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對建虜的戰略構想
「第三便是人馬,建虜八旗可戰之力滿打滿算也就七萬餘人,這還是經過今年大敗後擴充的兵力。¤¸¸.•´¯`•¸¸.•..>> ➅9ⓢ𝓱𝓤χ.Ć𝓞𝕄 <<..•.¸¸•´¯`•.¸¸¤
其中許多都是新卒,或者從北上掠奪的野人女真,其戰力較之前遠遠不如。到時候朝鮮,內喀爾喀兩面用兵,又要防禦開原、撫順等地,這點兵力怎麼可能夠。」
熊廷弼這一番分析,讓楊漣不由暗暗佩服起來。看來熊廷弼對建虜的情況是了如指掌啊。
「這一番分析鞭辟入裡,並且按照這一番分析,只要整軍備戰,等待建虜發兵即可。」
熊廷弼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
「雖然這麼說,但我大明也有諸多劣勢,例如北上賀世賢、陳策等軍,雖然戰力強悍,不懼建虜。
但如果要攻略開原跟撫順等地,與建虜正面交戰,現在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啊。
再者朝鮮方向孱弱,目前也只有曹文詔五千精兵,守備有餘,進攻不足。
如果要真正用兵,還是要在此集結兵馬,請陛下下詔從九邊調集客軍到此,增強兵力,陳兵瀋陽與朝鮮,等待機會。」
熊廷弼說完此話就不再言語,端起茶杯茗茶起來。楊漣也眉頭緊皺,看著桌子上的遼東地圖,心中慢慢思量起剛才熊廷弼的戰略。
他的意圖特別明顯,還是按照原本的籌劃,以逸待勞,沉住氣,不要主動進攻,要等待建虜犯錯。
建虜現在經過接連大敗,像以前那樣莽然進攻瀋陽的事情定會考慮再三。因為面對大明對其的圍追堵截,只能期翼在內喀爾喀或者朝鮮打開新局面。
但如此的話便會陷入大明的又一圈套,在內喀爾喀、開原撫順、朝鮮方向,只要建虜一動,明朝就會從另外兩個方向進攻。
以建虜的兵力跟疆域廣度根本扛不住這般進攻,那個時候可能就是解決建虜的最佳時機了,即是趁他病,要他命。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以靜制動。不過兵力倒不用擔心。陛下現在在京營編練新軍,到時候可向陛下請求調派京營來援,如此兵力充足。」
熊廷弼頷首稱是,京營的編制他是知道的,皇帝為此可是花了大價錢打造的最為強悍的精兵,其裝備的克虜炮數量極多,讓他甚是羨慕,但就是不知道戰力如何了。
「這個倒是可行,早就聽聞京營六軍裝備接近百門克虜炮,到時有此等火炮幫助,看建虜區區肉身如何抵擋這槍彈炮雨?」
於是熊廷弼當即定計,熊廷弼一方面跟翁吉刺特部的諸位台吉商議,能否尋求支持;同時給廣寧巡撫王化貞去信,要求他聯絡林丹汗,看能否說動其出兵內喀爾喀。
而楊漣也沒有閒著,除了向皇帝上密折說明熊廷弼的想法以後,其餘時間繼續推行以工代賑,同時派人前往遼河口,準備設府一事。
——
伴隨著熊廷弼等人的動作,朝鮮、遼東的消息迅速發酵。
朝鮮的捷報,以及遼東的奏報很快遞到了朱由校的御案前,讓朱由校驚喜不已。
沒想到朝鮮的事情會如此乾淨利索,沒有什麼大的波瀾就平定了,看來這個光海君確實不得人心。
並且在曹文詔跟滿桂的捷報中還有一條重要信息,便是由於李爾瞻等人逃到建虜。
朝鮮大將李曙等人心憂建虜會幫李爾瞻報復,同時為了投桃報李,識相的請求大明能夠在朝鮮駐軍,以抵禦建虜的侵擾。
朱由校看到這裡不由的心中大喜,只要能駐軍,便可更容易控制朝鮮了。
但李曙這個請求朝廷也不能一下子就同意,不可太過於急躁,也不能過於意圖明顯,應是來一番託辭為好。
故而告知李曙等人,在朝鮮駐軍我朝願助之。但顧及糧草轉運甚是麻煩,若其真的有誠意,那就還要供應官軍在朝鮮的糧草,此為條件一。
想到這裡他就不禁拿起紅筆在題本上批紅起來,命內閣跟禮部商議,快點冊封綾陽君世子李淏為朝鮮國主,早些把名分立起來,再升任曹文詔為朝鮮總兵,統轄朝鮮官兵。
這條件二乃要求李曙等人對明朝船隻開海開港,允許隨意貿易,不得阻攔,如果有可能再把濟州島給租下來。
「何寧,把這個送到汪伯雨,讓其遞交內閣,找劉一燝等人速速商議。」
