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卷四 長孫無忌的決斷力,內卷從此開始!
後宮。
李二徑直朝著長孫皇后的宮殿走去,心情還是不錯的。
李承乾的作用很明顯啊!
他其實並沒有什麼挑動唐明之爭的意思,他不過是想借用大明來刺激一下朝堂罷了。
如今的朝堂雖然看上去沒啥問題,但李二總感覺猶如一潭死水一般。
說白了,活力不夠啊!
至少沒有了當初他們打天下那會兒的那股子的衝勁兒!
就這點兒,李二很不滿,相當不滿。
朕的朝堂永遠都應該保持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整天死氣沉沉的,像什麼樣?真要如此的話,朕想看到的盛世大唐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至於說洮州傳來的捷報,他是真的哭笑不得。
這個小王八蛋,就不知道給他父皇留點兒面子麼?
你動作那麼快,讓朕的臉面往哪兒擱?
當然,也就是這麼一說,他臉皮,厚著呢!
「陛下今日可是有什麼喜事?瞧陛下這高興的模樣。」長孫皇后從迴風爐上端下一壺早就煮好了的茶,給李二倒了一碗。
李二端著茶碗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後,笑道:「朕說了,你也一樣高興。」
「哦?是什麼好事兒?」長孫倒是有些好奇。
不過李二卻是端著架子,故意聳了聳肩:「哎,上了一天朝,總感覺有些腰酸背痛的。」
這傢伙是在暗示啊!
長孫才不吃他那一套,故作嬌羞地說道:「二哥不說就算了,何故戲弄妾身?再說,外朝的事兒,妾身還不樂意聽,省得有人嚼舌根子,說什麼後宮干政。」
在這一點兒上,長孫皇后無疑是楷模,她是真不樂意聽,絕非裝腔作勢。
李二卻是笑了,他有殺手鐧:「事關高明,不知道觀音婢願不願意聽?」
對付長孫皇后,李二還是有些把握的。
不過話說回來,自打他之前抽調了河州和洮州的兵馬之後,在長孫這兒可沒少吃癟。
今兒好不容易有了個好消息他當然要來找長孫好好顯擺顯擺!
「高明怎麼了?」一聽是李承乾的消息,長孫當即就問道。
李二聳聳肩,也不吱聲,就這麼笑眯眯地盯著長孫。
同床共枕這麼多年,大的孩子都在外面開疆拓土了,長孫哪兒還不知道他的意思,當下便走到李二身後,給他揉揉肩。
李二微閉雙眼,一臉享受地說道:「還是你捏著舒服。」
長孫猛然一停,再賣關子不伺候了!
李二當然知道長孫的意思,老夫老妻了,這點兒默契還是有的,伸出手拍了拍長孫的手,道:「高明那孩子不得了啊,朕的大軍這才出征不久,他那邊捷報都傳來了!」
「捷報?」長孫猛的一驚,「慕容伏允那老東西真敢趁著我大唐出兵高句麗而揮兵南下?
高明擊退了慕容伏允的大軍?」
既然是捷報,定然如此,長孫也是鬆了口氣,不過也能看她的憤慨來,畢竟讓長孫出言不遜可少見得很。
自從李二從河洮二州撤兵以後,她就一直憂心忡忡的,雖然沒表現出來,但擔心是難免的。
「擊退慕容伏允的大軍?」李二笑道,「伱啊,太小看那個小王八蛋了!」
小王八蛋這幾個字,他幾乎是咬牙切齒說出來的。
真的恨啊!
這他媽把你爹的臉打得拍拍響,不恨才怪。
當然,這種恨和那種恨又有些不一樣?
長孫也聽出來了,當下笑道:「高明又做了什麼事兒,引得二哥如此不滿。」
「那小王八蛋,壓根就沒等慕容伏允揮兵南下,他給老子的先發制人,拿下了澆河郡,陣斬慕容孝雋,如今整個澆河郡幾乎都落在了他的手裡。
朕的大軍都沒傳來捷報,先傳來他的了!
丟臉啊……」
說著,李二又笑了。
面對長孫,他更多的時候都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沒啥好掩飾的,赤膊大戰的時候啥沒暴露過?
