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卷四 李二的驕傲。

  第357章 卷四 李二的驕傲。

  慕容孝雋想幹什麼?

  他想圍點打援!

  既然知道慕容伏允百分百會派人來平叛,那他就不可能跟定城王在這裡死磕。

  只要拖住定城王,然後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派兵去截殺慕容伏允派來的平叛大軍。

  可能這裡就有人要問了,慕容孝雋要是分兵去截殺慕容伏允的平叛大軍,又該如何應對定城王的諸部聯軍。

  呵呵,說到這個那就不得不提到他為什麼要把戰線拉到大明王廷的邊境了。

  他之所以把戰線拉近邊界就是為了利用大明王廷來幫他牽制定城王的。

  李承乾想著利用他老丈人,作為老丈人又何曾沒想過利用李承乾?

  再說了,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哪怕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他最終也只有帶著澆河郡投奔大明這一條路可以走,依靠他自己的能力,不敢說能不能推翻慕容伏允的統治,但就算推翻了又如何?

  真要論起治國,他是趕不上李承乾的,這一點他還是看得很明白的。

  更別說李承乾背後還有大唐作為後盾,澆河郡真要歸順了大明王廷,澆河郡的那些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不是?

  所以,這時候將戰線拉近大明,也有向大明示好的意思。

  畢竟,大明王廷怎麼可能不想北上?

  只是缺少一個機會罷了。

  既然你缺少機會,那我就給你!

  當然,這些都是慕容孝雋自己的想法,至於是不是真的如此,他也不知道。

  不過當他的麾下聽到慕容孝雋這樣的安排後,一個個都興奮的去忙活了。

  憋屈了這麼長時間,他們就想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來發泄最近的憋屈。

  當麾下都忙碌去了之後,慕容孝雋又找來了親信,對其耳語了幾句。

  親信聞言,當下也是迅速離去。

  ……

  河州,趙王李元景。

  李元景雖然火急火燎的趕到了,但李二改封的聖旨卻是還沒到。

  畢竟朝廷做事也是講程序的,哪兒有那麼快。

  所以李元景最近在河州也是極其的低調。

  他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所以別說旨意還沒傳來,就算傳來了,他也不會太過於高調。

  所以河州官場上,知道他來的人卻是不多。

  當然,縱使有消息靈通之輩獲悉了他已經進入了河州,也不會主動往他跟前湊。

  其中的彎彎道道還是很多的。

  「王爺,慕容孝雋已經將戰火燒到了大明邊境,慕容伏允也派了國相西海王領兵平亂,我們是不是該……」恰在這時,有心腹說道。

  李元景年紀也不大,就比李承乾大一歲。

  別看他年紀也不大,但出生在皇室,又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縱使年紀不大,但總歸是多了幾分老成。

  作為李二同父異母的弟弟,別說李元景,其他兄弟這些年誰又不是活得戰戰兢兢的?

  那可是李二啊!

  能弒兄逼父的狠人!

  關鍵那兩位可都是他的親兄弟,他說殺就殺了!

  這讓他們這些兄弟怎麼能不怕?

  若非如此,李元景又怎會想到借著李承乾如今得勢,也來這西北之地摻和一腳?

  不就是他想藉此機會,效仿李承乾麼。

  縱使他知道這裡面千難萬難,但他也想有一塊自己的小天地啊!

  哪怕是巴掌大的地方,他也樂意,至少活得快活,活得肆意。

  之所以他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李二給了他太大的壓力。

  「不著急。」李元景搖了搖頭,說道,「我們的實力不夠,這場大戲暫且不是我們能入場的。此時貿貿然入場,無疑是火中取栗,非明智之舉。」

  李元景雖然年紀不大,但真就不是那種年少輕狂的性子,當然,這也要感謝李二,有李二這尊大佛壓著,誰不是活得小心翼翼的。

  尤其是他們這些王爺,說出去身份一個比一個尊貴,但他們這些人裡面,又有幾個落得了實權的?

  別看大唐那些官員見到他們一個比一個有禮貌,可又有幾個人真把他們當回事了的?

