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鹽稅改革(第一更)
「恩,此事事關重大,不要掉以輕心,有什麼問題隨時找內閣或者朕來。♙♕ 😲✌」
說完此事,整個詔隊最要緊的提議就確定下來,下一個就要討論原本的主題,便是鹽稅之事了。
此事其實牽扯也很廣,自從朱由校下詔後,有許多涉及其中的鹽商、勛貴信以為真,覺得朝廷可能真要廢掉綱法鹽政,重新推行開中法,因此紛紛找人上書,暗中阻撓此事。
哪知朱由校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欲以推行開中法之時,重新改革綱法鹽政,並且直接採用了汪應蛟的的提議。
即改變原本的世系鹽商體系,由世系改為五年或者十年一選,每次選都要繳納保金,還要按期交稅,如此損害的只是個別世系鹽商的利益,那些中下層鹽商見有機會擠進去,定會歡欣鼓舞,感恩於朝廷。
當時朱由校看到後就讓內閣討論此事,所以差不多要定型頒布了,只是還有一點要在文華殿中確定,便是繳納保金的額度是多少。
「陛下,臣之前算了下,揚州鹽商四十五家,每家每年獲利不下數十萬兩。現在把這四十五家鹽商的名額進行拆分,分為大鹽商名額二十五個,剩餘二十個鹽商進行拆分,而是二十個中等鹽商,三十個小鹽商,共七十五名。
從今年起,五年為一期,成為鹽商不僅要看他的販鹽能力,還要繳納保金,大鹽商名額二十萬兩,中等鹽商名額十三萬兩,小鹽商名額為八萬兩。這個錢相比較鹽商的利潤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對於朝廷來將是百利而無一害。」
朱由校暗中算了起來,這樣下來朝廷每隔五年就收一波一千萬兩的鹽商保金,相當一年增加了二百萬兩的收入。
這個數額如果分攤到每一個鹽商來說並不大,損害的只是一些大鹽商的利益,可以讓更多小鹽商參與進來。-漫~*'¨¯¨'*·舞~ ➅❾𝓢нᵘ᙭.𝓒𝐎𝓶 ~舞*'¨¯¨'*·~漫-
只是鹽商也不會是傻子,既然給朝廷交了這個錢,那自然是要從百姓那裡收上來,到時候怕鹽價要漲一漲了。
想到這裡,朱由校也無奈,他也是沒有辦法,到頭來還是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陛下,這個數額太大了,到時候定會有諸多鹽商不滿意,鹽價也會飛漲,販私鹽者盛行啊。」
劉一燝雖然也很想拿著這個錢,一千萬,朝廷拿到手後,啥事幹不了,但就怕到時候會引發社會動盪,江南士紳原本就不滿意,現在又要改革鹽制,讓這些鹽商多交錢,那對於朝廷的不滿定會加重。
但汪應蛟在這個事情上卻十分堅持。
「首輔此言差矣,這些鹽商世系而終,每年獲利數十萬兩,有一分給朝廷了嗎?沒有!反而賺了錢太多,開始便想花錢,揚州瘦馬、秦淮爭艷,鹽商子弟不學無術,仗著朝廷給的恩澤,肆意揮霍。與其如此還不如展開競爭呢。」
「再說了哪怕現在這幫鹽商不想做,沒關係,大明朝有大把的人想做都還做不到呢。至於鹽價飛漲,我朝的鹽價相比前朝而言低很多,即使稍許漲價也不會影響民生,即使有怨言,也不會怨恨朝廷,反而會謾罵鹽商,這比遼餉征賦稅好太多了,試問削鹽商和加賦稅於百姓究竟哪個好,明眼人一看便知。」
在這個問題上,汪應蛟一點都不給劉一燝面子,直接反駁起來,不過他這話說的也在理,東林人最反感的便是給百姓加稅,反而對加征商稅、雜稅等無所謂。
現在鹽政改革正中他們的下懷,鹽商的富庶他們早就耳聞,現在剝削鹽商而利天下他們自無不可。
因此鄒元標等人也站出來支持汪應蛟的措施,劉一燝見狀也不再反對了。→
「如此那就定下來,到時候內閣發文即可。只是如此一來,今年競拍名額的事牽扯數額巨大,如果只是按照原本設巡鹽御史那般管理,自然是不行了,依朕之見,每五年競拍之事就由戶部專門設鹽課司負責,戶部侍郎兼理鹽政。」
眾人面面相覷,這戶部的職能是越來越大,以後這戶部上的位置定是重中之重,不過這個建議確實合情合理,畢竟五年一千萬兩,如果只由地方巡鹽御史負責,那不知要怎麼暗中勾結呢。
「臣遵旨!」
「鹽政之事本就是牽扯複雜,但與朝廷收支關係重大,諸位臣公不可不察,今年是實行鹽法新政的第一年,汪應蛟,你身為戶部尚書,擔子很重,一定要好生行事。」
