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大明商社的發展(第一更)

  第619章 大明商社的發展(第一更)

  原本按照葉向高等人的建議,賀世賢在遼東可謂是勞苦功高,按照其功勞,這次可以冊封其一個伯爵。

  但現在出了這檔子事,即便皇帝保他,那他這個伯爵肯定是保不住了。

  最多也就是子爵,並且還是不能世襲的流爵。

  也果然如朱由校所想,在葉向高給朱由校提前通氣沒多久後,許多言官御史的題本也接踵而至。紛紛彈劾賀世賢泯滅人性,居然殺降,這屬實有違聖人之道。

  不過讓朱由校感到意外的是,還有許多人上書保賀世賢。比如禮部侍郎溫體仁,兵部侍郎楊昌嗣等人就上書說賀世賢沒有罪。

  他們在題本中說代善罪大惡極,是建虜中最痛恨遼人的人,在薩爾滸跟界藩城中,不知殺了多少遼人。現在賀世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有何不可,根本不是什麼大事。

  於是在兩派的激烈爭論下,此事也越爭論越激烈,一時成為了朝堂上的焦點。

  不過朝堂上的事情總是一件接著一件,在朱由校有意地無視下,再加上賀世賢作為靶子吸引言官的注意力。倒是讓內閣聯合禮部、吏部關於制定新勳爵體系的事情也在加快了不少。

  而此時的朱由校也在百忙中接見了被張昶帶進宮裡的鄭芝龍。

  「草民鄭芝龍叩見陛下。」

  當鄭芝龍再一次踏入乾清宮的時候,他的心情仍然很是緊張,甚至有些魔幻感。

  他依然清晰記得第一次踏入乾清宮的時候,是作為湯若望的翻譯。

  就在那個時候,皇帝見他年輕,就問起了他的名字,隨後跟他聊起了南洋海貿之事,得虧他多有了解,也算是對答如流。

  這也讓皇帝有了很大的興趣,當機立斷就自己出資,讓他跟黃棟二人組建大明商社。

  自此他跟黃棟二人算是一飛沖天,從一介草民一躍成為了大明商社的掌柜,大明皇商,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一切都發生在兩年之內,讓他一時有種不真切之感。

  有時醒來以後就覺得自己似乎在做夢,但每天經歷的事情卻又告訴他不是夢,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因此他跟黃棟二人只能是盡力做事,以報答皇帝的提攜之恩。所幸大明商社經營的甚是不錯,也讓他這次來到乾清宮很有底氣。

  「起來吧。」

  看到鄭芝龍跪倒在地,朱由校把手中題本一放,一邊擺手讓其起身,一邊笑著說道:

  「鄭芝龍,咱們有一年多沒見了吧。」

  「陛下說的是,自從去年年初,您讓我跟黃棟見面,組建大明商社以來,已經有一年半有餘。」

  朱由校一聽這話,也若有所思地回憶起來。

  「確實如此,當年讓你跟黃棟二人去合夥做生意,現在已經快一年半了。這一年怎麼樣,你跟黃棟二人相處得如何?」

  「還請陛下放心,草根跟黃掌柜二人各司其職,小的負責海貿事宜,黃掌柜負責售賣、開店等事宜。黃掌柜做事謹慎,什麼事都是謀定而後動,現在大明商社已經在京畿開了店鋪有五十餘家,工坊十餘座,都是要歸功於黃掌柜。」

  見皇帝詢問,鄭芝龍自然不敢說黃棟的不是,他心裡很清楚,黃棟認識皇帝的時間要比他早太多了。

  朱由校一見他這麼說,立刻來興趣了。從去年年末到今年,他給黃棟不少發明,看來其規模搞的還挺大的。

  「有帳冊嘛,拿來給朕看看。」

  鄭芝龍來之前早有準備,見狀立刻從袖口拿出一份文書遞給張昶,隨後便拱手道:

  「陛下,去年大明商社大明商社憑藉著海貿生意,借著朝廷開海有利時機,從江南、遼東採購商品,來到京畿販賣。

  但自今年以來,按照您的指示跟給的皇家秘方,黃掌柜開始在京畿之地建設工坊。目前在通州有鐵器、西洋器、水泥、肥皂工坊十二座,僱傭工匠六百餘人,在西山煤場有煤窯十八座,夥計五百餘人,蜂窩煤作坊兩座,目前有工匠夥計四百餘人。」

  朱由校一邊聽著鄭芝龍的話語,一邊接過張昶遞過來的帳冊,心中甚是滿意。別的不說,就說這麼多工坊雇用多少人,能解決多少就業問題。

  只不過鄭芝龍的話還沒有說完,他接著說道:

