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請羅貫中寫倭國的歷史
「倭國人當中,有自己承認是徐福後人的嗎?」謝成問道。
「多著呢。」胡惟庸道,「徐福在倭國的地位非常高,很多地方都有他的神像。倭國的一些家族,直接宣稱自己就是徐福後人。」
「不過。宣稱徐福是他們祖先的人多,宣稱是三千童男童女後人的幾乎沒有。」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徐福在倭國一些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也曾當過小部落首領,很多地方甚至還流傳著,他是倭國的第一任神武皇帝的傳說。」朱棣道,「世人都願意承認有個了不起的祖宗,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祖輩是籍籍無名的童男童女。」
「倭國的羽田、朝倉、木多、波多這幾個姓氏,都對外宣稱自己是徐福後人。」胡惟庸道,「既然有家族承認那就好辦了,我們可以先讓這兩撥人形成割裂,從內部瓦解他們。」
「既然要籠絡這一批倭國人,就要給他們錢糧。」謝成感嘆道,「這些錢糧也是一大筆支出,征戰果然是很耗費國力的事情。」
「不用我們自己出。」朱棣道,「本王的老師,早就教會了我們怎麼打土豪、分田地。把倭國那些藩主的財富掠奪了然後分給他們就行,這叫做就地取材。」
「好主意」謝成由衷的道,「末將覺得那位先生的好多計策,都比我們這些普通人高明好幾個層次。」
「等我們到達福岡站穩跟腳之後,就立刻對倭國展開一波宣傳攻勢。」朱棣道,「比如說到處貼宣傳標語,發行親和大明的書籍,小冊子等等。」
「這些方法都是那位先生教殿下的?」胡惟庸道,語氣中有些嫉妒的味道。
「不錯。」朱棣道,「等我們在福岡站穩腳跟之後,就把住在高麗的儒生馬君則調過來。讓他撰寫一些關於倭國彌生時代歷史的冊子,然後大量刊印,並分發給倭國百姓。」
「這些冊子,要著重描寫徐福東渡倭國之後的那段歷史。並且給三千童男童女都配上姓名,籍貫,再配上一段迴腸盪氣的征戰歷史。」
「三千童男童女擁有比當地原始人更先進的文化、學識,他們離開徐福之後,便遷徙到倭國各個島嶼,繁衍生息並留下他們各自的後人。」
「這樣就可以讓所有倭國姓氏,都找到自己對應的先祖。」
「其中不少宗族還發生了戰爭,這段歷史,就叫做彌生時代的戰國。」
「讓馬君則給他們編寫出一段歷史出來?」謝成震驚。
「不錯,憑空編寫。就像當年曹操用矯詔一樣。」朱棣道,「不過也不一定完全是憑空捏造,畢竟彌生時代那段歷史到底怎麼樣,誰也不清楚。」
「燕王殿下。」胡惟庸提議道,「儒生馬君則不擅長寫這樣的小說,要說我大明最擅長寫歷史小說的,還得是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大學士羅貫中。」
「他之前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就在民間廣為流傳。」
「他倒是一個很好的人選。」朱棣道,「不過他遠在應天府,恐怕沒那麼快寫出來,而我們馬上就要用。」
「殿下,征服倭國,並非短時間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做好長時間征戰的準備。」胡惟庸道,「我們可以用傳遞緊急軍情的方式,八百里加急把奏摺遞送到皇上手中,讓皇上下旨讓羅貫中寫。」
「嗯。」朱棣點頭,「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
「有了這段羅先生寫的『彌生戰國』歷史之後,就可以讓倭國現在的一些姓氏,都能從三千童男童女中,找到他們對應的祖先。」
「讓他們認識道自己的先祖,就是徐福帶去的童男童女。」
「倭國目前還沒有像羅貫中這樣的人才,所以等他寫出『歷史』之後,倭國人沒有能力反駁。」
「對於一些勢力較大的藩主,就給他們編一個厲害一點的祖宗出來。對於那些勢力較小,人數較少的姓氏,就給他們編造一個,不怎麼重要的角色當祖宗。」
「此外我們還得推舉一個話事人出來,這個人要從羽田、朝倉、木多、波多這四個姓氏當中選。」胡惟庸道,「就說她是徐福的第十八代子孫,而且這個人最好是女的。」
「就像波斯明教,推舉出來的聖女出來一樣。」
「我們要為倭國,創造出一個『神』」
……
又經過半日的航行,明軍的戰船,已經抵達福岡海岸。
大戰又要開始了。
明軍的五萬精銳,大多數還在後面,倭國方面也是。
因為雙方的戰船都不夠用,一次搭載不了太多軍士。
倭國前來抵禦明軍的軍士是七萬精銳,除了在海上損失的一萬多之外,還剩餘六萬駐紮在福岡陸地。如今他們沒有了戰船,就只能『望洋興嘆。』
「返航回對馬島,回去從長計議。」朱棣道,「過幾日我們再打福岡。」
「為何?」胡惟庸道。
「倭國四面都是海,戰船絕不止四百艘那麼少,」朱棣道,「此前之所以只有四百艘,是因為其他藩主距離太遠,來不及調度過來。」
「此外他們的民船也不少,戰爭時期,足利義滿很可能會徵調民船作為戰船。」
「所以我們要占據對馬島,等他們來攻。對馬島是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他們必定會搶,我們就在島上以逸待勞,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圍點打援。」
「就怕他們知道我們的炮火威力之後,沒那個膽量。」謝成道。
「不管他們敢不敢來打,占據對馬島都對我們有利。」朱棣道,「福岡上面的六萬倭國精銳,來自有馬,弓月,高橋三個『諸國』,如今他們的藩主全部葬身海上。他們已經是群龍無首,那些精銳必定會發生內亂,家族內部會發生爭奪藩主的戰鬥。」
「此外,他們是離開他們的藩地,遠道而來增援有馬弘義的。每天的軍糧消耗很大,他們在福岡呆不了多長時間。」
「倭國是諸藩主各霸一方,不像我們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勢力多利益衝突就越多。當利益衝突太大的時候,倭國的將軍足利義滿就掌控不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