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啊這?啊???
次日清晨,未央宮內。
新鮮出爐的太子榮,不出百官公卿預料,身著朝服,出現在了未央宮溫室殿。
——早自孝惠皇帝時起,漢家的太子,便天然具備參政、議政的權利。
到了先帝年間,彼時的太子儲君、如今的天子啟,更是在先帝病重之時行監國之責,雖無天子之名,卻早已有天子之實。
準確的說:天子啟這老練的政治手腕,以及縱觀青史都排得上號的政治視野,正是那幾年的監國太子生涯磨練出來的。
到了當下,漢家又有了儲君;
雖然是還沒有完全走完程序的儲君,但劉榮出現在今日朝議之上,也依舊沒有讓任何人感到意外。
倒是有不少人,將隱含期盼的目光,撒向東席功侯班列首位的太子榮,以及站在劉榮斜後方不遠處的故丞相,現任太子太師:故安侯申屠嘉。
「有了這層師生之名,老丞相即便是卸了任,故安侯一脈,也當是不衰反盛啊?」
「也不知道老丞相這太子太師,究竟是陛下的意思,還是太子和老丞相之間,早就暗通款曲……」
對於耳邊不時響起的竊竊私語聲,劉榮置若罔聞。
只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靜靜等候著天子啟的到來。
沒讓百官等待太久,隨著禮官一聲悠長的唱喏,天子啟的身影,便隨著殿內百官貴戚齊聲拜謁、躬身行禮,而出現在了上首御榻前。
「諸公免禮。」
「各自落座吧。」
與後世許多時代,臣公或跪或站著參加朝議所不同:如今漢家,仍舊保留著極為濃厚的戰國遺風。
臣拜君,君亦拜臣、君擇臣,臣亦擇君之類,自是不必贅述;
便拿朝議來說,也同樣是天子端坐上首,百官分坐於殿內東西兩側,大家都坐下來談,什麼事都有商有量。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百官貴戚落了座——各自按照固定的位置落了座,只不眨眼的功夫,殿內便只剩下劉榮一人還站著。
雖有些尷尬,卻也絲毫不奇怪。
——和三公九卿、朝公二千石『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樣:朝議時,布置在殿內的筵席座位,也是和與會的公卿貴戚一一對應的。
西席朝臣班列,丞相居首席,亞相御史大夫坐在丞相身後;
身為九卿之首的內史坐在次席,其餘各九卿,按照天子即位後,於首次朝議中定下的位置依次落座。
東席的功侯貴戚班列也差不多:同樣是按照當年先帝駕崩,天子啟新君繼立後的第一場朝議,依次定下來的次序落座。
如今,吳楚亂平雖已有月余,但朝中功侯、百官,也還是有許多人沒有回朝。
故而東、西兩席班列,有不少空出來的位置。
比如老丞相故安侯申屠嘉,並沒有在西席首位的『丞相專座』落座,而是在東席功侯班列占得一席;
『丞相專座』左側的次席,也就是九卿之首:內史的座位,自晁錯被朝服腰斬於東市外,便蒙塵至今。
隨後的九卿位置,空出了宗正、奉常等好幾個位置。
東席功侯班列,更是稀稀拉拉少了一大半人,都還在關東,跟著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進行著吳楚之亂的收尾工作的。
——空位置很多;
但沒一個是太子能坐、應該坐的。
事實上,劉榮之所以會站著,也正是因為天子啟今日,會專門給劉榮指定一個位置。
這個位置的方位,也將使得朝中百官公卿、功侯貴戚,大致摸清劉榮這個太子儲君,在天子啟心中是個什麼分量……
「唔,倒是忘了太子今日,是初登朝議。」
劉榮滿臉肅穆,甚至還隱隱帶著些期待。
天子啟卻似乎並不當回事,招呼著百官落坐,便第一時間將目光撒向身前——不說是堆積如山,卻也足有半人高的竹簡堆。
輕皺著眉,伸手拿起第一卷,一邊將其攤開於案上,一邊頭也不抬的往身側一擺手。
「賜座朕側,以旁聽朝政。」
此言一出,殿內為之一靜!
