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洛陽

  第344章 洛陽

  洛景此番出行,帶著堪稱豪華的使團,不算是那些將領,光是處理其他事務的官員就有數十人,至於軍隊就更是準備的相當齊全。

  作為目前唯一行走在世間的洛氏子,貼身保護的敢戰士就有足足兩百名,敢戰士挑選之嚴格,天下皆知,各個都是上馬能騎射,下馬能衝殺的勇士。

  不算是那些輔兵,僅僅戰兵,劉恆就為洛景配備了八百宮廷禁衛,這八百人都出身關中西北諸郡,是弓馬嫻熟的勇士。

  這一千人加上齊全的甲冑,弓弩,一人三馬,如果還能出事,劉恆就真的要送給剛剛回到長安的徹侯們一份大功勞了。

  一人三馬,雖然不急著趕路,只是讓馬匹保持正常速度行走,但速度還是很快,直道之上煙塵飛起。

  一側的崇山峻岭從眾人的眼中不斷向後而去,洛景望著挺拔的山峰和繚繞的雲霧,還有那些參天的古木,便有些好奇若是雲霧散去,那些山峰又該是何等的壯闊。

  「公子,我們已經進入了崤函通道了,出了這裡便是一片坦途了。」

  洛景此行沒有出武關走南陽,而是沿著古道,從函谷關出關,一路走陸路通過三晉舊地,然後到齊楚之地。

  洛景聞言道:「到了洛陽好好修整一下,順便在洛陽召集一些百姓,吾要詢問一些事情。」

  使團便一路東行,很快就進入了河南郡,到了洛陽,伊洛之水環繞著這一片肥沃的土地。

  洛景望著目光的盡頭那座巍峨的城池,頗為自豪的對隨行的朝臣們朗聲道:「諸君,看。

  這座巍峨的洛陽城是一千年吾的先祖素王所建造的,傳到現在,依舊是天下有數的大城。

  它因為洛水被稱作洛陽,吾的氏也是因為洛水而誕生,到了這裡不能不祭拜一番洛水之神。」

  洛景這句話一出,隨行的官員們就有不少忍不住開始酸了,我們連自己的太祖父叫什麼都不知道,你這一千年之前的事情竟然還能說出來。

  傳承久遠就了不起嗎?

  傳承久遠就能在我們面前炫耀嗎?

  雖然心中或羨慕,或酸,但眾人還是紛紛道:「應當祭祀。」

  然後就聽到洛景說道:「先祖平公之時,靈均先祖攝國政,她終身未嫁,死後化為神靈侍奉素王,與昔年的宓妃並為洛水之神,諸君務必恭謹,若是有不敬之心,休怪吾劍銳利。」

  眾人一聽就心生凜然,除了少數本就出身洛國舊地的人,其他人都心中一凜,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回事。

  這些都是邦周之時的傳說,很多人是不了解的,洛氏同樣沒有大規模的宣傳,不過洛景已經決定要好好的在接下來的歲月之中,好好的將自家先祖的事跡好好宣傳一番,務必要使天下知曉。

  人心中最頂點的位置就那麼大,你不去占領,別人就去占領,就如同素王的至高地位一般,沒有素王也會有其他,那還不如讓素王占據。

  洛景便命眾人在伊洛之水河畔築起祭祀的高台,然後從軍中將祭品取出,在伊洛之畔舉辦了祭祀。

  這場祭祀一辦,整支隊伍的氛圍都為之一變,國之大事,在戎在祀,祭祀一向都是最能提升士氣和凝聚力的方法之一。

  洛景祭祀完姬靈均之後,就率領著使團來到洛陽城下,這裡進進出出的人極多,尤其是行商之人極多,幾乎片刻都不曾停下,似乎整個天下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裡。

  當然,事實上也差不多,洛陽、邯鄲、臨淄、宛城、昭城,這些都是昔年商業最為繁華的城池,相當富有,天下的商人就在這幾座城池之間來回打轉,就能賺取高額的財富,反而是關中有些偏遠,又因為昔年秦國過度的重農輕商,行商之人少了很多。

