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明蘭的愧疚
「殿下!」
三水的聲音,打斷了趙興的思緒。
「什麼事?」趙興問道。
「王大人從西北傳回了信件。」三水說著,雙手捧著一封信件上前。
趙興接過信件,打開看了起來。
顧廷燁他們去西北上任前,趙興讓顧廷燁給王韶給的回信。
信中說了一些西北的情況,和他的一些想法。
之前王韶給趙興來信,說想深入河湟之地探查河湟之地的情況,趙興沒有答應。
被趙興拒絕後,王韶又想了另一個辦法——和河湟之地的勢力通商。
河湟之地在夾縫之中,生存著吐蕃幾個部落,還有羌族,十分混亂。
想要派人進入,搜集情報非常難。
其實大宋和河湟之地一直有通商往來。
遼國西夏封鎖戰馬流入大宋,靈州城丟失,也斷了大宋從西域獲得戰馬的途徑。
大宋只能通過河湟之地,或者通過蜀地和高原那邊的吐蕃進行交易。
河湟各部缺少鹽鐵,大宋這邊對這方面管控的很嚴。
若是用鹽鐵私底下和河湟各部交易,必然能取得各部的信任,商隊也能在河湟之地暢通無阻,收集河湟之地的情報,也更加容易。
要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鹽鐵一直是官營,鹽還好說,鐵就比較麻煩了。
這件事只有趙興才有辦法。
趙興看完後,沉吟了起來。
一點鹽鐵罷了,倒是對大宋沒什麼影響。
河湟之地一團散沙,即便得到一定數量的鐵,反而會加劇各部相互爭鬥。
畢竟他們各部實力都太弱了,若是統一起來,才能有底氣面對西夏和大宋。
王韶信中隱約也透露著要想給河湟各部提供鐵,引河湟內亂的意思。
這樣對大宋出兵河湟也有很大的幫助。
趙興思索許久,還是答應了王韶的請求。
不過這件事得交給一個信任的人去辦才行。
如今北方天寒地凍,城池修繕只能暫停。算算時間,盛維和盛長松父子也該回來了。
…………
外面大雪紛飛,朝陽宮的寢宮內,卻十分溫暖。
趙興身穿單衣,靠在床頭,明蘭靠在趙興懷中,臉上紅潤未褪,小聲說著從李雲初哪裡打聽到的關於西夏的情報。
這段時間,明蘭和如蘭經常去找李雲初玩,閒聊的時候,明蘭裝作好奇,向李雲初詢問西夏的情況。
李雲初沒有什麼心機,明蘭問什麼她說什麼。
每次問到信息,明蘭都會過來告訴趙興。
幾次下來,趙興倒是對西夏的局勢有了更深的了解。
「殿下。」明蘭仰頭看著趙興有些欲言又止。
「是覺得這樣有些對不起她?」趙興問道。
如蘭和明蘭去接觸李雲初是趙興吩咐的。
趙興對於如蘭的說辭是李雲初剛來大宋,人生地不熟,如蘭就住在旁邊,平常沒事可以多去找李雲初說說話。
對於明蘭他沒有隱瞞,直接告訴她,讓她想辦法從李雲初口中套一些關於西夏的情報。
明蘭一開始只是帶著目的去的,心裡也沒覺得有什麼負擔。
但是時間久了,李雲初又不對她設防,讓她有種負罪感。
每次來跟趙興講述她從李雲初那打聽到的消息,那種負罪感就更深了,趙興自然能夠差覺的到。
趙興聞言在她額頭上吻了一口,嘆氣道:「有沒有覺得孤利用女人,對孤有些失望?」
「奴婢沒有。」明蘭聞言一急,撐著身子看著趙興,說道:「奴婢雖然只是女子,卻也不愚昧。只是側妃她那麼相信奴婢,奴婢這麼做心裡有些不好受。」
明蘭因為激動,半個身子都露出了被外,春色撩人。
趙興強忍著衝動,幫她提了提被子蓋好,把她攬在懷裡,嘆了一口氣道:「兩國是世仇,雖說這些年一直保持和平,但是這種和平能保持多久?你也聽她說了,她那弟弟雖然年紀不大,卻很有抱負。
自西夏小皇帝掌權後勵精圖治,重用漢人,如今西夏內部欣欣向榮。
西夏國力增強,會願意一直偏安一偶麼?
