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反撲

bookmark

  第992章 反撲

  天子是否真的有天命呢?

  洛氏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這是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以前的君王真的有天命,現在的君王沒有天命。

  但問出這個問題的人,要的不是這個答案。

  因為這本質上不是一個問題!

  而是宣告。

  正如那句經典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反問句是用來加強語氣的,而不是真的在問問題。

  王侯將相不是天生的貴種!

  天子也沒有天命!

  這便是問出這些問題的人,心中所想,對於天下幾乎所有人來說,這都是相當大逆不道的想法,即便那些最窮苦的百姓,也會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天子怎麼會沒有天命呢?

  對於如今的大唐天子是否真的有天命,洛氏又是最清楚的人。

  沒有。

  實際上素王從來都不關注人間的事,曾經唯一所關注的就是保護一下家族,以及對家族所做的事情給予支持。

  素王從來都沒有給任何一個君主賜下過天命。

  天子的天命,是洛氏在千百年的發展中,為了建立一個強大帝國,以及保持君王的神聖性,而構建出來的體系。

  但洛氏不是神仙,那個時候也沒想到,在千百年後,竟然會出現如今的格局,人本主義的發展,到了君王阻礙天下的程度。

  伴隨著蒸汽時代的來臨,最尖銳的一些人,已經提出了君王才是天下大害的理論。

  這些人中當然有洛氏的人,不僅僅是嫡系,洛氏還有大量的旁系。

  在火器逐漸普及之後,敢戰士迎來了他歷史使命的終結。

  現在基本上已經作為一部分儀仗隊存在,對於戰爭的作用已經不太大。

  洛氏有良好的教育,從洛氏中所分流出去的許多人,其中自然不乏非常優秀的人物。

  這些人接受了洛氏的教育,然後在現實中摸爬滾打之後,自然會意識到社會上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自然就會有許多理論提出,一直以來團結一致的洛氏內部進入新的爭鳴階段後,分出來許多支系。

  這些東西現在成為了保守派攻擊的利器。

  ……

  如今的帝國局勢,讓洛長青時時懷著不安,雖然現在天下總體來說平靜,但他卻知道,這只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在表面的平靜下,不知道隱藏著多少暗涌,他這一次改革得罪的人太多,不知道有多少人準備陰他。

  反對他的人這麼安靜,一定沒有憋著什麼好事,洛長青實際上也有些好奇,不知道反對自己的人,能有什麼辦法。

  小打小鬧是不可能讓他倒台的。

  除非讓天子感受到了極其大的威脅,那才有一些可能,但能夠讓天子感受到極大的威脅,洛長青甚至都想不出會是什麼事。

  近日朝廷的大事不少,其中最讓洛長青關注的就是有新興階層,希望可以出台一些專有的法令,比如讓洛氏錢行加大貸款額度,以及降低貸款利息。

  換句話說,這些以商業起家的新興階層,希望可以得到朝廷的扶持政策,讓他們能夠在和其中國家以及邊疆行省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這些中原的新興階層,用地域來遊說朝廷,說只有中原商人,才和朝廷一條心,其他的都是外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獨立,那裡到處都是緩則,有不軌的心思。

  另外一件更大的事,則是理藩院提出來的藩國改行省計劃。

  這個藩國改行省計劃,是一個長久的計劃。

  在先唐末年的時候,因為長久的分治,那個時候的帝國本地主義就有向民族主義抬頭的跡象,一旦真的形成民族主義,進而形成民族國家,那想要統一天下,就真的要一個個殺過去了。

  民族國家的動員力度以及戰鬥力,搭配上蒸汽時代的生產力,完全不是傳統封建國家所能夠比擬的。

  好在大唐趕在那之前,重新統一了整個亞洲,包括東歐也在帝國的範圍內,在帝國的疆域中,有行省,有內藩,有外藩。

  而後大唐又經過一百多年,蒸汽船,蒸汽火車等的發展,讓大唐的勢力範圍徹底深入歐洲,一路到達了大不列顛,所有的國家現在都是大唐的藩屬國,只不過藩屬的程度不一樣,帝國的掌控程度不一樣罷了。