  雖然長安是大漢的都城,但實際上,洛陽至少在此時是更加富有的,因為大漢皇室對洛陽的重視程度不下於長安,作為周王朝將近八百年的首都,這裡同樣被認為有天子氣存在。

  洛陽由巨石和土塊建成,重重迭迭,城高牆厚,城外護城河又寬又深,伊洛之水灌注其中,在太陽的照耀之下,異常耀眼,這是整個山東的明珠之城。

  由於洛陽及周邊有規模龐大的武庫和糧倉,這裡是通往關中的要地,一旦叛軍控制了洛陽,然後從洛陽諸關隘向四處進擊,關中甚至就不戰而敗了。

  所以在大漢,這裡不封給任何的臣子,就連皇子都不行,而且守衛它的士卒也是極其精銳。

  河南郡守率領著河南郡及洛陽城的官員來拜見洛景,「下臣拜見君侯,君侯安康。」

  洛景沒動,敢戰士們翻身下馬,右手握在左側腰間的刀柄上,凜凜煞氣散發開來,他們向前行幾步,沉聲道:「尊駕,還請使郡兵皆解甲棄械。」

  河南郡守聞言臉色一變,有些慌張,沒想到竟然疏忽了這一點,連聲道:「君侯,下臣疏忽,還請恕罪。」

  說完便讓郡兵解甲退下,敢戰士這才緩緩退回,但還是將洛景保護在身後,時刻注意著周圍,仿佛有暗箭傷人,禁衛們則飛馬進城,接管數百米之內的所有防衛。

  洛景這才施施然道:「尊駕勿要怪罪吾,吾身負皇命,震懾魑魅魍魎,有天大的干係在身,實在是不容疏忽,若有得罪之處,還請尊駕體諒一二。」

  洛景的舉動的確是讓河南郡官員又驚又疑,實在是太過謹慎了,就好像有什麼人要暗殺他一般。

  若是一般人在他們面前這麼做,他們早就怒了,這是赤裸裸的不相信他們,甚至就算是其他的洛氏子,河南郡守也不準備忍。

  但是面對洛景,卻只能強自忍下去,洛文王之子,皇帝陛下最信任的近臣兼表弟,整個大漢關係最硬的二代就是眼前這位,就算是有了太子,沒登上皇位之前,恐怕也不如這位。

  想到這裡,河南郡守連忙道:「君侯身負大任,下臣知曉,怎麼敢於怪罪您呢?」

  洛景目光掃過河南郡群臣,大多數人都垂首束手,一動不動,看著很是聽話,但他知道這都是表象。

  大漢開國從劉邦開始已經數十年,天下承平已經數十年了,而承平之時,官吏的墮落速度是極快的。

  洛景敢保證,就眼前這數十名官員之中,殺一半絕對有遺漏的,這些人之中貪污的可能少,畢竟能當上這樣的高級官員,基本上都是大族出身。

  但是強占百姓田地的為家族張目的,或者參與罪行的,絕對有,因為他親眼見到洛新當年為此貶斥流放過多少人。

  洛新對吏治一向看的很重,更是曾經說過:「吏治,天下之根基,吏治敗壞,天縱之才,利國之策,終為害民之法,吏治肅然,循古之術,亦可大治。」

  天下的一切政策都在於人的實行,再好的政策和初衷,只要下面想著玩壞,那總是有辦法的,這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尤其是在大漢朝,洛新充分認識到,朝廷想要嚴密的控制地方執政,那是不現實的,必須要各地方在朝廷的大框架之下,針對各地的形勢制定屬於自己的政策。

  這就給了地方不小的權力,這種方法算是有利有弊,在洛新這種強人執政時,地方官員戰戰兢兢,當然不敢太過過分,但是一旦朝廷沒有能夠統籌大局的丞相,那地方就會放飛自我了。

  洛景想著這些,在敢戰士以及禁衛的簇擁之下進了洛陽城,河南郡的官員們緊隨其後。

  望著刀槍林立,甲冑森寒的禁衛,以及洛景那張有些稚嫩,卻嚴肅無比的面容,心中不由有些顫抖,不知道眼前這位侍中想要做什麼。

  進了洛陽城之後,洛景直奔洛氏在這裡的府邸。

  是的,洛氏在這裡一直都是有府邸的,從邦周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幾經修繕,在秦王朝毀滅,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將大量曾經屬於洛氏的東西都進行了歸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