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克虜炮北上(求訂閱)

  第109章 克虜炮北上(求訂閱)

  北京通州城。💥😺 ❻❾ร𝔥Ⓤχ.𝓬𝐨𝕄 ♧☮

  通州是明代漕糧的終點站,每年米船到了這裡,船回頭,米入倉,許多乘船自江南北上的行人商賈,達官顯貴也會選擇在此下船。

  每年運到這裡的漕糧、棉布、絲綢、茶葉、木材等來往貨物,讓這裡成為當時熱鬧繁忙的大型集散地與批發地。

  哪怕現在已是十一月下旬,運河早已結冰,船隻無法通行,但仍不影響各地京城商賈來這裡批發送貨。

  通州城南郊外,一支長長的隊伍正在往通州方向走去。

  前路開頭的是幾輛載人的車輛。車後還跟隨著四輛馬車。

  只是這馬車很是奇怪,平常只要一匹馬便可拉車,而這些馬車套的至少有兩匹馬乃至三匹馬。車上載的東西更是奇形怪狀,看似像什麼龐然大物,用專門的車廂蓋住,讓路人完全看不到裡面是什麼。

  等到了通州城南,這個隊伍也隨即停下,前面馬車中下來一位年逾五十、身材挺拔之人,徑直向其中最大的車輛走去,剛到車前,便屈身拱手道:

  「葉閣老,已經到通州了,這一路上還要多謝閣老解難,否則不知還要被多少人刁難,之藻這裡拜謝了。」

  說完便躬身朝馬車眾人拜謝道。

  「呵呵,振之(李之藻的字)太客氣了,想當年利瑪竇學士曾在東林講學,我也是聽其講課,平日交談甚歡,素來敬佩,更不說你運送克虜炮入京,為臣者忠心國事,咱們一路照應是應該的。」

  「葉閣老謬讚了,我事先收到子先(徐光啟的字)的信,他讓我把紅夷大炮(紅夷大炮以後都稱克虜炮)在通州交付,後面我就不與您同行了,等到了京城,我定會親自登府拜謝。」

  葉向高事先也知道此事,於是也不挽留,簡單寒暄辭別後便帶自己的人先行離開,直接往通州而去。

  見葉向高已走,李之藻看著後面押送克虜炮的隊伍,心裡感嘆,終於到了京師了,一路上太不容易了。

  去年他跟徐光啟商議,見遼東戰事艱難,就想著從澳門等地購買紅夷大炮,於是費盡心機終於從葡萄牙人手裡買了四門,準備押送京城。

  沒想到剛剛準備要起行,就遇到了廣東等官員的阻礙,說他們沒有收到兵部批文,貿然運送火炮有違規矩。

  李之藻也是好說歹說才上路,沒成想剛到南昌,就收到徐光啟來信,說新皇對紅夷大炮極其感興趣,專門從內帑給銀十萬,並讓內閣發文廣州布政司通力配合購炮。

  李之藻聞言大喜,於是專門命他的學生張燾前往澳門,繼續配合廣東布政司購買火炮,聘用炮手。

  而自己則親自帶著這四門紅夷大炮北上,等到南京後正好遇見準備北上的內閣輔臣葉向高。

  葉向高這個人消息靈通,是典型的政客。

  他已經得知新皇帝對徐光啟等西法黨很重視,自然對同樣是西法黨的李之藻掃榻歡迎,邀請其一起北上,李之藻也自無不允,所以才會有在通州一別的情形。

  李之藻等到了通州後,就囑咐人把這四門火炮運送到通州大營,孫元化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

  等看見李之藻,孫元化連忙熱情地親自過來迎接,作為徐光啟的學生,自然對李之藻敬重有加,於是他一邊招呼身邊的人把這四門紅夷炮運到大營中拆解裝車,一邊就帶著李之藻進入營中休息。

  進營的時候,李之藻就看見門營外有許多招兵的攤子跟告示,這種告示他在山東等地、通州城中也見到過。,-*' ^ '~*-.,_,.-*~ 6❾ᔕℍ𝕌x.c𝕆๓ ~*-.,_,.-*~' ^ '*-,現在山東、遼東等地招災,許多人就得到了告示的信息來到這當兵找個營生,混口飯吃。