  但宗主權,毋庸置疑在大唐手中。

  曾經的宋國變成了安南行省,燕國變成了嶺北行省,高原變成了雪域行省,齊國和衛國早就變成了蓬萊行省。

  這些行省的面積的確是大,但這也是沒辦法,畢竟大唐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統治整個世界,一級行政機構,只能面積變大。

  中原內部的行省,同樣很大,西域行省,嘉峪關以西,蔥嶺以東,高原以北,阿爾泰以南,全都是西域行省面積。

  河西行省,西邊占了西域的一塊地,東邊占了關中的一塊地,南邊占了雪域一塊地,北邊占了漠南一塊地,它的成立本就是因為政治和軍事因素。

  關中行省不必多說。

  河東、河北、河南三個行省,幾乎將淮河以北、陰山以南瓜分一空,東北有個遼東行省。

  南方的巴蜀行省,荊楚行省,江南行省、嶺南行省,只有四個。

  如果按照漢朝還沒有西域的疆域來看,當初漢朝有十三個刺史部,但現在大唐只有九個行省。

  如果不是大唐天子生活在中原,擔心有危險的話,實際上中原很可能只有四五個行省。

  現在理藩院提出來的藩國改行省計劃,是認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曾經的楚國之地,已經滿足了行省規劃,可以在原先楚國的地盤上,建立天竺行省,或者一個符合當地百姓願望的名字。

  藩國改行省,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涉及的利益很大,畢竟一旦改成行省,那對於當地的統治者來說,即便依舊保留許多特權,但自由度肯定是不如先前藩國時期。

  現在稱呼為改制,在古代的時候,這玩意叫做削藩,只不過現在比較溫和,朝廷給予榮華富貴,當地的統治者,乖乖交權,不要把事情做的太過於難看,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以後還要在帝國中混。

  帝國這些人在中亞以及東歐進行這些事,大部分的藩國還是很識趣的,在那些地區,依據情況不同,朝廷設立了行省和自治行省,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自治行省權限大一些,在不違反天子根本詔令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決定一些事務,擁有比普通行省,更大的靈活度。

  在帝國內部,自治行省被稱為「內藩」,通常是給距離本土比較偏遠的地區準備的,省的他們一遍遍的來洛陽匯報。

  理藩院此次給朝廷提上來的報告中,對於天竺的安排,就是希望可能給天竺安排自治行省的資格,畢竟天竺那塊地,對於朝廷來說,即便是有火車,還是挺偏遠的。

  畢竟那座雪域高原,橫貫在中原和天竺之間,別說現在沒有修建隧道的技術,就算是真的有,也不可能把高原炸個窟窿。

  想要過去,就要從西域繞路走,改為自治行省再合適不過了。

  身為朝廷宰相,這件事自然報到了洛長青這裡,他見到自治行省的報告後,微微皺眉,對於將天竺改為行省,他是沒有意見的,雖然天竺很遠,但改為行省,是更好的做法。

  但改為自治行省他有些不滿意,天竺這麼重要的地方,既然要改,就註定會有壓力,那還不如一步到位,如果這次沒有一步到位,以後撤掉自治,徹底改為行省,那還要再經過一輪博弈,簡直是給自己找事。

  於是這封報告到了洛長青手中,只不過半日,就被打回了理藩院,洛長青自然不會將自己的意見寫在上面,他相信理藩院能理解到他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藩國改為行省很快就變成了朝廷的頭等大事,整個朝廷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甚至就連先前開釋賤籍都沒有多少人去關注了。

