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糊塗的林丹汗(第二更)

  第552章 糊塗的林丹汗(第二更)

  林丹汗犯下了大錯?

  朱由校聞言頓時面露不解,望向王在晉,希望他能為自己解惑,只見王在晉繼續說道:

  「陛下,林丹汗此人算是年少有為,即位後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鞏固汗權,以察哈爾部為基礎,連番征討,不僅直接控制了內喀爾喀巴林、札魯特、巴岳特、烏齊葉特、翁吉剌特等五部,同時更以此為基礎也遙控了蒙古其他各部。♔🎄 ➅➈ѕ𝕙ᑌχ.𝓒𝓞M ✎☠

  於是在萬曆年間,漠北喀爾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倫汗、阿魯科爾沁的車根汗、科爾沁奧巴洪台吉、鄂爾多斯土巴濟農台吉等人紛紛歸順。名義尊奉其為大汗,每年也會定期前往察漢浩特,朝見林丹汗,並與他共同商討政務大事,參加林丹汗舉行的宴會、圍獵等活動。

  有了他們的支持,林丹汗權勢日甚,其他蒙古各部更是不敢違抗其命令,也都會按照林丹汗頒布的《圖們汗法典》約束諸鄂托克(部落),並定期向林丹汗朝貢。」

  朱由校聞言緩緩點頭,也正因如此,許多人稱林丹汗為蒙古中興之主也不為過,但又見王在晉繼續解釋道:

  「只不過所謂盛極必衰,蒙古諸部落本來就各自為政,現在各部雖然尊奉林丹汗,但也都是名義上,實際上林丹汗的掌控力並不強。

  但林丹汗卻不滿足於這種現狀,想要統治整個蒙古,重振蒙古大汗的威望。於是就想利用藏傳佛教,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而恰好在其登基的那一年,烏斯藏黃教領袖雲丹嘉措,派遣了兩個黃教僧侶前往蒙古歸化城(呼和浩特),擔任蒙古黃教的坐床喇嘛。

  而林丹汗為了穩固統治,就把這兩個黃教喇嘛請至察漢浩特,自己也歸順黃教,同時讓他們在察哈爾地區活動,宣揚黃教教義,這讓信仰黃教的蒙古台吉們大喜,對其更加尊崇。👹☝ 6❾丂ℍù𝔵.ᶜỖ𝓜 🐧🍮」

  黃教?

  朱由校聞言暗自喃喃自語起來,這個名字他無論是在後世,還是現在都是聽說過的。

  此教又稱格魯派,因僧侶頭戴黃帽,故又稱黃教,可以說是藏傳佛教中極其重要的一支,在烏斯藏、青海一帶很是盛行。

  而在大明嘉靖年間,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率部進入青海,其後為了鞏固統治,更是邀請黃教領袖索南嘉措來青海相見。

  並且二人曾仿照忽必烈與八思巴「互贈尊號」,並俺答汗還邀請黃教領袖索南嘉措前往歸化城,從此拉開了黃教向蒙古地區大規模傳播的序幕。

  想到這裡,朱由校也明白了林丹汗為什麼請黃教僧侶到察哈爾了,這不就是希望藉助黃教在蒙古的影響力鞏固自己的統治嘛。

  「林丹汗這麼做倒也聰明,看來其不是個愚笨之人。」

  一聽這話,王在晉微微一笑,躬身說道:

  「陛下所言甚至,只不過林丹汗如果堅持做下去自是最好,黃教為了傳教定會對其大力支持。可千不該萬不該的是,林丹汗年輕氣盛,心性易變,半途而廢,終究釀成大禍。」

  一聽這裡,朱由校頓時好奇不已。

  「萬曆四十六年,烏斯藏紅教圍為了振興教派,派遣僧侶沙爾巴前往蒙古,其最後在察罕浩特會見林丹汗。面見林丹汗後,沙爾巴展示了自己的法術神通,這讓林丹汗驚訝不已,當即就被其法術折服,還封他為國師,並接受其深奧密乘之灌頂。

  紅教沙爾巴高僧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更是花重金從五台山取來元世祖時期八思巴用千金所鑄的嘛哈噶喇金佛。♨♜ 6➈𝔰卄Ǘ𝐱.匚O爪 💝♔這讓林丹汗大喜,當即為其修建金頂白廟,將金佛供於其中。

  隨後林丹汗為了弘揚紅教,更是請人翻譯了藏傳佛教經典《甘珠爾經》,並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並將傳國金印和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經視為三大法寶,一起供奉在金頂白廟中。」

  聽到這裡,朱由校恍然大悟,也明白了為何說現在林丹汗自顧不暇了。

  這紅教也是藏傳佛教中重要教派,其亦稱「寧瑪派」。因其信徒(喇嘛)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是紅色,所以稱為紅教,只不過紅教與黃教的許多制度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兩個派別勢均力敵,互不相讓。