汪應蛟當即俯首躬身甚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重大,但與這個相比,他更看重的是他的畢生抱負能否得以施展,自己一職掌戶部就能有這樣機會,讓朝廷拓展千萬財源,這讓他不禁起了豪邁之心,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此事做成。
「朕之前說過,今日主要討論的是財稅之事,現在朝廷財稅都統一於戶部,鹽稅新法得以改革,就是不知道諸位臣公還有什麼財稅的建議呢。」
眾人相顧無言,有人其實還想提建議,但看到皇帝剛才贊同的兩個措施後,開始選擇閉嘴,不想再讓皇帝折騰了。
看到群臣沉默,朱由校也知道他們不想再提意見了,那麼他們不提,朱由校卻想提。
「既然諸位臣公沒有意見,那麼朕就提一個措施。」
說著朱由校就環顧了一下台下諸位大臣,淡然的說道。
「自皇祖以來,雖然朝中大事皇祖批紅決定,但許多瑣事對於仍由內閣或者六部自決,但皇祖時朝廷六部乃至內閣空額甚多,乃至對於朝廷經費使用沒有監管。而自朕繼位後兵事洶洶,朝廷靡費甚多,每年花費千萬都不止。」
「今日雖然財稅之權歸於戶部,以後均由戶部統一度支考核,但朕覺得對於之前的朝廷經費使用不能不查,因此朕決定設會考府一職,其中人員由都察院言官御史、戶部會計、司禮監共同擔任。」
劉一燝此時面露疑惑,皇帝看來這是要查帳啊,不過這個會考府究竟要幹什麼。
「陛下,不知這會考府主要職掌是?」
這個朱由校早就有了想法。
「會考府的職掌主要有三:一是對各省開支的軍需錢糧是否應予核銷提出意見;二是對中央各部門開支的錢糧進行審核後確定是否准許核銷;三是對核銷中的虛報冒領、營私舞弊者有權嚴查、具實參劾。」
財政之事無非是開源節流,現在開源的事情朱由校已經做了很多了,下一步就是節流。
只是節流朱由校自己做的倒是挺好的,減少宮中開支,節約自己的花費。
但是朝廷的花費呢,他也不敢像煤山戰神那般肆意裁撤機構,就怕裁出個李自成來。
因此就想出了會考府這一招。
這個會考府其實是朱由校學習雍正的,說白了就是個審查國家財政支出的機構,主要作用就是查帳跟審核帳冊,是雍正為整飭吏治、充盈國庫、穩固皇權所採取的重要舉措和有效手段。
朱由校就想把他這個學過來,既然不能隨意裁撤人員,那就通過設置會考府,把全國的帳冊好好查一下,看看有沒有貪墨或者虛假花費,到時候好好整治一下,追討贓款。
並且現在戶部掌握全部朝廷的財政收入,其中花費甚多,現在設有會考府也是對戶部的一個監督與限制,不要讓戶部的人肆無忌憚,目無法紀的鑽空子。
「這個會考府不隸屬於六部九卿,而是設在內閣之下,直接由內閣首輔統轄,獨立承辦錢糧奏銷審核事項,直接向朕負責。
對中央各機構的錢糧奏銷不論有無問題,均要履行監督職能,實施例行審計。對錢糧奏銷事項的一切檔案資料和有關事實進行考證和審查,糾正錯弊,揭露違法,做出評價,具實參劾。」
聽到這裡劉一燝就放心了,看來皇帝這麼做就只是為了審查錢財資料,並且設在內閣之下,自己負責,這無疑會增加內閣對六部的掌控力,其實也是對戶部的一個制衡,如此一來內閣也不得不的贊成了。
「臣自無不可,只是朝廷帳冊眾多,如果一一清查,怕耗時耗力,靡費較多。」
雖然同意,但劉一燝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這個朱由校倒是不擔心,他隨即搖搖頭說道:
「朕不怕耗時耗力,就怕朝廷中有人暗中舞弊,徒廢朝廷錢糧,因此有監查考核也是起一個警惕作用。」
見皇帝如此意見,群臣也只能俯身拱手同意了。
由此天啟朝第二次文華殿詔對結束,與第一次詔對相比,第二次的手段更酷烈了,東林實務派大獲全勝,劉一燝的首輔位置得以鞏固,兩個輔臣戴罪在家,三個尚書被訓斥,諸多侍郎被免職,戶部跟鹽政改革也得以順利推行,大明朝廷多了一千萬兩的收入。
事事都是有利也有弊,改革不會讓所有人都獲利,對於那些因改革受損的人來說,對朝廷跟皇帝不滿也在慢慢增加。
但朱由校卻毫不在意,因為他心裡清楚,只要自身不斷強大,不斷勝利,這些人再不滿也沒有任何作用。
與其擔心這些,他更在乎眼前要做的事。
第一更,求月票,求評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