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揚帆起航
「陛下,那奴婢把地圖撤下去了。😎🐨 ➅➈s𝓱𝓾𝓧.𝒸O𝓂 ♢🐻」
還在沉思的朱由校聽到何寧的話語,默不作聲地點點頭。
此時的孫元化已經告退好一會了,朱由校還在思考給孫元化的囑託,看有沒有什麼遺漏。
比如有沒有什麼重要的人、重要的事沒有說清楚。
但他想了一會後便啞然一笑,心想自己真的是急性子,這孫元化只是代表朝廷使團第一次出使西洋,又不是最後一次去。
而自己卻三番五次叮囑,讓他一定要做這件事,千萬不要忘記做那個事情,真的有些心急了。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朱由校也搖搖頭沒有再想了,只要孫元化能夠把已經囑咐的事情做到,他就很滿意了。
至於其他事情,久久為功,等待以後慢慢做吧。
「今天不批題本了,擺駕坤寧宮。」
——
而在另一天,出皇城的孫元化並沒有回府,他對今日皇帝囑託甚是不解,所以準備找自己的老師徐光啟解惑。
於是出了宮沒有回家,而是徑直往徐光啟的宅邸去。等待徐光啟回來以後,便把今日皇帝召見他,給他囑咐的事情全盤托出。
在見識到皇帝的想法不斷正確以後,徐光啟現在對於皇帝的任何奇思妙想都不吃驚了。只是聽見孫元化說皇帝讓其拉攏伽利略這個人的時候,徐光啟神色頓了頓,這個人他倒是聽過。
「之前跟湯若望教士聊天的時候,他就曾說起此人。他說此人天賦異稟,對於天文數學之事極其精通,可以說是西洋最頂尖的人才,並且不懼權威,常常質疑前任的理論,並用於驗證,因此名聲很大。」
孫元化一聽也來了興趣,皇帝果然慧眼如炬,這個伽利略如此厲害,如果能招募到大明來其實非常有用。
「既然如此,那我去西洋定要找到此人,對其曉之以情邀請到我大明。只是陛下還說此人與我西教教主不和,就是不知道此事是不是真的。」
「確實如此,並且不是一般的不和,就是不知道湯若望等人願不願意看到此等景象。」
「難道湯若望先生與此人交惡?」
孫元化聞言心頭一緊,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連忙詢問起了緣由。
「非也,此人不是與湯若望交惡,而是與整個西教交惡。我西教經典主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伽利略卻堅持此說法為錯誤,他堅持異端哥白尼的觀點,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
教主就認定此為異端之學,要求其改變其說法,但其固執己見,導致一直被羅馬教廷打壓囚禁。因此教廷跟耶穌會教士對其一直沒有好感,到時候你去拉攏此人怕沒有那麼容易啊。」
孫元化此時也明白了徐光啟的意思,所以不容易拉攏怕不是伽利略不想來。
就是教廷跟湯若望等人不同意罷了,這種情況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難辦的。
「這,這可如何是好。」
孫元化想到這裡頓時有些糾結,連忙望向徐光啟,希望從他那裡得到答案。
「還能怎麼辦,你以為陛下不知道其中的要害嗎?這就是要看我們的反應。」
徐光啟說著便微微嘆了一口氣,這就是他們這種信仰西教臣子的難處所在。在他們的認知中,君為臣綱,身為臣子的斷不可忤逆陛下。但信仰的西教中,有人為教主最大,哪怕是神權都要在其之下。
當二者相安無事的時候,那也沒啥。只是一旦起了衝突,他們就很難以抉擇了。✌🎁 ❻9Ŝ卄𝓾᙭.cØм 👍💲
雖然徐光啟心中糾結,但一旁的孫元化卻看的很開,一聽自己的老師這麼分析,他沉思一會站起來說道:
「老師,君近神遠,哪怕我教尊奉教主,但那也是在西洋那遙遠之地。我大明與其相隔萬里,如果因為這教主忤逆陛下旨意,以學生看來都不嘗試,是萬萬不可。
遙想當年佛教傳入我中華時也是如此,最後也不是化為禪宗等派,融入我華夏。因此依照學生愚見,如果想要我西教在我大明推行,也必須改變規則融入華夏為好。」
徐光啟聞言也緩緩點了點頭,這種事情他自然知道。他也知道現在西洋諸國也因此紛爭肆起嘛。
「這話我們說說就好了,但斷不可讓湯若望等人知道,他們都是正統的耶穌會教士,斷不可接受你這種「異端奇說」。至於陛下的囑託,伱就好生辦吧。