  毫不誇張的說,縱使在他們的封地,他們的一句話都未必就比當地官員的更管用。

  「我們現在總共有多少人手?」李元景問道。

  心腹默默計算了一番,說道:「總共約莫有三千來人,比起那位一開始可要強多了。」

  「哼……」李元景搖了搖頭,道,「你居然拿我們和他比?不是本王妄自菲薄,實在是這世上在同齡人中難有人望其項背。

  雖然本王很羨慕他,但也承認他的確在很多方面要比本王厲害得多。

  當初,他要是有三千人手,他都敢打伏俟城!

  可我們?

  就這麼說,本王讓伱帶著三千人馬,你敢去打伏俟城?」

  「王爺一聲令下,屬下莫敢不從。」心腹當即躬身施禮。

  李元景搖了搖頭,你這是吃定了本王不會讓你去啊,所以才答應得這般乾脆。

  這三千人手可是他最後的底氣了,怎麼可能讓你帶著去白白糟踐。

  所以啊,縱使是心腹,那也難逃虛偽二字。

  這一刻,李元景心裡閃過了很多念頭。

  事兒多!

  也就是他心腹不知道,真要是知道了,保不齊也就是這幾個字。

  既然知道會是個什麼結果,你問個球?

  不是閒的是什麼?

  「別虧待了大傢伙,雖然暫且還用不上他們,可很快就有可能用得上了,到時候,是要他們拼命的。」李元景說道,「也讓大家準備準備,都朝著河州邊界集結,按照現在的局勢來看,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河州?」心腹有些疑惑,「我們以前商議的不是從澆河郡下手麼?如今澆河郡正處於混亂的時候,正是我們下手的時機啊。」

  說起這個,李元景也有些無奈,他以前也是這麼想的,可自從上次和李淵聊過後,他就猛然意識到,澆河郡極有可能被李承乾盯上了,如此一來他再把目標放在澆河郡就屬於是和李承乾搶肉吃了。

  就他這三千兵馬,還不夠給李承乾塞牙縫的。

  更關鍵的是,這小子心黑啊!

  而且還是李二的種。

  這他媽的斗輸了沒面子,斗贏了還可能被李二收拾,這斗個屁……

  關鍵是,他還真不一定斗得贏。

  說斗得贏都過分了,就他幾千兵馬投進去,那也就是個炮灰的命。

  如今的澆河郡跟他媽六國大封相似的,亂得一批。

  「澆河郡如今匯集了十多萬大軍在作戰,等到慕容伏允的平叛大軍入場,大明又被拖進戰場,到時候澆河郡就是一個萬人坑。

  就我們那兩三千人手,是夠誰喝一壺?

  說句不該說的,就如今澆河郡的那些牧民之間的爭鬥都不是我們有能力插手的。

  算了吧,實力不夠咱就得認。」

  李元景也無奈啊。

  這大戰一起澆河郡一定是一個絞肉機,哪怕他知道澆河郡如今是個機會,但凡他有個幾萬兵馬,也想上去摻和一腳。

  可他不是沒有麼?

  或者說,他有充足的糧食,他也敢去摻和一下,學學之前的李承乾,用糧食邀買人心也是一條路。

  可大唐封鎖了糧食出境,他也不敢明目張胆的這麼幹啊。

  哪怕是偷偷的,一旦被李二發現了,這就是他未來的一個隱患。

  他又不是李承乾,又不是大唐的太子,更不是李二的兒子,李二憑什麼處處容忍他?

  「那我們在河州集結是為了圖謀天柱三部的地盤?」心腹問道。

  李元景點了點頭:「雖然說我們圖謀不了澆河郡了,但是天柱三部的地盤我們還是可以動動心思的。

  尤其是如今,慕容伏允的注意力一定被澆河郡牽制了,我們要是在此時圖謀一下天柱三部的地盤,只要做得小心一些,倒是無虞。

  而且,天柱王剛死沒多久,慕容伏允收服天柱三部的時間也不長,對這一片,他的統治力還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加上慕容伏允這人昏庸無能,不滿他的人頗多。

  此番慕容孝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圖謀什麼,這也正是我們的機會。

  而且,他們能投降高明,那是因為什麼?因為他是大唐的太子,與其說他們投降的是高明,還不如說他們投降的是大唐。

  高明是大唐太子不假,但本王是大唐的王爺難道就是假的麼?」

  聽李元景這麼一說,心腹懂了。

  李二的兒子是兒子,李淵的兒子難道就不是兒子了?