殿內百官齊刷刷望向劉榮,面上更是立時帶上了滿滿的訝異!
待宦者令春陀領命,從殿側取來一方筵席,將其擺放在御榻左側約五步的位置,側對殿內百官、正對御榻上的天子啟,百官貴戚面上的啞然,也隨之到達頂峰。
「這!」
「這可是當年……」
——這是當年的太子啟,在得先帝委以監國重任之後,才得到的位置!
在那之前,太子啟為儲十幾年,都只能落座於東席功侯班列首座!
只是當年,太子啟臨朝監國時,先帝病重臥榻,已極少參與朝議。
所以,代先帝主持朝議的監國太子啟,並不是如現在的太子榮這般:側對著殿內百官;
而是側對御榻,與天子在御榻上面向殿內一樣,居高臨下正對百官。
眼下,同樣的位置,卻改成了側對殿內百官,正對御榻方向……
「正面聖駕,便是向陛下習學治國之道;」
「待其學成,只須將座位稍轉向百官……」
便是臨朝監國!
一時間,殿內百官貴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還是各懷心緒低下頭去,將注意力強行從御榻左側,已經落座下身的太子劉榮身上收了回來。
只是暗下,幾乎每一個人都在思考。
思考太子榮——連政治程序都還沒走完的儲君劉榮,憑什麼能在第一次上朝時,便得天子啟如此器重!
有人覺得,這是因為劉榮雖才剛獲封為儲君,但年紀已經不小,再過個兩年,就要加冠成人了。
雖然當年的『太子啟』,是直到二十好幾的年紀,才被先帝委以監國重任,但畢竟是享譽天下的棋盤少俠,多少有點晚熟。
而如今的太子榮早慧,比老爹早幾年監國,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再者:太子榮成為監國太子,顯然是要以『大致學會了治國之道』為前提的。
至於學沒學會、有沒有學好,還不都是天子啟說了算?
在這個位置坐個十年八年,等到天子啟當年,太子監國的年紀再臨朝監國,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
也有人覺得,天子啟這麼做,主要還是政治因素的考量。
——朝野內外無人不知:劉榮這個太子儲君,幾乎是天子啟完全以『斷絕梁王之念』為目的冊立。
從這個角度看,哪怕今天就下令劉榮『太子監國』,似乎也完全說得通。
但僅有的幾位老臣,如老丞相申屠嘉等人,從天子啟這極不起眼的安排中,隱約察覺到了些異樣。
「陛下的身子……」
念頭才剛閃過腦海,老臣們臉上,便齊齊閃過一抹哀愁之色。
但御榻上的天子啟,今日卻難得沒有將目光,從殿內的『眾生相』上掃過。
幾乎是從坐上御榻的那一刻,天子啟的注意力,便集中在了面前御案上的簡書上;
頗有些隨意的為劉榮安排好座位,便直接開啟了今日的議題。
「太尉、大將軍來奏:吳、楚、趙,及齊系諸叛王授首,其國無君、其臣無綱。」
「——長此以往,恐國將不國。」
「今日,諸公便先議議:此番舉兵叛亂,又伏法受誅的諸侯國,我長安朝堂,該當如何處置。」
「與立新王?」
「亦或是盡為郡縣?」
從天子啟那雖算不上凝重,卻也絕對不輕鬆的神容,百官公卿也不難看出:過去這段時間……
準確的說,是從吳楚亂平,到太子儲君一事塵埃落定的這段時間裡,長安朝堂堆積的政務,恐怕已經到了再不儘快處理,便要出亂子的程度。
而按照過往慣例,朝議的議題,基本都是從小事到大事、從簡單處理的事,到不太好處理的事依次出現。
天子啟拿出的第一個議題,便是吳楚之亂平定之後,空出來的宗親諸侯國該如何處置的問題;
——起手就是四個二!
