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孝子

  「不錯,我們確實是想歸順唐主。但並非是因為怕死。」

  首先承認的人是王惲。

  史樟見是他,心頭一痛,像是受到了致命一擊。

  因史樟年少,突然承襲了家業,許多事都還不知如何處置,又不願讓兄弟們插手,故而極為依賴王惲,將許多權力都交給他。

  事實上,在祠堂祭史天澤那天,王惲便可以不把史槓回來之事告訴史樟。

  但一想也就明白了,很可能王惲當時還沒有起意叛元,是在史槓去找史棣、史杞兄弟的路上便捉到了史槓,結果反而被史槓說服。

  這便能解釋為何分明有人報信說見到史槓待去了史棣院子,卻根本找不到。

  所以史槓這兩天能藏身真定府。

  「叛徒。」史樟眼中似能冒出火來,又道:「你這個叛徒。」

  王惲坦誠應道:「二郎,我是被三郎一句話打動了,唐主再造華夏,而使海岳奠而如故,人民復而冠履……」

  「可笑!」

  史樟立即反駁道:「你們享著大元的俸祿時說的是『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轉眼又要衣冠復存了?小人,呵,你們一個一個,都是小人。」

  王惲直視著史樟,並不迴避這種質問,眼神還變得更加深沉起來。

  王鄂也是長長嘆息了一聲。

  論行徑,史樟罵他們是反覆小人,也沒錯。

  但沒有經歷過金國滅亡之際那種慘況的人,其實很難懂他們當年活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

  是讓教化胡虜使之行中國之法,還是奮起反抗不管結果是玉石俱焚或再造華夏,在當時並沒有太多選擇。

  哪怕到了前些年,李瑕已有崛起之勢,他們也沒有馬上歸附過去,一是見過了太多豪傑潦草收場,二是他們向蒙古灌輸忠君思想,自己卻先倒戈了,一切便都成了笑話。

  到了如今,則是局勢真的不一樣了。

  數十年間有鬥爭有妥協,有堅持有放棄,是小人,但不僅是小人二字可以形容的。

  「天下事,講究順勢而為。」王鄂道:「唐主已有統一華夏之勢,我們是君子也好,小人也罷,至少不該阻撓帝統之興復。」

  「誰是帝統,原來全憑伱們一張嘴嗎?」

  王惲道:「二郎,昨夜我與你說,元主有意讓燕王之子繼承大統。」

  史樟道:「不錯,你告訴我陛下並未放棄漢法,現在是你們先放棄了。」

  「但以二郎之聰慧,為何不想想,若燕王還在,如何能繞過他,而定其子為皇太孫?」

  史樟默然,神情淡淡的,似乎知道答案,又似乎不在意這個答案。

  王惲眼神黯淡了下來,嘆息道:「燕王病故了。」

  事實上,他也不知真金具體的死因,對此也有別的懷疑。

  但事已至此,就著元廷宮闈里這些事做猜想已經沒有意義了。

  「燕王已逝,我等承認,促元主行漢法之事,不濟了。」

  有一瞬間,史樟其實也是失望的。

  他的父親史天澤這一生,除了保全家族之外,最在乎的也是恢復漢法。

  至於他史樟,用詩詞書畫掩飾野心,但既見識過這華章典籍里的輝煌,又怎麼可能會希望中原就這樣被粗獷潦草地統治。

  盼望漢法,這並不是什麼高貴的情操,它就像是一個人對家鄉的思念。

  史樟搖了搖頭,把自己從失望的情緒中拉了出來,喝道:「別再給你們的背叛行徑找理由了,終日拿漢法說事。你們難道忘了我父親對你們的恩義不成?!」

  他迅速掃視了周圍的人群一眼,希望能藉助史天澤遺下的威望,讓他們都能聽從他的想法。

  然而,史槓已大聲喊道:「史家歸順大唐,這就是父親的遺願!」

  「放屁!史槓你這個不孝子,這等荒謬的言論也說得出口?!」

  史樟瞬間就被激怒了,指著史槓又是大罵不已,不斷強調正是史槓的投降才導致史天澤的戰敗身亡。

  「荒謬?那你知道父親的願望是什麼嗎?」史槓卻是抬手指著門外,道:「看到父親的碑文上寫的了嗎?當年蒙軍來犯,我史家保全鄉鄰,攜鄉人投降。之後繕城隍、立樓櫓、披荊棘、拾瓦礫、存恤困窮,『歲荒食艱捐甘攻苦與眾共之』,這才有了真定府城如今的繁盛。如今大唐聖主文成武德,一統天下在即,為保鄉鄰,不順勢而行,難道要帶著族人與真定百姓為異族陪葬嗎?你的所做所為,才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