  無數人都在思考能夠從這件事中攫取多少利益,這可不是隨便說說,先前就說過,這本質上就是削藩,削藩當然是會有些人跌倒,又有些人會吃飽的。

  在幾乎所有人都關注這件事的時候。

  江南出事了。

  ……

  江南行省下的一個州府,抓了幾個商人和學子,說這些人陰謀作亂,對朝廷大政方針不滿,想要顛覆大唐,對聖上不敬。

  後來經過短暫調查,原來是抓錯了,人是上午抓的,中午就放了,甚至還能回去吃個午飯。

  這件事本來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畢竟官府抓錯人還能怎麼辦,又沒有動大刑,抓你去問話,誰敢說個不是。

  本來這件事這麼結束就算是沒有後續,但後來的發展就出乎了所有人預料。

  之前被抓的人,竟然真的造反了,他們手裡甚至有槍炮,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藏著的私兵,想著州府的衙門而來。

  造反首先奪取衙門,控制城池,千百年來都是如此,現在倒是沒有什麼區別。

  但造反剛剛開始,官府好像早就知道一樣,經過短暫的戰鬥之後,這場造反就像是鬧劇一樣的被平定了。

  這下所有人都有些懵。

  完全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突然造反,為什麼會突然平定,就像是在戲台上演了一場戲,現在戲結束了。

  普通人不了解,但是參與到這其中的人卻是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中的緣由,在死亡之後,基本上結束了,接下來所需要的就是衙門這便向朝廷匯報這件事了。

  實際上從進入蒸汽時代後,伴隨著通訊和交通的大大提升,大唐內部的造反已經沒有那麼多了,尤其是在中原內部,即便是還有一些,也都是發生在邊疆以及遠離本土的藩屬國中。

  楚國改行省,其中就有楚國中發生過幾起造反事件的緣故。

  相對於那些造反的規模,這一起實在是有些寒酸。

  但這依舊是非常不同的,因為這是極少數的由商人主導的造反。

  當這件事被報刊廣泛報告的時候,洛長青感受到了陰謀的味道。

  大唐的官方報刊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上的,至於私人報刊,在中原是沒有的,朝廷根本就不允許私人有報紙。

  他立刻就知道,這一定是有人,故意將這件事登在報紙上。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然後在造反的人之中搜尋出來的一些書籍,呈遞到了天子的御座之前,這些東西就是他們不得不造反的原因。

  當初官府抓他們,可不是抓錯了,就是為了讓他們成為驚弓之鳥,事實證明,非常的成功,在短暫的思考之後,他們選擇了造反。

  畢竟沒人比他們自己更清楚自己手裡擁有著什麼東西。

  這些東西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又有多少的離經叛道和震撼。

  這些東西一旦泄露出去,那絕對不可能落得了好。官府既然已經開始差這個東西,而且盯上了他們,那遲早都會再次找上門來,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直接先下手為強。

  江南有大量志同道合的人,如果能夠首倡義旗,說不定可以聯合江南、嶺南、安南三大行省,做下一番大事。

  就算是失敗了,就當是為偉大的事業獻身了。

  於是一群人就這樣落進了圈套之中,這是一個必進的圈套。

  果然不出設計這個圈套的人所料,當這些書籍出現在天子面前的時候,天子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他看著那些文字,就像是看到了洪水猛獸。

  洛長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了皇宮中。

  還好他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

  當站在天子面前的時候,洛長青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幅模樣的天子,喘著粗氣,眼睛通紅,好像要和什麼東西廝殺一樣。

  「陛下。」

  洛長青行禮。

  天子沒有說多餘的話,只是和洛長青說道:「洛王,你看一下吧,這是從江南那些逆党家中搜出來的書籍,朕沒有多餘的話說,你說說應該怎麼辦。」

  洛長青將書籍撿起讀起來,其實對於這本書裡面的東西,他已經知道了。

  面對如今的局面,洛長青也一直都在思索要做些什麼,這次他之所以會立於下風,就是因為在維護皇權這方面,他已經比不上其他貴族和官紳。

  對於其他的權貴來說,他們是發自內心的要維護皇權,但洛長青這裡,就不僅僅有皇權,對於天子而言,這樣的洛長青自然就落在了下風。

  但洛長青當然不是全無辦法,因為那些權貴選擇的,本質上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按照那些保守派的路子走下去,大唐的結局就是灰飛煙滅。

  大唐皇族的結局,也會隨著大唐徹底湮滅。

  但這些東西又要怎麼和天子說呢?

