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縣北,濡水出御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徑御夷故城東,鎮北百四十里,北流,左則連淵水注之,水出故城東,西北流徑故城甫,又西北徑綠水池南,池水淵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東徑故城北,連結兩沼,謂之連淵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汗水人焉,水出東塢南,西北流徑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野,鎮東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濡水又北徑沙野西,又北徑箕安山東,屈而東北流,徑沙野北,東北流徑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濡水又東北流徑孤山南,東北流,呂泉水注之,水出呂泉塢西,東南流,屈而東,徑塢南東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合為一水,鎮東北四百里,東南注呂泉水。呂泉水又東徑孤山北,又東北,逆流水注之,水出東南,導泉西流,右屈而東北注,木林山水會之,水出山南,東注逆水,亂流東北注濡河。濡河又東,盤泉入焉,水自西北,東南流,注濡河。濡河又東南,水流回曲,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徑漁陽白檀縣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弧節白檀者也。又東南流,右與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也。東南流徑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要水又東南流,徑白檀縣而東南流,人於濡。濡水又東南,索頭水注之,水北出索頭川,南流徑廣陽僑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於濡。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力溪水,亦曰西藏水,東南流出溪,與幡泉水合。泉發州東十五里,東流九十里,東注西藏水。西藏水又西南流,東藏水注之,水出東溪,一口東藏水,西南流出谷,與中藏水合,水導中溪,南流出谷,南注東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水曰三藏水。東藏水又南,右入西藏水,亂流右會龍泉水,水出東山下,淵深不測,其水西南流,注於三藏水。三藏水又東南流,與龍芻水合,西出於龍芻之溪,東流入三藏水。又東南流徑武列溪,謂之武列水。東南歷石挺下,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牧守所經,命選練之士,彎張弧矢,無能屆其崇標者。其水東合流入濡。濡水又東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樂縣丁原山,南流徑其縣故城西,本三會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於其川也,流纖曲,溯涉者頻濟,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流注於濡。濡水又與高石水合,水東出安樂縣東山,西流歷三會城南,西入五渡卅,下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盧龍塞。塞道,自無終縣東出渡濡水,向林蘭陘,東至清陘。盧龍之險,峻坂索折,故有九緣之名矣。燕景昭元璽二年,遣將軍步渾治盧龍塞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記事功,其銘尚存。而庾杲之注《揚都賦》言,盧龍山在平岡城北,殊為盂浪,遠失事實。余按盧龍東越清陘,至凡城二百許里,自凡城東北出,趣平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黃龍則五百里,故陳壽《魏志》,田疇引軍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餘里徑白檀,歷平岡,登白狼,望柳城。平岡在盧龍東北遠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東南徑盧龍故城東,漢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頓所築也。濡水又南,黃洛水注之,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濡水又東南,洛水合焉,水出盧龍塞西,南流注濡水。濡水又屈而流,左得去潤水,又合敖水,二水並自盧龍西注濡水。濡水又東南流徑令支縣故城東,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遼西郡令支隸焉。《魏土地記》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徑孤竹城西,右合玄水。世謂之小濡水,非也。水出肥如縣東北玄溪,西南流徑其縣東,東屈南轉,西回徑肥如縣故城甫,俗又謂之肥如水。故城,肥子國。應劭曰: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於此,故曰肥如也。漢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國。西南流,右會盧水,水出縣東北沮溪,南流,謂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陽樂水,水出東北陽樂縣溪。