何寧對此見怪不怪,現在皇帝在西苑避暑,司禮監汪伯雨跟魏忠賢二人伴隨。但皇帝卻對汪伯雨甚是重視,許多奏摺都交給汪伯雨批紅,讓魏忠賢對汪伯雨甚是嫉恨眼紅。
但朱由校卻對這些無所謂,甚至說他很願意看到這種場景,這也正是他提拔汪伯雨的目的,牽制魏忠賢。
他批完紅,隨手又打開了楊漣跟熊廷弼的題本,裡面詳細記錄了建虜欲放宰賽回國之事,以及熊廷弼跟楊漣討論的對策。朱由校看完也覺得甚是可行,此二人的想法跟他的計劃不謀而合。
現在朝鮮戰事雖然平定,但還有西南戰事需要處理,西南各省集結貴州,馬上就要進討了。如果這時候再起遼東戰端是極不合適。
因此在朱由校的計劃里,在遼東還是穩為主,正如熊廷弼說的那樣,現下主動權在大明這一邊,該急的不是大明反而是建虜。
至於他們提到的要派兵一事,朱由校也覺得可行,現在京營編練好了,正好明年派往遼東,等西南戰事一結束就可以在遼東動手了。
只是朱由校面對楊漣的一個請求到時犯了難,楊漣說請求朝廷速度派人在遼河口設新府縣,並且派遣縣令官員。
在遼河口設縣一直是朱由校渤海經濟區的構想,只要再次設置港口,由於位於遼東中心之地,無論對於遼南、遼東還是遼西都是有很大幫助的,還可以利用遼河開展海運。
到時候無論海貿、陸貿還是糧草運輸都是極其方便,是他構想的渤海經濟圈的重要一環,因此對於其中人選一定要慎之又重。
這個人必須敢於任事,有能力,必要有擔當。畢竟在那裡新置縣,事情繁雜百廢待興,去那裡肯定不是享福的,而是受苦的。
他原本想的是派孫元化去,畢竟無論在里草欄場,還是研製克虜炮的時候,都出過大力,現在外出任職其實也可以接受。
但朱由校再三考慮後,仍覺得不妥,此人雖然對西學很有造詣,但能力不一定出眾,馭下更是不行,不然就不會歷史上出現登州兵變,導致大明辛辛苦苦的火炮部隊全部歸了建虜。
朱由校想到這,用手捻著手中的串珠,心中開始思量究竟什麼人比較合適,突然他閃想到了一個人選。
「張昶,你去司禮監把盧象升叫過來。」
張昶當即得命而出,今天是雙日,所以盧象升在軍機處當值,叫過來也方便。
朱由校考慮的人選便是盧象升,身為恩科狀元,盧象升自然受到朱由校的重視,入職三個月以來一直在軍機處跟翰林院任職。
孫承宗跟沈灌也多次向朱由校誇讚盧象升此人,說其才思敏捷,博聞強識,自從來了軍機處以後,軍機處的文書工作效率高了不少。
朱由校聽到這些話後,雖然不會全信,但也知道盧象升的能力確實是出類拔萃,不然不會被點為狀元了。
「陛下,盧象升來了。」
過了好一會兒,正在閒看《通鑑》的朱由校就見張昶領著盧象升走了進來。
「微臣翰林院編撰盧象升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起來吧。」
朱由校見狀放下手中的《通鑑》,饒有興趣的望著躬身而立的盧象升。
「盧愛卿,這段時間在軍機處乾的如何啊?孫閣老可是在我面前經常誇你呢。」
盧象升現在還不知道皇帝叫他究竟是所謂何事。現在見皇帝突然說起他的工作,心中不明就以,但還是躬身道:
「孫閣老謬讚了,軍機處乃軍國重地,微臣愚鈍,剛在裡面當值的時候,唯恐辜負陛下跟閣老們的信任。所幸其餘同僚見微臣新來,對臣多有提攜幫助,這才讓臣很快上手。」
朱由校看著盧象升誠惶誠恐的樣子,擺擺手道:
「你呀,就是太謙虛了。我素來知道孫老師嚴厲,能讓他誇獎的人不多,說明伱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
軍機處乃朝廷軍議之地,來往題本眾多,朕讓你去軍機處就是希望你能夠從中了解政務,從而能快速上手。但再厲害的才能都要施政於民才行,如果不能行利於百姓,這一切都是空談,這也是朕叫你來的目的所在。」
盧象升聞言頓時一愣,隨後立馬反應過來了。
皇帝這話里話外都是說準備重用自己嘛,想到這裡他當即躬身道:
「臣謝陛下提攜之恩,孫閣老也經常給微臣囑咐,讓微臣盡心用事,以報君恩,臣也時常銘記在心。」
「好了,好了,恭維話就免了吧,來看看這個題本。」
朱由校當即打斷盧象升一番恭維的話,而是示意張昶將楊漣要求朝廷派遣遼河口新置縣的題本,遞給了盧象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