長孫皇后聞言,臉上頓時一喜,這兒子,給她長臉,那是真長臉。
只要他在外面越來越有出息,將來這大唐的皇位就跑不了。
自己幾個兒子也不會重現玄武門之慘狀。
女人嘛,能拾掇自己男人收拾他的幾個兄弟,但絕對受不了自己幾個兒子手足相殘。
她也一直提防著的。
不過正笑著,長孫突然一愣,手上也停了下來。
李二感受到肩上沒有反應後,好奇地問道:「怎麼了?被驚到了?還是被我們這般優秀的兒子給嚇到了?要不再研究研究,好歹再折騰兩個,給這小王八蛋增加點兒負擔才行。」
「不是。」長孫皇后突然說道,「他不是娶了慕容婉秋麼?那按理說,慕容孝雋就是他岳丈才是,他把自己岳丈給陣斬當場了?」
李二一聽,也愣了。
剛剛滿朝文武只顧著震驚李承乾的所作所為去了,都把這茬兒給忘了。
不過在他們這些人眼中,成大事者斬個岳丈算個球?
「斬了就斬了,陣斬於敵前,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李二滿不在乎地說道,不過說完,他卻猛然站了起來,「我操!朕之前還派人援助了慕容孝雋一批錢糧來著,算算日子也快到河州了,這到頭來不還是便宜了那個小王八蛋。
不行不行,朕要派人給追回來。
這個小王八蛋,面子都不給老子留,老子還能便宜了他!」
對於李二現在動不動就冒兩句髒話,長孫早就習慣了,甚至她都知道其原因,只是見李二這一副著急忙慌的樣子,有些哭笑不得。
「不就一些錢糧麼,就當給了高明又能怎樣。」
李二卻是跳著腳說道:「給他?憑啥給他?不給,這小王八蛋,富得流油,給了他都是肉包子打狗!」
「有你這麼說自己兒子的麼……」長孫也是無語了。
李二啊,在外朝的時候,那是帝王。
不過回到後宮,有些時候也跟老小孩兒一樣,至於這是不是他們夫妻間的情緒,那就沒人知道了,畢竟夜裡他們赤膊較量的時候,可沒幾個人知道。
「單單是精鹽的生意,一年就不知道要賺取多少錢糧。」長孫笑道,「就這點兒錢糧,折騰來折騰去的,路上消耗得都比這點兒多。」
李二哪裡是想動什麼錢糧的心思,他就是等長孫這句話,聞言裝模作樣地點了點頭,道:「也對,算了,就當便宜那小子了。
對了,觀音婢,說起精鹽的生意,朕今日倒是唐突了一下。」
「嗯?」長孫立馬就懂了。
李二將工部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他要從內帑撥付這筆錢,那就只有打精鹽生意的法子,若不是有精鹽這筆生意撐著,內帑的庫房裡都能餓死耗子了。
而這生意又是那小王八蛋孝敬給長孫皇后的,所以他也不好開口。
關鍵是,這是李承乾孝敬給長孫皇后的,甚至都不是內帑的,如若不然,他倒也不用這般。
「二哥自己做主便是。」長孫笑道,「高明那孩子,也就是看著內帑緊巴巴的,這才給妾身找了個生財之道罷了。
說起來,皇家富有四海,可又有幾人知道,昔日的皇家寶庫里居然空空如也。」
說著,長孫自嘲一笑。
「這些年倒是苦了你了。」李二點了點頭,這話倒沒啥虛的。
給皇家當家,可沒那麼容易,長孫這幾年,那真就是這麼熬過來的。
別人只看到了皇家的光鮮亮麗,富有四海,權勢滔天,卻又有幾人看到皇家背後的心酸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皇家也有。
「苦啥,不都這麼過來了麼。」長孫笑道,「而且,如今不管是我們內帑,還是大唐國庫,那都是日漸豐盈,當是喜事兒才對。」
「對,熬過來了。」李二也是笑道,「昔日我們沒有出生在太平盛世,那就為我們的子女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出來!」
這話,李二說得極其豪邁!