  話到最後,他語調陡然一拔,氣勢已壓了史樟一頭。

  「到底什麼才是父親的願望?到底誰才是不孝子?!」

  史樟沒想到史槓還能這樣倒打一耙,被氣得七竅生煙,不知怎麼回答。

  王惲答道:「二郎啊,三郎話重了。但他所言不錯,保全史家、保全真定府,必是史公之心愿,史公的詩作你還記得嗎?『手中示現楊枝露,願洗干戈作太平』,這也是他出征之前留給你們的告誡,降了吧。」

  「你們要降自降!休污衊我父!」

  王鄂再次老淚縱橫,道:「白頭無地酬知己,痛為蒼生淚滿纓。老夫以詩祭史公,字字出自腹腑,且老夫相信,史公心念蒼生,絕不願真定再陷入戰火。」

  「好,好啊。」史樟道:「你們早就將這些寫在詩詞裡,戲耍我?呵,戲耍我。」

  他懶得再與這些人爭辯,退後了幾步,打算離開大堂去調兵把這些叛逆通通捉起來。

  然而,才回過頭便見有一支士卒已堵在了大堂外,卻是王惲暗中調撥了兵馬。

  「你們……」

  史樟終於絕望,道:「殺了我啊。」

  「絕不會殺二郎。」王惲道:「我等歸附唐主,為的便是使真定少流血。請二郎降了吧。」

  「是啊,二哥,你就降了吧。」史棣亦幫腔道。

  「二哥,降了吧。」

  「……」

  周遭全是這種聲音。

  史樟聽在耳中,漸漸感到天旋地轉。

  他仿佛覺得自己聽到了人群中有閻復的聲音。

  那是十餘年前在開封,因為遇到李瑕,他默許王蕘殺掉了他的好友閻復,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鼻間聞到的豬圈味越來越濃,讓他透不過氣來。

  終於,他白眼一翻,整個人暈厥過去。

  「嘭。」

  後腦勺嗑在地上,他腦子裡想的猶是「不能降李瑕,不要降李瑕」,但人已經暈了過去,一切已由不得他作主了。

  唯有耳畔還能聽到王惲的說話聲。

  「放心,二郎沒事,再開勸幾句吧。」

  輕飄飄的一句話,王惲便不再管史樟,繼續與眾人說起歸附新唐的事宜。

  「剛才說到哪了?哦,我曾經有幸見過大唐皇帝一面,那是在李璮叛亂之際,我奉命出使長安,請求休戰……」

  眾人都是聽著,甚至其中還有些人對叛元歸唐感到興奮。

  像史樟那般激烈反對者竟是不再有。

  這夜到最後,眾人達成一致,便連夜派快馬南下,先向張弘道表明了歸順之意。再等張弘道派人來商量如何舉事,共擊彰德、大名二府。

  ~~

  僅五日之後,一封奏報遞到了洛陽,擺在了李瑕案頭。

  李瑕正與張文靜在討論河北戰局,翻到這封情報,道:「史家降了。」

  張文靜聽了,稍稍訝異之後便微微一笑。

  「乍一聽還蠻詫異的,你說,換作我們初識那會,如何能想到有朝一日史家能降你?但仔細一想,史天澤諸子孱弱,只能做這般選擇。」

  「我們初識那會,我有想到要讓史家降我。」李瑕道:「當時我還給史天澤寫了信。」

  「那你怎從來不給我寫封信?」

  李瑕倒未想到她能忽然拐到這個話題,微微苦笑,道:「字丑。」

  「這倒是實話。」張文靜有些憧憬地看向窗外,低聲道:「快了,張家終於也能歸附了。」

  李瑕不免又想到當年剛在黃河戰場上剛擊敗史天澤之時。

  那時,他暗中聯絡了張弘正,本打算借那一役勸張家歸附,但最終未成。張弘正被張弘范識破了。

  之後招攬楊大淵,結果楊大淵死了,楊文安一心仕元;招攬太原郝家,結果郝天益被其弟郝天挺奪了權。

  反而這次招攬史家,看起來辦事不牢的史槓,竟真的做成了。

  史槓能力遠比張弘正、楊大淵、郝天益等人出色嗎?並沒有,論才華、能力,史樟遠高於史槓。

  局勢不同了。

  北地人心已開始倒向李瑕。

  且隨著史家,以及王鄂的投順,這種人心所向的趨勢或將越來越難以阻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