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你著什麼急?
壁畫之後,又是銅柱。
張廣昌拿著高度放大鏡,又用手電補了光,圍著銅柱細細打量。
除了看,時不時的還會敲一敲。
但不知為什麼,他看的越久,眉頭就皺的越緊。
什麼情況,東西不對?
何安邦揚了揚下巴,李定安微微搖頭,意思是讓他放心。
東西自然是對的,而且不要太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張廣昌轉了好幾圈,又摳了摳李定安之前剝開的那塊鏽皮。
琢磨了好一陣,他才抬起頭:「白銅?」
李定安點點頭:「灰銅!」
「產地?」
「雲南牟定。」
其他人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兩人打什麼啞謎。
張廣昌恍然大悟:「明白了!」
稍一頓,他又指指資料員:「記錄……器形:圓柱。用途:禮器。銘紋:星圖。鑄造工藝:翻范渾鑄。防鏽工藝:水冷褪火……重點:鎳銅合金……」
資料員快速記錄,其他人頻頻點頭:不愧是頂級專家,看的就是快……
咦,等等……
你說啥?
何安邦愣了愣:「張教授,你剛說什麼東西?」
「你幾歲,耳朵就不好使了?鎳銅合金……」
我是沒聽清楚嗎……我是不敢信:元朝哪來的銅鎳合金?
還這麼大一根?
何安邦眼睛都瞪圓了:「不是……我記得,這東西最早記錄於《明一統志》?而且就只有一句:寧番衛出白銅?」
「沒錯!」張廣昌點頭:「冶煉記錄更晚,記載於乾隆時期劉墉編纂《皇朝會典》……」
好傢夥?
項志清霎時一震,敲了敲銅柱,「李定安,這一根鑄造於什麼時期?」
「大致元成宗左右,最晚不晚於元仁宗!」
「那就是1294到1320年之間?」
「對!」
所有人都聽懂了:
乾隆繼位是什麼時候?
1736年。
等於這根柱子,把中國治煉鎳銅的歷史記錄提前了四百年……
手中的筆不由的一頓,資料員一臉錯愕。
王永謙猛的抬起頭。
馬獻明激靈的一下,撲向銅柱,手剛伸上去,就被項志清拍開:「邊上去……掉點渣伱都賠不起……」
成司長也愣了好一會:「李定安,你看準了沒有?」
「應該沒問題……」
「肯定沒問題!」
張光昌指指銅柱,「鏽太少,而且只有乾燥環境下與空氣長期氧化形成的釉鏽,卻沒有貼骨鏽和浮鏽,這明顯不符合常理。所以絕非只靠烤銅防鏽(冷卻褪火形成氧化銅保護層)就能達到的……
同時也說明:分子結構極其穩定……再看顏色,黃中顯綠,底色發灰,這是典型的淺鎳銅合金髮色特徵……」
就說放了好幾百年,這東西怎麼還這麼亮?
因為鎳銅合金最大的特點就是防鏽。
哈哈……大點、難鑄算什麼,這才是真正的奇蹟。
何安邦的兩隻眼睛直放光:「取樣了沒有?」
「取了!」
「試驗數據呢?」
李定安沒說話。
發現山洞當晚,他就被看了起來,連實驗室的門都進不去,做毛線的實驗?
「那你怎麼不講?」
「你都準備撤項了,還講什麼講……」
剛說到一半,迎上成司長的目光,李定安忙笑了笑:「材料組準備申報資料時,我讓他們做了重點備註……」
何安邦氣的想咬牙:你慫什麼慫,繼續懟呀?
成司長也想咬牙: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材料長什麼樣,總共有幾頁?
「還有什麼發現?」
「還未發掘,暫時沒什麼發現,只有幾點推斷!」
「講一講!」
「我推測,與同時期相比,這根銅柱的冶金技術要先進很多,原因在於溫度:錳銅的熔點在一千二左右,但只是熔點,實際冶煉時的爐溫需要更高,至少要達到一千四到一千五。但木炭最高溫度只能達到八百左右,優質煤炭最高溫度只有一千二……」
對啊?