《地理風俗記》曰:陽樂,故燕地,遼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土地記》曰: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其水又西南入於沮水,謂之陽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發冷溪,世謂之冷池。又南得溫泉水口,水出東北溫溪,自溪西南流,入於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與大沮水合,而為盧水也。桑欽《說盧子之書》言:晉既滅肥,遷其族於盧水。盧水有二渠,號小沮、大沮,合而入於玄水。又南與溫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於玄水。《地理志》曰:盧水南入玄。玄水又西南徑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東入濡,蓋自東面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城,故孤竹國也。《史記》曰:孤竹君之二於伯夷、叔齊,讓國於此,而餓死於首陽。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人謂己曰: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遼海漂吾棺槨,聞君仁善,願見藏覆。明日視之,水上有浮棺,吏嗤笑者皆無疾而死,於是改葬之。《晉書地道志》曰:遼西人見遼水有浮棺,欲破之,語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為?因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
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於海。
濡水自孤竹城東南徑西鄉北,瓠溝水注之,水出城東南,東流注濡水。
濡水又徑故城南,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徑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徑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瀆自雍奴縣承鮑丘水東出,謂之鹽關口。魏太祖征蹋頓,與泃口俱導也,世謂之新河矣。陳壽《魏志》云:以通海也。新河又東北絕庚水,又東北出,徑右北平,絕泃渠之水,又東北徑昌城縣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東分為二水,枝瀆東南入海。新河自枝渠東出合封大水,謂之交流口。水出新安平縣,西南流徑新安平縣故城西,《地理志》,遼西之屬縣也。又東南流,龍鮮水注之,水出縣西北,世謂之馬頭水,二源俱導,南合一川,東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龍鮮水東入封大水者也。亂流南會新河,南注於海。《地理志》曰:封大水於海陽縣南入海。新河又東出海陽縣與緩虛水會,水出新安平縣東北,世謂之大籠川,東南流徑令支城西,西南流與新河合,南流注於海。《地理志》曰:緩虛水與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東與素河會,謂之白水口,水出令支縣之藍山,南合新河,又東南入海。新河又東至九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東徑海陽縣故城南,漢高祖六年,封搖毋余為侯國。《魏土地記》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陽城者也。新河又東與清水會,水出海陽縣,東南流徑海陽城東,又南合新河,又南流十許里,西人九撾注海。新河東絕清水,又東,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東,左迤為北陽孤淀,淀水右絕新河,南注海。新河又東會於濡。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文穎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王莽之選武也。絫縣並屬臨渝,王莽更臨渝為馮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改曰揭石也。漢武帝亦嘗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則隱,及潮波退,不動不沒,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狀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韋昭亦指此以為碣石也。《三齊略記》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豎柱。始皇求與相見,神曰:我形丑,莫圖我形,當與帝相見。乃入海四十里,見海神,左右莫動手,工人潛以腳畫其狀。神怒曰:帝負約,速去。始皇轉馬還,前腳猶立,後腳隨崩,僅得登岸,畫者溺死於海,眾山之石皆傾注,今猶發發東趣,疑即是也。濡水於此南入海,而不徑海陽縣西也。蓋《經》誤證耳。又按《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視,援弓將射,引而未發,謂左右曰:見前乎?左右對曰:不見。公曰:寡人見長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馬前,豈有人若此乎?管仲對曰:臣聞豈山之神有偷兒,長尺人物具,霸王之君興,則豈山之神見。且走馬前,走,導也;袪衣,示前有水;右袪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贊水者,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濟,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今自孤竹南出,則巨海矣,而滄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贊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