那接下來的議題,只怕……
「皆立新王,恐有不妥。」
「盡為郡縣,亦操之過急……」
在短暫的嘈亂之後,殿內百官貴戚便大致達成一致:吳、楚、趙三國,不可直接保留,也不能完全廢為郡縣;
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各削其土,再於縮小過的版圖上分封新王。
這也算是如今漢家,自天子到朝臣百官,再到普羅大眾的共識。
——分封制,已經用無數個反面案例,證明其對中央集權的阻礙和威脅;
但從宗周的分封制,到秦的郡縣制,需要一個緩慢轉變的過程。
一如中央集權,同樣需要循序漸進。
就像是這次:吳楚七國亂平,如果把這些參加叛亂的諸侯國,都直接廢為郡縣,那突然多出來的官員缺口,便將使得這些地區,很難在短時間內被長安中央有效控制。
說的直白點,便是『囫圇吞棗——必不知味』不說,還可能消化不良,甚至被噎死。
正確的方式是細嚼慢咽,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吳、楚兩國,早先已有定論:皆按照叛亂爆發前,朝堂已經頒下的削藩詔,分別削去楚國的東海郡、吳國的會稽豫章二郡。
便是趙國,朝堂也曾頒下過『削河間郡』的削藩詔書。
早有預謀,百官功侯也都沒有意見,天子啟很快便做出決斷。
「削楚國東海郡,自楚元王的兒子中,擇一德行兼備者與立,仍號:楚王。」
「削吳國豫章、會稽二郡,余土自朕諸子中立一新王。」
「——王號:江都。」
「削趙國河間郡,以為河間國,王朕一子。」
「嗯…再削其常山郡;」
「以山為界,設常山、中山二國,各王朕子。」
「及趙王之位,暫且空置。」
天子啟發了話,關於楚國、江都國、河間國,以及常山、中山二國的處置方案,便算是就此敲定;
至於閒置趙王之位,也早就是朝堂共識——將趙國冷處理,以平息趙人對酈寄、欒布二人,在此次平叛過程中,水淹趙國古都:邯鄲城的怒火。
吳、楚、趙三個大國有了方略,餘下的齊系四王,自然就好處理了。
「齊系七王,明反者四;」
「即便是盡去其國,也不會讓齊悼惠王斷了香火血食。」
「——故膠東、膠西、濟南、淄川四國,皆另立新王。」
「或王朕子,或王宗室,或移封淮南系諸王。」
對此,朝堂百官沒什麼太大的意見。
——齊系七王,本就是從漢初的齊國分裂而來;
除了齊王還保留著一整個郡:齊郡的封土,其他六王,封土幾乎都是半郡之地。
本就國小地狹,再削,怕是只能剩下三五個縣,還不如直接廢為郡縣,由長安朝堂直轄來的輕鬆。
所以齊系四家叛王的封國,也就沒必要再先削土、後封王了——直接分封天子啟的兒子們便是。
反正日後,也還有一攬子削藩政策,等著漢家的宗親諸侯們。
尤其是當年,賈誼賈長沙在《治安策》中,所提到的推恩藩王諸子,以代代分割其土的法子……
「叛王之土,便這麼定下了。」
「至於具體的分封事宜,便循定製:皆由東宮太后做主。」
「散朝之後,諸公往長樂朝太后,務要以此間事相告。」
「——從速為善!」
「國不可一日無君;」
「若不儘快安定關東,朕,恐遲則生變……」
天子啟雷厲風行,朝臣百官早有準備,第一個議題,便在漢家君臣的一致贊同下迅速通過。
御榻上,天子啟仍滿臉嚴肅,將手中簡書捲起,丟進腳邊的木箱之內,又攤開了第二卷簡書。
而在殿內,聽聞天子啟那句『仍由太后決定分封事宜』,百官公卿無不暗下長鬆了口氣,為眼下東、西兩宮之間的微妙關係,稍感到了些許心安。
——冊立儲君太子一事,固然是天子啟鐵血鎮壓,『戰勝』了自己的母親竇太后。
但這就好比兄弟兩人打架:無論誰輸誰贏,吃虧的都是這個家庭、高興的都是隔壁鄰居。
在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無論竇太后和天子啟誰輸誰贏,對漢家而言,都並非好事。