  說到底,大家奔著的只是大唐的這個名罷了。

  還有句話李元景沒說,在關鍵時刻,他還能幫李承乾牽制一下慕容伏允,這也算賣李承乾一個人情,至於說有沒有用,那就得看未來怎麼發展了。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想法或者說是分析,姑且不論對不對,至少李元景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

  大唐,長安。

  房玄齡正在公廨中處理公務,突然有人來報。

  「僕射,吐谷渾的消息。」

  一聽到是吐谷渾的消息,房玄齡頓時就來了興趣,急忙說道:「快說。」

  來人說道:「慕容孝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了,如今正在澆河郡大戰定城王!」

  聽到這個消息,房玄齡愣了半晌,突然,他仰天長嘯:「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到了這時候,他還有什麼想不明白的?

  大笑著,房玄齡就走出了公廨,看看這冬日裡難得一見的暖陽,心頭的陰霾也在此刻早已消失得乾乾淨淨。

  而這會兒,魏徵也不知道從哪裡走了出來,看他那滿臉紅光的笑意,想必這老傢伙也收到了消息。

  兩人相視一笑,不用多言,徑直朝著太極宮走了去。

  不多時,越來越多的人跟了上來,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極為愜意的笑容。

  他們中間,有些人早就預料到了今天,但卻沒人敢向外透露。

  可以說,這段時間,可是憋得不行。

  「魏公怎麼看待此番慕容孝雋起兵?」長孫無忌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問了一句。

  魏徵回頭看了看,笑道:「若是大唐將領,老夫當說一句亂臣賊子!可若是敵國將領,此番自然是明智之舉!」

  他說完,眾人哈哈大笑。

  「魏公所言極是!」有人附和道。

  別看這是一幕大型雙標現場,但這話可是有講究的。

  縱使問出這個問題的長孫無忌,也挑不出毛病。

  「我們這位太子殿下,當真是好運氣啊!」有士族的官員說道。

  對此,諸如了解過大明王廷的魏徵、蕭瑀等人自是嗤之以鼻。

  你還真以為是運氣?

  為了讓慕容孝雋起兵,李承乾不知道做了多少準備,耗費了多少心思,但凡是成功,哪有多少偶然?

  成功,都是必然的!

  真要做到了那個份上,不成功才是偶然!

  不過魏徵幾人也懶得和他辯駁。

  自從李承乾西出長安之後,士族和李承乾的交鋒就沒討過便宜。

  不多時,眾人來到太極殿。

  「恭賀陛下。」房玄齡等人齊齊躬身。

  李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並且比他們都更早,聞言也是笑道:「不過運氣使然,何來恭喜一說?」

  「陛下,此番吐谷渾內亂,是不是……」長孫無忌話都沒說完,李二就擺了擺手,道,「吐谷渾的事兒就不要提了,那邊,自有高明解決。」

  他知道長孫無忌的意思,此番吐谷渾內亂,的確是圖謀吐谷渾的最佳時機。

  可他也有著他的驕傲,別人不知道,他難道還不知道麼?

  吐谷渾早就被李承乾視為了囊中之物,而且他也圖謀這麼久了。

  這時候他要是去摘了桃子,多多少少有些拾人牙慧的意思。

  他想要開疆拓土,那一定是他自己一刀一槍去打出來的!

  李承乾尚且如此,他和自己兒子相比,又豈能落了下成?

  房玄齡等人也點了點頭,對於這事兒,他們真不在意。

  不管是大唐還是大明,不管是誰都沒關係,畢竟肉爛在了同一口鍋里。

  只要還在這口鍋里,誰吃不是吃?

  「陛下,我們要不要再調遣軍隊進河、洮二州,畢竟吐谷渾內亂,極有可能將戰火燒到我大唐邊界。」蕭禹說道。

  李二笑了笑道:「無虞,這都是小事,你們要相信高明,這點兒小事,他能處理好的。

  對了,說起來那慕容孝雋也是朕的兒女親家,聽說當初他嫁女兒的時候,陪嫁可不少,朕也沒什麼好送的,就送點兒糧食吧。」

  送糧食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二的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