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卷三十二決水

  【原文】

  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別山。俗名之為檀公峴,蓋大別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矣。

  北過其縣東,縣故吳也。《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

  備而還,是也。《晉書·地道記》云:在安豐縣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決水出雩婁。

  又北過安豐縣東。決水自雩婁縣北,逕雞備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吳敗諸侯之師於雞父者也。安豐縣故城,今邊城郡治也。王莽之美豐也。世祖建武八年,封大將軍、涼州牧竇融為侯國,晉立安豐郡。決水自縣西北流,逕蓼縣故城東,又逕其北,漢高帝六年,封孔藂為侯國也。世謂之史水。決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即淮水也。許慎曰:出雩婁縣。俗謂之澮水。褚先生所謂神龜出於江、灌之間,嘉林之中,蓋謂此水也。灌水東北逕蓼縣故城西,而北注決水,故《地理志》曰:決水北至蓼入准,灌水亦至蓼入決。《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滅舒蓼。臧文仲聞之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逮,民之無援,哀哉!決水又北,右會陽泉水,水受氵夫水,東北流逕陽泉縣故城東,故陽泉鄉也。漢獻帝中,封太尉黃琬為侯國。又西北流,左入決水,謂之陽泉口也。

  又北入於淮。俗謂之澮口。非也,斯決、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於淮津,舟車所屈,次於決水,訪其民宰,與古名全違。脈水尋經,方知決口。蓋灌、澮聲相倫,習俗害真耳。

  【譯文】

  決水發源於廬江郡零婁縣南方的大別山,大別山俗稱檀公峴,是大別山的異名。決水經大別山流出,在雩婁縣兜了一個大彎。往北流過縣東,雩婁縣古時是吳國地方。《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前547),楚子、秦人入侵吳國,到了雩婁,聽說吳已作好準備,就退了回去。《晉書·地道記》說:零婁在安豐縣西南,與安豐接境。所以《地理志》說:決水發源於零婁。

  又往北流過安豐縣東邊,決水從零婁縣往北流經雞備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吳在雞父打敗諸侯軍隊,指的就是雞備亭。安豐縣老城,現在是邊城郡的治所,就是王莽的美豐。世祖建武八年(32),把安豐封給大將軍涼州牧竇融,立為侯國;晉時設立安豐郡。決水從該縣往西北流,經過寥縣老城東邊,又流經老城北邊。漢高帝六年(前201),把寥縣封給孔蒙,立為侯國,人們稱為史水縣。決水又往西北流,匯合了灌水。灌水發源於廬江金蘭縣西北的東陵鄉大蘇山,也就是淮水。許慎說:灌水發源於零婁縣,俗稱澮水。褚先生所謂神龜出產於江、灌之間,嘉林之中,就是指這條水。灌水往東北流經寥縣老城西邊,然後北流注入決水。所以《地理志》說:決水北流,到寥縣注入淮水。灌水也是到寥縣注入決水的。《春秋》:宣公八年(601)冬,楚公子滅舒寥。減文仲聽到這個消息時說:對皋陶、庭堅不去祭祀,完全加以忽視,恩惠沒有施及於百姓,使他們無援無助,這多麼可悲呀!決水又往北流,在右邊匯合了陽泉水。陽泉水上流承接決水,往東北流經陽泉縣老城東邊。陽泉縣就是舊時的陽泉鄉,漢獻帝時,封給太尉黃碗,立為侯國。又往西北流,在左邊注入決水,匯流處叫陽泉口。

  又往北注人淮水。決水入淮處,俗稱繪口;這不對,這是決水、灌水的入口。從前我曾因公到過淮水,舟車到後,就在決水邊歇宿。我走訪老百姓和地方官,地名與古名全不一致;探究水脈,查考《水經》,才知道這是決口。只因灌、澮讀音相同,民間沿用慣了,反而把真名埋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