  許多招兵的攤位上都排上了長隊,攤位上的招兵官根據出身、身高、氣力、能力等把進行層層選拔,不時傳來有人聽到自己能入伍的陣陣呼雀躍之聲。

  看到此情此景,李之藻也感慨道。

  「沒想到子先在通州練兵成效這麼顯著,來的人還挺多的。」

  「是啊,主要是新皇銳意進取,想要改革京營,想必您也知道前段時間的京城南郊三大營營官作亂吧,經此事後,陛下就看到京營士卒羸弱不堪,想要裁撤老弱,招取新卒。

  於是就仿照五軍營訓練新兵的規矩,在老師所建的通州大營募兵整訓,隨後送至京營為兵。

  京營士卒的待遇您也是知道的,月餉是一兩四錢加一斛米,這麼高的收入可是讓周邊的人趨之若鶩啊,紛紛前來參軍。」

  聽到孫元化的說道,李之藻也是頷首贊同。

  有錢好辦事,這個道理李之藻自然懂,這麼高的報酬,比邊軍強多了,而且還是天子親兵,眾人定會踴躍報名。

  等孫元化帶著李之藻一行人進了營房,隨即就叫人過來侍奉上茶。

  「世伯,老師現在忙的實在脫不開身,不過已經給我囑咐過了,明晚就在家中設宴款待您呢,您現在這裡暫且休息,等我這邊把朝廷送往遼東的火器運送上車,就與您一起回京。」

  「不妨事,以國事為重,你就忙你的事,我也不累,就讓我也跟著伱在這營中瞧瞧吧,我看這也甚是新奇。」

  孫元化爽快答應,於是就讓李之藻跟隨,出了營門,直接往通州大營營庫去了,還邊走邊解釋道。

  「您不知道,皇上現在對老師可是重用的很,現在老師已經是工部侍郎,陛下也讓內廷兵仗局的火藥司跟工部的軍器局合併。

  讓老師一同掌握,專門製造火器,現在主要是鳥銃、滅虜炮(佛郎機炮)、克虜炮等火器。

  自從兩個機構合為一後,如今做事效率大增,老師又根據去年新築的呂宋大銅炮,按照我大明鑄炮法新鑄克虜炮,比西洋火炮更輕、可用車拉動,還可以用於野戰,現在一月可以產出20門左右,其他火器另算。

  只是遼東戰事緊急,於是皇上便下令新鑄的二十門克虜炮,和從京營倉庫選出一萬把鳥銃等火器統統送往遼東,也得虧您來了,這又有四門可以用了。」

  聽著孫元化的解釋,李之藻有種滄海桑田之感,這變化真的是太快了。

  他去年去澳門購置火炮的時候還有朝官百般阻攔,說浪費錢財,現在新皇一登基就立刻把克虜炮鑄造起來了,心中感嘆世事無常、風雲變幻啊,慶幸老師如今聖眷正濃。

  「能趕上就行,當今皇上真是雷厲風行啊,說做就做。」

  李之藻不由感嘆道,孫元化也在一旁點頭應承。

  說著二人就來到了倉庫,這時書吏正在一一清點數額,隨後登記造冊後,就讓人把鳥銃等火器搬上馬車。

  「原本這些事可以走水路的,只是現在天津府新設,水師也沒有建起來,只能走陸路,一路加急馬不停蹄,應該在年前就可以趕到遼陽。」

  孫元化看著這些火器感慨道,其實他心裡一直有一個領兵作戰的心思。

  他跟隨徐光啟手把手煉製了克虜炮,對他的鑄造、性能以及如何使用了如指掌。見這次有去遼東的機會,就想向徐光啟建言由他來護送這批火器至遼東,之後就留在遼東領兵作戰,實在不行,負責鑄造火器也行。

  但徐光啟想到朱由校曾囑咐孫元化研發燧發槍,再說遼東太過於危險,因此就沒有同意,這讓孫元化甚是遺憾。

  李之藻也知道朝廷在登萊、天津設巡撫,新建水師開遼東海運一事,他本就是江浙人,又崇尚西學,自然知道海運的重要性。

  「海運確實重要,我曾聽利瑪竇先生說過,西洋人馳騁大洋,我看過他們的船隻,比之我朝永樂時期的三寶太監所造的寶船小得多,但他們就依靠這些船隻,不遠萬里來到我朝,獲利甚多。

  現在朝廷只是開遼東海運,如果以後能讓漕糧經海北上,那就不知道能省多少糧食了。」

  他心中早有開海運的心思,所以在知道這一消息後,就囑咐他的學生李濤在廣東搜集克虜炮之餘,再多給朝廷找一些海運人才來。

  清點火器之事本就繁瑣,得虧書吏較多,並在大營中士卒幫襯下,才讓進度加快了不少,到午時的時候就已全部裝點上車。

  孫元化見清點完畢後,就去押送官吏畫押,下令讓他們直接出發不要延誤軍機。

  此事弄完後,孫元化在這裡的事也了了,便恭請李之藻上了馬車,護送著一行人向京城走去,通州距離北京有四十餘里,在古代也不算近,晚上在驛館住了一宿後,第二天一行人就到了京城。

  安頓好李之藻後,孫化元直接前往工部軍器局,在火炮作坊中見到了忙碌的徐光啟。他現在雖為戶部侍郎,但知道研製克虜炮一事至關重要。

  這段時間為了把克虜炮的產量跟質量提上去,同時研製出更輕便的型號,每日在處理完本部事物外,就泡在火器作坊中與鑄炮師傅商議籌劃,看看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也正是這種鑽研的勁頭,讓他很快有了成果。

  求訂閱!求評論!

  可以加下面的書友群討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