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著陸

  第197章 著陸

  陸沉等人正在緊張地等待著消息——航天總局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同時,遠在火星上,那場延遲了二十多分鐘的救援行動還在繼續中。

  實際上,自從鄭燕拖著一條殘腿沖入救生艙之後,陸沉等人就再也沒有收到直接來自曙光七號的任何信號——被炸的四分五裂之後,曙光七號的數據編碼-轉發系統根本不可能正常工作。救生艙發出的微弱信號有很大一部分被發射到了空無一物的深空之中。只有一小部分無線電信號被曙光六號截取,隨後轉發到了地球上。

  從這些電波編碼中,陸沉等人勉強能夠判斷出鄭燕還活著。但這個「活著」僅限於電波發出前。地球上只知道,二十分鐘前鄭燕還活著。至於她現在情況到底如何,上帝也不知道。

  上帝住在天堂,雖然不知道天堂究竟在哪兒,想來也不會比地球更靠近火星。

  楊偉民的反應比陸沉和穆知然這種小年輕都要快,他馬上就要求還沒有完成第一次火星登陸行動的太空人們展開救援行動。按照AI計算,等地球上的指令到了火星表面,這些太空人們也應該能趕在救生艙軌道再入時出發。

  但他們能為曙光系列乘組做的也就這些了——火星太遠,地球實在是鞭長莫及。但對地球,陸沉等人卻有很多必須現在立刻馬上去做的事情。

  「如果導致曙光七號爆炸的原因就是量子釋能綜合症……那是不是意味著又發生了某種我們不知道的變化?」陸沉憂心忡忡,阮紅英的死亡令人震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她的死亡並不符合量子勢能綜合徵的一般規律。

  量子釋能綜合症一般不會發作的這麼突然,至少在過去觀察到的所有案例中,都應該首先出現長期的高燒不退,隨後才有劇烈能量釋放的現象發生。

  但阮紅英沒有發熱。

  每個太空人的太空衣里都有生命體徵監護設備,地球上能夠獲得的太空人生命體徵包括他們的心跳、血壓、氧飽和度以及體溫等數據。無論是幾天前的數據,還是爆炸前最後一小時的監控,阮紅英的體溫都是完全正常的。

  曙光八號爆炸前也檢測到了太空人的發熱,當時的醫療組給了那位太空人大劑量的退燒藥,那位太空人也「不負眾望」的連著高燒了足足四天。

  然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徹底摧毀了曙光八號的炸彈。

  說實話,量子釋能綜合症這個極端危險的疾病目前還能被「保密」下來,唯一的理由就是它擁有非常明顯的徵兆和非常緩慢的發病過程。至少四天以上的高熱和隨之而來的意識恍惚,讓普通人幾乎不可能忽視這樣的疾病發作。

  而這就足夠人群採取足夠的應對措施了——至少可以把傷亡控制在患者一人的水平上。

  但現在的情況卻有些出乎意料。阮紅英炸了,但是沒有發熱。

  沒有預兆的爆炸才是最嚇人的。

  無須其他導師指出,陸沉馬上就意識到了這個變化的嚴重性。在火星軌道上的太空人能夠毫無徵兆突然爆炸,那憑什麼地球上的不會?憑什麼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曙光八號乘員不會?

  一定有什麼因素導致了這個情況的變化,而這個因素毫無疑問將會是改變整個人類世界面對量子釋能綜合徵態度的致命一擊。

  陸沉和穆知然對視一眼,然後同時想到了一個可能——「退出輻射範圍了?」

  來自蟹狀星雲的電子潮是導致大崩潰和量子釋能綜合症誕生的基礎,而它的衰退則導致了大崩潰的發作,以及隨後的量子釋能綜合症的出現。現在的太陽系已經運行到了蟹狀星雲輻射影響範圍的最邊緣地帶。

  自從天關客星出現之後,人類就從來沒有個體離開過電子潮的輻射範圍。沒有人知道離開輻射區會帶來什麼後果,哪怕是最大膽的猜測也沒有。

  「從機制上來說,免疫介導的光子釋放是患者發熱原因的主要假說。而在這個假說下,持續發熱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電子潮影響中的緩慢失平衡過程。」楊偉民對陸沉提出的假說了如指掌,而風濕免疫科的專業背景則讓他對於這些假說的應用得心應手,「如果沒有持續的電子潮影響,這個失平衡過程很有可能被縮短許多。」

  「燃燒的過程被縮短許多就成了爆炸。」唐慶隆揉著自己的眉頭說道,「但這說不通啊……她沒有發作過大崩潰,她體內大部分的鋰原子外部電子都還是正常狀態。那氫原子能級跌落釋放出來的紫外線就不會被鋰原子外部電子捕捉……」

  「雖然紫外線不會被鋰原子的外部電子捕捉,但那些釋放的光子在傳播過程中是會有損耗的。在輻射區內,我們依靠電子潮補足損耗。但離開了輻射區後,這個損耗就會引發釋能。」穆知然分析道,「電子潮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比預計的更大,以至於稍有變化他們體內的氫原子就爆發性地釋放起了能量……」

