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錢!錢!錢!

  第43章 錢!錢!錢!

  如此想來,他就打算讓官應震擔任登萊巡撫,讓齊楚浙黨與東林實現平衡,不一家獨大。♨🐺 ❻➈ˢℍ𝕦𝕏.ᑕỖᵐ 🍬💋

  當然如果官應震沒有真才實幹,在其任上做的不行。那就不要怨自己沒有給他們機會了。

  此事確定後,海運的事定了一半。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地方,便是天津衛。

  對於這件事,內閣也有打算。

  明永樂二年(1404年),成祖在直沽設立了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並在三岔河口的西南修建了衛城。每衛有駐軍5600人。目的在於保護北京安全,以及保證漕糧儲存、運輸的正常進行。

  天津離北京最近,成為建立周轉糧倉的必選之地。於是在小直沽尹兒灣城(今天津市北辰區運河邊上)建了百萬倉,僅守護的衛兵就有一萬多人。衛城築好後,天津城內也建了糧倉,其中就包括「三倉」,即天津衛的大運倉、天津左衛的大盈倉、天津右衛的廣備倉。

  每年經過天津運往北京的漕糧有五六百萬石之多。為了加強對漕運的管理,天津衛還設立了戶部分司,這時的天津已經成為首都的糧食儲備基地。

  因此能在天津衛修建水師,經過水路把京師的漕糧、餉銀、軍械火炮運往遼東,不僅損耗低,速度還更快,遠比陸路划算。💗😈  👤♦這個提議其實朝廷內部也有公論,但就是沒有推行。

  為啥沒做?最主要原因就是反對聲音大和沒錢。

  永樂以來,從京師到遼東就兩條道路,一條是出山海關的陸道,一條就是從天津或者登萊的海道。自實行海禁後,現在只剩下出山海關的陸道,每年商旅通行,糧草餉銀運輸,草原貿易,這條道不知養活了周邊多少人。

  雖然自隆慶開關後,朝廷逐步解除了對於海禁的限制,但每次有人提議天津開通海道。就會遭到大量反對,但現在遼事緊急,如果再提議開通,阻力會少很多。

  同時新建水師還要錢,朝廷的錢早就捉襟見肘,每次籌措遼餉都要拆東牆補西牆才行。如果要開通海道,新修水師,朝廷早已經沒錢了。

  不過既然朱由校說了,內閣也是很樂意做的。

  看到這裡朱由校也明白其中緣由了。

  在王朝後期,做任何事情都會觸碰到利益集團,讓他們出點血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這個朱由校並不怕,自己認定的事如果有誰敢反對,他可不介意也讓他們好好出點血。

  但是錢的事情,就讓他為難了。

  他知道內閣是盯著自己這點錢袋子,想趁著自己想做事,連忙把他們想做卻不能做的事給辦了。

  但現在遼東屯田要錢,京畿屯田要錢、登萊、天津建水師開海運也要錢!

  這才沒幾天,京營改編、鑄造火炮、遼東大戰、西南叛亂等等,花的銀子未來定會如水一樣嘩嘩流。

  神宗給他留座金山也不夠用!

  想到這裡他就不由的來氣。

  搞錢,必須要搞錢!

  這也是他繼位以後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王朝最重要的便是對資源的掌控力與社會資源的組織能力。而明朝呢,經濟十分發達,現在江南都資本主義萌芽了。明朝後期,流入的白銀多達兩三億兩,商品經濟高度發達。

  →

  而朝廷呢?窮的要死,去年收入各種加起來共有一千四百六十一萬兩。其中給內帑六百萬兩(各種物資折算成白銀)。朝廷能用的就是八百多萬兩,遼餉一年五百二十多萬。

  能用的錢只有三百萬左右,這還要支付九邊餉銀、朝廷俸祿等,年年拖欠,年年不夠用。怪不得盯著自己內帑。再這樣下去,內帑也不夠用了。

  「來人!」

  「奴婢在,萬歲爺有什麼吩咐?」何寧一直守在暖閣門口,隨叫隨到。

  「去內閣看看劉一燝他們在不在,在的話把他們三人叫來,朕有事情跟他們商討。」

  「奴婢這就去辦。」說完就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朱由校也伸展了下手腳,張昶這時也悄聲地走了進來,給朱由校換了茶水。拿起抿了一口,可能王安特意囑咐過了,水溫合適。

  沒過一會,殿外來報,劉一燝等人求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平身,張昶,賜座。」

  隨後就把那份內閣的奏疏交給了他們。

  「你們這份奏疏,朕看了,內閣的提議朕覺得可行,就讓官應震擔任登萊巡撫,總管登萊水師建設、海運以及接濟遼南等事。

  至於薊遼總督,讓鄒元標擔任也是可行的,但現在遼東戰事頻頻,讓薊遼總督管轄遼東之事,朕覺得已不合適了,所以想將二者拆分為京畿總督與遼東總督。

  京畿總督讓鄒應元擔任,節制順天、保定、二撫,薊州、昌平、保定三鎮,遼東總督讓熊廷弼擔任,節制遼東。二者分管,互不干涉,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劉一燝三人相互看了一眼。

  「陛下,遼東戰事緊急,專設總督一職直轄遼東,一統遼東戰事,自是可行。」

  沈灌覺得自是可行,當劉一燝等人建議選任出薊遼總督和登萊巡撫人選時,他就知道齊楚浙黨必須爭一個,薊遼總督權責重大,怕東林不肯退讓,於是就提議官應震為登萊巡撫。

  但對於劉一燝等人來說,皇帝把薊遼總督變成了京畿總督,權責雖小了,但還是東林的人擔任,未嘗不可接受。

  朱由校看他們都接受,也不想再多言語,就直接把題本要過來批紅了。

  「那就好,此事就這麼定了。還有兩個事情需要跟你們商議下。

  一個事比較簡單,就是在天津衛編練水師,開通去遼東海道。不管現在花多少錢,但對於朝廷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這事必須要做。

  朕覺得天津衛離北京最近,拱衛京師又連接漕運,是京畿通衢之地,是個交通要地,我朝也曾在此地設官、設衙,建學。

  但如果以後開闢遼東海道,此地的重要性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依朕之見此地可升衛為府,設天津府,設巡撫管轄。諸位以為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