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辦學

  夏侯青衣只是淡定地看了公孫月一眼,沒有過多表態。

  公孫月也沒有再說話。

  她知道,夏侯青衣是接觸過劍族的,如今又與梁蕭走這麼近,自然清楚誰的格局更大。

  只是,梁蕭還太年輕,想要得到劍族的信任和支持,難如登天。

  如果劍族不支持他,至少大周沒有能力搞定巴蜀這個地方。

  劍族是以蒼生為念的族群,但其中也不乏野心家,比如在外統治巴蜀的公孫家。

  而且,夏侯青衣的恩師也歸屬劍族。

  劍族的那位「族民」,因此還要她撮合梁蕭和夏侯青衣,以綁定雙方利益……

  【你對他是什麼看法?】

  不知過了多久,夏侯青衣才緩緩寫下幾個字。

  公孫月看完,失神片刻,道:「是個英雄……吧?」

  英雄?

  夏侯青衣眼裡又多了幾分驚訝。

  眼前的公孫月,與她所聽說的巴蜀第一美人截然不同。

  但有一點她已經放心了,公孫月至少不會謀害梁蕭。

  看著眼神逐漸變得幽怨的公孫月,夏侯青衣心中瞭然,燒掉了自己所寫的內容。

  公孫月識趣地告辭。

  此時梁蕭正在自己房中,小酌月明酒,看著桌上的情報。

  上面記載了燕州的風土人情,還有城牆修建情況。

  當初是哪家包辦的城牆施工,記載得清清楚楚。

  凡是那些大世家的施工,一律以不可靠為前提,嚴加徹查,能加固最好。

  燕州沒有護城河,不過在北方有黃河及其支流,可用於防備北胡人。

  一旦北胡人渡河或者繞河而來,燕州便要直面北胡騎兵,兇險萬分。

  如果是一味地堅壁清野,據城死守,對燕州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首先相當於讓出了北方草原,北胡人的戰馬就有了充足的新鮮草料。

  守在一旁的顧平休笑道:「侯爺,獨孤辰一消失,燕州學術圈非但沒有鬧亂,反而一天比一天端正。還是侯爺有遠見,此人必須除之而後快!」

  梁蕭只是微笑點頭,心中滿意。

  他設計弄死獨孤辰,是給自己造成了一時的麻煩,但也拔除未來的一個心腹大患。

  這獨孤辰過於自信,認為自己再不濟也可以全身而退,卻想不到他的行事更加果決,堅決剷除隱患。

  「我們收到消息,前幾天端木雲青和南宮寧來過燕州,而最近……端木艷也消失了。」顧平休道。

  「是麼?有點可惜了。」

  顧平休聽到梁蕭自言自語般的回應,不禁咧了咧嘴。

  這位侯爺,比他想像得更加腹黑,沒有婦人之仁。

  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養成了他如此謹小慎微、殺伐果斷的作風?

  「顧隊長,咱們上樓看看吧。」

  聽到梁蕭的呼喚,顧平休欣然應允。

  太守府里就有自己的瞭望樓,高度超過二十五丈。

  梁蕭帶著玄衛們登樓之後,放眼望去,周邊景象盡收眼底。

  大街小巷,百姓安居樂業,人來人往。

  相比之下,他剛來燕州時,隨處可見糾紛,當天就有惡霸當街鬧事。

  顧平休稱讚道:「侯爺可不止是一州之才。」

  「燕州只是一郡,大周還需要更多能夠利國利民的人才,這也是我不拘一格選用這些寒門學子的原因。相比那些大世家,他們至少能為民謀福。」梁蕭道。

  「我等曉得!」玄衛們異口同聲。

  大周的寒門,並不是普通百姓,有家道中落的貴族,也有失勢罷免的官員後代。

  有些寒門學子之所以叫寒門,只是家族中無人在朝中為官而已。

  「燕州還缺點什麼。」梁蕭嘆道。

  「缺什麼?」眾玄衛不解。

  「學校太少了,連私塾都不多,這裡不能只有書院!」梁蕭斬釘截鐵道。

  眾人恍然大悟,由衷稱讚:「侯爺看得遠!」

  當天下午,太守府發布公文,決定招募先生百名,專門用於教導兒童讀書識字。

  「太守府決定在各大城區開設學校十間?六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皆可免費入學,每日在學校聽課?」

  「出資方……是蘭陵侯以個人名義向官府捐贈!」

  消息傳開,燕州全郡又免不了一番震動。

  以前,平民百姓想要上學,需要繳納昂貴的學費,還要購買書本。

  一般的老百姓只是粗略地識一些字,足夠日常使用即可,目不識丁也是常事。

  如今梁蕭開辦學校,學生可以入學,在學校里專心讀書,回家之後該為家裡幹什麼,就幹什麼,自由度較高。

  太守府內,眾官吏了解情況之後,無不表示關切。

  秦百里首先提醒道:「蘭陵侯,燕州學童最多可達四萬,如果最大限度招收進來,每人一套教材,再加上學校占地、先生的工錢和飯錢,恐怕一次性要支出至少四萬兩,後續每月都要支出五百兩!」

  秦勛也點頭道:「單是燕州一郡就需要如此支出,就算是朝廷,目前只怕也無力承擔這麼大的消耗,蘭陵侯何必破費!這種事可是吃力不討好,蘭陵侯應該清楚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皆是提醒梁蕭三思而行。

  梁蕭示意眾人安靜之後,才語重心長道:「你們可知道為何有人會憎恨富人,為何有人為富不仁?」

  眾人面露疑惑。

  梁蕭這才給出自己的解釋。

  「因為有些富人掌握了太多資源,獲取了太多財富,明明已經足夠富有,卻還想著榨乾底層百姓的最後一滴血汗,無非就是貪得無厭。」

  「我與你們的考量不同,如今我名下產業如日中天,每月可盈利至少百萬兩銀子。倘若我連四萬兩銀子都捨不得掏出來,如何吸引更多富人支持此事?同樣的,尊師教導,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為長遠考慮,造福百姓,對我的產業,甚至對我的子孫後代都是有利的。」

  眾人若有所思。

  梁蕭賺的都是大周富人的錢,可想而知,大周這些富人是何等的富有。

  梁蕭沒有跟他們講得太深,即使不考慮回饋社會這一環,他也還有別的考慮。

  報紙的出現,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有些收益屬於隱性收益。

  比如人心,名望,都有益於他的產業穩定和發展。

  但梁蕭的做法,在這些人的眼裡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