【譯文】
濡水從塞外流來,往東南流過遼西郡令支縣北面,
濡水發源於御夷鎮東南,有兩個源頭在山的兩邊往西北並流,出山後合成一流。又往西北流經御夷老城以東、御夷鎮以北一百四十里,又往北流,向左流有連淵水注入。連淵水發源於老城以東,往西北流經老城南面,又往西北流經綠水池南。池水淵深不流。連淵水又往西,然後轉彎北流,又往東流經老城北面,把兩個池沼連結在一起,叫作連淵浦。又往東北注入難河。難河右岸有汗水注入。汗水發源於東塢以南,往西北流經沙野南面,北方人叫沙野。水在鎮東北二百三十里,往西北注入難河。濡、難二字讀音相近,是北狄語訛所致。濡水又往北流經沙野以西,又往北流經箕安山以東,折向東北,流經沙野北面,又往東北流經林山北麓。濡水北面有個水池,池水靜止不流。濡水又往東北流經孤山以南,往東北流,有呂泉水注入。呂泉水發源於呂泉塢西麓,往東南流,折向東邊流過山塢以南,往東北流,有三泉水注入。三泉水有三個源頭,依次匯合為一條水流,在御夷鎮東北四百里,往東南注入呂泉水。呂泉水又往東流經孤山北面,又往東北流,有逆流水注入。逆流水發源於東南方,水往西流,向右轉彎然後往東南流奔,與木林山水匯合。木林山水發源於山南,往東注入逆水,亂流往東北注入濡河。濡河又往東流,有盤泉注入。盤泉水來自西北方,往東南流,注入濡河。濡河又往東南流,河道迂曲迴環,稱為曲河,在御夷鎮東北三百里,東流出峽,進入安州境內,往東南流經漁陽郡白檀縣老城。《地理志》說:濡水發源於白檀縣北方的蠻族地區。漢景帝給李廣的詔書說:著令將軍率領大軍東進,在白檀縣歇息。濡水又往東南流,向右流與要水匯合。要水發源於塞外,三條河水併流,稱為大要水,往東南流經要陽縣老城東面,老城原是都尉治,王莽時改名為要術,要水又往東南流經白檀縣,往東南流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有索頭水注入。索頭水源出索頭川,往南流經廣陽僑郡西面,這個僑郡是魏時從右北平郡分出,郡治也就是今天安州的州治。索頭水又往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有武列水注入。武列水三源合流。西源的右邊是一條溪水,又稱西藏水,往東南流出溪,與蟠泉水匯合。蟠泉水發源於安州城以東十五里,東流九十里,注入西藏水。西藏水又往西南流,有東藏水注入,這條水出自東溪,又稱東藏水,往西南流出谷,與中藏水匯合。中藏水出自中溪,南流出谷,往南注入東藏水。因此把這三條溪流稱為三藏,匯合後就叫三藏水。東藏水又往南流,向右注入西藏水,亂流向左流匯入龍泉水。龍泉水發源於東山下,深不可測,往西南流,注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東南流,與龍色水匯合。龍當水出自西方的龍當溪,往東流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東南流經武列溪,稱為武列水,往東南流經石挺下。石挺高據於群山之上,孤峰直插雲霄,陡崖極其險峻,高達百餘切。州牧太守經過這裡時,常叫選拔出來的優秀的弓箭手張弓射箭,但沒有一個人射得到這樣的高度。水往東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有五渡水注入。五渡水發源於北方的安樂縣丁原山,往南流經該縣老城西面,就是原來的三會城孟五渡水往南注入五渡塘,這條水縈纖曲折,行人要接二連三地過渡,溪和塘都因此得名。水又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與高石水匯合。高石水發源於東方的安樂縣東山,往西流經三會城南面,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經盧龍塞。到這裡的道路是從無終縣向東通過來的,渡過濡水,經過林蘭隆,往東直達清隆。盧龍地勢峻險,陡坡七轉八彎,因此有九睜之名。燕景昭元璽二年(353),派遣將軍步渾修築盧龍塞道,他焚山劈石,拓寬山道,可容兩車並行,並在嶺上刻石,記述築路的工程,石碑至今還在。但庚呆之注《揚都賦》,卻說盧龍山在平岡城以北,實在太粗忽,與事實相去太遠了。我按:從盧龍往東越過清隆,到凡城約二百里;從凡城往東北走,去平岡老城約一百八十里,去向黃龍則有五百里。所以陳壽《魏志》說:田疇率軍取道盧龍塞,劈山填谷五百餘里,經白檀,過平岡,登上白狼山,直指柳城。平岡在盧龍東北很遠,而庚仲初卻說在南面,是不對的。濡水又往東南流經盧龍老城東面。老城是漢建安十二年(207)魏武帝出征蹋頓時所建。濡水又南流,有黃洛水注入。黃洛水發源於北面的盧龍山,往南流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與洛水匯合。洛水發源於盧龍塞,往西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轉彎繼續奔流,左邊接納了去潤水,又匯合了敖水,這兩條水都從盧龍往西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經令支縣老城東面,這就是王莽時的令氏亭。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分燕國的部分土地設置遼西郡,令支縣隸屬於該郡。《魏土地記》說:肥如城以西十里,有濡水,往南流經孤竹城以西,右邊流匯合了玄水,人們稱為小濡水,這不對。玄水源出肥如縣東北方的玄溪,往西南流經縣東,先轉向東邊,再轉向南邊,然後折回西邊,從肥如縣老城南面流過,民間只叫肥如水。老城原屬肥子國。應肋說:晉滅了肥,肥子投奔到燕國,燕王將他分封在這裡,所以叫肥如。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蔡寅,立為侯國。玄水往西南流,右邊匯合了盧水。盧水發源於肥如縣東北的沮溪,往南流,稱為大沮水;又往南流,左邊匯合了陽樂水。陽樂水發源於東北方的陽樂縣溪。《地理風俗記》說:陽樂原是燕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設遼西郡,郡治就在這裡。《魏土地記》說: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陽樂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沮水,匯流處叫陽口。