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太急了

  第247章 太急了

  「明允!」

  李安隨著蘇軾父子三人進了海家,剛繞過影壁,來到外院和中院的角門前,一個年約六旬的男子迎了出來。💎😂 ➅➈ร𝐇𝕦𝔁.𝕔𝓸м 😡😝

  男子身著暗灰色衣袍,臉龐方正,面色儒雅,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

  蘇洵拱手道:「見過海學士。」

  身後的蘇軾蘇轍連忙跟著見禮,李安也跟著行了一禮。

  海文仁對蘇家父子已經十分熟悉了,笑著點頭回應了一下,目光停在了李安身上。

  「這位應該就是說出警世四言的李安李子謙吧?」

  「末進學生李安,見過海學士。」李安躬身道。

  「子瞻沒少在老夫面前誇過你,你縣試的文章老夫也看了,其中的興農九策讓老夫都受益良多。」海文仁讚賞道。

  「都是子瞻謬讚,在下不過一個童生,當不得海學士如此誇讚。」李安謙虛道。

  「謙遜是好事,但是年輕人也要有捨我其誰的氣勢。子瞻性子老夫了解,雖然看似平易近人,實則傲著呢,他可從沒在老夫面前誇過同齡人,更別說你還比他小了。」海文仁笑道。

  李安:「……」

  這話他真不知道該怎麼接,不過海文仁沒有繼續說什麼,而是笑著把幾日請了進去。

  進了中院,來到客廳,等丫鬟送上茶水退下,海文仁看向蘇洵笑道:「明允,我還以為你會一直躲著我呢。」

  「海學士,我…」蘇洵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李安一怔,看樣子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啊。

  海文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我能理解。」

  「多謝海學士。」

  蘇洵聞言感動的同時,心裡更加感覺愧疚。

  事實上,雖然海文仁對蘇家父子三人都很欣賞,但是要說更欣賞的還是蘇洵。

  海文仁不僅是因為喜歡蘇洵的文章而欣賞他,更欣賞的是他的毅力和心智。

  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蘇洵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了。

  蘇洵家境不錯,從小讀書,然而沒讀多久,就放棄了。

  成家後蘇軾也沒有收斂性子,四處遊山玩水。

  《三字經》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說的就是蘇洵。

  但是實際上,蘇洵在母親去世後,就已經開始發憤讀書了。

  不過那時候他仗著自己聰明,看看與他同輩的人,都不見得比自己高明,認為讀書沒什麼難得。

  直到第一次參加科舉落榜,才真正大徹大悟,把自己這些年賣弄文采的詩詞文章全部燒毀,翻出四書五經,從頭開始學習。

  那時候他正好二十七歲。

  蘇洵雖然幾年前參加會試再次落榜,但是海文仁並不覺得他文采比兩個兒子差。

  甚至因為大徹大悟的原因,性子十分沉穩,這一點是蘇軾蘇轍不具備的。

  海文仁多次向官家舉薦蘇洵,官家也看過蘇洵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

  但是大宋官員要麼是科舉入仕,要麼是蔭封。

  蘇洵落榜,又沒有蔭封資格,即便官家對他欣賞,也不能直接給他封官。

  為此官家特意準備了一場舍人院試,召蘇洵參加考試,想以此讓蘇洵入仕。

  然而蘇洵卻託病拒絕參加。

  蘇洵之所以不願意參加,是因為心裡有傲氣,在他看來這種方式入仕,和走後門沒有什麼區別。

  他從小嚴厲要求兩個兒子,若是通過這種方式入仕,兩個兒子又怎麼看他?

  →

  恰好沒多久,妻子病逝的消息傳來,蘇洵就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汴京。

  這件事蘇洵並不後悔,他唯一覺得對不起的就是海文仁了。

  海文仁為他忙前忙後,沒有私心,他卻辜負了海文仁的一番苦心。

  即便妻子喪期結束,來到汴京,他也一直沒有來見過海文仁。

  這次要不是海文仁舉薦他兩個兒子參加制科,他不得不上門感謝,依舊還是會躲著他。

  海文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也別覺得愧疚,這件事是我沒有考慮周全。」

  海文仁只是覺得蘇洵有才,不想埋沒人才,才多次向官家舉薦。

  蘇洵拒絕參加舍人院考試,他知道後也有些氣憤。

  不過後來他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

  換成是他,也不願意通過這樣的方式入仕。

  海文仁側頭看向坐在末位的李安,微笑道:「你的那個興農九策和范大相公當初實行的新政倒是有一些地方不謀而合。」

  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李安還是知道一些的。

  其中就有均公田、厚農桑,不過具體的他就不清楚了。

  當初答卷的時候,他為了顯的有些新穎,又不會被人視為支持改革,只是在大宋目前原有的一些農業規定上做了些許補充。

  沒想到竟然和范仲淹當初推行的新政有些相符的地方。

  李安不覺得海文仁提這個只是為了誇讚他,於是順著海文仁的話說道:「在下確實借鑑了一些范文正公的想法。」

  海文仁點了點頭,道:「這麼說你對范大相公的新政很認同了?」

  李安聞言一時間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倒不擔心海文仁故意試探他。

  說白了,自己就是一個小人物而已,以海文仁的身份地位,完全不需要這麼麻煩。

  海文仁這麼問,顯然是想通過這個來考校他。

  雖說昨天他想過,覺得海文仁不太可能用新政來考校他,不過海文仁既然出題了,他自然不能不答。

  然而這個問題很不好答,海文仁無疑是支持新政的。

  但是若他一味的誇讚新政,毫無新意不說,也難以打動海文仁。

  海文仁見李安沉思,沒有催促,就這麼微笑的看著他。

  蘇家父子三人,也沒有出聲,安靜的等著李安回答。

  李安沉思許久,開口道:「大宋積弊已久,新政的目的就是為了革除積弊。若是把大宋比喻成一個人,積弊就是病,而新政則是藥。若只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新政這個藥,用來治大宋的病是沒有問題的。」

  海文仁眼中露出一絲失望,新政失敗後,他們這些支持新政的人,都仔細思考過新政為什麼會失敗。

  這麼多年,海文仁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

  他原本想著新政實行的過於急促,是不是新政本身存在什麼問題。

  然而仔細研究過後,發現新政本身並沒有絲毫問題。

  若是能夠徹底實行,確實能解決大宋的積弊問題。

  海文仁也沒想過李安能夠說出什麼太過新穎的東西,但是李安說的這些基本人人都知道,顯然不能讓他滿意。

  「那麼新政為什麼會失敗呢?」海文仁問道。

  雖然對李安的回答並不滿意,但是海文仁還是想再給李安一個機會。

  李安沉默了一會,說道:「太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