  「至於店鋪的話,有西洋器、水泥、肥皂、皮毛、絲綢等店鋪,整個京畿之地,除了京城以外,現在天津府、保定府等地,也都有我等開設的店鋪,裡面的商品也供不應求。

  店鋪裡面的西洋器、肥皂、皮毛等物件都是價高利潤高,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稀罕物件,因此許多有錢人家喜歡買來用。至於水泥跟蜂窩煤則不同,這兩物價低且耐用。其中水泥用來鋪路、修工坊是最好的,因此許多商賈愛買。

  而蜂窩煤則不同,此物價格要比木柴、炭火低太多了,因此自上月推出以後,大受京城百姓喜歡,根本供不應求,為此黃掌柜準備再開兩座蜂窩煤工坊,加大生產。」

  朱由校仔細看著張昶遞過來的帳冊,聽著鄭芝龍匯報,對目前大明商社的成績甚是滿意。

  暗道黃棟確實很會辦事,行動力很強,居然這麼快就把事情弄了起來。

  他對於水泥、蜂窩煤等物信心很足,特別是蜂窩煤,現在還完全沒有爆發,等到冬天的時候,這種經濟實惠的生活物需求量肯定會爆發式增長。

  「黃棟做得很是不錯,朕很是滿意,以後要再接再厲。這蜂窩煤、水泥等東西都是百姓常用之物,因此要加大生產,如果有必要可以把這東西跟其他商社一起生產,只要收取些許費用即可。這樣百姓都可以用上,產量也會大增,以後也更容易往全國推廣。」

  鄭芝龍早就料到皇帝會這麼說,畢竟今年年初,皇帝就這般囑咐過黃棟,讓其不要吃獨食,讓其他人也跟著大明商社合作賺錢。

  為此皇帝還專門起了一個詞來描述,叫做利益共同體。鄭芝龍每每想到這個詞,就覺得甚是貼切。這些人跟著大明商社一起做生意,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不就是利益共同體嘛。

  「陛下放下,現在大明商社的在通州跟西山煤場都跟其他商社開展了合作,或者讓其他商社代工,或者把技術按年轉給他們,收取費用。現在通州那邊,圍繞大明商社而建的工坊已經有五十多座。

  他們或是幫助生產原料,或是仿製,或者與大明商社一起合作生產,只不過現在大多方興未艾,還在初創階段,等過上一兩年,通州定會興盛異常。」

  朱由校一聽這話,頓時連連點頭。

  「好,朕就要如此,大明商社,你們既然起這個名字,那就以大明為重,切不可辜負此名。」

  對於朱由校來說,由於其地位的特殊性,他雖然也重視大明商社的利潤,但更重視大明商社帶動其他商社的發展。

  在他看來,與其大明商社吃獨食,還不如與其他商賈一起合作,一起賺錢。

  這樣不僅會帶來稅收,還會帶動就業,也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體系中,慢慢培養新的利益群體,為他的改革提供助力。

  等黃棟那邊的情況處理完畢,剩下就是大明商社海貿的情況了,這也是今天朱由校召集鄭芝龍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明商社的海貿生意從去年年中開始做的,最開始甚是艱難。但等到鄭芝龍的舅舅黃程來了以後,其豐厚的海貿經驗以及帶來的許多船員,讓大明商社的海貿生意突飛猛進。

  因此經過一年半的購買、兼併船隊,現在大明商社的海貿生意也從去年的基本盤遼東、江南等地擴大到了朝鮮、南洋等地,目前有船隻六十多艘,規模也算龐大。

  只不過,用不了多久大明商社海貿船隊的實力就會更加強大。

  這其中的緣由就在於李旦,自從李旦回國來京以後,鄭芝龍就根據皇帝的指示跟李旦幾次接洽,商量讓其購買大明商社股份的事情。

  最開始見面的時候,鄭芝龍跟李旦交談甚歡,李旦的海貿經驗讓鄭芝龍受益匪淺。

  特別是李旦建議鄭芝龍開闢新大陸、西洋貿易路線,並提出自己會鼎力幫助,這讓鄭芝龍眼前一亮,當即上書朱由校請求推行此事。

  朱由校隨後也同意了並且也撥款資助,而沒想到收到皇帝答覆的李旦信心大增,隨後又向鄭芝龍提出,除了自己要購買大明商社股份外,他更是想要以手下五十多艘商船入股大明商社。

  原本鄭芝龍想著,李旦自己有海貿船隊,大明商社在一定程度上會跟他產生競爭,因此不會購買太多。但沒想到李旦不僅要買,更是想以其船隊為本金全部入股大明商社。

  這讓鄭芝龍驚訝不已,這真的是瞌睡就有人來送枕頭啊。

  有了李旦的幫助,那大明商社的海貿生意肯定會再上一個台階。只不過這個事情他也做不了主,於是現在見皇帝問他,就把此事和盤托出,想問問朱由校的意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