  原本黃教在蒙古廣為傳播,可謂是根基深厚。但現在林丹汗冒天下之大不韙要尊奉紅教,這肯定會引起蒙古黃教信眾的不滿,想到這裡朱由校忍不住吐槽,這林丹汗究竟是怎麼想的,做事如此火急火燎。

  →

  「黃教在蒙古傳播廣泛,信眾如雲,林丹汗身為大汗,如此輕易改旗易宗,真的不怕黃教反噬。」

  聽到皇帝的吐槽,剛剛解釋完的王在晉也是在一旁附和起來。

  「陛下所言甚是,林丹汗信仰紅教以後,原來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右翼三萬戶的各部汗,濟農,諸延,台吉都心懷不滿,對林丹汗逐漸疏遠。特別是漠北蒙古的邁達里諾門汗,也與林丹汗發生了分歧,久居漠北喀爾喀,已不再同情和支持林丹汗。

  而黃教的僧侶們也把林丹汗的改宗視為背叛,尤其是位于歸化城的坐床高僧邁里達,更視林丹汗為叛逆,對林丹汗連番聲討。

  為此林丹汗也為此疲於奔命,最開始經常派兵討伐右翼蒙古,之後不知為何,一心研修佛法,對察哈爾諸部不怎麼管理,估計這才是其不想搭理建虜的原因。」

  朱由校聞言更加疑惑,不明白此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不過現在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他最在意的是這個林丹汗吃大明朝的白食,想到這裡他一拍桌子道:

  「這就是林丹汗不出兵的原因?不管其內部如何,他每年拿著我大明那麼多錢,還如此肆意推諉,屬實有些說不過去。」

  「確實說不過去,他這般不僅我們不滿意,更使得其左翼蒙古,如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離心離德。科爾沁投靠建虜,內喀爾喀也分崩離析。

  為此旗下管理左翼三萬戶的大臣棱洪台吉幾次建言,請求與大明一起出兵,但都被林丹汗拒絕。林丹汗不僅拒絕,甚至還幾次訓斥棱洪台吉,說其管束不力,導致科爾沁等部背叛自己。

  哪怕這次出兵,其實也是洪稜台吉反覆向林丹汗建議,林丹汗也覺得有利可圖才出兵的。」

  王在晉聞言立馬附和起來,朱由校聽到這麼一番解釋,也有些瞠目結舌。

  他終於知道林丹汗在後來如何拉胯了,就這種人,還當什麼蒙古大汗,怪不得最後被黃台吉摘了桃子。

  經過王在晉這麼一解釋,朱由校對蒙古的基本情況有了了解,也對林丹汗出兵一事信心更加不足了。

  「按照熊廷弼的計劃,要林丹汗的兵馬與阿爾寨的兵馬合兵一處,進軍遼河上游,屯兵鐵嶺,威懾科爾沁與巴林部,切斷建虜與科爾沁等部的聯繫。

  但朕現在覺得這林丹汗著實有些不靠譜,其訓斥洪稜台吉的事情連我們都知道,可見其內部不和之事已經人盡皆知了。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察哈爾部人心不和,如何打仗。

  因此朕前思後想,想著能不能派朝廷兵馬與林丹汗等人一同前往,到時候相互有個依仗,防止被建虜偷襲。」

  朱由校此話一出,頓時讓劉一燝等人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劉一燝輕咳一聲,躬身出列道:

  「陛下,現在遼東之兵已經駐於遼瀋前線,遼左兵馬精銳也派往了鴨綠江邊的鎮江堡與朝鮮,歸滿桂與曹文詔統轄,以防備建虜偷襲朝鮮。

  因此朝廷在遼東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如果真要派兵的話,估計就要調動九邊兵馬或者是京營才行。但這樣時間來不及,林丹汗跟阿爾寨等人是四月十五出兵,現在已是四月五日,走得再快趕不上。」

  劉一燝這麼一分析,朱由校也只能無奈點頭。

  現在最容易調兵的便是宣大鎮(宣府跟大同),只不過宣大總督楊肇基現在正在整頓宣府,因此那裡的兵馬不可輕動。而京營目前最能出戰的還屬于振武軍,但作為京營中可堪一戰的兵力,朱由校也不打算輕動。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提醒下熊廷弼一定要注意林丹汗人馬的動向,切不可出什麼意外。」

  聽到皇帝這麼說,其他眾人紛紛拱手領旨稱是。

  由此下一步遼東計劃就這麼定下來了,朱由校還是秉承著那個原則,只要定下的規劃能不動儘量不動,一切讓前線的人自己籌劃吧。

  但不管如何,這次計劃解了朱由校的一大困惑,更是讓朱由校想明白很多事情,更是讓其摸索到了未來管轄蒙古的方法。

  想到這裡,他當即就望向劉一燝,鄭重其事問詢道:

  「劉愛卿,烏斯藏為我大明國土,自洪武朝,我太祖皇帝就曾在烏斯藏設都司、衛所,更讓其輸馬作賦、承擔徭役。那我大明可曾遣使冊封過高僧,亦或者讓高僧來京面聖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