  唐慶隆有些擔憂地看著穆知然,見多識廣的唐院士被自己學生的假設嚇著了:「那豈不是意味著現在在火星上的所有太空人都可能是不定時炸彈?」

  「唐老師,情況可能比那個更糟。」陸沉搖頭道,「地球大概還有半年時間就要進入到無輻射區了——四十億人口要是都變成炸彈,地球上恐怕只有單細胞生物還能活下來。」

  ——

  旋轉中解體的登陸艙,像是在空中忽然綻放的璀璨煙火。

  在正常人主導的設計中,登陸艙當然不存在主動解體的功能。曙光系列登陸艙和救生艙的設計雖然各有不同,但它們都遵循了一個共同規律——沒有自毀或者可能導致自毀的按鈕。

  飛船帶自毀按鈕這個設定主要還是方便了那些要展示角色大無畏自我犧牲精神的編劇。實際使用中,無論如何太空飛行器里也不會攜帶足夠炸毀自身的炸藥,並且還把引爆按鈕堂而皇之地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用最顯眼的紅色標註後又自欺欺人地用個脆弱且不堪一擊地塑料片隔開。

  曙光系列不帶自毀,但救生艙本身也能夠充當火星前進基地。

  它是帶拓展的。

  事實上,為了在確保火星任務時,體積較小的救生艙能夠起到備用前進基地的作用,設計人員專門在救生艙周圍設計出了許多可以活動拓展的部件。這些部件應當在落地後逐漸展開,從而為太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而這個機制,成為了鄭燕拯救自己生命的最後嘗試。

  利用自己的權限,命令AI強行解開了所有拓展機構鎖扣後,在登陸艙的瘋狂旋轉下,這些拓展機構連帶著其他的重要線路管路、甚至電源艙和氧氣罐一起飛了出去。離心力直接扯碎了連結機構,在火星上甩出了一朵巨大的煙花。

  質量發生巨大變化後,已經四面漏風的登陸艙終於發生了賈尼別科夫旋轉。旋轉的登陸艙猛然前後調轉,完成了扶正動作。

  鄭燕面前的顯示器早就失去了顯示,只有面前的操縱台還維持著緊急供電。她猛地扭動了一下面前的操縱杆,讓幾乎噴射乾淨的姿態發動機逆向旋轉減緩轉動,隨後在旋轉中直接拉開了降落傘的手動拉環。

  高速飛出的傘繩足有三百米長,等到傘繩完全放出,並且巨大的降落傘被充氣後完全張開時,救生艙距離地面的高度已經不足五百米了。

  更要命的是,降落傘的減速作用正在被快速削弱——高速旋轉的著陸艙就像是個巨大的紡墜,它迅速把降落傘繩擰成了一股。

  降落傘繩和救生艙的連結處原本應該有一個雙向滑動連接結構,從而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但也不知道是因為剛才的高速旋轉導致了結構變形,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雙向滑動的結構並沒有生效,原本張開後有足足六百平米的降落傘正在被迅速彎曲縮小。而救生艙的減速幅度也在快速變小。

  距離地面五十米,反衝發動機啟動。四面漏風的救生艙內,緩衝座椅強行啟動,把還在試圖控制降落速度的鄭燕一把扯回座位上方,然後整體以躺姿升起,準備應對衝擊。

  鄭燕躺在座椅上,深吸了一口頭盔內早已污濁不堪的空氣。

  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她只能把一切都交給命運,交給那個完全靠不住且帶著明確惡意的混蛋玩意。

  她抬頭看了看還在快速旋轉的天空,灰紅色下快速旋轉的斑塊映入眼帘。

  然後她在強烈的眩暈和不適中閉上了眼睛。

  ——

  一道煙柱沖天而起,大約半分鐘後,一陣輕微的聲音傳到了火星車的外殼上——然後就被車體的外殼徹底隔絕了。

  火星車裡的太空人們正處於一種微妙的沉默之中。無論是穿好了太空衣的渡邊真雄還是金宇哲,還是正在控制火星車向預測著陸地點全速行駛的瓦蓮京娜都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共識」。

  救生艙凌空爆炸解體,炸成了無數碎片。降落傘雖然打開,但很明顯沒有減速到人類的身體可以接受的地步。

  再加上飛起的煙塵,哪怕是再樂觀的人也不會認為鄭燕能活下來。她雖然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指令長,但這並不能讓她就突然獲得強大的、超人級別的堅韌身軀。

  人類在火星上能夠承受的衝擊要比地球上大很多,從嚴格數據上來說,大至少兩倍。但……就算考慮到這一點,鄭燕活下來的概率依舊太小。

  但三個人誰都不敢先說話。

  火星車沉默地向著墜落點全速駛去,駕駛艙里的三個人都維持著沉默——張嘴就只能實話實說,可誰都不願意率先提出「鄭燕沒救了,為了節約資源我們還是先回去吧」。

  但大家的態度都正在產生鬆動和變化。他們是太空人,是最不能心存僥倖的專業人士。在火星上放棄對指令長的搜救固然令人難以張嘴,但把寶貴且不可再生的資源浪費在註定沒有結果的搜救行動上同樣令人無法接受。

  「我們……」瓦蓮京娜最先忍不住了,她回頭朝著兩位穿好了太空衣的同事說道,「是不是應該……」

  她的建議還沒完全說出口,無線電里忽然傳來了一陣有些失真的聲音。

  這聲音顯然來自鄭燕,並且必然會被當做「登上火星第一人的發言」而被載入史冊。

  鄭燕是這麼說的。

  「操他媽的疼死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