王永謙皺著眉頭:「那是拿什麼煉的?」
李定安想了想:「我懷疑是焦炭……但最早的煉焦紀錄,記載於明崇禎時期成書的《物理小識》中: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為石,再鑿而入爐為礁(焦),可五日不絕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
等於你把中國的煉焦歷史記錄又提前了三百年,是這個意思吧?
那時候的歐州,才剛剛開始用煤炭煉鐵。
成司長嘆氣:「繼續!」
「其次,高爐設計同樣先進,如果是單管,不管風囊有幾個,只能從一面進風,繼而導致爐內氧氣不均,焦炭燃燒不充分,同樣達不到所需溫度……所以我懷疑,冶銅高爐應該應用了雙管鼓風技術,甚至是多管……」
這是初、高中的物化知識,基本都懂。
所以,越想就覺得李定安說的這種可能性極大……
「有沒有相關的歷史記錄,最早是哪一部?」
「有,明代宋應星編纂的《天工開物》!」
銅柱鑄造於1320年之前……《天工開物》1637年成書。
成司長愕然:等於你又把冶金多管鼓風技術的歷史記錄提前了三百年?
「國外呢?」
「大概1720年左右,英國引進煉焦技術,具體從哪引進的不知道,但隨後就發明了雙管鼓風式高爐……」
眾人久久無言。
一根銅柱,打破了三項歷史紀錄?
而之前,所有人都以為這裡只是處風水型遺址:夠稀奇,夠罕見,價值夠高,如果考實,能填補好幾項歷史文化空白。
但沒想到,還能更有價值?
壓根就沒人往技術和科學方面聯想過,而與之相比,後者的重要性是前者的好幾倍。
打個比方:連英國人自己都不確定,他們的煉焦技術從哪來的?
現在可以試著確定一下了……
再打個比方:蒙古瓷。
就那麼幾十件瓶瓶罐罐,放古玩市場,估計問都沒人問,卻能成為部級研究項目?
原因就在於科學技術。
倒不是說對現代科技有什麼增益,而是修復歷史,讓民族發展過程的腳印更為清晰。
往大了說,追蹤溯源,增強世界影響力,往小了說,增加民族自豪感。
思忖間,成司長竟然有點後悔:若非李定安,這地再擱十年依舊只是一座荒山……所以當初監管委來國博要人的時候,應該再堅持一下的。
同時,心中的不滿又多了一分:為了找這座山洞,李定安吃飯以秒計,三九寒冬坐在山頂上,就裹個破棉大衣,一觀星就是一夜。
當地呢?
一個星期了,連材料都沒準備好,還盡搞歪門邪道?
可見知識之匱乏,水平之落後:根本就沒意識到,「元代的銅鎳合金」意味著什麼……
王永謙也嘆了一口氣:之前不理解,李定安為什麼拼了命一樣,非要找到這處遺址?
現在明白了:就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除了他誰能找到?
其他人也是類似的心理。
當然,全是他們自個腦補:沒進山洞之前,李定安哪知道什麼銅鎳合金、煉焦、雙管鼓風?
之前的那幾根柱子,只是普通的鐵皮包芯,就沒什麼技術含量……
迎上眾人的目光,李定安不知道說什麼的好:又來了……又跟進了烈士陵園似的?
關鍵的是,還沒辦法解釋?
感慨間,洞口探進來一顆腦袋,左朋戰戰兢兢,拿著手機:「李……李老師,你能不能接一下電話?」
「哪位?」
「是米書記!」
李定安看了看成司長。
「去接吧……轉告當地領導,不用上來了,我們馬上下去……」
稍一頓,成司長又看著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李定安,記住:一個人的能力再強,精力再旺盛,也只有兩隻手,兩條腿,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再著急,一個人也干不完所有的工作……」
一剎那,左朋頭上的冷汗就下來了。
換個角度,這句話難道不是:人家都不急,你著什麼急?
李定安張了張嘴,不知道怎麼說。
慣性思維害死人……干點什麼不好,你送禮?
現在好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