  洛長青看完這本書後,沉吟一下後說道:「陛下,這本書臣看完了,離經叛道,太大,太空,不切合實際,是一些人的空想罷了。」

  天子聞言輕舒了一口氣,洛長青的表態讓他放鬆了一些,「洛王,你說應該怎麼辦,有人和朕說,這些言論,在那些工廠比較多的地方,那些新興階層的人,很喜歡?」

  天子的聲音已經有些森寒了,洛長青卻從中聽到了一些破綻。

  他帶著一點疑問道:「陛下,難道您是想要關掉那些工廠,解散那些聚集在工廠中的人嗎?

  沒有了那些東西,帝國立刻就會崩潰。

  而且我們不發展這些東西,外面可不會不發展,現在技術日新月異,如果我們不僅不向前,還向後的話,很快朝廷所掌握的力量,就會比不上邊疆行省以及藩屬國,到了那個時候,陛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您是能猜到的。」

  天子聞言一下子有些無力,這就是先進必然戰勝落後的道理。

  即便是為了維持統治而不讓國內保持靜止不變,但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姬昭剛來到這裡的時候,那個單機遊戲的世界了。

  那個時候諸夏不動,外面的確是不動。

  但現在,大唐不動,外面只會笑死,然後快速發展,乃至於在未來翻身做主人,現在是藩屬國,未來怎麼就不能做宗主國呢?

  帝國朝廷也會失去鎮壓各行省的實力,尤其是邊疆行省,很可能就會脫離朝廷的管控。

  天子有些憤怒的說道:「難道就任由他們一步步壯大嗎?如果這些工廠,全部都由朕來掌管呢?以後不允許私人開設工廠,招攬僱工。」

  天子本來是說氣話,但說完卻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只要皇室掌管一切,那自然就沒有人能夠越過皇室,去獲取一些威脅皇室的力量了。

  洛長青敏銳的意識到這其中一定有些不好的東西,但此刻他說不出來,也不能說,略一沉吟後,洛長青沉聲道:「如果陛下下定了決心,那就只需要注意一點,別讓這些東西落到貴族的手中,收歸皇室,就是收歸皇室。」

  洛長青此行前來本來是為了趁著這個機會,給天子講一下現在帝國基層力量的變化,緩和皇室和新興階層的關係。

  給予新興階層中那些比較保守的人一部分權力,擴大帝國的統治階層。

  但沒想到最後卻變成了這幅樣子。

  他現在徹底的想明白了,這就是一次舊貴族對新興階層的反撲。

  雖然按照天子的做法,貴族從這次的事件中沒有撈取到好處,但貴族對新興階層的這次反撲卻非常的成功。

  洛長青開釋賤籍之後,準備各項政策,將百姓從土地上送進工廠,他的目標是在十年之內,讓帝國的鋼鐵等產值翻番,各項商品都要大幅度增長。

  朝廷所能夠直接控制的區域,要獲得決定性的力量。

  現在看來計劃要改變了,接下來就要看皇室控制下的商業力量,能不能承擔的起充實帝國的重任了。

  至於在這個時候勸說天子,即便是洛長青也不會做。

  實際上,現在他也正處於迷茫中,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

  他就像是舊世界的那個人,守護著大唐和洛氏,但新的世界卻好像已經不需要他了,甚至沒有他,或許更好。

  他是維新派,但是現在洛氏的年輕人中,已經出現了純粹的改革派。

  洛長青知道這些事,但他從來都不去干涉,他雖然是家主,但洛氏子都是自由的,他不可能去干涉他們的未來。

  他偶爾也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和其他洛氏子站在對立面,該怎麼辦。

  但仔細想想,又不可能,沒有洛氏子會站在自己對面,他們最多只會看著自己,注視。

  ……

  天子的意志就是一切,關於那本禁書,當然沒人會登上報紙,只是朝廷開始查這方面的書籍,所有行省都在查,當然,實際上就是中原,嶺北那些地方,都太遠了,天高皇帝遠,根本就管不到。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天子下令,以後不允許私人開辦工廠,現在的工廠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移交,朝廷會給予一定的補償。