至於此刻,漢家的百官貴戚稍感到心安的是:在『勝』了一陣之後,天子啟並沒有就此放飛自我,乘勝追擊,而是極為恰當的開始在其他方面彌補東宮。
這對於漢家——對於東、西兩宮之間的關係,以及漢家的二元政治體制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第二件事,是長沙國。」
不多時,第二卷簡書也被天子啟攤開;
但不同於方才,鄭重其事的和百官『商量』諸侯叛王:這一次,天子啟只掃了一眼簡書,便直接將其捲起,丟到了腳邊的木箱內。
而後才抬起頭,望向殿內百官。
「自太祖高皇帝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我漢家沿存至今的異姓諸侯,便只有長沙王吳芮這一脈。」
「——這不是悖逆太祖高皇帝白馬之盟,而是因為吳氏長沙王,是吳王夫差的後人;」
「以吳王夫差的後人王長沙,可以有效鉗制嶺南百越之民——尤其是遏制南越王趙佗。」
「但自一世長沙文王吳芮、二世長沙成王吳臣、三世長沙哀王、四世長沙共王吳右,再到前幾年,無嗣而終的五世長沙靖王:吳著。」
「——吳氏長沙國傳延五世,終絕嗣而除國。」
···
「吳氏絕嗣,雖令人感到唏噓,但再讓除吳氏之外的另一家異姓王長沙,卻也是很不可取的。」
「又長沙濕瘴遍地,國小民寡,若王宗室,恐有『設計逼殺宗親』之嫌。」
「故長沙之地,只可王朕子。」
這番話,天子啟說的不可謂不霸氣。
——長沙那破地方,若是分封遠房親戚,怕是外人都要說我殘害宗親了;
直接封我兒子去吧!
對此,百官公卿自是百般敬佩,更無言以對。
第二個議題也結束,第三個議題的簡書剛攤開,天子啟便無奈的將雙肩一聳拉,顯然是意識到這第三個議題,並不能像前兩個議題那般速戰速決。
「冊立儲君的詔書,東宮已經頒下。」
「太子雖已祭告新豐太廟,卻至今都還沒沐浴齋戒,祭告高廟。」
「——百官還沒有參拜儲君,冊立大典,也還沒有進行。」
「少府、宗正、奉常,便議一議吧……」
言罷,天子啟便好似難得有了休息時間,以手肘撐上御案,輕輕揉捏起額頭來。
而在殿內,不出天子啟所料:只片刻的功夫,少府、宗正、奉常三家衙門的屬官,便開始了唇槍舌劍,甚至是擺弄起了拳腳……
「一應花費,都是少府內帑在出,自當以少府為主!」
老岑邁擼起袖子,對著宗正、奉常兩家沒有主官掌事,只有副官撐門面的部門官員一陣拳打腳踢,嘴上更是振振有詞。
被老岑邁從語言到武力全方面壓制,奉常、宗正兩家掌事的副官稍一對視,便迅速達成了統一戰線!
一左一右將岑邁夾在中間,冷不丁出手砸上一拳、踢上一腳,嘴上也不忘嚷嚷著『少府仗著財大氣粗,便要欺負我宗正/奉常無人?』之類。
殿內,百官貴戚見怪不怪;
甚至好整以暇的和身旁同僚,討論起少府令岑邁老當益壯,可惜被兩個『年輕人』夾擊,怕是要晚節不保;
御榻之上,天子啟面色愈發沉悶,卻始終沒有出聲制止——甚至都沒有看那打作一團的三人哪怕一眼!
直到喧鬧聲逐漸平息,天子啟才將手掌從額前放下,面色淡漠的望向殿內,烏黑著眼圈,卻如雄雞般傲然而立的少府岑邁。
「既然議出了結果,那便由少府為主,宗正、奉常從旁協助。」
「——三月春耕,已不遠矣。」
「儲君冊立大典,務必要趕在春耕前完成。」
「如果來得及,朕諸子封王之事,也可一併行之。」
天子拍了板,殿內百官拱手應諾,隨著又一卷簡書在御案上攤開,朝議便繼續按流程進行了下去。
只是在御榻左側,太子劉榮的目光,仍死死鎖定在西席朝臣班列——齜牙咧嘴輕撫著烏青的眼眶,嘴上嘟囔著『年輕人不講武德,盡往臉上招呼』的老岑邁……
「這?」
「啊?」
「——啊???」
「朝議的『議』,是這麼議的?」
「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