。
副佐有些無奈的佩服道:「上將軍,除了王宮衛率,這就是正常的吳越之兵。
您是上天賜予吳國的戰神,所以越人在您面前脆弱不堪,我等都是普通人,完成不了並越的大業啊。」
吳國將領好歹還能安慰自己,這是自己國中的大將,越國貴族心中簡直憤慨的要罵娘。
不是我等不勇武,實在是對面那個吳國的將軍全程不按套路出牌啊。
一點規矩都不講,兵對兵將對將,這樣的傳統從來都不遵守,從第一次戰鬥開始,直到現在他們連孫武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這簡直太過滑稽了,會稽城中一日三報敗績,勾踐氣的要發瘋,怒聲吼道:「一萬大軍守城,三日告破。
寡人放一萬頭山林野獸上去,也不至於這樣,難道吳軍都是慶忌附身,能拉四牛的大力士嗎?
一點用處都沒有,再敗下去,吳軍就要到會稽了,會稽破了,王城破了,沒得敗了,因為越國沒了。」
吳軍一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痛打落水狗,越軍節節敗退的氛圍之中,吳軍終於還是到了會稽城下。
吳軍兵臨會稽城下,大纛高高聳立,旗幡招展,兵家齊全,一輛輛大船將攻城器械運下,會稽城遠遠不能和吳都相比,這座越國的國都狹小不說,而且因為越國貧窮,更是年久失修,屬實說不上是堅城壁壘。
孫武統率著大軍,望著數萬的人馬,不禁意氣風發,眼前的會稽城只是開始,他的目光望向楚國、望向陳宋。
兵家之道,戰場踐行,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深寒的甲冑映照出冰冷的光,讓會稽城上的越國軍民心中不禁發寒。
等到孫武真的開始攻城之時,並且短短數日就成果不斐的時候,勾踐終於明白了越國將領的痛楚。
面對眾將的疑惑,孫武指著會稽笑道:「眾將軍請看,越國定然會向楚國求援,而且我軍跨國倉促來戰,所以打法與圍困吳都之時要皆然不同。
吳都城高且堅固,但是城中人心不穩,糧草不足,沒有後援,所以圍困即可。
但是圍攻會稽不同,會稽城不高且年久失修,甚至被投石機一輪便砸破,碎屑掉下,城門一撞便晃。
這種情況,講究的就是爭分奪秒,晝夜不停的輪番進攻,讓越國之人疲於奔命。
況且王公貴族一向貪生怕死,若是逼上一逼,或許還能直接將城中貴族迫降。」
眾將深以為然,面對吳軍猛烈的攻勢,會稽城中每日都是大量的傷亡,那些倉促之間組織起來的農人和野人根本就不能承擔守城的重任。
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吳國大軍攻進會稽城真的就是時間問題,楚國根本來不及救援。
勾踐心中痛苦萬分,三百年的越國真的在自己的手中失去了嗎?
若是不願意投降,會稽城破,現在又該何去何從呢?
越國重臣們凌亂的跟隨在勾踐身邊,文大夫跪倒泣聲道:「大王!臣願與大王共存亡,為越國社稷陪葬。」
勾踐卻是不願意就這般死去,他的心智之堅韌,數遍天下也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現在還沒有徹底山窮水盡,他是不願意放棄的。
勾踐坐在殿前石階之上,望著天上的明月,神情全無,過了一會兒才幽幽道:「眾卿,三百年的越國就要亡在你我君臣手中了,勾踐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呢?
現在還有什麼辦法嗎?」
越國卿大夫們互相望著,文大夫見到勾踐似乎是不願意死社稷,便躊躇道:「大王,若是不願意與吳軍血戰到底,那就只能乞降了。」
乞降!
以越王之尊向慶忌請降,請求慶忌能夠保留越國的祭祀,即便不能保留祭祀,也要留下血脈,以圖後事。
這是春秋時期的傳統,存亡繼滅,王道大義,未必不行。
文大夫重重叩首道:「大王,慶忌興兵是記恨五城誆騙之事,吳軍將士喋血山坳,大王可以將此事盡皆推到臣的身上,想必這樣可以消弭吳國的怒火。
臣有一義女,名為施夷光,不似人間之美,連花蟲鳥獸也為之頓足,若是將其獻給慶忌,再搭以越國名劍湛瀘。
慶忌一向以天下豪俠自詡,美人寶劍,定然是他生平僅愛,想必可以讓他答應,至少能保住大王您的性命。」
文大夫這話一出,勾踐頓時心動,美人、寶劍、寶物、華貴的車馬,這都是列國乞降常見的物事,因為獻上寶物而宗族留存的例子很多,尤其是晉國之中的荀氏,國家破滅,卻在晉國之中坐到了上卿的位置。
勾踐有些不放心問道:「你那義女當真國色天香?能將慶忌迷住?」
寶劍只是死物,美人才是最關鍵的,文大夫擲地有聲道:「大王,臣女天下一人而已!不要說慶忌豪勇之輩,智謀不足,便是才智之士,無人不為她心動。」
文大夫做出保證,勾踐閃過一絲喜色,瞬間淚流滿面的跪在地上與文大夫執手哭道:「大夫,您是越國的忠臣,卻要為越國的社稷獻上性命,寡人難道能這樣看著您被慶忌殺害嗎?
山川河流為您哀鳴,花草鳥獸為您不平啊。」
文大夫眼中閃過一絲黯然,但還是平靜道:「臣的富貴是先王和您給予的,臣的家財是您賜下的,現在將這些還給您,這是非常公平的。」
勾踐坐在最大的石階之上,轉頭望向會稽城外的處處篝火,無數的吳國大軍蓄勢待發。
眺望許久,勾踐漸漸失去了勇氣,持住文大夫之手,垂淚道:「越國社稷、寡人性命,盡皆交付大夫手中。」
……
孫子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此聖人之用兵。——《孫子集注》
請讀者自行代入蔣勤勤版的西施,醞釀情緒,來人,上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