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

  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

  吳惟忠指著遠處的升龍城說道:「潘參軍,你看,這一面城牆是升龍城東門。

  永樂年間,大明復安南,置交趾布政司。然後朝廷從內地徵調了數千工匠,再加上數萬當地民夫,費時兩年修築而成,原本擴建一座新城,作為交趾布政司治所之城,永鎮安南。

  不想造化弄人,才修成東門就棄城而去,現在成了升龍城最堅固的一段。

  其餘三門城牆,是安南人依照東門,徵集十萬民夫,耗時五年修築的,而後數十年又屢屢修葺加固。堅固雖然不如東門,但也夠用了。」

  潘應龍舉起望遠鏡,視線里,城牆上來來往往的都是人,旌旗飄揚,還能看出各色的防禦工事,有擋板,有尖刺,還能看到幾口鍋,用來燒沸湯。

  城牆殘破不堪,有些缺口看上去應該是火炮位。

  安南很早就開始應用火器,這些火炮被明軍重點攻擊,早就毀掉了。

  城下一百多米遠,一條壕溝圍著城牆蜿蜒,裡面全是水,有三四米寬,沿著壕溝又搭建了一道木寨柵欄。

  柵欄後面,又是一道壕溝正在挖掘,可以看到數千民夫在壕溝里埋頭苦幹,一車車泥土被獨輪車推出來,堆在第二道壕溝後方十多米遠的地方,逐漸壘成一道土壩。

  土壩也是圍著城牆蜿蜒,從左邊貫穿到右邊。土壩上有明軍官兵們在忙碌著,每隔一段距離,土壩變成四方土壘,上面架設著長炮和臼炮。

  長炮都是二十四斤重炮,炮身有一人多長,架在炮車上,陷在土壘凹坑掩體。十幾位炮兵在忙碌著。

  清理炮膛,塞彈藥,調整角度,點火開炮,一聲巨響,炮彈呼嘯而出,重重打在城牆,那一段城牆都在搖晃,騰起一大團塵土。

  等到塵土散去,城牆上出現團凹坑。

  臼炮是三十六斤炮,炮身粗短,炮口巨大,十幾位炮兵圍著它在忙而不亂。

  清理炮膛,塞彈藥,只是臼炮的炮彈是開化彈,炮手需要根據測量的距離剪去炮彈上的引線。

  炮彈被小心放進炮口裡,引線露在炮口外面。

  兩位炮手先點燃炮彈引線,隨即點燃臼炮引藥池。

  轟的一聲悶響,臼炮噴出火光,在一團青煙中,炮彈落到城牆某處,稍等幾息,火光中一團黑煙騰起,炮彈炸開。

  潘應龍放下望遠鏡,「吳總兵,你就打算這樣轟開升龍城?」

  「是的。」

  「效果不明顯啊。」

  「東門這邊的炮擊,只是做為牽制,我們重點放在北門。在那邊本將集中了二十二門長炮,二十一門臼炮。

  北門靠近洮江,每日水師右營的弟兄還會派出四艘炮船,用十六斤和二十四斤艦炮,幫忙轟擊北門。」

  「去看看。」

  「走,從這邊繞行。」

  兩刻鐘後,潘應龍和吳惟忠繞到了北門,這裡確實離洮江很近。

  處在雨季的洮江江面寬闊,波濤洶湧,一浪接著一浪,拍打著岸邊的堤壩上,離升龍城北門不到三里地。最近處的一段城牆離江邊不到一里地。

  明軍也在這裡挖掘了兩條壕溝,壘了二十米多高的土壩。上面布滿了炮位,四十多門長炮和臼炮在不停地向北門炮擊。

  江面上,停著六艘水師戰艦,用一側的艦炮對著離江邊最近的城牆不停地開火。

  潘應龍舉著望遠鏡眺望,發現北門這段城牆被損壞得比較嚴重,明顯看出有一段城牆塌了又被堵上。

  潘應龍指著那段城牆,正要發問,天上飄過來一大片烏雲,吳惟忠連忙招呼他一起進到土壩上的木寨里。

  剛進木寨的門,就聽到嘩嘩的雨聲,天地間瞬間被密不透風的大雨籠罩。

  各炮位的炮手連忙收拾彈藥,把它們搬到炮位工事的木哨里,同時給火炮披上油布的炮衣。

  江面上的戰艦也停止炮擊。

  剛才震耳欲聾的炮聲全部停止,天地間只有密集嘈雜的雨聲,反而顯得很詭異的寂靜。

