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紫禁城午門外。
朱由校頭戴通天冠,身著黃錦常服坐在午門門樓上,司禮監魏忠賢等秉筆太監拱衛在左右。
他縱目望下去,就看到錦衣衛以及大漢將軍作為儀仗隊,齊整站立在午門前的御道東西兩側。他們東西兩立於午門外,龍旗飄蕩,盡顯威嚴之色。
文成武將勛貴列隊站立,文官以葉向高為首,武官勛貴以英國公張維賢為首,侍立位於午門樓前御道之南,按文東武西排班,個個正襟威嚴,惟恐出什麼差錯。
沿著午門御道縱目而下,在午門前的御道東側設有擺放露布(捷報檄文)的大案,並設宣展官一員,展示官二員。刑部獻俘官位於午門前御道東側稍南的位置,面西而立。
在其東南方向,看到好幾列身著囚服,頭頂金錢鼠尾辮,用繩索綁住,跪在地上建虜俘虜。
而他們的最前方則跪著一位被數人看押頭髮花白,面容憔悴的老人,其人赫然便是被擒拿的努爾哈赤。
他被五花大綁,死死地摁在地上,但他早已沒有了掙扎的心思,而是聽天如命般跪倒在地。
這是他第九次來京城了,前面八次都是建州衛將官的身份來此,可都沒有進入紫禁城親自面見過大明皇帝。
而現在第九次他終於見到了,只不過卻以這種形式見面。
想到這裡,努爾哈赤依稀還記得第一次進入北京的情景,那個時候他三十餘歲,剛剛征服建州五部,算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可進入京城以後,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他的信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以往他覺得遼陽數十萬人口已經算大得不行了。但一到北京以後,看到北京人川流不息,人潮湧動。可以說光街上他所看到的人都比所有女真人口多。那個時候他才明白了什麼叫做大明上國,什麼叫做泱泱天朝。
特別是最後進入皇城,受命於女真各部在午門外朝拜皇帝的時候,他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表。
巍峨的宮殿、朱紅的城牆、寬廣的御道,在鴻臚寺官員的一次次唱和中,在左右高大大漢將軍的注目之下,他們對著午門一次一次朝拜,以表達對於天子的敬意。
在那一刻,他也明白了天子的威嚴,更讓他心中自慚形穢。
只不過隨著他越來越多地來到北京以後,京城原本的神秘感也逐漸消失。
躲在深宮不出的皇帝、貪財成性的宦官,只顧內鬥的文官讓他一次次認清了大明的虛弱。
隨後七大恨起兵,薩爾滸大捷,攻陷撫順、開鐵,也讓他的信心一次次樹立起來,覺得大明也不過如此。
可一切在新皇帝繼位以後,突然變得不一樣了。
大明貌似重新換了一幅新面貌,源源不斷的兵馬從其他地方而來,永遠打不完。還有各種的火炮武器,得打的他們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上天也不再眷顧他們,連年連續的天災讓他們女真抵抗不住,不得不殺雞取卵。而大明卻依靠其他地方的物資在遼東繼續對他們維持攻勢。
其後的結果也一目了然了,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渾河、蒲河大敗,撫順、開鐵失守,阿敏、莽古爾泰投降,代善被殺,自己被擒拿,大金覆滅。
因此他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那便是為何會如此?內鬥不斷的大明為何突然能夠扭轉局勢。最後在遼陽,這個疑惑得到了解答。
熊廷弼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因為新皇帝登基,其即位以來勵精圖治,把消滅他們女真作為頭等大事。
只要熊廷弼要求,他無不應允,有功必賞,有錢必出。至此君臣同心,將士用命,終於才有今日的結果。
想到這裡,努爾哈赤掙扎地抬起頭,望向遠處被人群阻擋的午門城樓,想要看到上面的大明天子,究竟是什麼模樣。
可他剛抬頭,就被身旁看壓著他的錦衣衛死死地壓在地上,讓他動彈不得。
「你們動手輕點,待會陛下可是要親自見他呢,萬一有啥三長兩短就麻煩了。」
負責看管的錦衣衛旗官見狀連忙制止,這可是獻俘大典的主角,還是小心點為好。
而在努爾哈赤等俘虜旁邊,赫然有數十人在垂手而立,沉默不語。
其中以陳良弼、熊廷弼二人為首,其後京營蔣璘、譚冕等總兵以及黃得功、孫應元、趙率教等人站在陳良弼後面;而宣大總兵楊肇基、遼東總兵賀世賢、開鐵總兵和順等平定奢安、建虜等有功之將也站在熊廷弼身後。
他們現在沒有一個人不激動,哪怕陳良弼也是如此。
因為他已得到皇帝的暗示,這次皇帝將兌現初次見他時候的承諾。而其餘眾人更是如此,他們為朝廷浴血奮戰,今日終於得以功成。朝廷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承諾也在今日兌現。
朱由校坐在上面一動不動,看著下面莊嚴肅穆的場景,內心的激動之情比上次奢安之亂的獻俘大典更甚。
不過他還是強行穩住心神,朝一旁的魏忠賢點點頭,魏忠賢當即領會,隨即對一旁的鴻臚寺官員示意,獻俘大典可以開始了。
「啪、啪、啪~」
午門廣場內,大漢將軍用力揮舞手臂,把數米長的鳴鞭打在地上,示意著獻俘大典的開始,在場的文臣武將無不肅穆,正戲要開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女真自開國以來,世代恭順,拱衛遼東。現有努爾哈赤者,本大明龍武將軍,世受皇恩,朝廷賞賜甚重。但奈何其居心叵測,意圖謀反,攪動遼東,屠戮遼民,其罪不可恕。
惟朕不得已用兵以安民,君臣相得,將士用命,大破女真,剿滅建虜,生擒賊首努爾哈赤。先告厥成事,乃蠲釋眚災,潔事禋望,為億兆期昇平之福。
朕勞心於邦本,嘗欲以文德化成天下,顧茲武略,廷臣僉謂所以建威消萌,宜昭斯績於有永也。特在午門舉行大典,生擒敵酋於闕下,以昭大明之武功,以顯大明之威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