  這道詔令不僅僅在中原實行,在帝國統治的所有行省,以及藩屬國中,都要實行。

  當然,不同行省以及藩屬國,可以根本情況不同,收繳不同的比例,但務必要「可靠」的人。

  皇室會派人前往接受,當地的貴族以及官府要進行協助,藩屬國的則直接移交給國王和大公。

  這道詔令的關鍵就在於「可靠」的人,這幾個字,所有人都知道,一定是有什麼事情促動了天子的神經,於是才有這道詔令的誕生。

  天子以及洛王不可能不知道,這道詔令將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尤其是在一些藩屬國和安南行省、嶺北行省,這樣的行省中,一定會有動亂產生。

  但天子還是這麼做了。

  這一定是對某一件事極度的不滿,沒有人會把這件大事和江南的一樁並不如何大的叛亂聯繫在一起。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中原有洛長青,這道詔令可以極快的執行下去,而且皇室的力量遠遠不是這些新興階層所能夠比的。

  所以這道詔令在中原的執行情況比較好,在一切王權本就強大的藩屬國中也執行的比較好,那些國王大公,比如波斯,羅馬,都借著這件事,收攏財富。

  但這道詔令在其他官府力量並不強的地方,就不是如此了,比如安南行省。

  即便是有中原的朝廷在背後撐腰,但安南行省的現實就是官府衰弱,在這裡當官的人,不可能是強大的新興階層的對手,他們甚至直接加入其中,勾結在一起。

  而那些不願意同流合污的,根本就在這個位置上坐不下去,在這種時代,有一萬種方法將那些官員搞下去。

  朝廷的詔令下來之後,表面上這些東西歸於官府,但實際上,還是他們自己管理,那些大商人,甚至借著這個機會,去兼併那些小商人的工廠,形成更大的工廠。

  在這個工業化的時代,安南可實在是一塊好地,實行工業的幾乎所有原材料,它基本上都有。

  中原的劇變讓許多人猝不及防,但商人嘛,既然在中原活不下去,那就直接跑路。

  而且還有很多人幫助他們跑路。

  這些人還是害的他們落到這幅田地的罪魁禍首,那就是舊貴族。

  人跑路,但工廠和各種材料設備都有許多帶不走,只能賣掉,而有能力接受這些的就是舊貴族。

  皇室雖然下令要收這些東西,但只要舊貴族提前買下來,那皇室也收不到。

  皇室也不可能原價買,甚至許多根本就是直接沒收,在這種情況下,舊貴族的出價就讓這些商人無法拒絕。

  雖然這樣依舊是損失慘重,但總比一無所有要好。

  在古代歷史上,直接一道詔令,讓無數商人破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次只不過是又一次而已。

  朝廷用明確的態度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廷不歡迎新興階層,至少在如今這個天下,不歡迎。

  這裡依舊是過去那個王朝。

  洛長青在執行的過程中,自然也見到了各種事,但他就當作沒看見,於他而言,腐朽的舊貴族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這些大商人同樣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凡是能做大的,基本上就是踩著累累屍骨起來的。

  這些人死就死了,破產就破產。

  只不過是狗咬狗罷了。

  他的全部精力都落在皇室在這次的行動中能得到多少,畢竟大部分的東西,最後都會由洛氏錢行掌管。

  沒錯。

  洛長青之所以會同意天子的詔令,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他要用皇室的產業,和洛氏的錢行結合起來,通過大力給皇室產業融資,快速的投入生產,擴大生產,然後迅速的增強朝廷的力量。

  他已經意識到了危險,大唐再次有分裂危機的危險。

  現在就是積累力量,來度過未來危機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大唐朝廷的實力越強越好。

  大唐絕對不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