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劉一燝致仕

  第575章 劉一燝致仕

  伴隨著張昶的出宮宣讀皇帝口諭。

  皇帝要求翰林院所有觀政進士撰寫策論的消息,很快就傳播開來。

  有人的反應跟丁紹軾基本上沒有太大區別,暗道皇帝真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現在理學、心學辯論都如此激烈了,多少人都為此上書,但他還不平息,居然還讓新晉進士去去寫相關策論,這明顯是要讓眾人選擇站隊啊。

  儘管此事非議眾多,但對於在翰林院的觀政進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根據翰林院丁侍讀的說法,這次策論是由皇帝親自閱卷,主題也是丁紹軾根據皇帝批示擬定的十多個要點,範圍極大,可寫的內容也多。

  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既可以「自由創作「,又可以上達天聽的機會可不多。

  因此對所有人來說,當他們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寫的好,寫的出彩,讓皇帝喜歡,那以後絕對是飛黃騰達,如同盧象升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整個翰林院的進士都是開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而其中聰明者更是開始尋找座師,詢問理學、心學辯論的起源、經過與結果,甚至還暗中揣摩皇帝的態度,希望一鳴驚人。。

  可這個消息還沒有傳播多久,另一個重磅消息隨即傳出,朝野震驚。

  那便是內閣首輔劉一燝向皇帝上表,說自己的腳疾現在越發嚴重了,已經嚴重阻礙其處理不了政務。因此他思前想後,覺得不能勝任內閣首輔一職,所以向皇帝上表,請求允許他告老還鄉。

  皇帝一聽這話還甚是驚訝,連忙駁回他的奏請,同時連忙去看望劉一燝,要求務必治好,千萬不能讓其損失這一位肱骨之臣。♛🍮 ➅9ѕ𝕙𝓤Ж.Ć𝔬𝐌 ☟🐯

  只不過太醫回來以後,也說劉一燝確實是身體不適,而劉一燝也第二次上表,請求致仕。

  這一次皇帝再次斷然拒絕,一邊派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前往劉一燝府上慰問,另一邊則給劉一燝賞賜名貴藥材,要求劉一燝一定要留下來。

  但劉一燝貌似已經心意已決,第三次上表,說自己身體實在扛不住,還希望皇帝能讓自己致仕。

  話已至此,皇帝這次著實沒有辦法了,只能為難的接受劉一燝的請求,同時派貼身太監張昶攜帶旨意前往劉一燝府中。

  其大意是說念及劉一燝勞苦功高,出力甚多,這次致仕實屬迫不得已,皇帝也於心不忍。於是特賞賜劉一燝致仕後全俸,賜上柱國,進太師銜,賞賜襲衣、白金、楮鏹,歲給夫役八人。

  皇帝這種賞賜不可謂不優渥,大明朝官員致仕後少有人能夠有俸祿,哪怕是拿半俸也少的很。而皇帝居然賞賜劉一燝全俸,這足以見皇帝對其的重視。

  只不過這些都是給外人看的,朝中大臣對劉一燝的致仕絲毫不感到意外,從三月皇帝要求召開理學、心學辯論的時候,劉一燝拒不奉詔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猜到劉一燝怕是干不長久了。

  現在果不其然,僅僅過了兩個月就上書致仕了,不過這也是他最好的結果。其身居首輔高位,能夠平安落地,也算是難得。

  ——

  「你說這劉首輔究竟是怎麼想的,如果是我的話,我可不會致仕,致仕啥也沒了。」

  北京西大街的一個豆腐攤位上,店主把兩勺豆腐腦舀入碗中,放好調料端到兩個食客面前,而這兩位食客卻甚是悠閒,一邊吃著豆腐腦,一邊在攤主的吆喝中,聊著每日朝政新聞。→

  對於京城百姓來說,朝廷大小事情如同透明一般,小到官員調動、宮中秘聞,大到大政方針,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就是,那可是內閣首輔,放到以前就是宰相。讀書人能當的最大的官,劉一燝才當了兩年就退了,這也太可惜了,難道真的是身體不行了。」

  聽著同伴的言語,另一個吃了幾口豆腐腦也連忙附和。但他話音剛落,另一個桌子上,頭戴方巾,身著青袍的商賈卻笑著搖頭。

  「你們真的是想差了,我可是聽說劉一燝根本沒有生病,他致仕只不過是皇帝不喜歡罷了,只不過他比較聰明,我看他不致仕後果怕很嚴重,現如今算是有一個好的結果了。」

  聽他這麼說,豆腐腦攤位上三三兩兩的時刻頓時來了興趣,連聲詢問道:

  「劉一燝當了快兩年首輔了,皇帝既然不喜歡,那為何不早點讓其走。」

  那個商賈一聽這麼問,當即更來興趣了,這時攤主端著一碗豆腐腦遞到了他的面前,笑盈盈道:

  「李掌柜,您的豆腐腦,沒有加芫荽(香菜)。」

  李掌柜拿起勺子呲溜吃了幾口,隨後悠閒地說道:

  「你們想的太簡單了。劉一燝既然這麼做,就是在兩個月前得罪了皇帝,此事朝中大臣哪個不知道。」

  他說完停頓一會,想吃幾口再說。可就在這時,一個夥計,突然從遠處跑了過來,在他耳邊附和幾句,他聞言當即失色,趕緊吃了幾口豆腐腦,就擦嘴扔下錢往回趕,身後的夥計也匆忙扔下錢跟著他往回走了。

  李掌柜出了豆腐腦攤,就往店面趕去,但剛到店門口,就看見幾輛馬車停在門口。他趕緊放慢腳步,小步上前,走到中間一個馬車道:

  「小的來遲了,還請大掌柜恕罪。」

  「嗯,趕緊上車,不要誤了時辰。」

  李掌柜見狀就望了一眼身後的夥計,見他往身後的馬車上望了一眼示意,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上了馬車,而馬車裡面的大掌柜赫然便是黃棟。

  車隊緩緩啟行,黃棟在馬車內閉目沉思,一旁的李掌柜卻垂首不言,不敢有所動作。

  因為他知道眼前這位大掌柜現在是京城內一等一的人物,背靠皇帝做生意無往不利,任誰來了都要賣幾個面子。

  「現在店裡面的香皂賣的怎麼樣,買的人多不多?」

  過了好一會,黃棟才開口說話,隨即就對李掌柜詢問起來。

  「啟稟大掌柜,香皂現在賣的很好,供不應求。此物用起來不僅去污快,還手有餘香,許多貴人家都是大批量採購。而我們這邊靠近西山煤場,因此那邊也會過來採購一些香皂邊角料。

  不僅僅是這個,最近遼東與朝鮮人參也賣的很好,只不過現在不僅是我們,西大街有些藥店也開始售賣遼東藥材,其價格比我們略微便宜。」

  「現在遼東大開海運,運糧食就可以抵扣關稅,所以許多海商前往遼東,買的藥材與皮毛自然就多了起來。」

  黃棟對此倒不是很意外,甚至是可以理解。

  「大掌柜,現在大批人跟著我們做生意,我們弄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特別是昌隆商社、以及四海商社,他們自從成立後也算是資本雄厚,緊跟我們腳步。這香皂跟水泥還沒有賣幾個月,他們就已經出了仿品了。」

  李掌柜的話,黃棟已經聽了十多遍了,現在基本上每個門店的掌柜都向其吐槽過此事,但他對此卻毫不在意。

  自從今年大明商社今年初公布利潤,宣布增發股份以來,許多勛貴官員,甚至是市民百姓都趨之若鶩。同時也讓其他商賈甚是羨慕大明商社這種擴充本金的模式。

  但大明商社能這麼做是因為後面有勛貴與皇帝背書,這才讓百姓放心去買。如果其他商賈也有樣學樣去搞,百姓怎麼敢投資。

  不過事情很快就出現了轉機,二月戶部新設立的商司在大明日報上發布通告,說也允許商賈只要在戶部商司註冊登記,遵照戶部商司關於發行股票的規定,比如每年開放盈利,給予分紅等等。就可以跟大明商社一樣,發行股票。

  同時還特別強調,所有發行股票的商社必須要登記,如果沒有登記就妄自發行股票,那便是非法集資,朝廷定會嚴肅查處。

  此消息一出,在京的勛貴與商賈欣喜若狂,於是紛紛開始串聯準備設立商社。

  於是從二月開始到五月,一共有三個商社在戶部商司成立,其中第一批本金在二十萬與五十萬之間,並都拿出一到三成左右向百姓募資,其中也是從者如雲,投資的人甚多。

  這三個商社的營業範圍卻各有不同,一個是山陝商人合夥設立的,聽說其背後的還有九邊將官的參與,專門做蒙古生意。另外兩個則是京畿商賈以及江南徽商、浙商聯合搞的,聽說其背後有京畿勛貴,以及南直隸勛貴大族作支持,其營業範圍也跟大明商社差不多,主要做海貿生意。

  「沒事,那就讓他們出唄,天下生意哪有一家做完的。我們店鋪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只要質量好,那生意自然不會,根本不愁賣。」

  聽黃棟這麼一說,李掌柜也突然放心下來,點頭稱是。

  聊完正事,黃棟也得以暫時地休息,拉開馬車小窗簾,看著馬車外京城西街的樣子,頓時感覺京城的變化日新月異,基本上是幾天一個樣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