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東南過蓼亭,又東過章鄉南。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里,新城沶鄉縣界。雖群峰競舉,而荊山獨秀。漳水東南流,又屈西南,逕編縣南,縣舊城之東北百四十里也。西南高陽城,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歷臨沮縣之漳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
漳水又南逕當陽縣,又南逕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洲是也。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於漳水。
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沮。《地理志》曰:《禹貢》南條荊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楊水,注於沔。非也。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餘里而右會沮水也。
【譯文】
漳水發源於臨沮縣東邊的荊山,往東南流過蓼亭,又往東流過章鄉南邊。荊山在景山東邊百餘里新城郡泳鄉縣邊界上。雖然群峰競相高舉,但荊山卻獨出眾峰之上。漳水往東南流,又折向西南,流經編縣城南,城在舊縣城東北一百四十里。西南有高陽城,後來把治所遷移到許茂舊城,城南瀕臨漳水。漳水又往南流經臨沮縣章鄉南邊。從前關羽為保麥城,詐降而逃,潘璋就在這裡殺了他。
漳水又往南流經當陽縣,又往南流經麥城東邊。王仲宣在東南角登樓,面對漳水作賦,寫道:傍著澄清的漳水水口,憑依彎曲的沮水長洲。漳水繼續往南流,匯合了詭水。《山海經》說:詭水發源於東北的宜諸之山,南流注入漳水。
又往南流到枝江縣北邊的烏扶邑,注人沮水。《地理志》說:按《禹貢》,南條荊山在臨沮縣東北,漳水就發源在這裡,往東到江陵,流進陽水,注入河水。這不對虧現在漳水在當陽縣東南百餘里處,在右邊匯合入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