沮水又往西南流,有小沮水注入。小沮水發源於冷溪,人們稱為冷池。又往南流,匯合了溫泉水,溫泉水出自東北方的溫溪,往西南流,注入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與大沮水匯合,稱為盧水。桑欽提到盧子的書中說:晉滅肥後,把那一族人遷到盧水一帶。盧水有兩條渠道,稱為小沮水和大沮水,二渠匯合注入玄水。盧水又往南流,與溫水匯合。溫水發源於肥如城以北,往西流,注入玄水。《地理志》說:盧水往南注入玄水。玄水又往西南流經孤竹城北面,往西注入濡水。因此《地理志》說:玄水東流注入濡水,是從東邊流來的。《地理志》說:令支有孤竹城,就是舊時的孤竹國。《史記》說: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為了辭讓王位,在首陽山餓死。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見有人對他說:我是孤竹君的兒子,伯夷的弟弟。我的棺榔在遼海漂浮,聽說您是個行善的人,希望您替我掩埋一下。第二天果然看到海上有浮棺,那些嗤笑他的小吏都無疾而死,於是就改地安葬。《晉書·地道記》說:遼西人看到遼本上有浮棺,想把它打開,卻聽到有聲音說,我是孤竹君,你為什麼要開我的棺榔呢?因此人們就為他立祠。祠在山上,城在山邊。肥如縣城南十二里,就是兩水匯合的地方。
又往東南流過海陽縣,往西南注人大海。
濡水從孤竹城東南流經西鄉北面,瓤溝水注入。抓溝水發源於孤竹城東南方,往東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從老城南面流過,分為兩條,七邊分支流出的,人們稱為小濡水,往東流經樂安亭北面,往東南注入大海。濡水往東南流經樂安亭南面,往東與新河道匯合。舊河道在雍奴縣承接鮑丘水,往東流出,稱為鹽關口。魏太祖征伐蹋頓時,同時疏導了詢口,所開的渠道,人們稱為新河。陳壽《魏志》說:開新河通大海。新河又往東北穿過庚水,又往東北流出,經右北平穿過詢渠水,又往東北流經昌城縣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時的淑武。新河又往東流,分為兩條,支流往東南注入大海。新河從支渠口往東流,匯合了封大水,匯流處叫交流口。水道從新安平縣出來,往西南流經新安平縣老城西面,按《地理志》,這是遼西郡的屬縣。又往東南流,有龍鮮水注入。龍鮮水發源於新安平縣的西北方,人們稱為馬頭水。馬頭水有兩個源頭,往南流匯合為一座,往東注入封大水。《地理志》說:龍鮮水往東注入封大水。亂流往南匯入新河,往南注入大海。《地理志》說:封大水從海陽縣南面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流出海陽縣,與緩虛水匯合,緩虛水發源於新安平縣東北方,世人稱為大籠川,往東南流經令支城以西,往西南流,與新河匯合,南流注入大海。《地理志》說:緩虛水與封大水都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東流,與素河匯合,匯流處稱為白水口。素河發源於令支,縣的藍山,南流匯入新河,又往東南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流到九褪口,分支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流經海陽縣老城南面。漢高祖六年(前201),把該縣封給搖母余,立為侯國。《魏土地記》說:令支城以南六十里有海陽城。新河又東流,與清水匯合。清水發源於海陽縣,往東南流經海陽城東面,又南流與新河匯合,又南流了十里左右,往西流入九褪,注入大海。新河東流穿過清水,又東流,木究水流出,南流注入大海。新河又東流,從左邊曲折流出,成為北陽孤淀,淀水向右穿過新河,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東流,與濡水匯合。濡水又往東南流到案縣竭石山。文穎說:竭石在遼西紊縣,王莽時稱為選武。素縣隸屬於臨渝,王莽時把臨渝改為馮德。《地理志》說:大竭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時改名為揭石。漢武帝也曾登山觀望大海,並在這裡刻石題字。如今海濱有一座岩石,樣子很像雨道,長數十里,在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常常露出水面,立在大海之中,潮水大漲時就淹沒,退潮時,不動不沒,不知深淺,世人稱為天橋柱。石柱的樣子仿佛是人所建造,但實際上卻不是人力造成的,韋昭也認為這就是竭石。《三齊略記》說:秦始皇在海中建造石橋,海神替他豎起石柱。秦始皇請求海神出來相見。海神說:我生得醜陋,不要把我的樣子畫下來,才可以和您相見。於是秦始皇入海四十里,見到了海神,隨從沒有人動手,但有個畫工卻偷偷用腳來畫海神的長相。海神發怒道:您不守約,趕快給我走!秦始皇掉轉馬頭回岸,前腳還站著,後腳地就崩了,僥倖脫身登岸,『畫工就被淹死在海里,周圍群山的岩石都瀉入海里,至今還向東陡斜,可能就是這地方。濡水從這裡南流入海,並不經過海陽縣以西。《水經》是搞錯了。又據《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前666),出征孤竹,離卑耳溪還有十里,突然停了下來,吃驚地瞪著兩眼,拉弓準備射箭了,但又沒有射出,對隨從們說:看到前面那東西嗎?隨從們回答說:沒看到。齊桓公說:我看到那東西,只有一尺長,但卻完全是人的樣子,戴著帽,右邊袒開衣襟,走在馬前,哪有像這種樣子的人!管仲回答說:我聽說豈山有個山神叫偷兒,只有一尺長,形狀像人。稱霸天下的國君興起時,豈山之神就會顯現。而且他走在馬前,就是引路;袒開衣襟,就是告訴前面有水;右邊袒開,就是告訴你從右面渡水。到了卑耳溪,過水的嚮導從左邊過水,水深與帽相平,從右面過水,水深只到膝蓋。軍隊就全都過河了。齊桓公拱手說:仲父,您真是無所不曉啊!失敬得很,我是早該受罰的了。如今從孤竹往南,就是大海了,在滄茫的大海之中,辨認得出的山多得很,但涉水嚮導領渡的那條卑耳溪卻不知又在哪裡。早在漢朝時,大海的波浪就吞沒了大片的陸地,想來也同碣石一起沉沒在大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