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論功行賞

  第403章 論功行賞

  耶律乙辛得知情況後,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在遼國第二場大雪落下,道路積了厚厚的學層之時,選擇了發兵偷襲。

  道路積雪,別說騎兵了,就是步兵也難以行走。

  加上耶律乙辛面對耶律重元一直防守,耶律重元自然沒有想到耶律乙辛會在這種時候偷襲。

  沒有絲毫防備,內部又有人背叛,輕易便被耶律乙辛偷襲成功。

  最後只帶了數萬騎兵,逃往了草原深處。

  耶律乙辛深知這是徹底消滅耶律重元的機會,自然不願意放過,帶兵窮追不捨。

  否則一但讓耶律重元緩過氣來,在草原上拉起一支兵馬來,在廣闊的草原之上肆虐,想要平定花費的代價就更大了。

  霸州城中軍大營內,英國公坐在火盆前,烤著火,手重重的敲擊著腿,臉上有著痛苦之色。

  英國公年輕之時,曾參加過宋夏之戰,後來在北方坐鎮多年。

  北方苦寒,年輕時候不覺得,年級大了後,每到冬天,一雙腿便又寒又疼。

  在汴京時候還好,如今在北方,天氣寒冷之時,十分難受。

  不過他從未在外人面前表露過,只有私底下才會露出痛苦之色。

  「報!」

  突然,大帳之外,響起一道通報聲。

  「進來!」

  英國公忍住疼痛,神色恢復如常,起身來到主位上坐下,沉聲道。

  帘子掀開,一個士卒走了進來,躬身道:「稟大帥,遼國傳來消息,三日前耶律乙辛率兵偷襲,耶律重元大敗,帶領數萬殘兵逃往草原,耶律乙辛正在帶兵追擊!」

  英國公聞言一驚,暗碼耶律重元蠢貨,沉吟了一會道:「擂鼓聚將!」

  「是!」

  報信的士卒行禮退下,不一會,帳外響起了擂鼓聲。

  軍中將領得知消息,紛紛趕來了大營。

  等人到齊後,英國公把情況說了一遍,道:「諸位,如今北方長城尚未修建完成,一旦遼國內亂平息,等遼國休養生息一點時間,必然會出兵干預。因此遼國內亂決不能現在分出勝負,本將準備出兵逼迫耶律乙辛退兵,給耶律重元爭取喘息的機會!」

  「英國公,此時天寒地凍,非出兵的好時機。而且此舉很容易引起戰爭,是不是上書請示陛下?」陳堯說道。

  『請示自然要請示的,可是北方大雪封路,請示所需時間太長,一旦拖下去,耶律乙辛追入草原深處,再出兵也來不及了。此舉只是為了逼迫遼國退兵,並不是真的要引發戰爭。

  遼國內亂許久,輕易遼國不會和大宋開戰的。」英國公說道。

  陳堯聞言急道:「可若是陛下不同意出兵,吾等卻出兵了,陛下怪罪下來該如何是好?」

  英國公的意思是請示照常請示,卻不能等朝廷旨意,而是先出兵。

  這和先斬後奏沒有任何區別,陳堯作為監軍,自然不想冒這個風險。

  雖然英國公說引起戰爭的可能不大,但是萬一呢?

  真要是引起和遼國的戰爭,最後又沒能打贏,或者北方尚未修建好的長城遭到了破壞,肯定需要人來背鍋。

  英國公可是皇后的父親,官家的老丈人,到時候他這個監軍豈不是成了背鍋的。

  比較實際權利中,監軍是要大於主將的,在兩人意見衝突的時候,監軍甚至可以直接接管兵權。

  「若是出任何事情,本將一力承擔。」英國公沉聲道。

  「英國公,我非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若只是出兵威脅,未必會起到效果,比較遼國有堅城可守,不如還是先請示陛下吧。」陳堯說道。

  英國公這麼說,他要是直接答應,弄得好像是他怕但責任一樣,

  雖然這是事實,但是陳堯也是要臉面的。

  『遼國數次抽調邊境兵馬,如今城池守軍已經不足了,一旦大宋出兵,遼國必定要派兵支援。

  而遼國雖然偷襲打敗了耶律重元,但混亂尚未平定,這種情況下,遼國只能撤回追擊的兵馬。若是遼國不撤兵,老夫便真攻下一座城池來,不信遼國不退兵。」英國公堅持道。

  陳堯見狀也不再勸了,反正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英國公也當著眾人的面承諾了出事他承擔,即便真出事,也怪不到他頭上來。

  其餘將領更不會阻止了,武將的作用,只有戰場之上才能體現。

  誰不想立功封爵,封妻蔭子。

  若是平常時候他們還有些怕,此時遼國邊境兵力空虛,還真沒什麼好怕的。

  英國公見眾人都不反對,當即下令調兵遣將,為了給遼國足夠的威脅,他直接調動了十萬兵馬大宋面對遼國的邊境五險可守,反之亦然。

  因為遼國占領漢人地盤太多了,此時遼國面對大宋的邊境附近,一樣也是平原。

  大宋能夠收到遼國那邊的情報,大宋調集十萬大軍,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遼國。

  事實上英國公也沒有隱藏的意思,故意把聲勢弄大,讓遼國得知消息。

  比較他的目的是逼迫遼國暫時放棄追擊耶律重元,給耶律重元喘息的機會。

  遼國邊境的守將得知消息後嚇壞了,一邊小心防備,一邊派人前往上京求援。

  耶律乙辛面對耶律重元的攻城,數次調動邊境兵馬,一來是不認為大宋敢主動進犯遼國,另一個原因也是逼不得已。

  但不管怎麼樣,遼國邊境兵力空虛這是不爭的事實。

  也就英國公沒有真想偷襲,否則突然發動偷襲,攻破遼國防線並不難。

  只是這麼做沒有任何意義,大宋若想趕遼國回草原,收復失地,就必須打持久戰,把北方的險關給奪回來。

  否則打下再多地盤,卻奪不回險關,一旦大宋退兵,遼國遲早能夠奪回去。

  面對邊境守將的求援,遼國蕭太后雖然明知道這是為了逼迫遼國退兵,但卻不敢賭。

  遼國經過近一年多的內亂,元氣大傷,內部很多城池如今都比較混亂,人心惶惶。

  要是真被大宋攻破了邊境,對遼國朝廷的威信打擊很大。

  蕭太后一遍調集兵馬趕往邊境支援,一邊派人給耶律乙辛傳信,讓他帶兵回來。

  邊境的消息趙興還未得知,他此時正忙著擬訂立功將士的賞賜。

  士卒的賞賜很簡單,無非就是賞賜點錢糧和田地。

  但是將士就不同了,升官進爵什麼的都要仔細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