孤是大宋太子,將來萬民的官家。邊疆動盪,會有無數將士戰死邊疆。孤也覺得這種手段不光彩,但是這樣能夠減少無數死傷。」
「奴婢都明白的,也沒有怪殿下的意思。」明蘭柔聲道:「奴婢就是覺著李側妃太可憐了。」
趙興對李雲初所做之事,明蘭並不知道。
她以為剛開始李雲初心情不好,是因為和親的緣故。
明蘭也讀過幾年書,什麼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吐蕃和親的故事她都聽過。
和那些人大書特書,稱讚有加不同,她覺得王昭君和文成公主都非常可憐。
李雲初也是和親來的大宋,等將來大宋和西夏交戰,李雲初該何等為難。
甚至李雲初知道,一些情報都是她泄露給大宋的,能接受的了麼?
「別想那麼多了,孤以後會好好待她的。」趙興說道。
「嗯。」明蘭點了點頭。
「你弟弟也不小了,如今進學沒有?」趙興轉移話題道。
因為他的蝴蝶效應,衛小娘比原劇中更早懷孕。
如今已經七八歲了。
「長林去年就進學了,上次奴婢回家,小娘說長林學習很認真,夫子對他稱讚有加。」提起弟弟,明蘭心情好了很多。
趙興看著明蘭笑容明媚,有些心猿意馬,手不老實的遊走了起來。
「殿下。」明蘭察覺到趙興的動作,臉色羞紅,欲拒還迎,嘴裡發出呢喃之聲。
…………
「拜見殿下!」王安石行禮道。
「免禮。」趙興擺了擺手,讓人給王安石賜了坐。
王安石謝恩後,坐了下來,說道:「殿下,各縣青苗法借貸出去的錢財數目,已經統計了出來。」
「你詳細說說。」趙興說道。
「各縣一共借貸出去十三萬五千餘兩,大多數都是用來添置農具和耕牛。如今租種官府田地的百姓,農具耕牛已經夠用了。來年只要不出現大的天災,這些百姓就能自給自足,不需要官府多費心了。」王安石說道。
「嗯。」趙興聞言笑道:「做的很好,各縣的錢財還夠用吧?」
「夠的,那些田畝交的的租子,都沒有用完。」王安石說道。
「那就好,剩下的你讓各縣統計出來,到時候上交國庫吧。」趙興想了想說道。
若是留在各縣,以那些官員的尿性,說不定就用各種藉口給用掉了。
交到國庫,雖說也不一定能用到實處,卻也能堵住一些人的口。
「是!」王安石應了一聲,說道:「殿下,臣覺得田稅很不合理。現下良田和劣田每畝所納之稅一樣,即便將來殿下實行攤丁入畝,如此納稅方式也不合理。」
「介甫有什麼話直說便是。」趙興說道。
「臣覺得應該將田地根據優劣劃分出不同的等級,良田多納稅,劣田少納,如此方顯公平。」王安石說道。
趙興聞言手指無意識的輕敲桌面,陷入了沉思。
他記得歷史上王安石變法好像就有這一條來著,具體的他也記不太清了。
百姓交納田稅,是按所擁有田畝的數量來的。
但是良田劣田所產糧的數量不同,按照每畝來納稅,確實有些不公。
而且地主豪強兼併的土地都是良田,那些劣等的,他們還看不上。
這樣做,看似是針對那些地主鄉紳,百姓不僅不會吃虧,還能得到便宜。
畢竟百姓所擁有的土地,大多都是次一等,或者是劣田。
按照王安石的辦法來,很多百姓都要少納稅。
即便有些百姓有一點良田,但綜合下來,所納之稅也不會增加。
但是趙興仔細思考後,搖了搖頭,說道:「介甫,你可曾考慮過田畝優劣如何定級?又如何能夠保證不會有人把優定劣,把劣定為優?而且田地優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個辦法看似很好,卻有個極大的弊端。
若是地主鄉紳聯合地方官員,把百姓的劣田定為良田,把地主鄉紳的良田定位劣田,那麼這個政策就成了害民之策了。
這種情況必然會發生的,而且還很難防範。
「介甫,很多時候很難有絕對的公平,只能做到相對的公平。若是一味的追求絕對的公平,反而會留下更多空子,反而不是好事。」趙興說道。
「殿下,只需要設定詳細的分級標準,不留下空子…」
「介甫!」
趙興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朝廷明明有律法,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犯罪?有人說百姓目不識丁,哪裡懂什麼律法。事實真是如此麼?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道理百姓總該懂吧?但是每年各地發生殺人的案件並不少。
任何事情,只要複雜了,不管制定的多完善,總有空子可鑽。反倒是簡單一點,所有田畝所納糧數量一致,就沒有空子可鑽了。
看似對普通百姓不公平,但若是被人鑽了空子,最終吃虧的還是百姓。你明白嗎?」
「臣明白了。」王安石說道。
趙興見王安石神色還有幾分不甘,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的那些變法政策孤都看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時候把簡單的事情便的複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