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汴京來人

  第163章 汴京來人

  「娘,你咋知道那牛是爹買的?」李安追上母親小聲問道。♝☝ 69ѕ𝔥𝓤Ж.ςⓄⓜ 🐒🍟

  劉氏撇了撇嘴道:「你爹天天搗鼓著偷藏錢,我能不知道麼?不只是牛,他還偷偷在李家村買了幾十畝地,都是給你大伯他們的。也就是我看他沒出去整一些亂七八糟的,才沒說他。」

  「娘,伱就不生氣麼?」李安好奇道。

  他記得以前母親就沒少和大伯母吵,他回揚州後要回去看祖父,母親還罵大伯母來著。

  「你當你娘是那種小氣的人啊?我是煩你大伯母,但說到底都是以前窮給鬧的。再說了,你祖父祖母跟他們過,怎麼也得孝敬孝敬。咱們一家在城裡住著,天天吃喝不愁,你祖父大伯他們卻過著苦日子,這要是回到李家村,還不得被人戳著脊梁骨罵?」

  「再說了,你爹那人孝順的很,我是可以攔著他,那他心裡能痛快?憋久了,要麼跟我置氣,要麼把他身子憋壞了。咱家現在也不差這點錢,何必呢。」劉氏說道。

  李安聞言沖母親豎起了大拇指。

  劉氏沒有讀過書,見識也不高,但是思想卻非常豁達。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很傻,但是在封建社會,人們對宗族很是重視。

  就像盛家大房那樣,明知道王大娘子瞧不起他們是商人,但是每年該送錢的還是送錢。

  維護感情是一回事,盛紘當官,本身就能給盛家大房帶去好處。

  最起碼別人知道盛家有個盛紘在京城做官,就不敢隨意欺壓盛家大房。

  李南給祖父大伯他們送東西,既是盡了孝道,也能贏得一個好名聲。

  拋開這些不談,正如劉氏說的那樣,父親李南是個孝順的,她要是攔著,父親肯定送不成,但是那樣夫妻的情分就淡了。

  而且李南心裡不痛快,指不定會憋出病來。

  但是她剛剛那麼一說,明顯告訴李南,你乾的那些事我都知道,只是沒有說破罷了。

  這樣李南心裡對她十分感激,夫妻關係也會更好。

  相處之道是一門很深的學文,劉氏看的就很通透。

  「阿牛,你要記得,做人不能一味的爭強好勝,有時候爭贏了也是輸了。吃虧未必不是福。」劉氏說道。

  「娘,兒子記下了。」李安點頭道。

  ……

  李南有了劉氏的准許,當天就收拾東西回李家村去幫著秋收去了。

  一直忙活了七八天才回來,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劉氏沒少說他,不過還是做了許多好吃的給他補補。

  李安則是每天在家看看書練練字,每隔幾日楊濤就會前來找他,兩人互相探討閒聊,或者一起出去釣魚。

  進入十月,天氣也沒那麼熱了,只有中午那一會會熱點。

  直到十月中旬,汴京那邊的消息傳來了。

  官家對於揚州縣試舞弊之事十分重視,命劉學文為主,邕王世子趙統和兗王世子趙憲為副,前來揚州查縣試舞弊之事。

  李安聽了這個消息,愣了許久,好像有些明白官家的意思了。

  官家莫不是,利用此事來對兩位世子進行考驗?

  原劇中對邕王在儲君爭奪中勝出的原因,並沒有過多的提及。

  但是從盛家私塾的爭論中來看,邕王勝出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邕王年長,第二則是邕王子嗣多。

  對於這兩點李安之前就懷疑過,畢竟是過繼又不是親生兒子,好像和年長年幼並沒有什麼關係。

  至於邕王子嗣多的原因,也有些站不住腳。

  前文就說過,兗王世子已經成年了,若真因為子嗣單薄,才導致邕王呼聲更高,兗王又不傻,搞不好就會把他兒子關在家裡,一直造人。

  之前李安猜測是因為邕王更受文官擁護,所以最終勝出了。

  這次的事情又讓他萌生了另一種猜測。

  或許官家看的不止是邕王和兗王誰更賢,也在考察他們的兒子。

  說到底,不管是邕王還是兗王都不小了,他們的子嗣也都成年了,官家若是這麼做,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的官家算起來,應該就是仁宗皇帝了。

  這些年李安也了解了當今官家的一些事,雖說因為這個世界是知否世界,和正史是有些差別,但是差別並不大。

  當今官家和歷史上的仁宗皇帝的生平,非常相似。

  仁宗皇帝怎麼說呢,歷史上貶褒不一。

  他在位期間,西夏獨立,因此爆發了宋夏之戰。

  結果呢,不僅打輸了,還輸的很慘。

  遼國趁機大軍壓境,逼迫宋朝提高歲幣,還把送給改成了貢。

  原本給西夏的歲幣是仁宗皇帝他爹在澶淵之盟時答應下來的。

  當時是宋朝打贏了,雖說打贏了還給別人送錢糧,有些奇葩,但是那是仁宗皇帝老爹乾的,人都已經死了,就先不多做評價了。

  當時是送,但是宋夏之戰輸了後,大宋損兵折將不說,還元氣大傷。

  遼國大軍壓境,送就變成了貢。

  只有下國才會對上國上貢,可謂十分屈辱。

  但是這並不難怪仁宗皇帝,大宋軍隊戰力弱,加上重文輕武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才打了敗仗。

  迫於當時局勢的壓力,才不得不向遼國妥協。

  可以說造成當時局面的原因,是歷史遺留問題,和當今官家的關係不大。

  後面官家能夠下定決心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可見其眼光和能力還是有的。

  而他貶褒不一的地方也是因為變法。

  因為他沒堅持下去,向守舊派妥協了。

  對於這一點後世爭論很大,有人認為他太過軟弱了。

  也有人覺得,當時新政過於倉促,弊端很多,失敗是正常的。

  不管後世的評判如何,通過仁宗皇帝在位期間的各種舉措來了,能力眼光還是有的。

  若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選擇儲君,好像也很正常。

  不過這些都是李安的猜測,具體如何,李安也不確定。

  消息傳到揚州的時候,汴京那邊早已經出發了。

  消息傳開沒幾日,金師爺就找上們來,請李安明日下午申時前抵達揚州碼頭,隨揚州官員一起迎接欽差。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請李安為揚州官員美言幾句。

  若是真查出舞弊,揚州大小官員都有一定的連帶責任。

  沒有參與的或許不會被問罪,但是前途肯定會受到影響。

  李安滿口就答應了下來,反正到時候說沒說,也沒人敢去找劉學文去問。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