  吳惟忠指著外面的大雨說道:「你看,就是這大雨誤事!打不了幾炮,下雨了,只好停止。

  潘參軍,你剛才指的那段城牆,好不容易被我們轟塌了,結果還沒等我們發起進攻,一場暴雨襲來,地上泥濘不堪,到處水坑,沒法進攻。

  等雨停了,守軍把那段缺口給堵上了,真是氣死人了。」

  潘應龍大致明白了。

  「要是天氣晴朗,半個月就能轟下來。」

  「是啊,要是在秋冬非雨季,我早就把升龍城轟下來了。可偏偏這幾月是雨季。」

  「吳總兵,等到秋冬,早就過了三月之期了。」

  吳惟忠嘆了一口氣,「所以我才著急啊,請潘參軍來給參謀參謀。」

  潘應龍想了想,問道:「掘地道呢?」

  吳惟忠指著前面兩道壕溝:「潘參軍,你看那兩道壕溝,我們都是挖得千難萬難。關鍵是經常下雨,一下雨壕溝就泡水,我們最後沒辦法,安排數萬安南民夫分段施工,每段之間用木板隔開,還安排水車抽水。

  壕溝如此難挖,地道更不用說了。我們嘗試挖了一兩百米,還折進去十幾人。大雨突然來了,衝垮了外圍土壩,衝進地道里,民夫們來不及跑出來,被活活淹死在裡面。」

  「挖不了地道,就沒法在城牆下埋火藥,爆破開城。」

  聽吳惟忠這麼一講,潘應龍也覺得十分棘手。

  外面雨聲越來越急,仿佛天上的湖泊傾倒過來,恨不得把整個大地全部淹沒。

  吳惟忠臉上憂心忡忡。

  「潘參軍,只有二十七天了,本將無計可施,又不願讓兄弟們蟻附攻城,焦頭爛額,束手無措啊!」

  蟻附攻城,那就是不計傷亡攻城,用人命去博勝利。

  何必呢!

  太子殿下再三強調,能用火炮和謀略解決的,千萬不要用將士們的性命去拼。

  立下軍令狀沒有完成,頂多被免職,要是不顧兄弟死活去博上官們的功名,被錦衣衛的坐探報到西苑,大家都得完蛋。

  幾年下來,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脾性。

  潘應龍看著吳惟忠期盼的眼神,沉吟道:「換個辦法克城,嗯,待我再看看。」

  等到雨停了,潘應龍在吳惟忠的陪伴下,繞到西門,南門,駐足觀察了兩刻多鐘,然後又轉到東門。

  在隆隆的炮聲中,潘應龍對吳惟忠說道:「吳總兵,我有了定計,.如此這般。」

  吳惟忠又驚又喜,「潘參軍,這樣行嗎?」

  「據學生初步目測來看,有五六成把握。學生帶來的參謀聶青,精通測繪,馬上叫他帶著測繪隊,圍著升龍城四門測試一番,能不能成就有了定計。」

  「好!徐副將,馬上派出一隊官兵,護送聶參謀和測繪隊,圍城測繪。」吳惟忠馬上下令道。

  「是!」

  聶青接到潘應龍的命令後,馬上叫測繪隊收拾好工具。

  不一會,一位軍校過來拜訪:「敢問是宣慰使司參謀處的聶青參謀嗎?」

  「正是。」

  「在下陸戰營玄七團前營左隊隊正王小富,奉命護衛聶參謀和測繪隊。」

  「有勞了。」

  兩隊合在一起,馬上展開了工作。

  測繪隊架著望遠鏡和標尺,開始測繪。

  王小富帶著左隊在周圍警戒。

  突然下雨,王小富帶著聶青等人躲進附近一座火炮工事裡。

  「王隊正,你是哪裡人?」躲雨無聊的聶青與王小富攀談起來。

  「山東兗州曲阜人。」

  「哦,孔孟之鄉啊!」聶青很驚奇。

  陸戰營大多數沿海衛所和漁民轉過來的,其中三分之二是南直隸、浙江、福建和廣東人,山東、直隸的偏少,王小富不僅是山東的,還是遠離海邊的兗州人。

  「呵呵。」王小富笑了兩聲。

  「那裡不靠海啊,王隊正,你怎麼進了陸戰營的?」

  王小富恨然說道:「就因為他娘的孔孟之鄉,我才被迫背井離鄉,然後機緣巧合,進了陸戰營。」

  (本章完)