……
皇宮外。
齊國公府。
長孫無忌坐在大廳之中仔細的思索著今日朝堂上的歷歷幕幕。
雖然如今他再次回歸朝堂,但也不可能一回來就頂替兩位僕射的職位,而六部尚書又無空缺,太低的職位又配不上他今時今日的身份,李二索性就給他掛個虛職算了,本身就是為了讓其方便參議朝政的。
「不太妥帖啊。」長孫無忌捻著鬍鬚自言自語地說道。
從捷報之中,他聽出了李承乾有做大做強的意思,若是讓李承乾拿下了整個吐谷渾,那其勢力將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
畢竟李二有句話沒說錯,大明王廷的工業水平真的高了大唐太多太多,尤其是在軍工這一塊。
大明如今的短板是什麼?
是人口稀少,糧草無從做到自給自足,這才是大明王廷最大的短板。
可一旦李承乾拿下了整個吐谷渾,這塊短板就被他堵上了啊,那屆時的大明王廷該強盛到何種地步?而李承乾又會做何選擇?
對於李承乾做大做強,他其實並不太在意,他在意的,還是李二的那句話。
堂堂天朝上邦,焉能久居於人下?
這話透著的意思就很強烈了啊。
坐到他們這個位置的人,又有幾人沒有自己的小心思。
至少他現在就有。
李二擺明了有讓大唐和大明一較高下的意思,雖然現在只是從工匠這一塊出發,可誰知道未來又會發展到哪一步?
落子的話,肯定這會兒是最合適的時機。
他就是有些矛盾,這會兒,他該如何落子。
是暫且斷了和大明的一切商業往來,孤注一擲,還是……
「來人。」思慮了一會兒,長孫無忌終於做出了決定。
不多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走了進來。
「公爺有何吩咐?」
長孫無忌咬了咬牙,說道:「在我長孫家各處鐵器作坊都貼出告示,招募大量的工匠,工錢較之以往翻倍,鼓勵創新,賞金豐厚一些。」
管家一聽長孫無忌這話,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公爺,如此一來,我們作坊原本的鐵匠怕是有想法啊。」
「無妨,他們的工錢一樣翻倍,時局不一樣了,陛下已經受夠了這死氣沉沉的大唐,我們若是再不做改變,跟不上時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長孫無忌說道。
「可若是這樣,作坊的利潤將會被壓得很低很低。」管家有些不舍地說道,「甚至有可能虧損。」
長孫家做的就是鐵料生意,整個大唐,他家在這一領域,至少占有一成以上的份額,那可是整個大唐的一成啊!
「沒關係,這點錢,我長孫家還掏得起。」長孫無忌擺了擺手,說道。
他原本準備撤掉和大明王廷一切的商業往來,可實在是捨棄不了其中豐厚的利益。
沒辦法,就這半年時間,因為和大明的商業往來,讓他著實賺了一筆,這筆利潤,他割捨不下啊!
沒辦法,他只能緊跟李二的腳步。
他看出來了,李二想要的是活力,是朝氣,那咱就給他,無非就是花點兒錢的事兒。
這點兒損失,他在和大明的生意上就能找補出來。
關鍵是,這事兒能討李二的喜啊!
至於和大明的生意,李二也不會太過在意。
而且,若是他的工坊真的因此弄出什麼了不得的創新,那對於他來說,遠比這點兒錢要重要,金錢是為什麼服務的?
為權利和地位啊!
而權利和地位能帶來什麼?帶來更多的金錢!
這筆帳,長孫無忌會算,而且算得十分的清楚。
「對了,讓日月山那邊也盯著點兒,如果有願意回大唐的工匠,挖過來,價錢給高些都行,不要太把錢當回事兒,若是我們工坊能有所創新,我長孫家獲利將遠比這些要多得多。」
聽長孫無忌這麼說,管家當即就點了點頭,他跟了長孫無忌這麼多年,這點兒事兒,他懂得起的。
而隨著工部廣招工匠,隨著長孫家的作坊工錢翻倍,一場本不應該出現在史冊的工業小革命就這麼毫無徵兆的出現了。
最高興的,莫過於是那些工匠們,他們也想不到,不過是一天的光景,他們的生活就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好事兒啊!
為此,好些原本答應了要去日月山的工匠都紛紛反悔了。
如果能在長安養家餬口,又有幾人願意背井離鄉?
一時間,整個長安的工匠們,仿佛在這寒冬臘月中,提前迎來了春天……
而整個長安的作坊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啟了瘋狂的內卷模式。
嗯,內卷這個臭不要臉的行為,居然出現在了唐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