等到了西洋可就此事先行詢問耶穌會教士,就說我大明皇帝對其十分推崇,如果他能來我大明定會有助於傳教事宜。如果他們不應允,再可求助勛貴或者其他辦法。」
「學生明白,還請老師放心。」
隨後徐光啟又給孫元化叮囑了一番出海的注意事項,此去西洋不下萬里,坐船過來的湯若望等人更是知道其中兇險。
船隻行駛過程中,水源、風浪、海盜、敵船、疾病等等哪一個都足以置人於死地,出乎意外的因素太多了。
再過兩日他就要走了,徐光啟自然不會再說什麼不要走的話,而是百般叮囑要其千萬注意身體,如果遇到海盜或者西洋他國敵船,一定要保命優先,千萬不可行魯莽之事。
孫元化聞言自是點頭應承,二人說至晚上這才作罷。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校便早早的讓何寧來到工部,對還在當值的工部郎中孫元化宣讀聖旨。
朱由校為了能讓其在西洋有地位,不至於被輕視,就著加封他為鴻臚寺太僕卿兼欽差大臣,許他便宜行事。
同時又從內帑拿出兩萬兩銀子於他,畢竟身為大明使者,難免會有一些用錢的地方。但給太多也不好,容易招搖過市出問題,兩萬也足夠其用了。
孫元化聞言當即千恩萬謝,但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虛的。
如果這一次出使出什麼意外,這也是他死後的恩職了。如果能回來,那再上一步就會極其容易。
等到第三天已是九月十四日了,這時黃棟、鄭芝龍也帶人找來了孫元化。
因皇帝應允,這次出行大明商社也派了四人跟隨他出使西洋。
考慮到去西洋路途遙遠,不下萬里,所以這四人都是鄭芝龍精心挑選的心腹,有著豐富的航海經驗,其中有兩人更是下過南洋,會講佛郎機語。
這可幫了孫元化大忙了,他雖然會說佛郎機語,但畢竟也只是他一個人而已,他也沒有出過海。現在有了這四人,平時交流跟打雜也有了著落,可以為他省下不少力。
「陛下倒是想的細緻,知道我等都是第一次出海,還讓你們派人協助,可算是幫了我等大忙了。」
黃棟等人雖然被皇帝信任,但說到底只是商賈而已,現在見孫元化這麼說連忙站起來道:
「孫大人說笑了,這次也得虧朝廷有這樣機會,才能讓我等有機會去西洋。這四人雖然有商貿經驗,平時打雜跑腿也是一把好手。
但他們畢竟沒有我大明朝廷官方的身份,等真到了西洋,怕兩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就麻煩,到時候還要請孫大人多多照顧才是。」
黃棟、鄭芝龍早就調查過孫元化,知道其不僅精通西學,也會說佛郎機語,更是西教信徒。
現在代表朝廷出去,他可是欽差大臣,可以說是大明的全權代表,以這個身份去西洋啥都好辦,所以他們心裡明白,這次西洋出行,定要跟他打好關係,不然暗中使絆子就麻煩了。
黃棟二人背後畢竟是皇帝,哪怕是孫元化也不敢多有得罪,現在聽他倆這麼說也連忙開口應承,保證定會齊心協力。
如此大事已盡,等到了第三天九月十五日,孫元化便率使團眾人最後一次進宮覲見,在朱由校的再次叮囑跟激勵下,他便先帶著使團前往天津府。
那裡早有大明商社的商船等候了,他們會從天津府出發,經山東、南直隸、福建等地,最後抵達澳門。
在澳門與等候的商船會合,經過事先的溝通,早已有三艘商船和兩名準備返回歐洲的傳教士等候他們。
只要他們一到便即可啟程,路線也早已規劃好了,經馬尼拉、馬六甲、果阿,隨後沿著非洲東海岸南下,繞過非洲好望角,朝北駛向歐洲。
「大人,要起帆了,您要麼先回船艙歇息吧。」
「你們起帆吧,不要管我,我要多看一看。」
天津府港口,孫元化站在船頭,望向對面的港口裡人來人往的腳夫、船工與行商。心中既有些臨行前的激動也有些忐忑,但既然踏上這一條前路,他已經沒有任何理由退縮了,現在能做的只能儘可能多看一會天津,多望一眼京城。
「起帆嘍!」
「起帆!」
身後船工的號子接連響起,碩大的船帆在他的身後被緩緩拉起來,沒過一會船突然晃動起來,孫元化的眼前的港口也突然開始移動,慢慢遠離他。
孫元化看著眼前的港口越來越遠,逐漸變成了海天一色,眼神也越發淡然跟堅毅起來,緩緩吸了一口氣,便不再回頭地往船艙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