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正大光明(求訂閱)

  第254章 正大光明(求訂閱)

  現下京城百姓最為關心的,必是二十五日會試放榜的結果了。🐸👊  ♞💲

  哪怕是前日皇帝出行巡視京營的消息,也沒有把眾人的熱情壓制下去,在他們看來不就是當今皇帝喜歡軍武這一套嘛,沒啥新奇的。

  只是百姓們雖不感興趣,文官們卻對此感到甚是憂思竭慮。

  特別是聽到皇帝在京營的一番講話後,讓勛貴子弟們都勇於報考武備學堂,以後都有機會在其中任職。再結合皇帝讓英國公張維賢加入軍機處,讓許多聰明人嗅出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

  第二天文淵閣,劉一燝看著一沓沓勸說皇帝的題本,真的感到甚是頭疼。

  而一旁的沈灌、葉向高、孫承宗、朱國禎幾人見狀也不多作言語,孫承宗跟朱國禎今天第一次來內閣,今日的任務就是熟悉政務,所以見狀也不發言。而沈灌、葉向高卻是不想發言,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把這個難題交給劉一燝。

  「諸公談談吧,這麼多勸諫的奏疏,難道就這樣放著嘛?」

  劉一燝看到幾人都不言語,煩心不已,只得先開口詢問起來。

  沈灌跟葉向高跟朱由校打了這麼長時間交道,自然知道皇帝的脾氣,於是就穩坐釣魚台不怎麼言語,即沉默是金。

  看著坐如石蠟的兩人,劉一燝也是無語,但也不好批評什麼,於是把目光投向了遠處埋頭自顧自忙活兒的孫承宗。

  「稚繩(孫承宗的字),您是陛下的老師,現在陛下一直執於喜歡軍武之事,你是不是該勸勸了?」

  孫承宗這才裝作驚醒過來樣,聞言也看向那一摞題本,暗暗吐了口氣,起身拱手說道:

  「人盡皆知陛下醉心武事,只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巡視京營本就是慣例,照此這也沒什麼不妥的,勛貴在京營任職也是慣例,事事皆合乎體制。

  再說之前陛下整頓京營,一改京營懶散、吃空餉的壞俗陋習,讓京營戰力與風氣從根本上為之一變,解決了內閣多次想解決的問題,我著實是不知道該怎麼勸誡。」

  孫承宗作為朱由校的老師,自然明曉朱由校的志向。並且朱由校繼位以來所做的事,都甚合他的心意,一改遼東頹勢,清理京營,整頓黨爭,打擊言官,重用實幹官員,推行屯田、均田均役等等措施,許多不就是東林一直以來想要做的嘛。

  再說勛貴掌管五軍都督府,掌管京營本就是朝廷制度,他也不能以此來勸誡皇帝。難道要無事生非建議皇帝不要老是出宮啊、宮外不安全太危險了的諸如此類無關痛癢的話不成?

  劉一燝見孫承宗這麼說也無可奈何,他怎會不知面對皇帝這麼做,文官干預不了什麼,只能被動接受罷了。🍟♣ ❻❾𝕊𝕙𝓊𝓧.C𝓞м ♝☮

  這讓他感到甚是無奈,覺得皇帝跟其他人真的是不一樣,不像武宗、世宗、神宗那般有種種缺點,所以言官乃至史官可以肆無忌憚地勸諫,這些皇帝也無話可說。

  但現在宮中這位少年天子卻不一樣,他不愛玩,遵守制度,也善於納諫,甚至有點不同尋常人,無處言說!

  如果非要說一個文官認為的缺點,也就是喜愛武功跟兵器了,但這些事情都給朝廷帶來了好處,喜歡兵器,研製的克虜炮大破建虜,扭轉了遼東局勢;喜歡武功,但改革京營,一改京營上百年積弱不堪之現狀。

  與這些功勞相比,這個缺點真算不了什麼,這般光明正大之舉,也讓在場的朝臣也啞口無言。

  但正是因為如此,劉一燝越發覺得皇帝深不可測,感覺看人極准,做事也經常直切要害,讓他難以理解和掌控。

  越是這樣劉一燝越發為難,為官的直覺告訴他,皇帝多次去京營就是在刻意提高勛貴地位,以制衡文臣。

  這麼簡單明顯的用意,他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就不相信內閣其他人不起意?但看看在場的內閣諸人,都不想理或者說不敢理這個事。

  這讓他逐漸意識到,原來皇帝的威望已經這麼高了嘛,他現在還只是十七歲而已。

  見孫承宗發言表態,葉向高見狀搭起話來。

  「稚繩說的很對,巡視京營本就是慣例,朝官沒有必要驚慌,再說陛下要建武備學堂內閣也是票擬通過的。因此並沒有什麼,這些題本按著不回便是,不用理會。」

  「葉閣老所言甚是,現在遼東、西南用兵,遼左來報說林丹汗有異動,京營的重要性不可謂不大。既然如此,皇帝巡視那也正常。這些題本就不用理會,我們還是把陛下交代的任務做好即可。」

  一旁的沈灌聞言也支持起來,他負責軍機處距離皇帝最近,各種軍機要事他最清楚,知道最近以及未來用兵的地方不少,京營戰力強對於朝廷來說是好事,這何樂不為呢。

  看到孫承宗三人都這麼說,劉一燝也是無奈的吐氣皺眉,跟著同意此觀點了,按著不發就當做沒看見吧。

  「沈閣老說得對,既然陛下此番作為於國有利,內閣自然是贊成的。陛下如此為國事操勞,那我們內閣更要盡心盡職,把陛下囑咐的事情做好。」

  「葉閣老、孫閣老,陛下之前就囑咐了說在京畿推行均田均役之事,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三月有餘,不知道現在做得怎麼樣了。」

  此事雖是孫承宗來做,但皇帝囑咐的是由葉向高主體負責,所以劉一燝也沒有過多問。但現在皇帝把支持均田均役的孫承宗跟朱國禎都抬進了內閣,這個用意就很明顯了。未來的一段時間,推行均田均役將是內閣的主要任務之一了。

  二人早就有所準備,聞言知其意般互望了一眼,孫承宗便緩緩起身躬身匯報起來。

  「目前均田均役只是在京畿的薊州跟永平府進行,薊州還好,那邊本來就是邊防重地,衛所眾多,士紳大族較少,因此統計州縣士紳的土地較為容易。

  永平府就不一樣了,此地靠近遼西以及蒙古,是京畿邊防重地,不僅衛所多,下面的州縣也多,因此地方大族士紳也頗多。

  這三個月我讓永平府的官吏統計了兩次,但每次數額都是不對等,哪怕上次陛下震怒,撤了永平知府,第二次統計的雜役數額跟田數也還是對不上。

  所以這次我想讓戶部直接派人去永平府查,看看究竟誰在陽奉陰違,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求訂閱!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